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四分律钞批卷第十四

四分律钞批卷第十四本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

上篇讣请设则。对食立仪。既荷以事资理。须报其法药。故俯提弱丧。引悟迷方。使获益资神。相须义立。则彼此齐利。得无孤负。兹篇来意厥旨若斯。言导者引也。谓是化导俗人之方法。故曰也。有本作道字者。谓以道俗相须。故云道也。谓是道人凡俗之法也。济云。导是能化。俗是所化。能所通举。故曰导俗化方篇也夫道俗相资者。此谓俗人求福。故以四事供养。则是财施。道以化之归戒令生信乐。即是法施也。有逾影响等者。逾由过也。道俗相假。过于影响。影假其形。响假其声也。影必应形。响必应声。道必假俗。俗必藉道。互相资成。义不孤立。道则待俗食以资身。俗则资道法以练神。以僧非贮畜之家。非俗何由活命。俗慕三归五戒。以作人天之因。则非道无以能。故曰也。虽形法两别者。立谓。俗形则靴衫冠带。道形则剃发染衣。俗法则是仁义礼智信。或五八之戒等。道法则戒定慧品。故言形法两别。以形与法曰两。各不相同称别。而所趣攸同者。攸是所也。此明道俗形仪虽异。若能勤行不已。取其终至趣极。皆到涅槃常乐。故言趣同。趣者至也。即肇论云。服像虽殊。妙期不二是也。沙门者。此云息心。亦称寂志。道缘须立者。明比丘既在世间欲修道者。要须其资缘。方能进道。故曰道缘须立也。若不假彼外护无附法心者。谓俗能四事供给于僧。赖此以得进道。此是假义也。若阙衣服汤药。则不能修道。故言则无附法心也。

凡厥施化止在喉心者。欲明末代比丘不闲教网。虽复当人犯物。然情暗律仪。说自胸臆。曾无典据。故曰出喉心也。乃是肚传(去声)。济云。如落华师。及古来谓诸愚僧。为他受五八之戒。元不解受翻邪三归。或非指说五八之相。为得戒时节如此。施化皆是出喉心也。皆是事起非法言成讹滥也。都无诠述者。诠是教也。既说典据则阙能诠之教。能诠之教既阙。所诠之行何从也。

箴诲未闻者。箴由诫也。亦是治也。世医之箴。以治人病。今立此教。喻其箴。以治愚病也。诲者示也。谓昔来与他受五八戒。不闲成否。是出家人病也。

诸大檀越者。檀越梵音。此翻为施主。声论云。他那波底(都私反)。他那翻为施主。谓施主也。醉栴陀罗者。泛尔旃陀。尚称杀者。更加醉乱。义不待言。案经音云。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类之名也。一云主杀人狱卒也。案西域记云。其人若行时。则摇铃自标。或拄破头竹。若不然者。王即与其罪也。

谓五分十二因缘者。私云。五分法身也。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是深法也。男女之音者。谓随方立忌。讳男女隐恶事之言也。然出言对俗士。须知轻重。如晋有僧与一沙弥。往郑玄家乞食。打门唤郑玄。遥问是谁。乃答言阿师耳。郑玄曰。汝自称师。他谁师汝。即出看之。乃是阇梨。问言阇梨背后乃是何小僧。答云。是我弟子。郑玄曰。汝弟之子耶。头卢邈赖(于卓反)一似阿伯。又应为众说猒患法远离法观身苦空无常不净等者。案毗尼母论文中。明其法师说法之时。应当次第随顺说法。为猒患法远离法。令前人心生欢喜。求于解脱。速得涅槃。若说法比丘。复应常念观身苦空无常无我不净。莫使有绝也。私云。言猒患轮回二十五有生老病死恩爱别离等八苦也。又猒患此身三十六物不净臭秽难调难养等也。言远离法者。谓远离爱染及喧杂之境界。及远离恶觉也。按成实论恶觉品云。何谓欲觉者。谓依欲生觉。于五欲中。见有利乐。是名欲觉。亲里觉者。由亲里故。起诸忆念。欲令亲得安隐乐。若念衰恼则生愁忧。若念与亲里种同事名亲里觉。行者不应忆念此觉。以本出家时。已舍亲里。今依此觉。则非所宜。若念亲里。则唐舍家。家属空无所成。又与亲里和合。则不能增长善法。当念一切众生生死轮转。无非亲里。何故偏着。又生死中为亲里故。忧悲啼哭。泪成大海。今复贪着。则苦无穷已。不死觉者。作如是念。我徐当修道。先当读诵修多罗毗尼毗昙杂藏。广诵外典。多畜弟子。牵引善人。供养四塔。劝化众生。令大布施。后当修道。名不死觉。行者不应起如是念。以无死时不定。不可预知。若营余事中则命尽不得修道。后将死时。心悔忧恼。更何逮及等。又觉观皆须远离也。

善解一字者。即是律字也。此之一字摄一切行得尽。谓能诠量轻重开遮如非之相。故曰善解也。若为利益众生至非法处声闻不应为者。此谓大乘菩萨。内无染浊。行逆化。示同众生。具行十恶。若声闻人。力所未堪。则不可行也。且如莲花在水水不能污。以纸投水水不染良难。案如意三昧经云。有三人得反常行淫欲。谓佛菩萨罗汉。以此三乘人不染世间故。如佛入波斯匿王母宫中行欲。何以然者。佛观见此母有缘。又以王自请佛化其母多欲故。王为觅种种男与母。王恐母当来堕地狱。故以佛示行内心无染。不同凡夫等人。其余地前菩萨。皆不得作。要须离境。不得附近。何况凡夫。如经中为凡夫为喻。谓身口如金。业思如水也。境如薪。内有烦恼火。与境薪相应。不能不沸。即须提那子者是也。今人行欲云我无染。饮酒食肉云无贪心。何乃太妄也。

有问命终徒劳耳者。案长含第三云。尔时阿难闲静处思惟。此那陀村有十二居士。今者命终。为生何处。复有五十人命终。复有五百人命终。斯生何处。作是念已。往问世尊。唯愿解说。佛告阿难。其十二居士。断五下分结。命终生天。于彼即涅槃。不复还此。其五十人命终者。断除三结。淫怒痴薄。得斯陀含。还来此世。尽于苦本。其五百人命终。断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必定成道。往来七生。尽于苦际。复告阿难。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若一一人死。亦问我者。岂非扰乱耶。阿难答言。实尔世尊。实是扰乱。

三千云入他房一于外弹指等者。案三千威仪云。有五事应相入室。一问讯。二病瘦往瞻视。三问经。四有所借。五众人使往呼。往有五事。一者当于外弹指。二入当脱帽。三当作礼。四当正住人教坐乃坐。五不得妄持经入。问经有五事。一当如法下床问。二不得共坐。三不解直当问。四不得持意念外因缘。五设解当头面着地作礼反向出户(上言问经是一个段文首不得连连)。

听说十二部经者。新译经论名十二分教也。一契经。二应颂。三记别。四讽诵。五自说。六因缘(亦名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立章门。广解如宾抄第三云。一修多罗。此曰契经。二祇夜。谓重颂经也。前有长行后更偈。三和伽罗那。此名授记。四伽陀。此名孤起偈经。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谓不由咨请。如来自说律名句经。六尼陀那。此名因缘经。七阿波那。此言譬喻经。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经。谓说古事。如云拘留孙佛法名甘露鼓等。律名善道经。言甘露鼓者。以其说法滋人。义如甘露。以应机故。故言如鼓。九阇陀伽。此云本生经。谓自陈己报。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即大乘也。十一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十二忧波提舍。此云论议经。然大小隐显。故说十二。谓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若大小有无互显。各有九部。谓大乘中。除因缘譬喻论义也。小乘除方广授记无问自说。故各九部。大小具义论之。各有十二部也。然何故大乘有时说九。以根利故。何故小乘有时说九。以教浅故。

莫非时说者。谓不是合说之时也。案涅槃第六云。莫非时说者。疏云。悟时未至名非时说。佛昔一时有一俗人。极博学多闻明识相。我说法为说四念处。则云我先解此法。不须更述。即为说四正勤。亦云先解。即为说六波罗蜜。复言先解。如是欲说一切法。皆言先解。佛止而不复有说。其人白佛。我欲请佛及僧于舍设食。佛与比丘往讣。然彼亦有信心。手自下食。初下饼时。佛言我常得此食。今不复须。次下果子饭食等。皆言我常得此食。今不须之。其人即言。食虽常得。不应生猒。令我何计求于异味。今所设者。世人常食。佛及大众。应日日食。即报言。若汝说食不许猒须日日食。法亦如是。不应生厌。我向说法。何为不用。岂以解竟即不愿闻。应数闻已思惟取证(云云)。莫非国说者。疏云。处不堪闻名非处说。莫不请说者。传法须人。莫不请说。此三待时待法待人说也。莫轻心说莫随处说者。轻心则己之主生慢。处处令物不慕。莫自叹说莫轻他说。自叹谓美己。轻他恶人。莫灭佛法莫炽然世法说。互相非毁。名灭佛法说。佛法灭则世法炽然。此上依经及疏释。钞家引文不尽(云云)。

七施不损财一眼施等者。案杂宝藏经云。一名眼施者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二者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颦蹙恶色。舍身受身。得端正色。未来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报。三名言辞施。于父母师长等。出于软语。非粗恶言。舍身受身。得言语辨了。所可言说为人信受。未来成佛得四辨才。四名身施。于父母师长等。起迎礼拜。是名身施。舍身受身。得端正身。长大之身。人所敬身。未来成佛。身如尼拘陀树。无见顶者。五名心施。虽以上事供养。心不和善。不名为施。若心和善。深生供养。是名心施。舍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痴狂心。未来成佛得一切种智心。六名床座施。若见父母师长等。为敷床座令坐。舍身受身常得尊贵七宝床座。未来成佛得师子法座。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师长等。使屋舍之中。得行来坐卧。即名房舍施。舍身受身得自然宫殿舍宅。未来成佛。得诸禅屋宅。如是七施。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

动手于空四方无著者。谓喻如凡人举手向空无有碍着。案母论云。佛告诸比丘。入聚落时。不得放逸散乱。常应摄心。譬如人足蹈高山悬严绝检方寸之处。念念生怖。更无余念。于六尘境。不取其昧。如峰采华。佛即动手于空。告诸比丘。此手今空中回转。无碍无系缚。汝入聚落时。心无碍无系缚。亦应如是。

佛受老母臭淀汁者。如大智度论抄(云云)。佛受忆耳残羹等者。案十诵文中。其人生出。耳有金环。其貌端正。相师占之云。儿实有福德。其耳环价直几计。诸人平价。可直纯金一亿。因名亿耳。捡智论缘中。但云沙门亿耳。以好羹上佛。以残羹与频婆罗王。今钞佛受亿耳残羹错也。但以佛残将与王耳。余部中亦名二十亿耳。四分名为守笼那。过去世时。以一叠敷地。使僧蹈过。从此九十一劫。脚未拄地。今生已来。脚下生毛。以长数寸。投佛出家。苦行无比。所经行处。血流于地。佛开革履。持为其人精苦过分。不证无漏。佛说弹琴之喻。后方得道(云云)。

见功德者叹施戒等者。济云。见造功德之人。须为赞叹布施持戒之福。令彼心悦不退败也。

常在二家生者。立明。迦叶佛及本师释迦。刹利家生。当来弥勒佛。大婆罗门家生等。是曰二家也。法力二轮等者。私云。国王有威势。是为力轮。道门多轨则。名为法轮。若不得力轮将护。法轮则无由得转。此是称叹王之辞也。应誉实事者。谓见外道应随时叹誉。汝能舍兄弟父母系缚恩爱等也。过德而谈。名之曰誉。

二明受戒法就中分三者。私云。即三皈五戒八戒为三也。案辨正论云。因尸利而说三皈。因末伽而说五戒。为伽王而说十戒善。为长者。而说六斋三皈。劝令舍邪五戒。防其行恶。十善使其招贵。六斋令其得乐。注云。皈者向也。戒由止也。善者嘉也。齐云肃也。教其皈向三尊。防止五欲。备延嘉晚(未详)。肃敬容仪一切众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皈等者。对此因说散脂鬼神事。如观佛三昧经抄(云云)。名一义异者。立谓。如涅槃云。佛常法常僧常。此是名一。又云。佛名为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此是义异。又云。至觉名佛。至轨名法。至和名僧。此是义异。济云。直言皈依是名一。以皈依之名是一也。然皈依通于三宝。佛僧故言义异也。或时说三为一者。立谓。一体三宝与别三宝。而名是同。其义各异。若一体中流出三种。此则是一中说三也。若合三从一体。即是说三为是一也。如言佛名为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此是说一为三。如言佛常法常僧常。此是说三为一也。济云。说三为一。是一体三宝。说一为三。是别相三宝也。言说三为一者。古师解云。佛即是法。法即是僧。玄奘法师不许此说。若言三宝之名。皆从真如上起。真如是一。故于一上说三。三依一起。故曰说三为一。岂得言佛即是法。法即是僧。犹如依地造舍塔。岂得言舍即是塔。塔即是舍。但是所依是一。然能依不得是同。

二忏悔法者。立明。忏谓已作者令灭也。悔谓断相续心。不复更作也。至无至处者。此是涅槃第九云。从生死际。所作诸恶。悉皆发露至无至处者。疏问曰。何者是至无至处。答云涅槃无方。名无至处。又解云。无至名无始。从无始已来皆尽发露。故曰无至处也。次结云者。私云上来三受早得戒法。复更三结示劝持也。下亦例然。唐三藏云。类于白四羯磨。唯作一结。今文三结。古德翻经迷教耳。南山阇梨。行事之时。或时一结。或时三结。二明五戒者。辨正论云。同于外书有五常之教。谓仁义礼智信也。愍伤不杀曰仁。防害不淫曰义。故心禁酒曰礼。清察不盗曰智。非法不言曰信。此为五德。不可造次而戏不可须臾而废。王者履之以治国。君子奉之以立身。用无暂替。故曰五常。在天为五缚。在地曰五岳。在处曰五方。在人为五藏。在物为五行。持之为五戒。又案天地本起经云。劫初之时。人食地肥。有一众生。倾取五日之食。因制盗戒。以食地肥而生食欲。因制淫戒。以淫欲故共相欺夺。因制杀戒。以未欲故。妄语谄曲。因制不妄语戒。以饮酒故。昏乱行非。因制酒戒。讨寻五戒之兴来久矣。萠于天地之始。形于万物之先故也。

有世间戒何咎者。立明。如上作五逆罪人污尼等者。不得与出家。不发无作之戒体。若欲受五戒。应得善律仪。是世间善行也。不得出家无作戒体。砺问。五八等受是何时发。诸说不同。或云三皈竟时发。有云说相竟时发。今定判之。谓三皈竟时则发戒也。多论云。欲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竟尔时已得五戒。所以说五戒名者。欲使前人识五戒名字。如受具白四竟为说四重等例也。勿轻五戒。大有功能。婆沙论云。三灾起时。谓中劫之中。有三小灾。一刀兵。二疫病。三饥馑。初刀兵劫将欲起时。谓众生寿命渐减。乃至十岁。其身极至一搩一握人。为非法嗔毒增上。相见便起猛利害心。如今獦师。见野禽兽随□所执皆成刀杖。各逆凶狂互相残害。七日七夜死亡略尽。瞻部州内。才余万人。各起慈心。渐增寿量。尔时名为刀兵中劫。次疾疫劫。人寿十岁为非法。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辄命终。难可救疗。都不有医药之名。时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疾疫流行。死亡略尽。瞻部州内。才余万人。各起慈心。渐增寿量。尔时名为疾疫中劫。饥馑劫人极十岁为非法。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是世间久遭饥馑。或一家中传筹而食。筹到之日。得少粗餐。或排故场得少谷粒。多用水煎。分共饮之。或取白骨煎汁而饮。然彼时人为益后人。辍其所食。置于小筐。拟为种子。即瑜伽论云。遇得一粒稻麦粟稗。藏置箱筐。而守护之。如是饥馑经七年七日七夜。饥馑所逼。死亡略尽。瞻部州内。才余万人。各起慈心。渐增寿量尔时名为饥馑中劫。若欲治此三灾者。若能一昼一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劫起。若有能以一呵梨勒果。起殷净心。奉施众僧。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劫起。若有能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众僧。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劫起。上言殷净心者。殷勤清净之心。又须净物。夫以布施将不净衣食施者。后获果报。悉不清净。萨婆多若先犯五戒八戒等者。立明。此文前三两行。上文引成论。文有相违。上成实中贼住污尼人得受五戒。今此多论欲似不许(云云)年三月六者。有人云。正月五月九月。此三个月。为业镜照南州之时也。如正月照南州。二月照西州。三月照北郁单。四月照东州。五月还照南阎。故一年三匝也。月六者。准律中。但言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据白月论之。黑月亦二十三。即二十三即二十三日。当白月八日也。十四十五日。即二十九日三十日也。颂云。月八日十四五。黑白月皆然。又譬喻经云。帝释来四天王。以六斋日。案行天下。伺求人所造善恶。故于此日节身而斋也。

智论以六斋日是恶鬼夺人命日。劫初圣人。教一日不食者。如智论抄(云云)。又言劫初圣人等者。私云。劫初时此六斋日死病者多。时有一智人。令其此日中后不食。食则鬼得其便。不食鬼无奈何。到后时佛出世果。令此日持斋。更加八戒。又复今时一切暴病人。唯须断食。故目连弟子病。目连上天问耆婆。当如何治。耆婆教言。断食为本。出多论及报恩经。今时人病。不解此法。强劝其食。故病难差。前见日照三藏。若病则不食米粒。人问其故。云吾国法尔。待差当食。

中含第三十卷善生长者经明俗人行法及礼事六方者。如中含经抄(云云)。又案善生经云。有长者子名善生。白佛言。外道六师。常说法教化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则为帝释之所护助。南方属阎罗王。西方属婆娄那天。北方属拘毗罗天。下方属火天。上方属风天。有供养者。彼皆护助。世尊颇有如是六方不耶。佛言。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东方即是檀波罗蜜。何以故。日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明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南方即是尸波罗蜜。西方即羼提波罗蜜。北方即毗梨耶波罗蜜。下方即禅波罗蜜。上方即般若波罗蜜。有供养如是六方。皆得增长命之与财。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如是六方谁能供养。唯有菩萨乃能供养耳多云五戒之中酒戒最重者。故涅槃云。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又能作四逆等。案多论。问曰五戒中几是实戒。几是遮戒。答四是实戒。一是遮戒。所以同结为戒者。以酒是放逸本。能犯四戒。如迦叶佛时优婆塞。饮酒故淫他妇。盗鸡。杀他人。问时答言不作。以因酒故。一时犯四戒。又能造四逆。唯不能破僧。又得狂乱报。失一切善业。以此多缘。与性戒罪同。三明戒者。所以前五戒能具持者。名满分优婆塞。此以八戒中直言净行优婆塞者。为八戒是随佛出家。自妻亦不犯。故得净行之名。五戒唯制邪淫。自妻作时无犯。故不得净行名也。成论云。八戒优婆塞。此是梵音。若正从本音。邬婆塞迦。唐翻善宿。是人善心离破戒。故云然也。古录以为清信士者。清是离过之名。信为入道之本。士即男子之通称也。有师解云。优婆塞者。言近住。以持五八等戒。渐近圣住故曰也随学诸佛法名为布萨者。立谓。布萨即净住也。五戒自妻不断。不名布萨。八戒净行故。得名净住也。逮得萨云若者。私云。逮及也。萨云若者。此外国语。亦名萨婆若。翻为一切智也。济云。翻为到彼岸智也。佛地论释佛义云。佛者具一切智(谓根本智也)。一切种智(后得智也)。能自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喻根本智)。如莲花开(喻后得智。从此流出戒定慧香。以熏机感心之鼻)。增一阿含八关斋法广发大愿如三十八卷者。如增一阿含抄(云云)。言八关斋者。羯磨疏云。禁闭非逸。静定身心也。

广如斋经中者。谓阿含经。段段当自称一经。彼有斋经。是一段经也。善生云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皆灭者。案善生经云。除五逆罪。余罪皆灭。或前教于后受齐。正受便杀。以戒力故。虽复一切不得杀罪。据此以论。成大忏也。由于一期誓心清净。行同无著。故能割断业罪也。功德与无漏人等者。案成论云。受八戒人。天王福报亦所不及。如帝释说偈。佛呵之言。若漏尽人应说此偈。偈言六斋神之月。奉行于八戒。此人获福利。则为与我等。受斋法应泥洹果。故漏尽人。应说此偈。私云。帝释漏未尽。未出三界。受八戒人。非三界业。故非其等。若无漏人。应言与我等也。除非旧庄严等者。首疏云。离庄严者。离非旧庄严。何以故。若常所用庄严不生极醉爱心。此意云。若先暗粉庄严。来受不洗除无犯。受后若着是犯。由若先庄严无极醉淫欲心也。男相成就者。立谓。非黄门二根也。以有大志操故也。

听比丘尽心供养父母不者得重罪者。谓其罪业重是逆例也。今时僧尼。深心供养父母。如弟子事师法。

启悟父母者。启由开也。谓开导说法利益于二亲也。阿难请授爱道戒中等者。明姨母求佛出家。如来不许。在祇洹门外。啼哭流泪。阿难为请。佛言度之。以举恩养。谓佛生七日。母命终已。姨母乳养。今可度之。以报其恩。佛言。我已报恩竟。若我不出世。彼尚不闻三宝之名。由我出世。今识三宝。复获初果。是大报恩。言何况得净信者。即是须陀洹人。得净信也。

慈童女长者。如杂宝藏抄(云云)。鹦鹉供养父母者。如杂宝藏抄(云云)。一生补处功德等者。济云。尽人天一生。当得成佛。补先佛之处也。如弥勒。尽此人寿。即生天。天中寿尽。生人中。即成其佛。望受记时之生。人中及生兜率。合称一生也。此一生补处菩萨。与最后身菩萨。若为差别。解言。大别如弥勒。今时正得称补处菩萨。后下生大婆罗门家。方名最后身菩萨也。思之。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者。案增一阿含云。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教二人作善。不可得报恩。云何为二。所谓父母也。若复有人。以父着右肩上。以母着左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饮食。四事供养。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恩。比丘当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随时将护。不失时节。得见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难报。汝等比丘。当供养父母。常当孝顺。不失时节。当如是学。私云。只道虽复肩担。报恩犹少。若教其作善。即名报恩。作此报难。故曰不可得也。

不得唤俗名者。以南吴地多无信敬。皆唤俗名。北人男女出家已。不问有行无行。父母兄弟。终无召其名者。皆言和上阿阇梨等。或言师叔师弟师兄师舅等。同名为释种者。五分昔王舍城中有王。名郁摩。第一夫人唯生一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第二夫人有四子。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楼。聪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念言。我子虽长。才不及物。而彼四子。并有威德。当设何方固子基案业。即便白王。王之四子。并有威德。我子虽长。才不及物。承系大业。必为陵夺。若王摈斥。我情乃安。王即呼子。来令出国。时四子母。及同生姊妹。咸共同去。一切人民。良多乐随从。王悉听之。四子奉命而去。到雪山北。营建城邑。数年之中。父母王思之。问子何许。答言在雪山北。近舍夷林。筑城营邑。人民炽盛。地沃野浓。衣食无乏。王闻三叹。我子有能。从此遂号为释迦种(释迦此翻为能)。或言姓俱昙者。西方相传云。刹帝利种。昔被怨王篡位。子逃于外。有一仙人。收养渐长。令刹利嗣续不断。有瞻星者。白彼怨王。刹利星现。怨王令人捕捉将送。于是贯尖标之上。仙人来至。劝喻小儿。令情起欲。欲令刹利后胤不绝。小儿受苦。情欲不发。仙人为密云掩障。细雨沾润。令苦暂息。复化一女。与小儿合。泄精在地。仙人遂以牛粪褁精将归。置在甘蔗园中。日炙粪团。生一男儿。形貌端正。其后长大。还嗣王位。因此相传。其有赞者。即名日炙种。其有毁者。名牛粪种。故诸外道。呼佛为瞿昙者毁也。瞿昙此翻为牛粪。此日炙种。是上代姓。言释迦种。是后代姓也。不得依俗始等者。此土僧尼。先来依俗姓。或有从师姓者。道安法师。义惟将为不合。人未伏从。后时阿含经至。果云四河归海无复本名。四姓出家同称释种。四姓者。刹帝利。婆罗门。薜舍。戍达罗也。知安非凡类。西国记云。是宝印手菩萨。罗什在龟兹遥作礼。及未到此。安已灭度。什云追慨。事在高僧传中明也。

增一爱道无常佛自共罗云扶床一角者。如增一阿含经抄(云云)。摩诃波阇波提。唐言大爱道。亦名瞿昙弥。是姨母也。净饭王泥洹佛亦自舆之等者。梵言阅头檀。此翻净饭也。是佛父王。捡增一中。无此缘事。出净饭王般涅槃经。至时可捡抄(云云)。

上释第二生缘奉敬义竟。从此已下第三正明士女入寺方法也。岂漏慢所践者。立谓。俗人男女。体是秽漏。多着我慢。怀斯染欲有漏之心。又无恭敬。唯事侮慢。何须入寺也。

祇洹旧法出中国士民者。私云。祇洹图中出中国士民入寺法式。注云事似俗阙捡意则殊者。深云。僧见俗人。端坐不动。不与迎逆。事似阙于俗礼。若以理审详。而意在护法。故曰捡意则殊。立云。事似俗阙者。此明俗人至寺。见僧平论法相之道理。似俗之斗诤。然其实意本论于道。故曰则殊也。慈云。若见出家人之非。以俗情捡之。似有少阙失。捡其内心怀道。故曰捡意则殊。所以然者。中间自有形乖而洹存道。亦有形虽整顿。不妨心缘俗务。不可以事验。意则殊也。背僧取异者。私云。不顺僧教。曰背僧。捡其过恶。名为取异也。谓不敬之人。却求其过也。然三宝但可恭敬供养。不可恶心相拟。案辨意长者子经一卷云。辨意长者请佛及僧。就家设供。大众俨然。下食未讫。有一乞儿。前历座乞。佛未咒愿。无敢与者。遍无所得。便生恶念。长者迷惑。用为饭此无慈愍意。吾为王者。以铁辋车。轹断其头。言已便去。佛达嚫讫。有一乞儿。来入乞丐。会座众人。各各与之。大得饭食。即生善念。善哉长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无量。吾为王者。当供养佛及弟子。乃至七日。言已便去。佛食已讫。还精舍中。佛告阿难。从今已后。哒嚫讫下食。以此为常。西塔每言。准此经文。先咒愿讫。方下佛僧二盘。时二乞儿。展转他国。卧于道边深草之中。彼国王崩。无有后继。相师谶记。当有贱人应为王者。诸臣百官。案行国界。顾见草中。上有云盖。诸臣拜谒。各各称臣。沐浴香汤。着王之服。光相俨然。导从前后。回事入国。时恶念者。在深草中卧寐不觉。车轹头断。王到国中。人民安乐。即遣使者。往请世尊。饭食已讫。佛告王曰。乃至恶念者。王受正位。回车入国。轹断其头。死入地狱。为火车所轹。亿劫乃出。当知心有好恶不同。受报以之不等。

低头看地者。注中内合即自观身。名为观地也。云我此身是佛之地。当来有成佛之义也。不唾僧地者。此下子注亦是内帖也。立明。今时诵经童子。虽未剃染。以是欲出家者。即名僧地。今若可毁此童子。即是唾于僧地。若呵僧者。即成悖逆。注云。作爱敬乐重因缘者。谓歌赞等表心爱敬。反愿乐尊重也。注云法则与僧清过者。立明。僧既能依教护持戒行。是清过也(未详)。私云。谓俗人入寺。莫见僧过。不事呵毁之法。常以敬僧。不见其过恶。故曰清过也。

并调戏言笑说非法事者。明今俗士无知。多喜调弄。于尼说染污之言。若忧婆夷。则喜调弄比丘。准经教中。爱染之心。向出家人。罪业极重。不能具说。经中共僧同床坐半身枮者。宝印手经云。俗人与僧同床坐者。半身枯病。又因果经云。死作曲蟮。文殊经云。死坐䥫床。即其义也。

多有人情来往非法聚会等者。对此广引大集济龙品中。示之弥善(云云)。

𦘕眉假饰等者。耽染行厕。恋着𦘕瓶。入寺则是归依之处。理宜惩革。若见比丘。无以染爱之言相涉。抑案杂含中。目连乞食。路逢一大身众生。举体脓坏。臭秽不净。乘云而行。鸟兽随逐。获而食之。啼哭号呼。不可称说。目连睹见。迦叶佛时。女人以不净染心。请一比丘设食。比丘心正不顺。女人嗔心。以水洒比丘身。以此缘故。入地狱中。受无量苦。余罪未毕。今得此身。由他而办者。谓一切女人势不自在。皆是属他。凡所作事。由他听许。方得作之。故云由他办也。以在室时由于父母。出嫁已由夫。老时及夫死后。则属儿子。义亦可知。若见沙弥礼如大僧勿以位小而不加敬者。对此引智论有富贵长者。请僧不取沙弥。事如智论抄(云云)。并引贤愚经。沙弥持戒自杀身事。如贤愚经抄(云云)。

注云下至扫粪等者。近有朝官崔知。悌作中书侍郎。身是三品。兄作中书令。其父兄弟敬信三宝。悌每入寺礼拜。临去时。皆为僧众扫地。及取水洗厕。皆脱紫衫自手为之。贵胜躬自如此。何况庸夫。而无有敬乎假使畜妻挟子乃至莫生见过等者。此时明世。唯有此之福田。亦是今日众生业恶唯盛。此福田僧也。案大集月藏分云。佛告月藏菩萨。若我住世。诸声闻众。持戒具足。慧具足。定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乃至多闻具足。我之正法炽然在世。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众。犹于我法。解脱坚固。后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坚固。后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后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寺塔得住坚固。后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讼。白法隐没。损减坚固。了知清信上。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施主。供养及护持。我说是人。犹得无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以故。犹能饶益多众生故。譬如真金为无价宝。若无真金。金银为无价宝。乃至若无铜䥫。铅锡为无价宝。如是一切世中佛宝无价。若无佛宝。缘觉为无价。乃至无罗汉圣众。凡夫净戒为无上。若无净戒。污戒为无上宝。比余九十五种异道。最为第一。应受世供。以为福田。

必有出要之期者。且如弥勒成佛。先度释迦末法中遗法弟子。故曰可期。

同法之俦者。应师云。王逸曰。二人为匹。四人为俦。俦亦类也。传告者。谓宣告俗人之意也。上来释二十四篇竟。

○主客相待篇第二十五

前篇既因福供。故有比丘之方。法食相须。递相利益。使一方仪则千载不坠。杀不可安情局处。又须观化外方。旧住新游。非无主客。事须相待接遇瞻衣。然释门虽复虚通理无遮碍。并由人怀俗见。多阙轨模。故此一篇备明楷则。使旧居新至待遇有方。情无怯懦也。言主客者。旧住新游称为主客。递施接故曰相待也。注云四仪法附也。沙门释侣者。羯磨疏云。旧翻为桑门。音之讹也。涅槃云。沙门那者。是本音也。或云乏道。或云贫道也。此皆谦虚自收也。今译为息恶者。取其意也。唐三藏翻为勤劳也。荣云。沙门此云寂志。亦云沙门。谦敬之辞也。亦云。谦虚之称也。如经明乏道即其义也。经云。沙门那者。沙门名乏。那名为道。故名乏道。世言贫道。即斯义也。又云。息心达本原。故号为沙门也。

三界之宾者。立明。贵客曰宾。谓僧是三界贵宾也。以出家人拟超出三有。非久居三界。暂处其中。事同宾客也。故律云。破坏窠窟也。解云。人天清虚在上。喻之如窠。三涂沉滞于下。喻之如窟。今出家五众。齐修出离。上须人天下。除三恶。故曰破坏窠窟也。逆旅之况颇存于此者。左传曰。保于逆旅。杜预曰。逆旅客舍也。以迎逆行旅之人也。拟其信宿之间。非久居住处也。明今释子情存出虽。虽居三界之中。同如客舍之旅。又复身即是逆旅也。以身非久固。心暂居之。气绝魂逝。弃之空野。故身是客舍也。如王楚志诗云。身为客馆舍。神是寄宿客。客去馆中空。知是谁家宅。济云。南山阇梨在日。常诵一偈云。如鸟在瓶中。罗縠覆其口。罗穿鸟飞去。空瓶何所有。解云。鸟者识也。瓶者身也。罗者命也。人命一断。神识既去。身何所能。

不相识同坐不得眠者。立明。既不相识。恐是贼诈作比丘。未可同眠。恐遭劫害也。必处迮同床者。须坐至晓。

若客伴已去不得语令知者。语谓将护客心意留且住。后会有伴。若即见伴已去。速报令知。似若欲相发遣也。嘱累行伴者。应嘱主人。于向某处。有伴来须知(未详)。四语以习俗者。谓随方世俗中所忌淫欲之语也。

八当语某事可食者。语云初行粗食。后行细食。或语令知未来果。当看现在因。又解。约檀越施。是冥因。感人天之报。是显果。以何得知。生善之境。堪为受施。谓观仪而起信。故下引五分云。若四仪不如法者。非为于世而作大明。明知是约仪立宗也。言藉仪形而立宗者。谓藉见仪形。得识其因也。阿说身子者。砺云。阿说四分名阿湿卑。外部亦云阿鞞比丘。语云遏鞞比丘威仪度物是也。宣云。威谓容貌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并由内怀正法。故使器宇超伦。以佛初成道度五人。此为一人也。尔时阿湿卑到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颜色和悦。诸根寂定。衣服齐整。行步庠序。不左右顾视。不失威仪。时身子是外道梵志。聪明利智而为上首。既睹湿卑威仪如是。即便往问。汝为谁师。复事谁。修觉何法。即报言。我师大沙门。是我所尊。我从彼觉。又普耀经答言。吾师天中天。三界无极尊。相好身丈六。神通游虚空。化讹去五阴。拔断十二根。不贪天世位。心净开法门。(述曰)去五阴者。显无余涅槃。谓十二因缘无明为根故。显断集智也。又问汝师说何法。今可为我说。阿湿卑报曰。我今年幼小。觉日又浅近。何能宣正真如来广大义。身子言。不问广略。我唯乐闻为要。阿湿卑即说偈言。一切诸法本。(述曰集谛)因缘空无主(以从缘生故空无我。此显苦谛)。息心(谓修道智也)达本原(证灭智也)。故号曰沙门(身子闻此偈。应时得道。上二偈出普耀经)。便即问佛所在。与先旧知识名拘律陀。今名目连。并已二百五十弟子。一时请佛出家修道。佛即记言。此二人。于我弟子中。最为上首。智慧无量。神通第一。案智度论云。大目连舍利弗。此二人才智相比。行则俱游。住则同止。后作梵志。其师名删阇耶。他日其师寝病。舍利弗在头侧立。目连在足后立。其命将终。愍尔而笑。二人同心。俱问笑意。师言世俗无眼。为愚痴所侵。我见金地国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𧂐。求同一处。二人受语。欲以验之。后有金地商人远来。二人验之。果如师语。二人抚然叹曰。我等非其人耶(谓非受法之器耶)。为是师隐我耶(谓师吝法)。二人相与誓曰。若先得甘露。要必同味(余文同律)。案大集经云。身子本名忧波提舍。遇见阿湿卑。便发喜心。问言。汝师说何法。答法从缘生忧。通达是因。因缘灭故。即是寂静。世间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世间集灭。若无苦集。我师说言名为涅槃。我师唯说如是等法。忧波提舍闻已。得法眼净。还见拘律陀具为宣说。即得初果(云云)。案五分云。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彼邑有一梵志。名曰沙然。受学弟子。二百五十。门徒之中。有二高足。一名优波提舍。二名拘律陀。时頞鞞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颜色和悦。诸根寂定。衣服齐整。视地而行。时忧波提舍(今身子是也)出游。遥见頞鞞比丘威仪庠序。叹未曾有。待至使问。何所法像。衣服反常。宁有师宗。可得闻乎。頞鞞对曰。瞿昙沙门。是我大师。我等所尊。从其受觉。问言。汝等大师。说何等法。頞鞞报言。我年幼稚。觉日初浅。岂能宣师广大之义。今当为汝略说其要。我师所说。法从缘生。亦从缘灭。一切诸法。空无有主。忧波提舍闻已。心意悟解。得法眼净。便共二百五十弟子。与诣竹园精舍求欲出家。佛遥见来。告诸比丘。此二人者。于我弟子中。为最上首。智慧无量。神通第一。彼既与二百五十门徒(谓先是同学。以师亡时嘱我)。前到佛所为说法。布施持戒生天之论。呵欲不净。赞叹出离。即于座上。漏尽意解。白佛言。我欲出家。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于我法中。净修梵行。得尽苦际。即名出家受具足戒。今所以引此事来者。正明威仪度物。经文具说。故曰具列昔经。言方册者。后人传记以为轨则。又具题在方册也。谓古来未有纸。用方木及竹。用为书也。今言笔者是也。以用竹简为书曰册。以木为书曰□。以帛为书曰素。故梁武会三教诗云。孝义连方册。仁恕满丹青。是其义也。慈云。亦题方册者。祇洹图经也。亦云僧法寺诰也(未详)。应师云。笧𣌧䇿同(楚麦反)符命也。见左传以竹书符命也。国史记于大事。亦书其䇿。又周礼云。凡今诸侯则册命之(掷玄曰。谓简䇿书王命也)。

依于狩王法者。有人云。如师子兽王卧。旦取食食竟归穴也。济云。师子卧者。必右胁而卧。又背平旦求于食也。

祇文云不得作骆驼坐者。谓今时人小坐是也。应跏趺而坐若寄坐。久寄极者。当互舒一脚。不得类舒两脚也。私云。寄坐即半跏坐也。极谓疲倦也。跏趺坐者。婆沙三十九中。多复次释也。今略叙之。彼问云。诸威仪中。得修善。何故但说结跏趺坐。有解云。如是威仪。生人天等敬信心故。谓余威仪不能发起人天龙鬼阿素洛等敬信之心。如跏趺坐威仪者。故设威仪。生恶寻伺。为生他善。尚应住之。况自顺生殊胜善品(谓若行住身远疲劳。若倍卧时使增昏睡。唯结加趺坐无斯过失。名顺善也)。复次住此威仪。怖魔军故。谓佛昔于菩提树下。结跏趺坐。破二魔军。谓自在天。及诸烦恼。故今魔众见此威仪。即便惊恐多分退散。复次此是不共外道法故。谓余威仪。外道亦有。唯跏趺坐者。外道无故。问结跏趺坐义何谓耶。答是相周圆而坐义。声论者曰。以两足趺跏致两[月*堅]如龙盘结。端坐思惟。是故名结跏趺坐。胁尊者言。重叠两足左右文盘。正观境界。名结跏坐。四分下文大小持戒犍度。亦云结跏趺坐。端身正意。系念在前。又言寄极者。谓坐久转筋为寄极也。今时京中俗之言。若久立脚胜疲极。皆言寄极也。又非脚痹知之。注云各有所立者。此谓尼唯得半跏坐。不得结跏坐也。僧通两坐。又尼不得互跪。唯得长跪。由缘起中。互跪形露羞耻。故佛不许。僧须互跪。尼僧不用。故言各有所立。又解云。长跪以应白佛事。互跪即为请法受法事。故曰各有所立。济云。若听法须互跪。若忏悔等须长跪。故曰各有所立也。

若和上阇梨恭敬故自起吉罗者。立谓。和上等为别事自生恭敬故。弟子须坐。若随和上等起。得吉也。

不狗群卧者。济云。谓屈手屈头聚一处如狗卧也。当自责本起者。济云。责心起妄之由。本从何处而起。故曰本起。

发燥者。立谓。睡时当起洗浴。若更睡即睡眠。心念言。头发燥我当起。看星月光影为分齐者。立谓。若睡时欲眠。当望星月。念月若至某处。我当起等也。食人信施不应懈怠等者。对此因说薄拘罗事。案十诵中阿含云。薄拘罗比丘言。我于正法律中出家。八十年来。未曾起欲想。又我持粪扫衣来八十年。未曾忆受居士请。又我乞食八十年中。未曾忆入比丘尼寺。未曾忆与比丘尼。共相问讯。乃至道路亦不共语。又我八十年来。未曾忆与比丘尼。共相问畜沙弥。又八十年。未曾有病。乃至弹指顷头痛。亦未曾忆服药下至如诃梨勒。又我八十年结跏趺坐。不曾倚壁树。乃至临终时。跏趺入灭。是名薄拘罗未曾有法。上来释第二十五主客相待篇义竟。

○瞻病送终篇第二十六

上篇道俗之仪既立。宾主之礼复明。但为漏质凡形。类同泡幻。而被名色之所缠缚。四大合故。假名为身。若摄护乖方。四大违反。坚动暖湿。一大失所。众苦相侵。力仰于他。得延朝夕。然出家之士。亲里成他。道服之流。皆率同侣。理宜瞻养得济形神。必若业谢缘离。弊骸须瘗。道朋若不营理。又即坏法伤风。故此一篇。轨训来叶。在患供看。故言瞻病。死后迁窆。称为送终。能所通举。故曰瞻病送终。故云然也。济云。瞻是能瞻。病是所瞻。送是能送。终是所送。能所通举。故曰瞻病送终也。

多诸婴累者。婴是婴缠。累是担累。如净名经云。仁者是身无常无力。为苦为恼。众病所集。如聚沫等。即其义也。六府成病者。白虎通曰。人有六府。一谓大肠。二小肠。三膀胱。四胃。五三膲。六胆也。又云。六府有三膲。肾之府也。从心已上名上膲。齐心已下名中膲。从腰已下为下膲也。欲明四大若不调。致使六府即成其病也。始终难一者。谓凡情薄淡。去取不恒。健则取为亲友。病则舍同瓦砾。故言难一。私云。健壮为始。病后为终。据前后难得一种心相看。故言难一。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夫靡不有始。鲜克必终。亲眤者眤又作䁥同(女栗反)。尔疋云。眤亲近也。又眤者丞也。丞由数也。亲眤者数相近也。鄙俗恒情等者。俗亦言。有钱朝即迋。无钱定不朝。是也。济云。出家人相看须存。病时则知心之厚薄。然人命为重。此时相舍。心亦可知。所以说命为重者。此振旦国雪山已东是人主地。以人为贵。千余不易。雪山已西是金主地。多重金宝也。雪山已南是象主地。如昆仑等。多调于象。以贵重故。雪山已北是马主地。如突厥等。唯贵于马。此既人为贵。病时好须看也。知善未崇恶必相遵者。慈云。善者看病是其善法。而不崇重。恶谓不看病是。而相遵此恶法。故曰也。谓见善而不举学。见恶即相学也。应须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如何反之。亦可崇者高也。明世人善既未高。则乐遵恶法。谓无道心故。多不看病也。又言恶必相遵者。济云。若相唤作恶。饮酒非时食等。则相共而作。故曰恶必相遵也。汝曹者。应师云。曹者辈也。亦云群也。

亲自下接者。此是举上况下。激动时众也。案僧祇云。诸佛常法。五日一按行。诸比丘房。为五事利益故。一我声闻弟子。不著有为不。二者不着世俗戏论不。三者不着睡眠妨行道不。四者为看病比丘不。五者为年少比丘新出家。见如来威仪。起欢喜心故。又于一时佛在舍卫国。与阿难。按行僧坊内。到一破房中。见一病比丘卧粪秽中。不能自起。佛问言病耶。今日得食不。答不得。又问昨日得不。答不得。乃至答云。不得食来已经七日。佛问汝有和上阇梨同学不。答无。又问有比房比丘不。答有。以我臭秽。比房余处去。佛与阿难浣洗已。更为浣衣。阿难即浣。佛自灌水。乃至为除粪秽已。以金色柔软手。摩比丘额上。众苦悉除。随顺而为说法。得法眼净。昔有国王。受财立五百长使。一切国内有人犯罪者。多得钱者即放。无钱如法治之。其时有五戒贤者。犯于小事。将付五百长。以律断之。笞四十。其行杖者。见是五戒。便即打地作声。其昔日打扑人故。今得此痛报。我为报恩故。以手摩顶。便得法眼净也。尔时五戒贤者。即我身是也。尔时行杖者。此病比丘是也。我为是故。当知应须看病。佛复告诸比丘。汝等同梵行人病痛。不相看视。谁当看者。汝等各各异姓。信家非家。舍家出家。皆同一姓沙门释子。如众流归海。皆同一味。因制看病法也。唯余文中。佛问病比丘。汝曾看他病不。答言由我健时。不看病法也。唯他病而今病苦。故无人看。佛赞言。汝能发此真实之言。佛问诸比丘。若有过无过。无不实答。如五分五百金刚。常以随佛侍卫。若佛三问不如实答者。便杵破头以为七分。情怖故实答也。

又论云随顺我语等者。如下成实论是也。以佛姨母手自织叠。作一金缕袈裟。思佛还宫。用以上佛。佛语之曰。恩爱心施。无多功德。令僧中施。则具三归。随顺我语。名供养佛。为解脱故名供养法。众僧受用名供养僧。故八福田中看病第一者。谓三宝为三。师四。僧五。父六。母七。病人八也。二人为伴看佛一伴过病便舍来者。案僧祇云。尔时有二比丘共作伴来。问讯世尊。道中一人遇病。一人待经二三日。语病者言。我欲前去问讯世尊。汝差已后来。病者报言。长老待我。答言。我以不见世尊来久。思慕如渴。不容相待。便舍来诣佛所。佛知而故问。汝从何来。具已上事答。佛种种呵责已。语言。汝等比丘。同共出家。修于梵行。汝等不相看。谁当看者。汝还看病比丘去。又祇二十八云。行至矌野。看同伴比丘。不得相舍。应当将去。代担衣钵。若不能行。买借乘䭾。不得载牸牛车。乘草马等。当载特牛文马等。若病笃无所分别者。趣乘无罪。若乘不可得者。应留看病人。汝看病人。我到聚落。当求乘来迎。到聚落中。不得绕塔问讯和上阿阇梨。应语聚落中诸比丘言。矌野中有病比丘。共迎去来。若言在何处。答言其处。若言彼处多有虎狼。恐当食尽。万无一在。虽闻此语。亦不得住。要当往看。若遥见乌鸟。不得便还。要到其所。若已死者。应供养尸。若活应当将至聚落。语旧比丘言。长老此是某处病人。我于矌野供养已。今来聚落。语嘱比丘言。长老此是某处病人。我于旷野供养已。今来至此。次长老看。若不看者。越毗尼。若无比丘。语忧婆塞云。矌野有病比丘。借乘往迎。至檀越家。安别障处。共劝化衣药食等。若客比丘来。不得便语汝看病。应言。善来。代担衣钵。种种供养已。应语。此病人。我已看久。汝须看也。得大功德诸佛赞叹者。案贤愚经云。佛说五施得福无量。所谓施远来者。施远去者。施病瘦者。于饥饿时施于食饮。施知法人。如是五施。现世获福。又杂宝藏经云。佛告比丘。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须生疑。父母以佛。及佛弟子。远行来人。远去之人。病人。看病者。施此等人获福无量。

上释制看病意竟。下明简人是非供养法也。宝梁经兰若习禅经广明独住患比丘法者。案宝梁经云。乞食比丘。或时有病。无有使人。不能乞食。应当如是调伏其心。我独无侣。一身出家。法是我伴。我应念法。今我病苦。如世尊说。诸比丘应念于法。我所闻法。应善思惟(云云)。

己身于善法不减如衣法中者。立谓。二衣总别篇中。明亡人物法。具出此义。私云。衣法中者。指四分衣犍度中明也。善见花果饷人不犯者。慈云。不犯污家之罪也。

应从善好名闻福德比丘索者。立谓。不许从邪见恶人求。又福德之人多有物故。日光所没处为无常院者。此谓日光没是无常相。今以像此故。安置其中也。还反一二等者。谓得差少也。今人多无道分。顿不思无常。出家之人。出息不保入息也。案智论。佛为诸比丘。说死想义。有一比丘。白佛。我能修死想。佛言汝云何修。答曰我不望过七岁活。佛言汝为放逸。复有比丘言。我不望过七月活。复有言七日。有言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又言从旦至中。有言一食顷。佛言亦是放逸。有一比丘言。我于出气不望入。于入气不望出。佛言是真修死想。为不放逸。天台云。今出家之人。或知解溢胸。或精进灭火。而不悟无常。俗谚云。可恰无五媚。精进无道心。此之谓也。

即事而求专心念法者。立谓。既睹日光屡没。又见来者虽多。还反一二睹此事。求其己身。活路焉在。为此义故。念法心则专。故须送彼无常院中也。

十诵应随时到病者所为说深法是道非道者。案十诵文云。为病比丘说法。应随病比丘如是意说。若兰若病。应赞兰若法。学修多罗学毗尼。若佐助众事。皆随此案行称赞之。其钞主。约此文中加作语言耳。就此文中。更分为六。六门不同。今即是初。

鹦鹉闻四谛者。山海经云。鹦鹉者。既言鸟也。梵舛迦。案贤愚经第十二云。须达长者。敬信佛法。为僧檀越。一切所须悉皆供给。时诸比丘。随其所须。日日往来。说法教诲。须达家内。有二鹦鹉。一名律提。二名赊律提。禀性黠慧。能知人语。诸比丘往来。每先告语家内闻知。拂整[譥-言+貝]。欢喜迎逆。是时阿难。往到其家。见鸟聪慧。爱之在心。而语之言。欲教汝法。二鸟欢喜。授四谛法。令诵习之。而说偈言。豆佉(一)三牟提邪(二)尼楼陀(三)末伽(此四晋言苦集灭道也)其家门前有树。二鸟闻法。喜悦诵习。飞向树上。次第上下。经由七返。诵读所受四谛妙法。其暮宿树。野狸所食。缘此善心。即生四天。尊者阿难。明日时到。着衣持钵。入城乞食。闻二鹦鹉为狸所杀。生矜念心。还白佛言。须达家内。有二鹦鹉。弟子昨日。教诵四谛。其夜命终。不审识神生处何所。唯愿如来。垂愍见示。佛告阿难。缘汝授法。喜心受持。命终之后。生四天王天。尽其天寿。从彼命终。生第二忉利天。尽其天寿命终之后。生第三炎摩天上。乃至第四兜率天。第五不憍乐天。第六化应声天。从彼舍命。更生第六化应声天。如是次第至七反。生天之寿无有中夭。阿难又问。六天寿尽。当生何处。佛言。下阎浮提生于人中。出家学道。成辟支佛。一名昙摩。二名修昙摩也。有经耳品者。私云。大集经中有此品名也。谓一经耳闻。不堕恶道。涅槃经亦云。若有众生。闻大涅槃。一经于耳。却后命终不堕恶趣也。

与诸同俦者。即下所列达婆等诸人。皆是圣人。故曰也。迦叶蹋泥造五精舍者。案多论第四云。迦叶凡经营五大精舍。一者耆阇崛山精舍。二者竹林精舍。余有三精舍。时复治理(论文不出三个之名)。迦叶自治僧坊。自手执作。泥涂垣壁。自手平治地。问此大罗汉。结漏已尽。所作已办。何故方复。栖栖有所经营。作诸福业。答有多义故。一为报佛恩故。二为长养佛法故。三为灭凡劣众生作小福业自贡高故。四为将来弟子折憍慢心故。五为发起将来众生福业故。然其福业。佛亦修之。非但罗汉。所以知者。如阿那律是释种也。初出家时佛边听法。因法暂眼睡。佛说偈言。咄咄胡何寐。蚌螺螉(屋贡反噎虫也)蝎(音曷木虫也)类。一经八万劫。不闻佛名字。谓此等虫。性多睡眠。一堕此趣。动经八万劫也。今汝多睡。恐将来亦堕其中。那律闻佛此偈。誓尽此形。无问昼夜。更不睡眠。精勤修道。遂便失明。后修天眼。于五百弟子中。天眼第一。后时觅医治其肉眼。佛言此眼决定更不可治。然眼以眠为食。汝既不眠。饿杀此眼。故不可治。后于异时。叹自补衣服。既失明穿针不过。虽有天眼。以声闻人入定则有。出定则无。穿针既不过。念言谁乐福德。可来与我穿针。佛知彼意。忽现其前。语言我乐福德。当与汝穿针。据此文证。佛亦修行福业。今人等闲时。亦须作一分心修行福德业。其福德亦是解脱萌芽故。祇夜破薪者。其缘如僧网篇末记中。引杂宝藏。至时就寻。

智论经中云从生作善临终恶念等者。按智论第二十四云。如分别业经中。佛告阿难。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阿难言。是事云何。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也。行善人生恶处者。今世善业未熟。过去恶业已熟。以是因缘。今虽为善。为生恶处。或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问曰。熟不熟义可尔。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曰。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时。心决定勇健故。胜百岁行力。是后心。名为大心。以舍身及诸根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健也。实自空无者。私云望俗谛中似有。望真谛而空无实。虽有一清净识心。更无外境。并是妄见也。应为说如此之法。若心至真谛处。则不取其俗谛。故云至𦦨处无水相也。济云。野泽之中远望有于阳𦦨。状似池水。若至边近看则不见水也。

唯识无境唯情妄见者。立谓。世间万境及众生身。皆是妄有。其实是空。但众生颠倒。妄执为有。但唯有一识。随生随死不可灭坏。毕至成佛。既言无境。今此大地世界是何。解云亦是众生识心变现而作。有所感对。据体唯妄。若言境是实者。具如水境。何以人见是水。饿鬼见水是火。天见是一道琉璃。鱼见是屋宅。故知境一见则不同。明知境唯是空。随情妄取横言有境。横言水火等也。故无性论云。于一淫女端严身。出家耽欲及饿虎。臭尸倡艳美饮食。三种分别各不同。又案智论中。明喻。如恶狗临井。自吠其影。水中无狗。但有其相。而生恶心。投井而死。众生亦尔。四大和合。名为身。因缘生识和合故。动作诸言语。凡夫于中。妄起人相。生爱生嗔。起诸恶业。堕三恶道。故云唯情妄见。如面王比丘者。立明。过去施僧一白㲲。五百生中。常披白氎。出胎今身从胎中出。有衣随身。后投佛出家。圣命善来。其衣变为法衣。即袈裟也。其人生生。额上有王字。因名面王等也。

经云往昔国王为宝所诳等者。寻经文不着。事出大庄严论(云云)。

随命长短而作者。谓随病人未死前时节延促。于中而示导之。故曰而作也。打无常磬者。立谓。为临终前打之。欲令病人寻声起念。今时死竟。方复打钟者谬也。

厚葬者。葬由藏也。以埋岁其尸曰葬也。厚谓华厚也。如成和上唐三藏万迥师。送葬虽厚。乃是国家处分仪仗故耳。万迥乃是公主供给。非此所论。非哭亡人。故制须知。

若火烧不得在生草上安者。谓恐坏生故也。其西国风法不问道俗。尽以火烧。唯五日内作孝。亦不变服。亦不安灵座。此方变服等法盖是周公夫子制仪也。阇维者。出要律仪音义声论者云。正外国音。应言遏维陀。此翻为烧也。腹破出钱者。立明。有一比丘。悭贪积聚。故有金钱。恐死后僧分。以爱惜故。即便吞之。既死已后。弃其尸于空野尸陀林中。为鸟啄其腹破钱出。有一比丘。林村入灭。诸天空中散花香。供养其尸。尔时复有众多诸比丘。亦以种种花散其尸上(云云)。

如来自舆母床等者。如前引增一阿含中事。前已明竟。今不须引。

○诸杂要行篇第二十七

上来诸篇。虽约事科分。或约衣药以立仪。或就僧别而开法。犹恐波罗未尽。故别生一位。总明诸杂缘务。但为资道之缘。乃有无量。不可别彰。统名为杂。即如律中有杂犍度经中。亦有杂阿含。以像斯义。故立今文也。

森然万境等者。立明。受戒时。发得无作戒体者。并经法界之上情非情境。森罗万像并是发戒之境。今则须一一境上各各护持。若脱漏不依则逢深祸也。奄是忽也。幽者深也。谓忽遭彼深责耳。

若由途相摄等者。立谓。始自标宗终于瞻病。有二十六篇。但明大家由来途辙法用也。别类统收罗下三部者。私谓。下三众及诸同异等事。如下三篇所明也。立谓。一往而言谓下三个篇也。即沙弥篇尼众别行篇诸部别行篇也。此三篇是别类。又解云。三部者。一是沙弥。二是尼家沙弥。三是式叉也。琐者小玉屑曰琐也。玉碎为屑。不堪为器。名为琐也。今言琐人亦小人也。

菩萨昼三夜三等者。此举圣以劝凡。昼三谓晨朝后晡时。夜三谓初夜中夜后夜也。佛腊食者。立谓。七月十六日供也。以夏满时。佛与比丘。同受岁得夏腊也。其日有人。供养佛食。名佛腊食。比丘虽先捉持无心。自受之后。将施僧。乃至将此食。置易与僧得食。皆无恶触过也。

教沙弥使人亦尔者。立谓。令其料理房舍。作念同之也。

在恶逆众生分中。上品治之者。立谓。是偷兰罪治也。智论一人以佛塔恶故坏得福一人恶心得罪者。案智度论第六十三云。如𦘕作佛像。一人以像不好故坏。一人以恶心故破。以心不同故。一人得福。一人得罪。亦如调达出佛身血。祇域亦出佛身血。虽同一名出血。由心异故。一人得罪。入阿鼻一劫。一人得福生天一劫。

若种果与一翦者。立谓。约割竟最生者故得。剪竟不生则不得也。私云。应是唤一握为一剪也。祇律三十三云。有比丘僧地中种庵罗果。长养成树。自取不令他取。诸比丘白佛。佛言。此种植有功。听一年与。若树大不欲一年并取者。取者听年年取一枝。枝遍则止。若种一园树。应与年若年年取一树亦听。若种芜菁。如是比菜应与一剪瓜。瓠应与一番。(述曰)剪已再生者。可取一剪。其不再生者。若开一剪。众僧岂有得日。四分僧物不应卖分入己得偷兰者。立谓。暂碍僧用故兰。若永分永卖得重也。

注云。僧通凡圣行涉粗细者。此言相况也。细行是圣。粗行是凡。僧欲明僧集时中有圣人不可侮也。就凡僧中。行亦有粗细。此入众五法即律增分五中明也。一先以慈心者。砺云。谓须以愍物与乐故曰也。解与钞解别。宣云。谓重法尊人可知。如拭尘巾者。砺云。然拭尘巾体。揽秽归己。显物令净。入众之人亦冥收过向己。推直于人故曰也。首疏亦同此释。若见上座不应安坐者。砺云。谓离憍慢也。若见下座不应起立者。离谄曲也。忧波离上高座等者。案善见论中。结集三藏。时迦叶作白问忧波离。忧波离又单白和僧已头面礼僧上高座取象牙装扇一一问毗尼。波离一一答。结集已放扇从高座。下向诸僧作礼。礼已复本座处。次阿难上座结集修多罗藏。亦如前礼已。手捉象牙装扇。与迦叶一一问答诸经(云云)。私云。今引此文。意明今比丘亦须如礼也。捉麈尾者。为牛王比丘。过去劫曾于他田边行。损稻一茎。经五百世为牛偿他。今生虽过圣足犹是牛。每于食后常作牛呞。以五百生从牛中来。余习故尔。其人善能说法。恐人见口中嚼食。不生物善。佛开说法时将麈尾掩口。经中憍梵波提是其人也。

打揵椎不得重响者。有云重响者。使众不和合。

论家四种次第者。案母论第三云。迦叶惟说曰。夫剃发法上座应先剃。复有一说发长者先剃。复有一义先洗头者先剃。复有一义。有事因缘欲行者先剃。是名如法剃发。

出家人舍五悭者。成论云五悭者。谓住处悭。家悭。施悭。称赞悭。法悭也。言住处悭者。独我住此不用余人。二曰家悭者。独我出入此处不用余人。设有余人我于中胜。三施悭者。我于此中独得布施。勿与余人。设有余人勿令过我。四称赞怪者。独称赞我。勿赞余人。设赞余人。亦勿令胜。五法悭者。独我知十二部经义。又知深义秘不说也。问此五悭有何过。答是初住处等。多人共有。是人既舍自家。于共有中更生悭吝。是弊烦恼死堕饿鬼。生诸恶处。若悭吝法后生得盲报。常为愚痴。善人远离。又灭佛法道。若于家悭者。以断白衣为福。又断受者得施。由此故后生此家为厕中鬼。若施悭者常乏资生。若称赞悭者。闻赞余人。心常扰浊。于百千世。常无净心。常彼恶名。

不得卖卜诵咒等者。案五分云尼自卜成就他卜者。皆犯波逸提罗汉射事不中者。案十诵云。时目连入村乞食。时有居士妇妊身。问目连为男为女。目连云。男复有梵志。来入其舍。居士如前问。答言是女。后果生女诸比丘。谓目连虚称得过人法。应摈驱遣。以事白佛。佛言目连见前不见后。时儿实是男。后转为女。目连随心所说无犯。又复一时。时天大旱。目连入定见。却后七日天当大雨。满坑满溢城邑。人闻之欢喜。背舍众务。覆屏盖藏。各各屈指捉筹数日。到第七日。尚无雨气。何况大雨。诸比丘语目连。汝犯过人法。故作妄语。应摈驱遣。乃至佛言。目连见前不见后是七日时。实有大雨。阿修罗王。以手接去。置大海中。目连随心相不犯。又有一比丘问目连。言多浮陀河。水从何处来。答言从阿耨达池中来。比丘问言。阿耨达池。其水甘美有八功德。今此水沸热咸苦。何有此事。汝故妄语佛言目连非妄语。以阿耨达池去此极远是水本有八功德。甘美迳历五十小地狱上来。是故咸热因说。则天怀神龙时。天帝问唐三藏男耶女耶。又问道士男耶女耶。解卜先答云。卦中是女。然实是女三藏不可学道士。答云是女乃反答言是男。三藏虽作此答。乃知不中。虽然三宝力大可为作福。乃出外集京城僧尼令念诵。使皇后生男。脱奘言不中。将恐佛法无力。其京城僧尼即与念诵后。乃转胎为男。故英王言语犹作女声。致登极后。三藏久壬乃来于慈恩寺。立三岁影。谥曰大遍觉法师也。

十诵若经行乃至应𦘕地作相者。案十诵文云。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𦘕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言亦有经行堂阁者。立明。西国有堂阁。常用经行也。佛无明闇中。以本无言念齐限者。立谓。佛无有明闇。从减劫佛亦不闇□。但违施主之心。此明俗人施灯时。既不云昼夜明时闇时之齐限者。应须常明此灯灭。则即得罪也。案五百问云问有人续佛光明。昼得灭不。答不得。若灭犯堕。虽云佛无明闇。施者得福。故灭有罪耳。(述曰)据此得罪。诸师义释。是长明灯。故不许灭。据下目连次知日直等。似得灭佛灯者。是续明灯。故得灭之。

目连次日直灭灯者。案贤愚经云。佛在舍卫国。国中有一女人。名曰难陀。贫穷孤独。乞丐自活。见诸人民供佛及僧。自惟贫贱。虽遇福田。无有种子。感伤自责。便行乞匈以希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钱。持诣油家。买油作灯。担向精舍。奉上世尊。置于佛前。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此小灯供养于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灯。除灭一切众生垢闇。作是誓已。礼佛而去。乃至竟夜。诸灯尽灭。唯此独燃。是时目连次当直日。察天已晓。收灯并当见此一灯独燃明好。高目油无损。如新然灯。心便生念。白曰然灯无益。时用欲取灭之。即时举手扇灭其焰如故。复以衣扇。亦复不损。佛见目连欲灭此灯。语目连曰。今此灯者。非汝声闻所能倾动。正使汝往注四大海水。以用灌之。游岚风吹之亦不能灭。所以尔者。此是旷济发大心人。所施之物。佛说是已。难陀女人复来诣佛所头面作礼。佛即授记。汝于来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名曰灯光。十号具足(云云)。案目连问经及阇王受决经云阇王问耆婆言。作何供养。得功德多。耆婆教灯燃供养。阇王遂用一百斛油。然灯供养。随灯之时即有灭者。有一贫女。容作得两钱。即便沽油。油主伤愍。遂与五钱价油。然灯供养。竟夜不灭。目连次当灭灯。灭贪女灯灭之不得。乃作神通。引游岚猛风。灭亦不得。其明转盛。上彻梵天傍照三千。佛言。此是菩萨灯。非汝声闻力所能灭。准此即似得灭佛灯。诸德义释。是续明灯故。异五百问中长明灯也。

扫地五功德者一自除心垢者。外秽既遣内迹方清。执拂卑躬。故曰除憍慢。降情下意。故曰调伏心。具上诸缘。故长功德。道同既积。故生善处。

而神用莫准者。下云有人闻诵极多于义不了有人少闻而多解义味是也。佛法贵如说行不贵多读多诵者。故增一阿含云。朱利槃特比丘钝根第一。世尊教使执扫彗。汝诵此字为字何等。其人诵得扫字。复忘彗字。若诵得彗字复忘扫。乃经数日诵之乃得。然此扫彗。复名除垢。朱利槃特复作是念。何者是除。何者是垢。垢者灰土瓦石。除者清净。复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我。我当思惟此义。复念言。我身上亦有尘垢。我自作喻。何者是除垢。结缚是垢。智慧是除。我今可以智慧之扫彗此结缚。思惟五盛阴成败之色习色灭等。即得罗汉。往诣佛所。白言我已解扫彗。佛问云何解之。答言除者谓之慧。垢者谓之结。佛言善哉。如汝所说。

由道有根本行别止作者。立明。上胜鬘一卷是道根本也。止作二持是行也。戒本是止持。羯磨是作持。此上三者则摄根本及行皆尽也。得无罢散者。立谓。若识上来佛法根本及止作二行广解。理根则不罢道休废也。虽不依文生见而以俗方道者。立谓。俗中要览虽非僧行之法。以见俗士仁义礼智信。僧须准之。以同是离恶故也。言俗五德者。仁义礼智信。愍伤不杀曰仁。防害不淫曰义。故心禁酒曰礼。清察不盗曰智。非法不言曰信。生而知之者上矣者。此明天然自悟智解者。是上根人。若学而知之者次也。

若师犹在者。立明。和上既在须年年常学律藏。佛藏五夏已前等者。今引此文证知非但律中制五夏学律。佛藏经中亦制。令知此也。

多论显德有二等者。此是多论问曰沓婆放光显德。答中有此言也。至时就寻附口。除疑故得现通圣者。立明。为俗人除疑。得现神通也。

非谓福智两异道俗别行者。立明。非是俗但得修福。不得修慧。道唯修慧。不得修福。若能双修尽美尽善。但恐力所未周。义难兼济。故且分途。故善生经说在家菩萨修道难。如陆路牵舟。出家菩萨修道易。如水路乘舟也。必准两通者。谓俗但修福业也。然出家之人。慧业正修。亦须分修福业。若无福业。来报至圣乞难得。即智论中。舍利弗有弟子。名罗频周比丘。持戒精进。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学者。乞食持与。鸟至持去。时舍利弗白目连言。汝大神力守护此食。令彼得之。目连持食往与。始欲向口。变成为泥。又舍利弗持食与之。而口即合不开。佛后持食与之。佛福德力故。令彼食。又舍利弗问经云。罗旬逾比丘。分卫不能得食。其人前世执性多悭。见沙门来急闭户云。大人不在见他布施。欢喜摄念发心愿作沙门。是故今身虽得出家。纯服弊衣。乞食难得。乃至后时餐沙入灭。案遗教三昧经云。有罗旬逾比丘。每行分卫。辄空而还。佛知宿行欲现殃福。佛使众僧分为五部。着五部色衣。令其日随一部乞食。所随之众。皆乞不得。乃至舍利弗。为其请食。在道遂翻钵中食尽。因不得食。遂云我既薄福何须久住。遂即餐沙饮水而入涅槃。又如分别功德论。明梵摩达比丘事等(云云)。

终日相由而执据恒别者。立谓俗人以依法。得知修福之方。僧从俗利。得资形报。此则以法济彼。彼以食济此。虽复相由据福慧各别。

学三佛行者。立云三世佛也。私云谓报身应身法身佛也。以由持三聚净戒。当来感此三身。故曰学三佛行也。闻思修慧者。私云学时是闻。闻已则思惟其义。则即解义味。则修其行。修之不已。故能生解。名曰修慧也。

虽形事相交者。形即俗以造像。道以修其五分法身。此曰形也。事者俗以供给四事。僧唯得指授法则曰事也。与道相交而所趣悬隔也。

十诵贼来常击钟乃至石下者。案十诵云。时有贼围绕僧坊。诸比丘先作备防。贼来已。即入房舍。闭门下橝上楼阁上。作大音声。恐怖有二比丘。闇中掷石恐怖。石堕杀贼。其两比丘。自谓言。我与俱放石不知。谁不杀贼。即生疑我将无犯重耶。佛言无罪放石时。应唱言石下石下。案大庄严论云。昔有一比丘。常被贼盗。一日之中。坚闭门户。贼复来至扣门而唤。比丘语言我见汝时。极大惊怖。汝可内手于彼向中。当与汝物。贼即内手置于向中。比丘以绳系之于柱比丘执杖闭门。打之一下已语言。归依佛。贼以畏打即便随说云归依佛。复打第二下语言。归依法。贼畏死故复言归依法。复打第三下时。语言归依僧。贼言归依僧。即作思惟。今此道人有几归依。若多有者我命必死。比丘即放令去。以被打。身体痛。久而得起。即求出家。有人问言。汝既作贼。以何事故。出家修道。答彼人言。我亦观察佛法之利。然后出家。我于本日。遇善知识。以杵打三下。唯有少许命在不绝。如来世尊实有一切智慧。若教弟子四归依者。我命即绝。佛远见斯事故。教比丘打贼三下。使我不死。是故世尊唯说三归。不说四归者也。本处还立者。谓本处伽蓝坏听随近安置。后若本处成立。须还本处。道中行有露令年少前者。以露湿比丘衣。故年少前受污。便后来老宿不行也。

以泥团者。济云。将淹虫蝎之上。合泥捉出外已将杖子摆离于泥。以泥捉之。则不得动也。檽子者(力丁反)。说文云。窗楯间子也。通俗文疏门曰檽。今窗檽车檽皆是也。

田中泥亦须水和服者。案四分文有比丘。医教服之。不净脂盐得服者。立明。此约病人得服。他过限七日药。犯竟残药。恶触等药。必知服之得差者。开服无罪。若知必差者。亦不开吃也。

四分律钞批卷第十四本

四分律钞批卷第十四末

○沙弥别行篇第二十八

上来二十八篇。总明大僧之法。然其下众。清禁未登。触事犹迷。何能出要理资法训取则上尊故。此篇备论进否故。有此篇来也。言沙弥者。大约有二不同。一曰形同。二曰法同。约教立行不同大僧。故曰别行也。注云。慈济群生此者。此明在俗年小。未门罪福喜多杀害。今始出家。先须离杀。约此义边。故曰慈济众生也。故十戒之首。先标杀戒。淫妄义希。故列居后。五八之戒。义意同斯。等准初缘为语。如未曾有经罗云出家始年九岁。是沙弥之首也。至今西域七月十五日。诸沙弥等。采华供养罗云也。要律仪音云。沙弥者。旧译曰息慈。亦云净养。亦云拟净命。羯磨疏云。沙弥梵音此翻息慈也。有人言。息恶行慈。为行之始也。有人言。初拔世表多缘慈恋。故息小慈。用怀大哀。救拔一切也。砺云。沙弥此云息慈。息谓离过。慈谓修善。就行彰因。故曰息慈。问比丘亦有离过修善应名沙弥。沙弥亦有乞士怖魔之义。应与比丘之称。答如向所问实通彼此。然沙弥是厌俗之始。就初受称。故曰沙弥。具戒据受目。故曰比丘也。唐三藏云。沙弥者。梵室罗摩拏洛迦。翻为勤䇿男。谓苾刍勤人所䇿故曰也。室罗摩拏理迦。翻为勤䇿女。释义同上。有云。勤是比丘。䇿是沙弥。以沙弥被比丘䇿使也。此亦同三藏意。又云勤䇿者。勤求䇿使故也。

出俗之始者。此谓沙弥初始出俗故也。玄藉者立云。薄书曰。籍谓一切三藏。圣教文字。卷轴皆曰典籍。此之籍者。能诠玄理。故曰玄籍。标心处远者。谓始染玄风。出俗未久。然拟修道。近出三界。远至佛果菩提故曰也。亦如松柏初萠已。蕴陵云之气也。滥迹相济者。立明。末代僧尼自身非法。妄畜沙弥。但为供给贪其役无有愍彼生死。提诱训诲。此是滥义。事亦似同摄养而心怖供给滥言济他故曰也。世涉多有者。立明。今时世中多有此人故也。

信为道原功德母者。谓有信佛法之心。知是可归之处。投其出家。修万行。功德果报从信而生。喻之如母。虽复出家。无信心者。不异外道。故疏云。凡入佛法。要先有信。信义不同。略有六种。一如手。二如䈥。三如乳。四如财。五如根。六如力。一如手者。华严经云。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入佛法中。自在取于无漏法宝。二如䈥者。如人用师子䈥。以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余弦。皆悉断灭。若人发一念信心。一切烦恼业障悉皆消灭。三如乳者。有人构取牛马诸乳。置之一器。若将师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诸乳。皆悉坏变。为清水也。若人发一念信心。一切恶魔及诸罪鄣。悉皆变为清净法水。四如财者。譬如世间财物皆益众生色身。信心亦尔。能长信人慧命也。五如根者。譬如树根能生华果。信心亦尔。能生菩提华果六如力者。譬如世间壮人。能伏刚强。信心亦尔。能摧一切恶不善法也。智是解脱出世因者。谓智慧能破烦恼如灯破闇。以智能断惑故。得出三果。无复生死系缚。是名解脱。故曰智是解脱因。必先此二者。立谓。有信无信为二也。案智论云。佛法大海水中。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若人有信心。能入佛法也。剃著者。剃发着衣也。先明出家本意者。即初七门是也。

一明出家元缘者。济云。出家元缘。谓出家元本之缘也。有本作无缘者谬也。

是故菩萨舍国财者。此明释迦。若不出家。必为转轮圣王。七宝千子。王四天下。以见出家功德胜故。舍兹荣贵。出家学道也。功由菩萨者。谓佛舍于国财。离五欲乐。为众生故。出家修道。今时五众。仿佛成规。忘家入道。岂非出家之功德。因由菩萨也。智度论云。佛成道已度千梵志。以为弟子。即优楼频螺迦叶兄弟等千人也。并久修梵行。多在山间。颜容燋悴。又以少欲知足。着破衣裳。外相不美。父王因令释子中有第二者。一人出家。增一阿含云。父王遣释种中兄弟二人者。一人出家。今四分破僧违谏戒中。谓诸释种豪族子孙。以信坚固。从世尊求出家。既是信心出家。何关父王逼遣。故普耀经云。父王科度五百释子。据此诸文。皆由菩萨也。就释种出家中。有䟦提释子。案五分中。是佛堂弟。出家已后。居闲林树下。夜半唱言乐乐。诸人皆疑。䟦提思忆旧时宫中色欲。故称为乐。佛欲拂众人之疑。故问所由。䟦提白佛。我昔在家住于七重城堑之里。七行象。七行马。七行车。七行出四兵围绕。忽闻异声。心惊毛竖。今在树下。空露之地。坦然无忧。是故称乐(故晓禅师释子赋云。跋提所以高称快乐即其义也)。涅槃等并有出家之法者。涅槃云。在家逼迫。犹如牢狱。出家闲旷。犹若虚空等。谓出有为家入无为家也。

起七宝塔不如出家功德者。案出家功德经云。假使有人。起七宝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自出家。及放男女奴婢出家。何以故。七宝塔者。贪恶愚人能破坏故。出家之法。无有毁坏。又如百人盲人有一明医。能治其目。一时见明。又有百人罪应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虽复无量。犹亦不如令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弘大。何以故。施眼之人。获一世利。又肉眼性体有败坏。故出家之人。展转示导一切众生。获无上慧眼。慧眼之性。历劫无坏。福报人天受乐无尽毕成佛道。又由出家之法。灭魔眷属增益佛种。长养善法。摧灭恶法。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若有人为出家人。作留难。令不得遂者。其罪深重。必入地狱。现得癞病。又出家之人。修多罗为水。洗结使之垢。能灭生死之苦。为涅槃之因。以毗尼为足。践清戒之地。阿毗昙为目。视世善恶。恣意游于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是故出家功德广矣。虽出家破戒后得解脱。

如莲华色尼者。案智论第十三云。于佛法中。出家之人。虽破戒堕罪。罪毕得解脱。如优钵华比丘尼本生经中说。佛在世时。此尼得六通罗汉。入贵人舍。常赞出家之法。语诸贵人妇女言。姊妹可出家。诸贵妇女言。我等少壮容色盛美持戒为难。或当破戒。比丘尼言。但出家破戒便破。问言破戒当堕地狱。云何可破。答言堕地狱便堕。诸女笑之言。地狱受罪云何可堕。尼言。我自忆念本宿命时。作戏女。着种种衣。而说旧语。或时着比丘尼衣。以为戏笑。以是缘故。迦叶佛时作比丘尼。自恃贵姓端正。心生憍慢。而破禁戒。因此死堕地狱。受种种罪。受罪毕竟。值释迦牟尼佛出家。得六通罗汉道。以是故知。出家受戒。虽复破戒。由戒因缘故。得阿罗汉。若但作恶无戒因缘。不得道也。我乃昔时。世世堕地狱。从地狱出。为恶人。恶人死还入地狱。都无所得。今以此证知。出家受戒。虽复破戒。可得道果。复次如佛在祇洹。有一醉婆罗门。来到佛所。求作比丘。佛来阿难。与其剃发。着法衣。醉酒既醒。惊怪己身忽为比丘。即便走去。诸比丘问佛。何以听此醉婆罗门。而作比丘。佛言此人无量劫中初无出家心。今因醉故。暂发微心。以此因缘故。后当出家得道。如是因缘。故知出家功德无量。白衣虽有五戒。不如出家快乐等也。因说出家偈者。论偈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一见缚者。案宝积经中。佛告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坚缚。何谓为二。一者见缚。二者利养缚。一切见中。唯有我见。能断慧命。如人被缚随所缚处而求解脱。如是随心所著应当除灭。佛告迦叶。譬如有人。漂没大水。渴乏而死。沙门多读诵经。而不能止贪恚痴。法水所漂。以烦恼渴。死堕诸恶道。譬如死人着金璎珞。多闻破戒披服法衣。受他供养。亦复如是。私云上言见缚者。此通五见也。谓我见邪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此五亦名五利使。亦名五利烦恼。谓利根人所行也。若人贪嗔等五钝使如前上言。一切见中。唯有我见者。谓五见之中。我见最恶。谓执身有我。妄起分别。寿命士夫。皆由着我也。见身有我。名为我见。谤无因果。曰邪见也。言边见者。臣云。续为常见灭为断见故曰也。言见取者。母论云。取己所见为是。他见为非。名为见取。言戒取者。执戒为道。更不进修也。又解如外道乌鹊鹿狗之戒。是为戒取也。

此戒取见见取烦恼者。立谓。此是戒取之人。亦是见取人。执戒为道。无肯进趣。名为戒取。取此之见。以为最胜。名为见取。济云。此戒取见者。此是戒取见取烦恼者。此是见取也。五见之中此二见也。言戒取见者。谓执取戒为是作此见故。故曰戒取见也。执诸四见为是。名为见取烦恼也。此是欲界系法。未生色与无色。何况涅槃耶。有人云。此戒见者。谓此戒是有为有漏可见之法。持之则取。犯之则是舍。但知取其持之相。无定慧力。亦非出世之法。故云人天凡福之也。

若修世禅等者。相云。谓四禅及四无色定即非想非非想定等。皆是三界内业。故曰世禅。如外道四禅八定皆不能出生死。若别有照用。志求无上道等。即是出世禅也。并是欲有者。多闻讲说。持经布施。但是欲界业也。若有世间定慧之力。则是上二界业也。言欲有者。就三有明此是欲。若细分别。有其二十五有也九想者。案名教云。一死想。二游想。三胀想。四血涂想。五烂坏想。六禽兽啖想。七散想。八白骨狼藉想。九火烧想。广如饰宗记第四。可寻其义。对此而说也。贪着小利忘失大利者。立谓。贪三界之善受利乐事。名为小利。远求无上菩提。是名大利。

一者小乘观事生灭者。谓小乘人。观五阴十八界。求人求法。了不可得。分析五阴皆空。故曰观事生灭。又解。小乘但得人空未得法空也。南山羯磨疏中。小乘极处。人法二空。对伐观析。唯见是尘(谓于身中求我不得。唯见发毛爪齿。六尘四大之所成。故此显无我观。即人空也)。对阴求之但唯名色也(于五阴上求我亦不得。色是我耶。受想行识是我耶。离阴是耶。即阴是耶。离求了不可得。但唯名色一阴是色。四阴是名。此显法空观也)。求人求法了不可得(约四大是人约五阴是法。今于人上法上求我俱空。故曰人法二空也)。善恶等性者。相云。上言观事者。谓是情事非情事。谓观四大五阴山河大地。皆悉是空。故灭身以归无。绝智以论。虚灭之事。毕竟是空。将此空处为理。故云无善恶等性也。以耽着空故。故曰小乘人也。然此人还缘真如。但所见处。浅未证圆空。未见毕竟之空。但证有漏空。故曰小乘也。问若都不缘真如。何异外道等也。善恶等相者。上来声闻人观色为空。与此何异。答此小乘厌无常苦不净之色。而修其空。此小菩萨达色即是空。不离色外求空。故与前异也。相云。依璎珞经。地前三十心为小菩萨也。前小乘观事生灭等者。但知五阴四大之性是空。未能遣得其相。此小菩萨犹分得理空。非但知性是空。然即说色相中。了知色本自空。不用灭色求空。即色是空。故曰无我人善恶等相也。但知色相空时。用为至极。用此为理入。未了唯识之观。故名小菩萨。三大菩萨观事是心意言分别者。相云。初地已上菩萨。观一切情非情事。皆是唯一识心变现而而作。本无外境。唯一识心。但意中分别为境。缘照为别。不取外尘为境也。从愿乐位至究竟位者。案摄论云。有四位。一愿乐位。二见位。三修位。四究竟位。此四位摄十地乃至如来俱缘唯识之观也。谓一切法实唯有识。谓有为无为有流无流三乘道果。如此等法实唯有识。何以故。一切法以识为相。真如为体故也。名观中缘意言分别为境者。案摄论云。意言分别者。是心觉观思惟也。谓意言分别得如此通达唯识道理。唯有意言分别。无别有名也。菩萨若能通达名无所有。则离外尘邪执。若菩萨已了别一切法但是意言分别。离此外实无所有也。相云。此菩萨唯用识心观用。故云观中也。离一识外。更无别法。作观之时。但缘分别处为境。更不执外尘为境。如山河大地情与非情。本来是我识心所变故。不执此为境。但用观心分别之处为境耳。然上三行。皆有境智。前小乘将一切外尘为境。将观空性空空处为智。小菩萨亦将外色为境。即能了色是空曰智。大菩萨。但将意言分别处为境。唯守真如实理为智也。济云。名观中缘。则不得。故言名观中缘。九地已上出入。俱将唯识之观也。又释云。意言分别为境者。新经论中。名为遍计所执。谓遍于一切境上。妄执为境。故曰遍计。约凡所执如此也。今此菩萨。作唯识观时。但分别内境一识之心。更不分别外境。可同但意言分别处境。由意分别则有外境。若不分别。唯是我一识心变故而谓有前境。然前境何曾异我识心。今若意言分别不生则。更无有外境。以摄外境归自识故。若不了心。则妄取尘境故也。

如别行门二十卷中者。即是凡圣行法第二十卷中明也。

七明大小乘相决同异者。文中先解小乘三学。谓戒定慧。次解大乘戒定慧可知。不出三学者。谓戒定慧也。就大乘小乘。既各有三学。若为同异。

若据二乘。戒缘身口者。立明。声闻缘觉。此二乘之戒。但制防身口。不制单心。若犯戒时。亦问汝以何心。若无心不犯。此约期心。非是单心也。执则障道是世善法者。济云。此是戒取也。立明。若执戒作是。不肯进修定慧。则是障道。但可生人天胜处。故曰是世善。故毗婆沙中。五见之中。身见戒学大怨。由见神常苦乐不变。不畏业果。纵情作罪。偏从是义。说为戒怨。戒取是定家怨。取戒为道。妨修禅定故。疑为慧怨。生于疑惑。妨正慧故。违则障道不免三途者。若于受体。有违具缘成犯。交堕地狱。亦是障道故。须不取不舍可也。

定约名色缘修生灭为理者。前文明戒。此下明定。谓观五阴以得定也。一阴名色。以可见触。故四阴曰名。谓受想行识。但有名而不可见也。此是心法。故不可见。约此名色上。作生灭之观。以为真理。此名为境。缘修生灭为智。言缘修生灭为理者。谓于五阴上。作生灭观。缘此生灭以为理也。理谓彼人所见。名为理智也。二乘同观亦无谛缘之别者。正明二乘共观此上五阴名色。作生灭之观。更无二别。故曰同观。言谛缘等者。胜云。明无别四谛十二因缘之别修。皆与名色为缘。谓智起观也。谓四谛与十二因缘。皆不离名色也。相云。言谛缘者。谛是境也。缘是智也。今二乘人同缘五阴为境。皆修生灭为智。以同观五阴为境。故曰亦无谛缘之别。只道二乘人修行。境智无别。皆将五阴名色等为境。缘修生灭为至理是智也。当分名为涅槃。谓即观此五阴之相。空无之处。剩为真理。故云观无常等相以为真如也。济云。二乘同观。更无谛缘之别者。谓无别有缘觉之定慧也。缘觉虽修十二因缘。然十二因缘。不出四谛。以离四谛。为十二因缘。故知四谛亦摄十二也。无别四谛所观。声闻之四谛。故曰更无谛缘之别。声闻人观五阴四谛。以修人法二空也。

故佛性论云。二乘人约虚妄观无常等以为真如者。此即有余涅槃也。谓二乘既观五阴虚妄无常等。为理解脱。从此灰身灭智证有余涅槃。住化城不进也。慧取观照与定义别体同者。此下正解小乘慧学也。谓定与慧更无别体。修无我人。寂然无变。称之为定。从智照约观用无方智照现前。目之为慧。举喻如镜。镜体是定。能照物像。则名为慧。慧名虽殊。其体无二。故曰义别体同。故法华疏云。照而常寂曰定。寂而常照曰慧。又云摄心一境曰定。推求谛理。名之为慧。

若据大乘戒分三品者。此下解大乘三学也。按摄论中。明六度差别。六中分三品。先明施有三品。一法施。二财施。三无畏施。释曰。法施利益他心。以由法施故。令他闻慧等善根得生也。财施利益他身也。无畏施通益他身心也。言戒分三品者。一守护戒。二摄善法戒。三摄利众生戒。释曰守护戒是余二戒依止。若人不离恶。摄善利他。则不得成。若人住守护戒。能摄善法戒为佛法菩提生起依止。若住前二戒。然能引摄利众生。为成熟众生依止(余忍精进等各三不同云云)。私云。言守护戒者。即摄律仪戒也。律仪一戒不异声闻者。案摄论云。三聚净戒是菩萨有也。二乘但有摄律仪戒。无余二戒。故论文云。二乘但有摄正护戒(即摄律仪戒别名也)。无余二戒。何以故二乘但求灭解脱障。不求灭一切智障。但求自度。不求度他。不能成熟佛法。及成熟众生。是故无摄善法戒。及无摄众生利益戒。又论云。摄善法戒是得佛法生起依止。摄众生利益戒是成熟。众生依止者。释曰。摄善法戒。先摄闻思修三慧。一切佛法皆从此生起。何以故。以一切法皆不舍智慧故也。摄众生戒者。所谓四摄法也(四摄之义如常)。论云。初明摄正护戒。是余二戒依止者。释曰。若人不离恶而能生善。及能利益众生。无有是处。故正护戒是余二戒依止。非无二三有异者。胜云。菩萨捉宝坏生不犯。声闻则犯是也。慈云。如菩萨戒。酤酒则重。饮酒则轻。声闻反之。饮重酤轻。故曰异也。羯磨云。非无二三遮戒之别是也。护心之戒更过恒式者。立谓。菩萨不拟动身口。但单心违理则犯。若二乘但护身口。不制单心。约菩萨起心即犯。过于二乘恒式。故曰更过恒式也。

菩萨住于实相者。谓菩萨行于中道故曰也。

人问地持云者。谓地持劝令取有佛藏劝令取空。为此二文相违古师致问意。欲除疑惑也。答意云。佛亦随机。故说不定。持地劝取有为破世人着空。佛藏劝取意为破世人著有。皆为破病。何有相违。言宁起身见等者。案持地论云。有二种人。坏灭正法。一者于色等不实法中。计为实有。谓于世间假名法中。妄想计着。故坏破正法也。二者于色等诸法内缘分齐。毁灭都无所有。只是破坏正法也。此后人于假名所依悉无所有。假名亦无假名。既无假名。真实亦无所有。真实假名是二俱谤者。是名都无。如此说者。是为自坏。亦坏世间。是故世尊。为此事说言。宁破身见。不恶取空。何以故。起身见人。于所知。或不谤一切所知(私云此人于理自或不谤于理)。不因此见堕于恶道。少坏他信。亦能建立真谛正法。不于戒律而生懈慢也。恶取空者。于所知或又复诽谤一切所知。以是缘故。堕于恶道。亦坏他信。又于戒律慢缘实法故破坏佛法也。云何名为恶取空。谓于此彼都空。是名恶取空。何等名善取空。若实处见有。空处见无。于有无之处。如实知之。是名不颠倒空。名为善取空也。佛藏宁起断灭见者。案佛藏经中。广斥着我见人见众生见等。执此见者。当堕恶道。如此之人。不听受一饮之水也(云云)。又我见之人多堕邪见。若断灭见者。多疾得道。何以故。是易舍故因说过去有佛。名曰庄严。灭度之后。五百年中。诸弟子众。分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三。

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䟦难陀。此五比丘。为大众师。其普事比丘。知佛所说。真实空义。无所得法。余四比丘。多说有我。多说有人。皆堕邪道。其普事比丘为四部所轻。无有势力余四比丘。皆计有所得。说有我人。众生寿命。徒众炽盛。住于邪见。舍第一义。无有毕竟空法。灭佛正法。死后皆堕阿鼻地狱。经无量岁。并所化者。凡有六百四万亿人。与此四师俱生地狱。尽其一劫。此世界坏。移向他方地狱。此世界后成。还移生此间地狱。经无量世。此四恶师。及所化人。得免地狱。生于人中。五百世中。从生而盲。其普事比丘。我说此人于过去世诸佛所。种善根。

不一念起瞋由瞋违生故者。立谓。嗔是杀家之相。故曰违生。若一念起嗔障百法明门。又经云。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为此多义故。故菩萨不起嗔。济云。由嗔违生者。谓地前菩萨。要留贪以润生。以贪爱能润其生。如谷子渍水润则生。菩萨亦示假贪爱之水润生。则得尘形六道化物。若断贪爱。则不然故。不断烦恼也。若准大乘及萨婆多等。一切烦恼。皆能润生。于中贪爱增故。说贪爱最能润生也。若尔贪爱润生地狱中。应是爱故生耶。答成实论云。众生以痴力故。颠倒心生。将命终时遥见地狱。谓是华池。以贪着故。则于中生。(述曰)知亦是贪故生也。然嗔则不能润生。故曰由嗔违生故。以不与生相应。故曰违生。此约地前菩萨为言耳。若登地已上。永本愿力自往十方界。变化而生死导众生。烦恼已尽则不拟贪爱以润其生也。以本愿力强自能生故曰也。若尔得起贪不此下答意可见。前言得起贪据俱生烦恼也。此下不许起贪者。据分别烦恼。故不得起贪。故生此问。汝既云宁起贪不起嗔。未审得定起贪不。引智论答。如色界诸天若不断欲恶者尚不得生况出圣道而得起贪。上言宁起贪者。欲呵起嗔之人故。且云宁起贪也。然实二俱不可起耳。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戏。五疑悔。此五者能覆盖人心。令善不起。故曰盖也。以五盖既有贪。贪尚不得生天。何况菩萨而许起贪也。宾云。五盖者。一贪(应言贪欲也。以贪通三界以欲简之)。二嗔恚。三睡眠(应言惛沉睡眠也)。四掉悔(应名掉举恶作也。掉即举也。悔即恶作也)。五疑。故婆沙四十八云。耽求诸欲是贪欲相。憎恚有情是嗔恚。身心沉没是惛沈相。身心躁动是掉举相。令心昧略是睡眠相。令心变悔是恶作相。令心行相犹豫不决是疑相。(述曰)此中贪欲嗔恚局在欲界(若泛言贪。即通三界)。惛沉掉举。各通三界。恶作在欲。疑通三界。此五覆障故名盖。婆沙云。谓障戒定蕴慧蕴也。俱舍云。障五蕴前之四盖能障三蕴。同前婆沙论说复由疑故。能障解脱解脱知见二蕴不起(私云五蕴即五分法身也)。

菩萨得无分别智一切尘不显现等。如摄大乘论抄云。得无分别智者。相云。初地菩萨得无分别智。济云。智是分别。非无分别。以境是无分别故。故曰无分别也。以初地证真如之理。以真如是智家所证之境。真如体无分别。由智能证此理故。从境而言名无分别。然智是分别也。言一切尘不显现者。济云。尘是境也。谓菩萨得无分别智时。更不妄执外诸尘境。但唯一识之所变用。既离外尘邪执。故曰一切尘不现。自无染浊过失者。谓菩萨为化众生示行十恶。杀生淫盗等内心无染。故曰无染浊也。纵有利益有过失不行者。谓外虽有益。而内有染则不行也。应作四句。一内无染。外有益应行。二内有染。外无益不应行。三俱有不应行。四俱无亦不应行。案如意三昧经。有三人同反常行化。谓佛菩萨罗汉。以此三乘人不染世间故。其余地前菩萨三果已还。皆不得行也。

不动地者。济云。八地得无功用。故曰不动地。七地已前。须有行用进修。名为有功用。八地已去。任运胜进。不假功行。无有加行。故曰不动地。喻如张帆初张设着帆。料理调度。名为功用。若张了任风吹。进不更藉于人功。故曰无功用。八地已上。义同此也。或可净心地者。慈云。初地菩萨名为净心地。

若论定慧者。谓上来明大乘戒竟。已下明大乘定慧二学也。言小观相空者。即小菩萨。观事生灭。知无我人善恶等相。得人法二空。谓了色是空也。如经云色即是空等是也。声闻人灭色证空。故与此异也。深观唯识者。即大菩萨。作唯识观。观事是心意言分别。但作一识心之观。了知一切尘色本无。更不缘之。但知唯是我一识心分别造作也。钝见空时不分别色者。结上小观。相空之菩萨也。此菩萨虽观其生灭之色是空。然智行犹钝。但见了外相即是空。未知唯识之照。故云不分别色等也。其人了色是空。更不假分别其色若声闻人则分别其色。利知唯识不分别空者。此结上深观唯识大菩萨也。谓此菩萨。作唯识之观。谓初地已上智行明利。但作唯识之观。知一切相皆是意言分别。以了此外尘本无。更不分别此色。既不将此外尘为境。故言不分别空。

但相似道相似善者。立明。邪正两体难明。今时学者。多堕邪见。谓闻说有着常。闻说无著断。难离二边之心。但观言似解故曰相似善也。理须修学方堪正观。不以诵语而为道业。如十住婆沙者。案十住婆沙论中。广明菩萨行。行从第一至第十四卷。唯明十地诸菩萨修身修心方法。大略而言。谓常乐闻所闻法。闻已能如说行。依法依义。依如说行。随顺义趣。不惑言辞不失戒定。清净活命。破憍慢心。求其功德。远恶知识。亲近善友。若在家菩萨应远离谄曲。如木在稠林难可得出。如是有佛弟子虽入佛法。不能得出生死深烦恼林也。

又以三事验知三道者。立明。将下自为为他之事。验其行人。则三乘分齐也。心乖事同者。相云。谓上三人若论其所缘外尘之事。更无不同。观一切四大五阴山河大地等。故曰事同。谓境是同。然心则别。二乘人作空解为极。小菩萨知一切是妄有。又不作空解。又未了唯识。若大菩萨。但作唯识观解。故云心乖则是知别也。

比丘越悔者。立明。若驱出得越毗尼罪。老母求佛出家等者。如央掘摩罗经抄(云云)。

善见欲烧寺听不白父母者。案见论云。佛制若父母不听。不得与出家。若有人求欲出家。比丘问言。汝之母听不。答言不听。比丘不肯度。其人便言若不度我者。我当焚烧寺舍。若有如是难事度出家者不犯。盗度犯重者。立云谓令前人故避王课者。犯重若无此心。但度不劝避课者得。如论中得度者。私云。多论文也。经主不得者。立谓。若经主已主曾费钱买得。损他钱故。若但抄得曾未经主。则未用钱故得度也。经无正文者。立谓。此是论文。说许经中无正文。案出家功德经。但云放奴婢。出家得功德广大。然不明许比丘度。故云无正文。又律亦无文。

僧祇欲新出家者先说苦事者。羯磨疏云。为说苦事者。以世网苦辛。多厌求乐。初虽慈许。终有退败。故经论中有现世苦未来乐者。出家人也。昼夜鞭心。常收正念。不觉妄缘。寻悔诃责。三千云。必行坐禅等三。不尔徒生徒死。即遗教经云。中夜诵经以自消息。余时须依律文常尔一心念除诸盖也。

一食者佛教之中一食为本。托缘开二。不是常途。一住者。一坐跏趺一周时方起。自非味重。何以致斯。一眠者。中夜之时。暂尔倚卧。分星月次寻起缘念。多学者。慧心常运。不许浮散也。名驱乌沙弥者。四分律中。有比丘将儿出家。入村乞食。若到市肆。见饼饭即舒手。言与我饼饭。人皆讥嫌言。云何出家。已故生儿。而将自随。以此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度减十二岁者。尔时阿难。有檀越家。非人所烧。死尽唯有一小儿。在。将至佛所。佛问此何小儿。阿难具说。佛言何不度令出家。答世尊先有教不度年减十二者。是以不度。更问此小儿。食时能驱乌未。能如是者。听出家。阿难报言能驱乌即度之。因此名驱乌沙弥。

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者。约年未堪受具体。合只作沙弥。以其年岁应沙弥之法故曰也。名字沙弥者。此既年长。理合进具。非沙弥位。但假名沙弥。故曰名字也。

本伏藏本债息亦同者。案彼论云。问比丘本俗人时。失父母兄弟。藏物出家已后。家人死尽。比丘还自来取犯弃。若有所亲白衣。可语使取作福。应半与官所。尔者此物无主。应当属官。不得全取。

度巧师儿等者。律文有巧师儿来寺中观看。比丘辄以度。众不知。后父母来于寺。问众僧。咸言不见。后还于寺中得。便言。比丘故妄语。因此白佛。佛言。从今欲度人。应白二和僧。使众同知。若僧不和合。可房房报和合知。

辞父母讫口说偈言流转三界中者。立谓。出家者。自说此偈也。

应为说发毛爪齿皮者。立谓。恐此沙弥过去曾观此事来。今若闻说或得悟解。故下文引罗云事来证也。如罗睺落发未竟得罗汉者。案善见论云。度沙弥时。和上应为说五法。一者发。二毛。三爪。四齿。五皮。所以说者。有人前身曾观此五法。今为剃发落地。即发先业。便得罗汉。是故先教五法。然后如剃发。如罗睺罗发落未竟。便成罗汉。如㿈熟须人刺。然后得破。亦如莲华须待日出。而得开敷。此欲出家人亦复如是。因说五阴。便得悟道也。疏云。罗睺是沙弥之初。如九岁出家。西方沙弥。每至夏末。多以香华。于空中奉散罗睺。

以香汤灌顶赞言者。立谓。此偈是剃发师说也。

行者说偈言归依大世尊者。立谓。此偈是出家者自说。

毁形守志节者。此偈是傍人说也。

周罗者。立谓是周罗要留与和上剃之。

大哉解脱服无相福田衣者。立谓。此偈和上说也。

二人得度沙弥一人不合者。立谓。须一和上一阇梨。不得单有。羯磨师。仍遥揲和上名。为一人也。

捉师衣角出在人情者。和上云。十诵中明目连将人观往业。游腾空中。令此人捉袈裟角。今时十诵师。为人受戒。令捉衣者妄行也。

应问遮难一同僧法者。立谓。准与沙弥戒。而问遮难。但五逆中不须问破僧之逆。余尽须问。

我某甲归依佛法僧我今随佛出家某甲为和上等者。此三归与五八戒三归亦别。若翻邪三归。则直言归依佛法僧。无有立誓。若五戒三归。则有立誓言。尽寿为五戒优婆塞。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若八戒立誓。则言归依佛法僧。为净行忧婆塞。今十戒立誓言。我今随佛出家。某甲为和上。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故知各别不同。故多论云。三归言下。有所加得戒。若三归言下无所加。有归无戒也。又母论云。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三归。二五戒三归。三八戒三归。四十戒三归。五具戒三归。此一。佛在时已废(云云)。十戒颂曰。杀盗淫妄酒。香舞床非钱。

高广大床者。案首疏云。高尺六已上。广谓方三肘者。不可俱有。单高亦制。祇云高有二种。一高大名高。即简尺六已下卑者开用。二妙高名高。增一云。大床有八。四就宝体说大。一金。二银。三象牙。四角床。以人情宝玩。不问大小。以四种从人说有大。一佛床。二罗汉床。三辟支床。四和上阇梨床。此四人大。不问大小。不得于此八种床上坐也。

胡汉二彰者。谓胡音呼金曰生色。银曰似色。即像也。故知生像是胡音。金银是汉语。文中双牒。故曰二彰。羯磨疏引古师云。文列生像者。是世中䤦具。似人畜形者。不许捉也。如律所制。不持乐器。亦是比拟。今不同之。然僧祇中。生色金也。似色银也。似即像也。银之异名耳。有人不许胡汉二彰。若金银既是可翻。但须翻胡为汉。何须双彰。经律之中不有此例。若梵音不可翻者。如涅槃佛陀薄伽梵等。以名含多义故从本。不可就别翻之。故依梵言也。若水火等可翻者。即依此汉语。何处有梵汉两彰之例也。今详。亦有两彰。如法华经云。安禅合掌。合掌汉语。安禅梵言也。谓生像是未成金银。如非牒之例。故曰生像。基法师云。生者金生于土。故曰也。如金字左右音。俱是土字铃。宾云。生像者应言生色。字有二种。一者生色。二者可染。且如黄金不可变色。天生然也。白银等类。其色可变。名为可染。像即色义。故云生像。

无适莫故者。有云。既舍亲出家已。心行平等。无有的的之亲。无落漠之疏也。俗儒云。适莫谓厚薄也。案论语第二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儒生解云。适厚莫薄也。言君子之人。心平等。视天下之人。无厚薄也。

应为说十数者。疏云。有三意须明也。一者斥邪徒。二者显正义。三捡贼住。若识此三意。则可知也。言十数者。即是十种增数法门。故曰也。祇二十三云。因有贼住。便以十数试验是非。云何为十也。一者众生依仰食者为破自饿外道者。羯磨疏云。或以餐风服气。饵药存生。是邪道也。佛法不尔。身假食资。欲界段食。根尘触食。卵生多思食。上界识食。或有兼者。如别所陈。食取济形。道取济神。故假形食缘修道行。至论道也。要修离着为本。不识道元。乃以断食为道何也。二者名色为破自然外道者。羯磨疏云。外道计一切皆无其因。佛法不尔。内报外报。皆有本因。诸众生有。皆因名色。心不可见。止可名谈。初始识支。故转为名。假染持识。即染为色。故哥罗逻时。凝滑不净中含心故。展转增长。三十八转。九月便生。托彼胎藏。何得自然也。有人云。于过去无明缘行。以由行故。随行感业。得今此身。又假父母和合。生此名色之身。何得自然。有云。名色者。业识种子为因曰名。父母精血体分为缘曰色。此相假借故有此身也。何得自然。如犊子生求乳。风轻地重。乌黑刺尖。亦因众生业报相感。由其内报善恶不同。故感外事净秽差别。三痛痒想为破梵天等者。古人翻译未巧。曰痛痒想。今名为三受也。济云。古人译经。中边未相领解。欲翻乐受苦受舍受。而汉不解三藏之意。将手打汉背令痛。意显其苦受。而汉不会。遂翻为痛也。又以手搔痒。以示其汉。欲表乐受。而不相领解。翻为痒也。言想者。即舍受也。彼计众生嗔恚。由彼梵天。梵天是色界初天也。羯磨疏云。言痛痒想者。即是受之异名。亦云三受。痛者苦受。痒者乐受。想者舍受。此破为计梵天因者。以劫初成梵天创下。因有人物诸众生等。便计彼天以为父母。以三灾起时。梵天教人修罗得生上界。梵天后方生彼。乃至世界成立。梵天前下生。四三二禅。乃至前下生人间。以众生前去。去时见梵天犹在。至今日。下来复见梵天在。谓言是常。呼为父母(云云)。如僧网六十二见义中说也。此生嗔恚。还由彼天。佛法不尔。广如下明也。复有一分外道。计大自在天。为父母。即是色界顶。亦名色究竟天。事此天王用为至极。故今西域多立天庙。中安天像。上俗所归。号大自在天。是我父母也。梵言摩醯首罗。此翻为大自在。若男声呼。应言摩诃首罗(摩诃大也。首罗自在)。今以女声呼故。摩醯醯诃。二声轻重稍别。男女二声。同一啭也。所以女声呼者。以外道等计此天为父母。母即是女。女有能生之义。故女声呼之。故曰摩醘首罗。故西域庙中。置兹天像。白银为体。面上三目。目精内转。其光外体。见者失魂。有提婆菩萨。能降外道。故登梯像面凿其眼精(云云)。佛法不尔。生憎爱者。实由本阴。何干天也。以初一念缘色之心。名之为识。了达染净名之为想。领纳违顺名之为受。由三想故便生三受。由三受故便生三行。故长沦历。无有解脱也。四四谛破无因外道者。彼计一切万物不从因生。如草木等自生自死。人亦同之。佛法不尔。有因有果。出世亦有因果。世间亦有因果。且举四谛。如集谛是世间之因。苦谛是世间。道谛是出世之因。灭谛是出世之果。故首疏云。谛虽四位。分为二种。苦集二谛世间因果。灭道二谛出世间因果。羯磨疏云。诸众生等。知苦无谛。不思惟故。终不厌离。诸出圣人。解苦有谛。广如涅槃盛开释。私云。问此无因果外道。与自然外道。有何异。答声云。前第二计自然。与此无因外道有异。自然外道不执无因。还将自然为因则异。此方庄老之执。此方计自然。亦不从因缘生也。有人云。前自然者。计一切法不为物造。天然自有也。言无因者。直是拨无因果义有别相也。五五阴。破彼神我以为宰主者。阴者古人翻译未达其义。故言阴。此亦令无义理。若取阴阳之义。须平声呼。若言覆阴之义。又须加草。今既去声。未详何理。故今新译名为五蕴。蕴是藏积为义。积集五种。以成其人。故曰蕴也。昔言中阴等。今不同之。乃言中有本有后有等(云云)。羯磨疏云。彼计身中别有宰主。谓是神我。如麻米等。统御心识。佛法不然。直有五阴。名色和合名身。初阴是色。下四是名。皆是无我。虚妄为本。无别神我。即涅槃云。色亦非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在何处。为在色中。为在识中。但有五阴。随阴计我。则有五种。如是离合。次第求之。觅我无从。便悟妄执。得无我理。分成无漏相似圣人。

于身中别有神我者。济云。此是异阴求我。谓五阴之外。别有神我。通用五阴为窟宅。是我所依之处也。或有外道即阴求我。谓将色为我。受想行识为窟宅。或将行阴为我。余四阴为窟宅。妻子奴仆等。如是五阴互作等也(云云)。

六六入破一识外道者。羯磨疏云。彼计一识遍于六根。如猕猴窥磨历六局。无识之人。谓有六猴。其实一也。人亦如是。根门乃六。一识通行。佛法不尔。识随根起。内有六识。外有六尘。识相对。故有六入。若是一识。耳应能见。眼应闻声。私云。然此外道所计。与佛法无多异。然实识本唯一。体无有六。而外道计云。识能透入耳鼻。约此来去而明。故判方耶。然佛法可识遍一切处。且如人身。虽有六根。识遍身内。举体皆识。但凡夫无明惑重。六根本有见闻觉知。但约眼门。唯能见色。耳闻等例然。若得六遍。互皆能用。今既识遍于身。六根之处俱有于识。但识苟或可翳。不能自见。假眼根之处。以通其见。犹亦身在障中。不见外物。若穿障作孔。得见于外。即眼耳根处也。明了识也。眼识既尔。余五例然。犹识遍体。假根能有六用。识体本遍。何有去来。透历之用。故喻猕猴者非也。济云。然识体是六。由当处从用不同。故成六也。外道计唯一识则是邪也。外道或计识大如虚空。或计大如人身。则识遍身内也。或云指。或云如麻米。或云如极微。可以能通身者。如旋火作之似大也。其识在中实小。而来去六根中。故言遍身。外道自执不同。相破云尔也。今据佛义。识实是六。不得言一。若至佛果。六识互用此是佛地不关凡也。

七觉分破彼不修外道者。羯磨疏云。以得五通。逆顺观中。八万劫外。冥然不委。即谓冥漠。以为冥谛涅槃之所。任运至穷。终归果克。何须修也。谓一切众生经八万劫。自然得脱。如转缕丸山头放之。缕尽丸止。济云。彼观唯见八万劫事。已外不了。即詺冥冥之处。以为涅槃。是为冥谛。若此处是涅槃任运。当至何须修道也。佛法不尔。要须方便增修。乃克解脱之果如七觉支简择正理。方能至诣。何有不修而能入于圣也。言七觉分者。名教云。一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三除觉分。四喜觉分。五定觉分。六念觉分。七舍觉分。除恶行善名之为择觉。心无懈怠名为精进。身心离恶名之为除。庆他得乐名之为喜。于缘不乱目之为定。录心不散名之为念。施而不惓目之为舍。明兹七种觉为因。故曰觉分也。亦可能支其觉。故曰觉支。言逆观顺观见八万劫事者。据极利根者言之。余钝根者。或六万劫。四万劫也。

八八正道破邪因外道者。彼以持鸡乌鹿狗等戒。计之为道。故曰邪因。此迷道谛故也。案智论云。外道以仄身裸形无耻。以髑髅盛屎而食。据头发刺上。倒悬恸自卑。冬则入水。夏则火炙。羯磨疏云。彼得者。见鸡狗牛鹿。今报已尽。远业将起。生彼色天。不思远因。谓即报是。便效彼畜。啖草为戒。乃至修世八禅。用为涅槃。邪进邪慧。例皆尔也。佛法不尔。乞食等四。为圣道缘。并济形也。正语等八为圣道因。并济心神。观用筹度。深见倒想。便得出也。私云。畜生啖草。后得生天。谓此啖屎草。是生天因。不起此畜生。过去恶业。承昔行善。今得生天。外道学之。故食屎草。济云。外道证非想定。利根根观见八万劫事。中根顺见六万劫事。钝根见四万劫。故见豺狗命终生天。谓言啖草是因不起。此畜八万劫前有善业也。宾云。此报乌鸡牛狗等戒者。此由二因生此妄计。一以由天眼。见有众生。从乌鸡中即生天上。二由非理寻妄生此计。婆沙百一十四云。有二外道。一名布赖拏憍难迦。受持牛戒。二名頞制罗栖你迦。受持狗戒。二人异时。俱往佛所。种种爱语相慰问已。时布剌拏。先为他问。此栖你迦。受持狗戒。修道已满。当生何处。世尊告曰。汝止莫问。复再三请。佛以慈心告言谛听。受持狗戒。若无缺犯。当生狗中。若有缺犯。当生地狱。闻佛语已。悲泣哽咽。不能自胜。世尊告曰。吾先告言。止不须问。今果怀恨。布剌拏白佛言。不以彼人当生狗趣故我悲泣。然我长夜受持牛戒。恐亦当尔。唯愿大慈为我实说。世尊告(准前应知)等。皆由不了真道。婆沙又问。云何受持牛戒狗戒。名无缺犯。答一如牛法。一如狗法。名无缺犯。此等妄计。并非道谛。佛法不尔。用八正道以为因也。言八正者。一正见。二正业。三正思惟。四正精进。五正命。六正念。七正定八正慧。于理明白名正见。身行动作名业。于缘审虑。故曰思惟。䇿而不住目命。缘心不散。名为念。安住不动。名之为定。观达于缘。名为慧也。今言正者。体绝偏邪。名之为正。以通于理。名之为道也。有人就因果苦乐作四句。一因乐果苦。如世中五欲是。二因苦果乐。如下品人持戒是。三因果俱乐。谓上品人持戒是。四因果俱苦。即此外道是。自饿苦体是因为行既邪。便招苦果。定入地狱。又有外道。计微尘世性以为身因也。且叙微尘者。如顺世外道。计一切色心等法。皆用四大极微为因。能四大中最精灵者。然有缘虑。即为心法。犹如诸色。虽皆是火。而灯发光。余则不尔。故四大中有能缘虑。其义无失。若论色法。四大为体。其义极成。又如胜论外道。执有常散极微为因成器世间。此外道出在成劫之始。人寿无量岁时也。梵名嗢(乌没反)路迦。此云鸺鹠。私云鸱鵅鸟也。其人昼避声色。云妙欲发动人心。故于夜分。人间乞食。时人因此。号为鸺鹠。又名羯拏卜。此云食米齐。此人形貌丑陋。头发蓬乱。人见怖之。后遂不乞。但于夜分。舂簸之处。糠𥢶之中。洮取米齐。吴人曰米栖是也。食而存命。因此号为食米齐仙人也。又名胜论者。梵云吠世色迦。此云胜论。旧名卫世师是也。造六句义论。其论胜异故所造之论得名。名然论也(六句义者。如饰宗记第七受戒犍度四谛章中明也)。其外道。执地水火风四大极微有常。其常住者。劫坏之时。各各散住。劫欲成时。两两和合。生一子微。然其子度量等父母。二二子微。复生孙微。乃至展转。生粗也相。成大地等。子微已去即是无常也。上释微尘义竟。次言世性者。经论中。或名胜性。或名最胜。或名冥性。或名冥谛。或名自性。其是一也。此谓数论外道也。谓所造从慧数生。亦生慧数故名论。梵名迦毗罗。此翻黄赤。此人头面俱黄赤故。因以为名。所造论中。广辨二十五谛。然彼仙人。恐身灭其法灭。便遂往大自在天所。请延寿法。其天报言。频陀山下有余甘子。初散之时。其味酸苦。食已饮水。甘味如蜜。故余名甘子。宽云何阿摩勒也。汝食此果。可得长生。时彼仙人即取食之。心犹不决。更请要术。自在天云。变为一石。可得久住。遂即变之。其不可如一床许大。在频陀山下余甘子林中。后至千年之余。有陈那菩萨。出现于世。广造诸论。破斥彼宗。彼宗门人既不能救。共往石所。以所造论。书其石上创书之。时有经一宿而释通。频频更难。有经七日。方始解者。最后更书不复能解。其石流汗发声震吼。自然而破(其二十五谛义如四谛章中述)。其二十五谛义。亦如金七十论释之。昔于此外道部中。有一众首。至金地国。头戴火盆。铁鍱缠腹声王论鼓。命僧论义。东天竺有僧。与此外道。论义彼立世界是常。此僧难云。今必有灭。以劫坏时世界灭故。证知今灭。彼反难云。彼必不灭。今山等。彼王于时朋此外道。遂令此僧乘驴受辱(彼国之法。骑驴而逝者。将为极耻。有堕负者。乘驴而出。打破器随后逐之也)。王重外道。以七十片真金遗之。因造金七十论。有七十行颂。广叙彼宗。以金标之。冀扬其德。复有世亲菩萨。出世之时。造胜义七十论。广破彼宗。救前僧义。尔时国王重世亲论。复令国人广斥其论。于是世亲发数论外道尸及证义者。以鞭其骨。故有法师云。世亲习旧。五支鞭骨彰德。陈那创勒三分吼石麦能是某事也。复有外道计自在天以为因者。西方有裸形外道。亦名涂庄外道。并诸婆罗门共为此计也。彼宗计大自在天。有二住处。一在雪山北。二在南海末刺耶山。昔摩竭陀国有兄弟。又事自在天。同住雪山。求见彼天。至山忽见一婆罗门。云大自在天。事汝国释迦牟尼佛。何不礼事。兄弟报云。我先承习。但事天神。时婆罗门。变为天形。面上三目。复现四臂。或现八臂。告兄弟曰。汝可还国。菩提树东。造释迦降魔之像。菩提树南。复穿池。济渴乏者。彼宗因此计二住处。以为不谬也。复有三身。一者法身。体常周遍。量同虚空。能生万物。二受用身。在色天之上。三变化身。随形六道。教化众生也。又计梵王能生万物。如提婆菩萨。造破外道小乘涅槃论云。从那罗延天齐中。生大莲华。莲华之上。生梵天祖云(梵天即[爱]万物祖公也)。彼梵天作一切命无物(谓造作一切情非情物也)。从梵天口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利。两髀中生毗舍。两脚跟生首陀。此等妄计其类繁多。不能具叙。此并不了集因。故作计也(谓迷于集谛也故佛法将四谛破之)。

九九众生居破计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者。羯磨疏云。谓彼计非想。及以有顶。并心沉没。粗心不觉。谓会大理。计彼天。极地穷理涅槃之处。宾云。然此外道。阿蓝迦等。执不用处。及非想处二空为涅槃。亦计无想天为涅槃处。佛即相从总破。故说九居并是众生所止。若取对破。但应言无想天。及不用处。及非想非非想处。是众生而居也。佛总判云。此及三界九居诸天。是众生所止之处。还是无常等。命终还堕二途。宾云。理实外道。妄计涅槃。其相众多。且约妄计。二空定为灭谛。又外道亦计无想天为涅槃。以无想天多是外道。修世禅生其中。由此邪定皆生其中。余业不生此天。故经云。是愚人生处也。言九居者。一者欲界(总有六天)。二者初禅。三者二禅。四者三禅。五者四禅(已上属色界束为四禅离有十八天)。六空处。七识处。八不用处(亦名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天无色界)。羯磨疏云。夫涅槃者。寂寥虚旷。非复色心。此乃众生所居。何名绝有之法也。心沉没处谓是穷理者。济云。外道得非想定。灭其六识粗心。故言心沉没处也。佛法之中灭其六识之心。但名入灭。外道则计为涅槃。故曰谓是穷理。灭六识粗心。然临命终时。见中阴之形则起。未证真理。便起念言。无有涅槃。既拨无因果。则堕地狱。

十十一切入者。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大。八风。九空。十识。破色空外道等者。威云。此外道计色异空。先来修色有之业。猒于欲界。计色界为涅槃。故言用色破欲有。既猒欲界修色界法。得生色界。知累未尽。还猒色有。想色为空。然未得理空。云何为理空。如经云色即是空等。此色空义。名为理空。外道未得。此理解之空。但猒色修空。生无色界。谓是涅槃。即如既云外道修六行。攀上胜妙出。猒下苦重粗。此为六行。故曰以空破色有也。彼无色界为至极。佛即破其此计云。一切色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但是根粗相入识想分别。实非涅槃也。故涅槃下文云。有无量想。谓十一切入也。以此证知。此十是相耳。又涅槃有十一切处三昧。谓青色三昧。黄色三昧等。谓于此十处而得定心故曰也。以外道亦能学此十种三昧。但除粗相。离散色界结犹有细想。不能出无色界。故钞云。外道能持禅定船。度欲界海。无色界深广不能度也。谓外道未尽行此三昧。故不能出三界也。唯除粗想不尽。如水鱼蛰虫似死犹活之。又外道计非想非非想。为涅槃者。案涅槃经三十六云。须䟦陀罗白佛言。我先思惟。欲是无常无乐不净。观识是常乐清净。作是观已。欲界结尽。获得色界。次复观色。色即是无常。如痈如疮。如毒如箭。见无色是常清净寂静。如是观已。色界结尽。得无色处。次复观想即是无常㿈疮毒箭。如是观已。获得非想非非想处。是非想非非想。即一切智寂静清净常恒不变。佛即破言。汝今所得。非想非非想定。犹名为想。涅槃无想。汝云何言获得涅槃。汝已先能诃责粗想。今者云何。爱着细想。不知诃责。如是非想非非想处。故名为想。如㿈如疮如毒如箭。汝师郁头蓝弗。利根聪明。尚不能断如是非想非非想处。受于恶身。况其余者。解云此外道猒下苦重粗。攀上胜妙出。至其非想定三界之顶。无上可攀。故不能出。而于此处。但见八万劫事。自外冥然寂莫。不知始终。呼此冥冥之处。以为涅槃。号为冥谛涅槃也。佛言。汝所称涅槃者。犹属生死。汝虽断粗想。仍是细想。故语言汝此非想。非是非想。故言非非想。汝师郁头蓝弗尚不能断者。谓其人退受飞狸身。所以堕此身者。先在林中修定。有鸟在树鸣噪。不能得定。生恶念心。愿为飞狸啖此众鸟。即移向水边习定。复闻水中鱼动相乱。复起恶愿生于狚中。由斯愿故。于后福尽。生飞狸中。入水食鱼。飞啖飞鸟。此是汝师。尚其如此。况汝弟子耶。今欲修者。应修八圣道断爱水竭。业种燋。苦报尽。行者清升。名为解脱也。今言非想非非想者。上二字是外道立。下三字是佛破之言。云此非想。非是非想。故曰非非想。智论同此解也。济云。此意明十个皆是心所计想。运用所成。如得青色三昧。见一切世界尽青。乃至黄色赤色三昧例然。岂非心所成法也。而外道计定计色为涅槃。将十一切入处。并是心作。以想破也。故曰但是运用多少也。言运用多少者。且如作青观时。纸上作青点。即想此点。渐渐作大想。乃至如叠大屋大以遍世界。如是纯熟。渐以退缩。还归一点。若熟已去。大小自由。此皆想作故曰也。黄赤等观例然。我见不除还受生死者。私云。问涅槃云。唯断取着。不断我见。此文何故云我见不除还受生死。解云。此文外道计我是常。此计生死之妄我。为常故非也。涅槃云。不断我见。此我属真我。故二文不相违。故荣疏云。唯断取着。不断我见者。生死非得自在故。称为我体。是大明。故名为见。能生一切诸佛。目之为性。性者种者为义。斯理不增。故曰不断我见也。

善见若欲试知是比丘当问何法持三衣者。案见论有众多比丘。路中遇贼劫夺衣物。裸形而行。捡问者言。汝是裸形外道耶。答曰。我是释种沙门。非外道也。诸比丘闻已。疑往问忧波离。忧波离即捡问。汝既是沙门几腊。何时受具。师僧是谁。云何受持三衣。问已方乃知是比丘也。

自然远近者。立谓。沙弥在六种自然界中作法。还须远近。集沙弥僧等。

昔用比丘今解不然者。立谓。古师云。其沙弥说净受衣钵安居等。皆须对大僧作之。今不同之也。

若畜长请二施主者。立云。一是真实净主。二是展转净主也。

有人言下众剩结者。立明。古师云。其律未结沙弥吉罗者。是剩结。结非正结沙弥罪也。由沙弥未有犯戒缘起故。但预结以防之。今言不结是佛正结。非剩结也。上释二十八沙弥篇义竟。

○尼众别行篇第二十九

上来僧法之中。非无二法。若相同者。唯足尼之字。若秉对首法。则称比丘尼。若呼前人。则云大姊一心念。若秉众法。准四分。别云大姊僧听。五分云阿姨听。十诵云。大德尼僧听。准义并通。其同戒者。前门已具。其有别戒及行事条别者。不可统收。故今一位。但为女人暗弱触事多迷。若不曲示规模。理行可容可识故。此一篇明尼别法。羯磨疏云。若论位次。合在沙弥前明。但女形别。间杂招讥。故沙弥以大僧后。然始辨尼之法也。注云尼者女也者。立谓。尼是梵音。女是唐语。以女通道俗。恐滥俗女。故仍本彰名。故曰尼名也。犹如羯磨是梵音。此翻为业。业通善恶。故还依本建名也。注云阿摩者母也重尼称之者。羯磨疏云。摩是天音。此云为母。重尼称者。以爱道为尼之先。私云。唤大爱道为阿摩。既是姨母爱道所养。以贵重故。故称阿摩。乃相从佛。唤称爱道为阿摩。爱道是尼之首。既得阿摩名。故今尼者。同受此号。如赵公在日。一切朝宦皆学大帝。唤作阿舅。全不呼其号也。赵公即长孙无忌是也。宾云。今尼作法。命云阿姨僧听者。有人释云。以爱道尼是佛姨母故。还效世尊。唤言阿姨。今详梵音阿梨夷。此云尊者。或翻圣者。今言阿夷者略也。僧祇律中。阿梨耶僧听。即其事也。阿梨夷者。即女声呼也。阿梨耶者。即男声呼也。同翻为尊者圣者。此是称叹之辞也。或相召为阿摩者。亦如前释也。

细行众多者。六明尼法。略则五百。广说则八万四千威仪。法式更多于大僧。故曰细行众多。尼满十二夏。方开度人。违者犯提。僧满十夏。有智慧开。违者犯于吉也。

依止式叉沙弥尼吉罗者。立谓。尼夏岁未满受他依止者犯吉。若得羯磨者。立明。尼虽夏满十二。欲度人时。还须从众僧乞法。尼僧白二。许其度人。方始得也。既得法已。开一年中。但得度一大尼。一六法。一沙弥尼。受他一人依止。不得多也。若至来年。更得度人。但当年中不得多度。故言隔年。又得今时尼家。一时度多尼受戒。非法僧得罪。据律缘中。因度贼女故制。不得辄度。然贼女要是死罪者。多为贼女。十诵贼有二种。一偷他财物。犯于王法。王欲杀之。二偷身犯夫夫欲杀之。祇云。与此人出家越。与学法得兰。与受具得其残也。

义须重与法者。立谓。更从尼僧乞度人法也。

萨婆多师资传者。谓师资之传。文如下引。如端正难缘者。案五分中。明此女名半尸迦。先是淫女。于正法中。出家往兰若住处僧中。受戒有贼伺侯(云云)。十诵云婆罗生女。端正姝好。价直半尸迦国也。今引此文证知。僧不得往尼寺为尼受戒也。彼有此难尚遣使。来僧中代受僧若得往者。何劳遣使。今有往尼寺为受者。迷之远矣。故萨婆多师资传中祐律师曰。夫大海王百川。自到大师为近则宜群萠如从。故曲礼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曲礼立制。犹尚如兹。况三宝戒德。岂可轻忽哉。本以男女异位。高卑殊义。准半尸迦女。遇有诸难。不得出寺。故开遣使受戒。夫若戒可往授。何不屈师。此即明文显证也。自律兴帝京。而江北未备多在尼寺。而受具足。大僧自轻托难往授也。宾云。端正难缘遣使受者。非谓大僧。不得往授。必往何失。但由大僧取静息缘。不肯来计尼寺故。开遣使受也。

问本法人名作何等者。此问意云。其本法尼。既异式叉。又未具足。其名字何下。答亦得名比丘尼。言本法人者。有云。要由尼众作此法故。故詺此法。为大僧羯磨之本。故曰本法。若尼不作此法。大僧羯磨亦不成故也。三明尼僧结界。

有人不立此法者。谓古师云。尼来僧中。尼全不秉羯磨。又尼不足僧数。何须结界。今不同此义也。然今相承结者。亦无文可据。但钞家立此法耳。

本法尼且置自然界外下二众同住无妨者。立明。尼来僧中结界时。其本法尼位。高下二众。谓式叉及沙弥尼。其下二众。虽在界内。不成别众。故言无妨。其本法尼。出自然界外者。恐同尼共坐不合闻羯磨。若令别处。又是别众由本法尼。亦名比丘尼故。

叉如尼忏僧残二众各结受随俱同者。立谓。尼忏残时于大僧界上结界。今时受戒。亦须准此结之。以忏残是随行中事。今受戒者受中事。故曰受随俱同。引此文证。明其此事定须结也。贤圣不共非夺者。立明。尼须结界。虽无圣教。然古来西土传法之传。即觉明法时真谛之例。皆是贤圣。不言须结。皆须结终不夺其结之道理。亦不明结以为非法。故曰不共非夺也。

二篇一法覆藏全无等者。立谓。尼犯僧残行忏。纵覆藏百日千夜。亦不覆藏。别住法但半月。二众中行摩那埵耳。所以无别住法者。砺云。尼不得独故。若与别住。便成罪绩故。六夜改僧制限半月者。励云。为其女弱因行难成故也。

尼入僧寺者。僧祇三十九云。应住门屋下。遣净人女。白言和南。比丘尼。白入愿听比丘当筹量可不听入故也。比丘入尼寺亦尔者。谓反上义即是也。故五分僧无缘入尼寺。随入多少。步步波逸提。若一脚入门吉罗。上言缘者。谓请唤说法设会等。是其缘也。若看病作衣岂曰缘也。

若尼来与欲应受不得述己道德者。谓尼来请为觅教诫人等。不得不受尼之嘱也。砺云。尼来僧中。求教诫尼人。所嘱人。谓非病。非远行。非客比丘。非愚痴等。此四种人不得受嘱也。僧祇云。尼嘱授应受除五人。不得受尼嘱。一上座。二教诫尼人。三诵木叉人应各自说。不应受。谓应言我是僧中上座。或言我是教诫尼人。或言我是半月时诵戒人。四者守房人。五者病人。此二应自言我。不至僧中汝可嘱余人。若言我是乞食。头陀多闻大德等人。不受者。得越毗尼罪。

若檀越为请比丘来乃至路有难事等者。立明。尼在檀越处安居。要须请僧来。依此僧住。方得结夏。其檀越请僧竟。比丘有缘不来。其尼已结夏竟。其僧缘事竟。竟不来者。便更请余僧来。若不请。尼则不合住。若欲去。路中有难不得去。听住成安居也。若初安居竟比丘有缘去尼后方知等者。立明。亦如前在檀越家。结夏。其僧有事忽去。尼不知。后方知者。开成得住。不须移也。

但欲惑色益寿畜弟子者。按大爱道比丘尼经下卷云。佛语阿难。比丘尼受具戒。当由比丘僧。若众许可乃得。若一比丘不肯即不得也。阿难问曰。何故要由比丘僧。而乃得成女沙门乎(女沙门者。即大戒尼也)。佛言。阿难所以尔者。女人多欲熊。但欲惑色畜弟子。亦不欲学问。但知须臾之事。是故当须由比丘僧耳。钞中。长有寿字。经文中无也。言欲熊惑色者。看上下文意。只是淫欲之熊。迷其淫欲事也。立云。女人贪欲既多。乐养门徒。贪其给使。贪其送饷衣食。名为益寿也。尼八重四同僧后四者。此文中略不出最后随顺犯罪比丘。违尼三谏。夷不出此戒也。尼摩触戒。制意者。凡女人之性。染爱情深。既受摩触。适悦处重。又人轻易陵义无自固成大恶。临危事险。故方便之内。制以深防。但使受乐。即结夷罪。

腋已下膝已上等者。砺问。此腋已下夷。明知腋已上兰。何后八事戒中捉手乃至腕兰。已后即夷者。解云。前就身中辨分齐。故言腋已下膝已上夷。下捉手者。就支中以别分齐。故言腋已上夷已下兰。五分云。摩触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后夷。

僧不问境染净者。立谓。不问前女有染心无染心也。尼身不动随处得罪者。立谓。随轻重境被触。若受乐即犯。若轻境兰。重境夷。

八事成重制意者。砺云。前戒得境处深染情垢重。地制深防。一触成重。此戒亦是染心所为。触境处浅。染心微薄。要假八事。相资过集。积增垢情。转着趣重。必故须抑制也。乃至腕已后是重者。若捉手齐腕是兰。捉腕已后夷。非此戒摄。

四屏处立语行等三事亦尔者。谓是第四屏处共立。屏处共语。六屏处共行也。砺问。下文入闇室入屏障处犯提。何意此中得兰。解云。下对讥过。不待俱染。但犯提罪。此谓俱染容成大恶。故悉犯兰。更问下文入闇室犯提。此文开若礼拜。若有所施与。若悔过等不犯者何。答下无所为事涉讥犯提。此有福缘。布施求法。忏洗之流。故全无过也。

八捉手不成重者。以事是一故。要犯八事。亦无次第。但使满八皆揽成重。

下入闇室犯堕由无所为事等者。立谓。无受法礼拜悔过等事故堕。今言下者。指下篇单堕戒中也。

覆藏他重罪戒。制意者。出家尼众。递相禁约使离过。行成光显。僧众今乃知他犯重故。相容匿之。心致犯滋剧。沦陷前人。自怀损僧。污辱不少。故加深防。制重夷罪也。作覆藏心者。尼覆藏重罪得兰。若独住无人处。不成覆。

如忏罪中者。立谓。如残罪中。若犯残已。无人可发露。不成覆藏。如忏残中。有八种不成覆。

若对先知不肯发者二俱有过者。立谓。有张家尼犯重已。有一王家尼。知张家尼犯重。便覆他罪。不向人说。其后有李家尼。亦知前张家尼犯重。还即向其王家尼发露者不成。由此尼既覆他罪。不得受他发露。此后二人俱犯重也。下即引文。如向有犯者忏等。皆不成也(云云)。又识人名罪种相须发露者。立谓。忏犯重人名姓。又识其所犯罪名罪种。而覆不发者犯重。若虽忏。前人而不知所犯定是何罪。而不识罪名种。又虽知犯罪名种。尼不识能犯之尼名字。并无覆罪。故言反上不合若前人受竟更不须说者。应是对一人说即须休也。根本无过者。立云。如一尼知他犯即作覆心。而所犯者。早自发露竟。能覆之人无罪。由根本已彰故。

言人戒制意者。所以不听言人者。有三过故。一出家之人应怀四等。陈辞举告。损物前人。即非益物。二者女人之性。理无外涉。是非种难究。不闲进否。虽理灼然言不自雪。丑累佛法。讥损处重。三自怀心行鄣道根本。具斯诸过。故所以制。五分若诣官言人一往返一残今四缘成犯。如文可知。更无余开缘。明为三宝亦在犯限。

应还直者。既不与此柴须还他斫柴功夫之直也。

四独戒者。四分合为一戒。祇律分为四戒。今合明制意。凡女人志弱。事无独立。人轻易陵。容成大恶。假伴相援。方能离过。故制不听独也。水是难处。夜多奸非村是俗男所居。旷野及道。容有恶缘故。并皆制独。犯僧残。

尼独行诣村者。立谓。今时尼独入家人院中亦犯残。四越界犯者。立谓。过村界即犯。犹未过界兰。独在后行。

乃至离伴见闻处即犯者。若准祇文。独行者。若舍伴下道出界犯残。若道中恒在申手内若离申手外一足过兰。二足过残。若余人中间过者兰(砺进)。

当求半许若过半而作法者。立谓。尼受戒时。尼师僧少。不可令清净者十人之中五人持戒。若过五人等。持戒清净。自余不净。亦得成法也。

如此八法尊重乃至尽形不应违者。案五分云。波阇波提求佛出家。佛不许之。阿难为三请佛后令行八不可越法乃与出家。阿难奉教为说八敬爱道顶受已。复白阿难。愿更为我入白世尊云。我已受八法于八法中欲乞一愿。愿听比丘尼随大小礼比丘。如何百岁尼。礼新受戒比丘。阿难复为白佛。佛告阿难。我听比丘尼随大小礼比丘者。无有是处。宾云。有二义故。不许随次礼。一者女人闇讷。请法。大僧表有师徒。僧是极尊之位。尼是极卑之位。则请法情殷。若许随次礼。此义不成。二者男女报殊。喜相爱染。若大小位别。狎近难交。若许依次礼。形交事数。恐有淫乱。故迷防之。以佛不许以礼今犹交染。呈露如此。向若许依次礼。更甚于此女人有五碍。不得作天帝释六欲天中。第二天王也。魔王六欲天中第六天王。梵王色界初禅梵王也。转轮王四天下中人王也。佛三界法王。说人天三界百亿天下法王也。若不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佛之正法住世千年。今听出家则减五百年。犹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当知其家衰不久。又告阿难。若女人。不于我法出家受具足戒。我泥洹后。诸忧婆塞。及优婆夷。当持四事供养。随比丘后。白言大德。怜愍我故。受我供养。若出门见便当牵辟言。大德于我有恩。乞暂过坐。使我获安。若道路相逢。皆当解发。拂比丘足。布令蹈上。今听出家。此事殆尽。阿难闻已。悲恨流泪。白佛言。世尊我先不闻不知此法。求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若我先知。岂当三请。佛告阿难勿复啼泣。魔蔽汝心。是故尔。今听女人出家受具足戒。当应随顺我之所制。不得有违。又按毗尼母论云。佛日若不度女人出家。有十事利益。一若女不出家者。诸檀越。各各以器盛食。在道侧。跪授与沙门。二者常与衣服卧具。于道中。求沙门受用。三者乘象马车乘。在道侧。以五体投地。求沙门蹈上而过。四者常应路中以发布地。求沙门。蹈上而过。五者常应恭敬心请沙门。致舍供养。六者见诸沙门。常恭敬心。净扫地。脱身上衣布地令坐。七者脱身上衣。拂比丘足上尘。八者常舒发。拂比丘足上尘。九者沙门威德过于日月。况诸外道。岂能正视于沙门乎。十者佛之正法。应住千年。今减五百年。一百年得坚固解脱。第二百年得坚固定。第三百年得坚固持戒。第四百年得坚固多闻。第五百年得坚固布施。此上五百年。属正法时也。

中含八尊师法者。案中含经第二十八云。爱道求佛出家。三请不许。住立门外涂跣悲泣。阿难见之。为进白佛。再三为请。请传八敬。报其爱道。若能行者。许其出家。一者从大僧受戒。二半月请教授。三依大僧处安居。四夏竟僧中自恣。五不得辄问比丘经律论之义。若听问乃得问也。六不得说比丘所犯。七尼残半月僧中行不慢等。八百岁尼当礼始受戒比丘等。不得云是犯戒是摩呵罗者。案祇中明尼不得骂僧云尔也。又云。比丘亦不得骂尼言剃发老妪淫易老妪摩呵罗老妪。尼不得骂僧云此犯戒。此是摩诃罗。此无所知等也。若是比丘教诫尼时。不得低头而住。应观相威仪。若见油泽涂头庄服。着上色衣。捣令光泽。白带系腰。如是者应呵也。比丘教诫尼时。应如女想。教诫人当如佛想。若对俗人前。不得教诫。勿令前人起不善心。言沙门今教妇也。十诵见大僧不起堕五分亦尔者。案五分中。尼见大僧。不起礼。不请坐波逸提。辄问大僧义者。波逸提。若有问应先白比丘然后问比丘尼照镜波逸提。照水吉罗。若为面有疮者不犯。比丘尼沽酒。犯偷兰遮。尼出息亦犯兰。押油卖亦兰。

注此云学法女者。其此女要二年学戒。方得与受具。不满不得。若中间犯此六。更从初与齐此数为二年。若犯重同沙弥。灭摈不得与具戒。此学法不比临时。本法若本法行不行。俱得受俱是失法之𠎝。其学法女但是加其交轻法。更无别戒。体重发故。上序中十门云。式叉摩那六法。是其学宗。戒体更不重发。即其义也。

四分十八童女二岁学戒又云小年曾嫁年十岁与六法等者。十八童女。二岁学戒。满二十得两年。与受具戒。若曾嫁者。十岁与二年学戒。满十二受具也。问据律所谈皆须学戒。今尼学缺违教无疑。据何得戒。而相承竞授。答据五分。初缘爱道等受。案五分云。波阇波提奉佛八敬。名受具戒。欢喜奉行。即成出家受具足戒。后白阿难。此五百释女。今当云何受具足戒。愿更为白。阿难即以白佛。佛吉即听波阇波提比丘尼作和上。比丘僧十众中。白四羯磨受具戒。又案求那䟦摩为尼重受。尽判得戒。不尔要须备学也。可知有胎无胎广如彼者。案十诵云。有居士妇名和罗。大富多财。田宅种种。后以无常因缘。财物失尽。家人分散。唯一身在。先因有身以丧亲失财缘故。愁忧苦恼。身自消疲。又儿胎缩小。便作是念。我胎中儿。若死烂。又作是念。诸富乐人。莫过沙门释子。须往尼精舍。作比丘尼。既出家已。身欢乐故。腹渐渐大。诸尼驱出。谓犯淫人。答言我出家已。不作淫事。先时有身。乃至佛言。是尼不犯梵行。先白衣时有身。从今听沙弥尼二岁学六法。可知身无身等。故疏云。二岁以练身六法以练神即其义也。

僧祇应学十八法者。今钞中列不尽。列十二事竟。即云余如彼说。案僧祇云。佛在舍卫国。有比丘尼。度十岁。十二岁童女。与受具足。女人软弱。不堪苦事。威仪多不具足。不知奉事和上阿阇梨。不知入众着衣持钵之法。诸尼举过白佛。佛言。从今已后。十八童女。欲于如来法中受具足者。应从僧乞二年学戒。此女应从僧乞法。作是言。阿梨耶僧听。我某甲。十八岁童女。欲于如来法律中。受具足。今从僧乞二年学戒。愿僧哀愍故。与我二年学戒(三说已)。尼僧应十众具满白四羯磨(文如律)。成就已。是名与学戒。二岁中。应随顺十八事。何等十八(文中一一列如钞所引至下文云)。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后四波罗夷。若一一犯者。应更受学法。十三若十九僧伽婆尸沙已下。一切作突吉罗悔(钞引至此)。若破五戒。何等为五。非时食。停食食。受金银及钱。饮酒。若香华。随其犯日足学满。私云。此下五若破但足日数满。前之。后四夷若犯坏其学法。应更受学法也。钞云余如彼说者。指此后五也。后四波罗夷者。谓八夷之中。后四夷也。前四是根本。非今学数。犯则灭摈。但学后四。犯则坏学法。从初更学也。言十三十九僧残者。明祇中。尼有十九残。四分但有十七残也。上释尼众别行篇讫。

○诸部别行篇第三十

上来二十五篇。并是一家行事。虽复通采诸部。然以四分为宗。但为文缺不周。则取外部。皆约事义符会者。统括相成。若异途别据轻重互立者。前篇未述。故更习此一门。广明异相。欲使陶汰心海。光益见闻。统序众律诸部。曲陈异据。故曰别也。

博学为清贫者。立谓。博由广也。若广学问。则识文义通塞。便解会通。良以学寡之人。则见闻生碍。于文善识者。只由学富。古人云达者无违诤。既称学富。故曰济贫。

若四分缺于事法他部自有明文者。立谓。如持衣加药狂颠足数等。四分乃缺持衣等事家之法故。须十诵明文是也。济云。事与法各别。如四分不足数中。唯列二十八人。余者不明。如狂颠等。既阙不明。是阙于事也。若持衣加法及解戒场羯磨。四分无文。是阙于法也。不乖二是者。立谓。取他部之文。来入宗者。不乖他部文是。亦不乖当部义。是彼此无非故言二是。

弃急就缓者。立谓。如僧祇受日事讫羯磨。十诵三十九夜是缓。四分约缘限定三法是急。今若舍此从彼。则成此义也。又如十诵作单白。白二白四得成是缘四楷约为急。又如伽论白衣为和上等是缓。舍有求无者。立谓。四分受戒。须和上现前是有。十诵有须现前得戒是无。不可舍此四分之有求十诵之无。又不可舍四分结净地之法求十诵不结之文。指轻重之是非者。立谓。如僧祇四钱三角犯重。四分是轻。又如尼度贼如四分犯残。僧祇犯兰。今不可舍重就轻。指轻从重也。不可偏判其是不可言非也。又云是非者。如十诵和上不现前为是。四分为非也。又十诵借衣受戒为是。四分为非。此上之义须依本宗。不可指舍也。又一解云。指轻重之是非等者。谓教虽有轻重。不可是非。而见即师心取舍也。贻者也。钞序具显者。立谓。如四分判文有限。则事不可通行。是其文也。自意疑是。今判其持犯。还约其受体。体既四分而受。岂得异部明随等。应指此文也。

若全未预法则随入一部为依持者。立谓。欲受戒时当任随一部师僧受也。即随用何部羯磨而受。后随行中依此部也。顺文谨用行之者。立谓。既随四分受戒。还须诵四分羯磨行事等也。

僧祇和上受戒十人之外者。立谓。羯磨时牒和上名入法。不得在十之数。以是所牒不入僧数故也。类同五人自恣者。立谓。前后德。当被差时。不入僧数。差竟还得在数。还衣之时。得足数也。若唯通教上解者非者。立谓。若准律教大意用四僧忏舍堕其义非也。故言上解者非也。五人受忏始终无妨者。立谓。此更通上文也。谓依祇五人舍忏者好也。若准四分舍忏唯四人僧者。义有过也。岂有忏主单白自和。谓界中四人为他舍忏。忏主和僧之时。身外唯有三人。并已成四。今作单白。自通四内。岂非自和。故不可也。准祇五人无自和之过。故曰无妨也。故南山羯磨疏云。须世滥行。多以所为。通入四摄。此是商略。古人四僧舍忏也。又云。和僧受忏。非是自量。谓忏主和白。令僧量可。今身在数。即是量义不得也。

十诵无和上受戒者。立云。和上不现前为无。非谓全无也。及下多论言无亦得者。还约不现前也。黄门为和上者。立谓。本受时是难数也。白衣为和上者。立谓。是本来受戒不得人也。受既不得仍本作名。故曰白衣。非谓今时俗士也。观今文意。正是长发僧也。非出家人亦尔者。立谓。未剃发。今时长发僧也。亦云是贼诈比丘。名为非出家人也。若此人为地受戒约能受人。不知十僧之中。又复不知故得也。

十诵男子作女人威仪如男子受得戒者。案十诵。忧波离问佛言。若男子作女人威仪。女人相女人服。作女形制。已如男子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众僧得罪。又问若女人作男子威仪。男子服作男子形制已如女人法。受戒得戒不。佛言。得戒众僧得罪。立云。实是男子。作尼威仪而来。云是僧欲受戒也。本犯戒人者。立谓。本是犯边罪人受戒不得者。今不堪为和上也。本不和合人者。立谓。受时界内不和合。别众非法羯磨不成。受戒不得。此人亦不堪为和上也。非出家人者。同前解释。非是剃发。正是今时白衣和上。谓身着俗服也。

四处展转与欲者。案十诵云。忧波离问佛。颇有比丘四人界内。一时受具戒。得名受戒耶。答有若四处展转与欲得。又问言颇有界内。一时四处。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谓四处展转与欲得也。立云。一界内。四处受具。一处各有十人。总有四十人。有人持三处三十人欲。住一处说。不犯别众。如是递互。展转而说欲也。若一比丘一处坐足四处僧数者。案十诵云。忧波离问佛言。颇有一比丘。于四住处中间。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连接四界得。更问颇一足数比丘。足四住处。作羯磨不得罪耶。答有若床榻材木连接四界。若坐若立得。一处一人作羯磨被四众者。立谓。取木十字安四界中央羯磨人在中央坐秉也。八人十二人十五人十八人等者。立谓。八人者即四界也。一界各有二人。四界有八人。将四置四界中间。各对四界中人。作众多人三语得成也。亦云约二界各有四人。一人人在中间。各成五人僧用此解当。前解不当。济云。能所合论有八人也。约二界作之。一界有三人。欲作说戒。一界有四人。欲作自恣。各次一人。今将一人。置二界间。足三人处。成四得说戒足。四人处成五得自恣也。言十二人者。立谓。有四界之中。各有三人。将一人置四界间。足彼处成四。各成僧法事。济云。约三界作一界有三人。欲说戒二界。各有四人。欲自恣。各以一人先三处。既有十一人。今足一人足十二人。足四人处成五。足三人处成四也。言十五人者。立谓。有五处相接各有三人亦用一人置中间。以足五处僧。得成众法也。济云。约四界作二界。有三人欲说戒。二界各有四人。欲自恣。四处各次一人四处。但先十四人竟。今一人足四处。成十五人也。言十八人者。立谓。分为二段。初九人为一段。谓在一界作受戒事。次有一段。有九人分为二。众在三界中一界。各有三人总是九人。并彼界受戒处成十八人。四角四界。既有此四众。各不满数。未成法事。今将一人。安四界中间。得足九人处或数成十人也。又足三处三人。各成四人。故成说戒等法。济云。约五界作。三界各三人成九人。欲作说戒事。二界各四人成八人。欲作自恣事。各欠一人。总有十七人竟。今一人足五处。各得成法。故合成十八人也。若欲作受戒事。则约三界作之。一界有九人。欲受戒。二界各四人欲自恣。各欠一人。今将一人足三处。则成十八人也。

僧祇加一中间羯磨者。立谓。彼宗若欲受日自恣等事。先作求听羯磨。谓在单白白二之中间故曰也。谓初则作单白未了。即变为羯磨。初便云若僧时到僧忍听。后云是事如是持(今又中自出如文)。又加白羯磨者。立云。如今僧常唱白欲立制浴僧说戒等事。亦名羯磨也。不问听许不遮者。有人云谓上唱白之法。亦名羯磨。但中间无有僧忍听。乃至谁诸长老忍等。故言不问僧听与不听。故云然也。又解但今时唱白表众周知本非求僧听与不听纵僧不听白竟即成也。余三羯磨同四分者。谓单白。白二。白四。相同无异。故曰也。又云中间直白此二羯磨三人等通作者。立谓。中间即是求听羯磨也。直白者。即是加白羯磨。谓唱白者。是名四二法。不须四人僧。但二人亦得。明了论如此说也。

僧祇不听与欲人多坐僧少者。羯磨云。四分与十诵坐上人少说欲者。多开之。如断详中。取诸人欲。智者屏量等也。十诵中一界四受展转与欲不同五分少现方成也。转欲即失者。立谓。受他欲已。更转付人。即不成持欲四分得转付他也。

下篇随轻重者。立明。其下篇虽轻重不同。皆无重犯(未详)。初篇后犯吉罗。僧祇亦尔者。立谓。祇同十诵无有重犯义也。

便用中间别法者。有云应是用中间羯磨与四分不同。故云别法也。

同四分而兼夜者。私云。文中虽牒七夜入法。然亦不得第七夜经明相在外。此与四分同。但牒日夜为异耳。十诵一夏只得此二法。谓要九十日中半在界内也。

利昌等者。砺云。即利车之别名也。案十诵云。佛在毗耶离城时。诸利昌为佛及僧。具种种肴膳。非时云起。诸饮食。在于露地。被天雨等。诸利昌。语阿难言。我诸利昌。为佛及僧。设食在于露地。天雨我当云何。阿难言我诸白佛。佛告阿难。于一房舍。应作净地。白二羯磨结已。着饮食。其舍内煮饭羹。作饼等。诸外道嫉妒讥嫌言。是秀居士。舍内作饭食。有食厨库藏。与白衣何异。诸比丘闻已白佛。佛言从今日。于僧房外。作饭食。既僧坊外作饭食烟火起。露地多人见来索饭食。比丘各各分。使僧食少。以是白佛。佛言从今不听作净地。若作犯吉罗。若先作者应舍。言箪者应师云。应作篅(视专反)。说文云。判竹为之以盛谷也。苍颉篇作斗(侍缘反)。员仓也。经文作箪(音单)。是竹器名。非此义也。一曰小筐。亦笥也。人便妄用云不须更结者。古人云。十诵既制不许结净地。明不须结所有食具并皆望本主。即是檀越物净畜之。故言妄用也。

以疑通是非者。立谓。若疑时则半是半非也。故疑同想结。结如杀人。前境是人即疑为人为非人。而杀等此名是也。若实非人替处。即起疑为人为非人。此名非故。言通是非也。四分破僧淫戒受戒不开知疑等者。且举破僧四句。一非法不疑破非法不疑不疑说。二非法不疑破法疑说。三法疑破非法疑说。四法疑破法疑说。首疏判。前三犯逆。第四句不犯逆也。淫酒想疑。皆制心从境可知。言受戒者。为年未满受具戒和上犯提。众僧犯吉。其中有四句。一知。二谓。三疑。四不知。是四句中。不知满。及谓不满。则无犯。若知年未满。疑未满皆犯提。中交互作句如随相中辨。此则不开疑。心疏家。问曰。和上疑心应轻。所以犯提。答前受戒有情可捡。何不安详。细捡取实。然后受戒。今怀疑慢法。而与受具。令不得戒。恼他处深。故制与知同罪。

性恶罪上无疑想者。立谓。彼宗中性戒不开想疑。如实是女作男子黄门想触同残。若遮戒则开想疑。生地生草作非生想疑得吉罗也。

僧差人永弃山水中也。

白毛卧具好者如前不好者如后者。谓好者。如上纯黑憍奢耶。僧不得着。得作地敷。不好者。如六年不揲。不得作地敷。僧得者用也。

过足三返者。立谓。失三受三。则是过知足戒。名为过足。言三返者。即是过限忽切索衣价戒也。七日药二用者。立谓。七日药与诸比丘食。第八日药与守园人。名为二用。胜云。彼论云。苏等有二种用者。比丘有病欲服苏得三日。或四日病差。应即舍而不舍。或七日不舍。成尼萨耆。应舍与僧比丘若有病。更欲服僧更舍。与比丘得苏。须舍与白衣。白衣后舍与比丘。比丘方得服。比丘若无病。不复用。僧欲用。亦须先舍与白衣。白衣舍与僧僧方得。僧与比丘得服。故言二种用也。

不问受法不受法者。谓受调达五邪法也。若受五邪法。及不受五邪法。谓无遮。有一住处。一上座比丘犯僧残。欲行忏。诸人言。上座行波利婆沙六夜。何况中下座。生不信心。诸比丘白佛。佛言若一心生念。从今更不作。即得清净。二有住处一大德。多知识比丘犯残。欲行忏。诸人言。此大德行如是事。何况余人。生不信心乃至佛言同上。三有比丘犯残。诸人令行忏。此人言我宁反戒是事白佛。佛言同上。四有比丘。病犯残。令行忏。答云我不能行。以无力故。不能胡跪。乃至佛言同上。五有比丘犯残。欲行忏。众不满二十人。欲至他处忏悔。道路遇贼死。诸比丘言。此比丘不清净死。或堕恶道。是事白佛。佛言一心生念。如法忏悔。是人清净死。不堕恶道。得生天上。六有比丘犯残。众不清净。便至他处众中忏悔。遇贼死。乃至同前第五段。佛言得生天上(云云)。下注云凡此有六种忏法。不可妄用。及有侥幸也。唐为自欺。罪亦不除。要须广问明律匠者。方能断决故(十诵律文如此明也)。上来三十篇不同。总释一部钞竟。

四分律钞批卷第十四末(终)

No. 736-A

唐大极元年。夏五月十二日。于西京大庄严寺。略出义批。用临机。不省虚庸。辄兹抄录。或寻讨经论。心缘自阅。或听习之次。笔记见闻。或执[(尸-(厂-一)+〡)/(司-口)]请销。或自生蹊迳。或复详评群学。随远兄为指南。并具撰习。广通遐代。自识萤光之窃助龙烛之辉。虽则优劣有殊。冀一渧之添。终归于海者。神龙三载夏日。于天竺山门告启蒙求。创渍一虑。虽情昏神拙。然敢不让人。滥吹齐竽。情惭用。旦夕贪重睡书𨷂丰谈。一且忘[券-刀+王]四方故许淘千本寺略复濆之。始五月初终六月。书故纪代里之后悔也。

新宫山比丘良秀写之

宝历三壬申春四月谷旦

河内州交野郡星田邑新宫山爱染律院常住

        比丘瑞龙慧海识之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