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首楞严经指文科节

大分为三。初序分(二) 起第一卷初如是我闻 止本卷归来佛所初通序(经前六事)二别序(二)初发起远由(二)初夏终演法二王臣营斋二发起近由(四)初独还无供二乞食遭摄三如来慈救四护归佛所二正宗分◎三流通分◎◎二正宗分(六) 起一卷(一六纸)阿难见佛 止十卷(二七二纸)不恋三界初依常住真心以开圆解(二) 起阿难见佛 止四卷(一〇九纸)尚留观听初对庆喜明(破妄显真)以闻圆解(三)初阿难悔请(即请人三止之最初方便)二大众愿闻三如来演说(二)初酬请开示(二)初别破心见(二)初推妄所在(七)(△即七处徴心)初在内二在外三潜根四内外五随合六中间七无著二破妄显真(二)初破妄心显真心(二)初明频倒根本(二)初生死根本二元体清净二示归元正路二破妄见显真见(二)初现瑞所说二破执辨性(二)初略说(二)初定其常情二夺其妄执二广说(三)初明真性常住二明性无生灭(二)初答匿王(二)初开示(二)初明身有变迁二明性无生灭(三)初佛问真性二王答不知三如来开示(观阿之见)二领悟二酬庆喜(二)初现相略明二兴慈广示(二)初兴慈遍告二广明倒源三明广破缘尘(二)(○第二卷)初示缘声非法性二约见性广类通(七)初明见性无还(三)初简示许说二正辨境见(二)初明境可还(二)初示八境(△八还辨见)初明还日轮二暗还黑月三通还户牖四壅还墙宇五缘还分别六顽虚还空七郁𡋯还尘八清明还霁二明该摄二示见无还三指心责迷二明物见两殊三明性非缩断四明体绝是非(二)初研破二途(三)初如来破执二大众茫然三世尊安慰二会通一理五明理无谓计(二)初非外许自然二非内计因缘六破同别妄见(二)初诃诫许宣二推因正说(二)初示因由别明(二)初别业妄见二同分妄见二约法喻广解七显见非离合(二)初破和各疑二破非和合二总破诸法(二)初破四法(二)初总示本真二别破妄执(二)初破五阴初色阴二受阴三想阴四行阴五识阴二破六入初眼入二耳入三鼻入四舌入五身入六意入三破十二处(○第三卷)初眼色处二耳声处三鼻香处四舌味处五身触处六意法处四破十八界初眼色识界二耳声识界三鼻香识界四舌味识界五身触识界六意法识界二破七大初地大二火大三水大四风大五空大六根大七识大二闻法领悟△二对满慈明(从真起妄)以开圆解△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 起四卷阿难及诸大众 止七卷(一八一纸)所作如愿三依正助两行以分圆位○ 起七卷(一八九纸)阿难即从座起 止八卷(二〇九纸)名为邪观四承三法既备问名受持○ 起八卷(二〇九纸)尔时文殊师利 止本卷(二〇九纸)汝当奉持五因释余疑广辨七趣○ 起八卷(二一〇纸)说是语已 止九卷(二三八纸)即魔王说六无问自说预明禅境○ 起九卷(二三八纸)即时如来 止十卷(二七二纸)不恋三界△二闻法领悟(二)初经家叙益(二)初叙获本妙心(四)初悟心广大益二了物咸真益三反顾遗身益四妙获无心益二叙外敬内悦二阿难说偈△二对满慈明(从真起妄)以开圆解(四)(○第四卷)初疑请(二)初述己他未晓二迷性相俱疑(二)初妄想忽生疑二大性俱遍疑二许宣三钦承四正说(二)初答妄想忽生(二)初明众生迷真故起妄(二)初起妄因(二)初起根本无明二起枝末无明二感妄果(二)初别示果相(三)初世界相续(二)初总成空界二别成群有(二)初成四大二成诸相二众生相续(二)初总六入二别四生(二)初别示胎生二总明四类三业果相续(三)初欲贪果二杀贪果三盗贪果二总结元由二明如来证真故无妄(二)初别明妄因妄果其体本真(二)初迷方喻妄因本空二空华喻妄果非有二总显真智真断不重起妄(二)初以金灰喻二以智断合二答大性俱遍(二)初正答前问(二)初约喻略释二约法广释(二)初约体用正宗(二)初约十界显用二约三归示体二责凡小不了二因答前疑(二)初满慈重徴妄因(二)初明妄本无因(演若失头)二示真元无得二庆喜再执缘起(二)初疑情二开示(二)初破疑(二)初寄事推破二合显结归二诫劝(二)初诫虚解二劝修行○二依常住真心以起圆行(二)初观理直入明正行(二)初庆喜叹领述请(二)初经家叙相二庆喜陈辞(二)初叙有解无行(二)初正述二喻显(天王赐屋)二明正请行门二如来宣示行门(二)初发觉初心(二)初正明二义(二)初总述(二)初审观因地发心(△二决定义)二审详烦恼根本二正释(二)初初义(二)初指事喻审观二约法正审观(二)初简浊妄(二)初通释浊义二别示五相二显常用二次义(二)初指事喻审详(解结)二约法正审详(二)初委示颠倒处所(二)初约众生以明世界(二)初释名辨体二简定叠变(二)初简四涉三二流变增数二约世界以历六根(二)初约流变法示二据优劣的简(二)初总标二别简(△六根功德)眼鼻身各八百耳舌意各千二百二正劝详择降伏(二)初劝简略明(二)初劝简根修行(三)初劝简圆通二校量优劣三许为发明二示须简所以二因疑广说(二)初约研破总示(二)初研破执计二总示真妄二约行相别示(二)初从真起妄遂有六根二反妄归真随依一入(二)初明因修获证二明由证起用(二)初举互用况显二明互用所以二决通疑滞(二)初明因果并常(二)初庆喜疑因异果二如来示因本常(二)初结根尘显迷倒(二)初结根尘(罗睺击钟)二斥矫乱二就闻性示因常(二)初破执正明二引睡例显二明解结无二(二)(○第五卷)初正明解结无因二(二)初疑请二开示(二)初现瑞二正说(二)初诸佛同宣(迷结证解只汝六根)二此佛亲说(二)初长行(二)初总标体一二别显本空二偈颂(二)初显此佛亲说(二)初显结解因由(二)初重颂前文二孤起演义(二)初示修行要门二明心外无境二叹法超偏小二印诸佛同宣二兼显六解一亡(二)初约结巾喻迷(二)初结巾总示二约结研定二约解中喻悟(三)初喻六解一亡二喻解结由心三喻解当次第二显示修证△二带理兼修名助行△△二显示修证(五)初阿难请问圆根二如来询诸圣众三诸圣各说证门(五)(△二十五圆通)初观六尘悟道(六)初陈那悟声尘二沙陀悟色尘三香严悟香尘四药王悟味尘五跋陀悟触尘六迦叶悟法尘二观五根悟道(五)初那律观眼二周利观鼻三憍梵观舌四毕陵观身五空生观意三观六识悟道(六)初身子悟眼识二普贤悟耳识三难陀悟鼻识四满慈悟舌识五波离悟身识六目连悟意识四观七大悟道(七)初瑟摩悟火大二持地悟地大三月光悟水大四琉璃悟风大五空藏悟空大六弥勒悟识大七势至悟根大五观耳根悟道(四)(○第六卷)初值佛秉教二依教奉行三行成修证四由证起用(三)初三十二应二十四无畏三四不思议四交光现瑞印可五佛敕文殊简辨(三)初佛敕二受命(二)初叙敬义二正说偈(二)初通明所证理二别简能入门(二)初简诸行非二辨观音是(五)初指当根叹人二叙圆通修证三显彼我同入四述佛意结示五明请加劝修三获益(四)初阿难增道二普会入位三登伽进果四众生发心△二带事兼修名助行(二)初惑重者唯持禁戒(二)初举三学显戒律为基二约四重释持犯损益(四)初淫(二)初宣示损益二嘱诫灭后二杀(二)初宣示损益二嘱诫灭后三盗(二)初宣示损益二嘱诫灭后四妄(二)初宣示损益二嘱诫灭后二习重者更假秘咒(二)(○第七卷)初叙意略明二酬请广说(二)初道场方轨(二)初立坛供养方法二修证行坐诵仪二演说咒辞(三)初阿难述请二如来正说(二)初现化佛说咒二述功德劝持(二)初明(果德由此咒故自行)化他以劝持(二)初备列众义二指广结名二明(因人由此咒故灭恶)生善以劝持(二)初广明生善灭恶二总述佛意结劝三述愿加护○三依正助两行以分圆位(二)初明迷真起妄颠倒类生(二)初众生颠倒二世界颠倒(二)初迷真两立二相涉类生(二)初示成因感果二显十二类生动类欲类趣类假类障类惑类影类痴类为类性类罔类杀类二明反妄归真浅深立位(二)(○第八卷)初明渐次(三)初除其助因(二)初总明四食二别断五辛二刳其正性(二)初以戒刳性二戒净获益三违其现业(二)初明由违证似二明由似证真二示地位(八)初干慧地二十信三十住四十行五十回向(二)初十向正位二四种加行六十地七等觉八妙觉

△经文结示五十五位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四加行十地等觉若今科初列干慧后开妙觉及三渐次则成六十圣位。○四承三法既备问名受持(二)初文殊问二如来答○五因释余疑广辨七趣(二)初约情想总明(二)初总明二分(二)初情约内分二想为外分二别示趣生二约业报别示(七)初地狱趣(二)初明十习因淫习贪习慢习嗔习诈习诳习怨习见习枉习讼习二明六交报初见报二闻报三嗅报四味报五触报六思报二鬼趣(十)怪鬼魃鬼魅鬼蛊鬼疠鬼饿鬼魇鬼魍魉鬼役使鬼传途鬼三畜生趣(十)枭类咎类狐类毒类蛔类食类服类应类休类循类四人趣类(十)顽类愚类狼类庸类微类柔类劳类文类明类达类五仙趣(十)地行仙飞行仙游行仙空行仙正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绝行仙六天趣(三)初欲界六天二色界十八天(四)(○第九卷)初禅三二禅三三禅三四禅(二)初四根本二五不还三无色界四天七修罗趣(四)鬼畜人天○六无问自说预明禅境(二)初正明发相(五)初色阴(十)身能出碍 拾出蛲蛔 空中闻法 见佛踞台 空成宝色闇室见物 烧斫无碍 遍观诸界 夜见远方 知识迁变二受阴(十)见物生悲 勇智齐佛 渴心沉忆 疑是舍那 生无尽忧生无限喜 起大我慢 轻安自在 拨无因果 爱极发狂三想阴(十)求善巧 求经历 求契合 求辨析 求冥感求静谧 求宿命 求神力 求深空 求永岁四行阴(十)(○第十卷)二无因论 四遍常论 四一分常论 四有边论 不死矫乱十六有相论 八无相论 七俱非论 七断灭论 五现涅槃论五识阴(十)因所因执 能非能执 常非常执 知无知执 生无生执归无归执 贪非贪执 真无真执 定性声闻 定性支佛二更断余疑(二)初总明迷真如妄二别显五阴本因○三流通分(二) 起阿难若复有人 止作礼而去初如来劝流通二经家结流通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