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部杂录
《诗经·周南·卷耳章》:采采卷耳。〈疏〉卷耳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中珰。今或谓之耳珰。幽州人谓之爵耳,是也。
《小雅·小明章》:日月方除。〈笺〉四月为除。〈疏〉《尔雅》除作余。李巡曰: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
日月方奥。〈笺〉四月为奥。
《大雅·韩奕章》:维笋及蒲。〈疏〉笋,竹萌也。皆四月生。《左传》:龙见而雩。〈注〉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礼·斗威仪》:孟夏驱兽,无害五谷。
《管子·轻重己篇》:以春日至始,数四十六,春尽而夏始。《陶朱公书》: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无逾此时。宜积梅水,渐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日。
麦门冬,叶类莎草,长秀根如麦颗。连珠种法:四月初采子芟,却根,去头半寸许,相去约一尺栽。一颗入土一寸半,实筑四边,常以水灌,有草即耘。宜夏至前一日采取。
鲥鱼,盛于四月,鲜白如银,其味甘美。广州谓之三黧鱼。
黑豆,北方高原之所皆产。喂马极肥,故名马料豆。人食之,补肾明目,何首乌赖其蒸晒,更有功效。四月间撒种。
《楚辞·九章》: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注〉滔滔,盛阳貌。言四月孟夏,纯阳用事,煦成万物,草木之类,莫不莽莽盛茂。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注〉四月之末,阴尽极也。
《九辨》:收恢台之孟夏兮,〈注〉恢台,长养也。〈补注〉恢,大也。台即胎也。言夏气大而育物。
《吕氏春秋》:孟夏之昔,杀三叶而穫大麦。〈注〉昔,终也。三叶,荠亭历菥蓂也。是月之季枯死,大麦熟而可穫。大麦,旋麦也。
《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以四月与奎娄胃昴晨出,曰跰踵。熊熊赤色有光,其失次有应见亢。
《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
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于无阴,故亦谓之阴月。自十月以后阳气始生,于地下渐冉流散,阴气转收,遂至四月,纯阳用事。
建巳之月为纯阳,不容都无复阴也。但是阳家用事,阳气之极耳,荠麦枯,由阴杀也。
《春秋繁露·四祭篇》:礿者,以四月食麦也。
《泛胜之书》:黍者,暑也。种必待暑,先夏至三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一亩三升,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概去其露,日出乃止。
《后汉书·鲁恭传》:始夏,百谷权舆,阳气胎养之时。《张纯传》: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也。
《白虎通·五行篇》:四月律,谓之仲吕,何。言阳气极,将彼,故复中难之也。
《月令章句》:自毕六度至井十度,谓之实沈,之次小满,居之晋之分野。
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吴氏本草》:伏翼,或生人家屋间,立夏后阴乾,治目冥,令人夜有光。
《晋书·律历志》:四月律中中吕,亥下生之,孟夏气至,则其律应,所以宣中气也。
《风土记》:南居细李,四月先熟。
枇杷,叶似栗,子似药,四月熟。
《广州记》:水弩虫,四月一日上弩射人,八月后卸弩。《广志》:枇杷冬花,实黄,大如鸡子,小者如杏,味甜酢,四月熟,出南安犍为宜都。
破减稷、逼麦稷,此二者以四月熟。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山槟榔,一名蒳子,干似蔗叶类。柞一丛,千馀干。干生十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名医别录》:石耆味甘,无毒,主欬逆气。生石间,色赤如铁脂,四月采。
白头翁,生高山,山谷及野田,四月采。
《宋书·索头传》:其俗以四月祠天。
《魏书·律历志》:次卦,四月,旅、师、比、小畜、乾。
《齐民要术》:作㰂酒法:四月取㰂叶,合花采之,还即急抑著瓮中,六七日,悉使乌熟曝之,煮三四沸,去滓,内瓮中,下曲,炊五斗米,日中可燥手一两,抑之一宿,复炊五斗米,酘之便熟。
食脍鱼,莼羹,芼羹之菜,莼为第一。四月莼生茎而未叶,名作雉尾莼,第一作肥羹。
越瓜、胡瓜,四月中种之。
椒,熟时收取黑子,四月初畦种之,治畦下水如种葵法。
种葱,四月始锄,锄遍,乃剪,剪与地平,剪欲旦起,避热时。
《愈疟酒法》:四月八日,用水一石,曲一斤,捣作末,俱酘水中,酒酢煎,一石取七斗,以曲四斤,须浆冷酘曲,一宿,上生白沫,起,炊秫一石冷酘中,三日酒成。
《种冬葵法》:自四月八日以后,日日剪卖,其剪处寻以手拌斫斸地,令其起水浇粪覆之,比及剪遍,初者还复,周而复始,日日无穷。
崔寔曰:四月可作酢。
又曰:四月,收芜菁及芥葶苈冬葵子。
《旧唐书·白居易传》:木莲,大者高四五丈,巴民呼为黄心树,经冬不凋,身如青杨,有白文,叶如桂,厚大无脊,花如莲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四月初始开,自开迨谢,仅二十日。
《本草拾遗》:紫藤,四月生紫花,可爱,长安人亦种之庭也。
《食谱》:张手美家,四月八日指天馂馅。
《种树书》:种莲,先以羊粪壤地,于立夏前两三日种。当年便著花。
《酉阳杂俎》:四月四日,勿伐树木。
《焉耆》:四月十五日,游林。
《岭表录异》:梧州西有火山,产荔枝,四月子丹,以其地熟,故曰火山。
《周易集解》:乾为大赤。崔憬曰:乾,四月纯阳之卦。故取盛阳色为大赤。
乾上九,亢龙有悔。干宝曰:阳在上九,四月之时也。亢过也。
风以散之,荀爽曰:谓建巳之月,万物上达,布散田野。《食疗本草》:鲥鱼,初夏时有,馀月则无,故名。
《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夏麦未登,宜振乏绝,救饥穷,九族不能自活者,救之。
《茶谱》:湘人,四月,采杨桐草,捣汁浸米,蒸作饭食,必采石南芽为茶饮,乃去风也。《蜀本草》:白头翁,所在有之,有细毛,不滑泽,花蕊黄,四月采实日乾。
《宋史·河渠志》:四月末,垄麦结秀,擢芒变色,谓之麦黄水。
《本草衍义》:梧桐,四月开嫩黄小花,一如枣花,枝头出绿,坠地成油,沾渍衣履。
《谈苑》:江南民,于四月一日至四日十一岁之丰凶云:一日雨,百泉枯,言旱也。二日雨,傍山居,言避水也。三日雨,骑木驴,言踏车取水,亦旱也。四日雨,馀有馀,言大熟也。
《懒真子录》: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而未熟也。
《图经本草》:落雁木,雅州出者,苗作蔓,缠绕大木,苗叶形色大都似茶,无花实。彼人四月采苗入药用。芥心草,生淄州,引蔓,白色,根黄色。四月,采苗叶捣末,治疮疥,甚效。
白鲜,苗高尺馀,茎青,叶稍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花,根似小蔓菁,皮黄白而心实。山人采嫩苗为菜茹。
黄精,叶如竹叶而短,两两相对,茎梗柔脆,颇似桃,枝本黄,末赤,四月开细青白花,如小豆花状,子白如黍,根如嫩生姜,黄色。
栗,四月开,花青黄色,长条,似胡桃花。
《埤雅广要》:横州之地,枫始生,叶有虫食之,其形似蚕,四月间熟,亦如蚕之将丝,州人擘取其丝,光明如琴弦。
《物类相感志》:青梅,过小满黄。蜀葵,过小满则长。蚕,过小满则无丝。
《东坡诗注》:成都太守,自正月十日出游,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
《岳阳风土记》:岳州濒江诸庙,皆有船,四月中,择日下水,击画鼓,集人歌以棹之,至端午罢。
《缃素杂记·尝怪笔谈论》:正阳为两事,正谓四月,阳谓十月,乃引日月阳止为证。又谓:先儒以日食正阳之月,正谓四月,为不然。按《尔雅·月名》十月为阳,则谓十月为阳月可矣。然以正阳为两事,误也。余考舒王字说,云巳,正阳也。无阴焉。又《诗·七月新传解》:四月秀葽处,云四月正阳也。秀葽言月,何也。秀葽以言阴生也,阴始于四月,生于五月,而于四月言阴生者,气之先至者也。又正月繁霜处,云夏之四月谓之正月,又诗义云,此所言皆夏时者,盖夏时据人所见,所谓人正也。由此观之,四月建巳之月,巳为正阳,则正阳止谓四月明矣。存中之说,可不攻而自破。又按《西京杂记》云,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又《欧公归田录》云,景祐六年,日蚀四月朔,以谓正阳之月。自古所忌,皆以四月为正阳之月,其理甚明。
《尔雅》:翼米可为饭,生水田中,苗子似小麦而小,四月熟,久食不饥。
麦门冬,生山谷肥地,叶如韭,四季不凋,根有须,作连珠形,似穬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花淡红如红蓼,花实圆碧如珠。
《周益公日记》:四月初八,晴料峭,高田好张钓。四月初八,乌漉秃,不论上下一齐熟。
《演繁露·缃素杂记》:靖康间,闽人黄朝俊所作也。辨正世,传名物,音义多有归宿,而时有阙疑者,至释《宋子京刈麦诗》,以四月而曰为麦秋,按《北史·苏绰传》麦秋在野,其名远矣。是未尝读《月令》也。以此见博记之难。《卫生易简方》:眼昏,四月内取风落小胡桃,每日午时食饱,以无根水吞下,卧,觉鼻孔中有泥腥气为度。《山家清供》:夏初,竹笋盛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文与可守洋州,正与家人煨竹午饭,忽得东坡书诗,云想见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不觉喷饭满案。想作此供也。
《通考》:朔日,值小满,主凶灾;大风雨,主大水;小则小水;晴主旱。
初八日,看阴晴水旱最宜,密云不雨。
十四日,晴主岁稔;黄昏时日月对照,主夏秋旱。十六日看月卜水旱,上早无云,红色主大旱;迟而白色,主水;夜深,主大水;有云,主草多;云黑,主有蟹。谚云:有谷无谷,但看四月十六。又云:月上早,低田收好稻;月上迟,高田剩者稀。
十六夜,月当午,立一丈竿,量月影,若过竿,主雨水多,没田,夏旱人饥。长九尺,主三时雨水。八尺,主六月雨水。七尺,主低田大熟,高田半收。五尺,夏旱。四尺,主蝗。三尺,主人饥。
《庚溪诗话》: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少陵诗》: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盖唐人以成都为南京,则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
《笋谱·渭川笋史记》曰: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笋晚,四月方盛。
慈竹笋,四月生,江南人多以灰煮食之。
《野客丛谈·缃素杂记》载:宋子京有《皇帝幸南园观刈麦诗》曰:农扈方还夏,官田首告秋。注云:臣谨按物熟谓之秋,取秋敛之义,故谓四月为麦秋。百谷各以初生为春,熟为秋,麦以初夏熟,故以四月为麦秋。此说见蔡邕《月令章句》。
《纪历撮要》:有利无利,只看四月十二,此日宜晴,忌西南风吹足百钱动,若东南风吹动足百钱,十分好。《虚谷閒抄》:湘潭界中有寺,名方广。每至四月朔日,在东壁则照见维扬宫府楼堞,居民舍宇,物物可数。《芜史》:四月四日,进不落夹,用苇叶方包糯米,长可四寸,阔一寸,味与粽同。
《荔枝谱》:火山,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穗生,梗如枇杷,闽中近亦有之,山在梧州。
《瓶史月表》:四月花盟主,芍药,薝葡,夜合花,客卿石岩,罂粟,玫瑰花,使令刺牡丹粉,团龙爪,垂丝海棠,虞美人,楝树花。
《花历》:四月,牡丹王芍药,相于阶罂粟,满木香,上升杜鹃,归荼蘼香梦。
《月令演》:四月饮酎,〈上旬〉龙华会、〈八日〉菖蒲诞、〈十四〉樱笋厨。〈十五〉结夏、 浣花潭〈十九〉
《田家五行》:小分龙日,即二十日,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东南,上下大熟。西北风分白龙,主大水。东北风分青龙,主小水。
《田家杂占》:夏初食鲫鱼,脊骨有曲,主水。
夏初,水底生苔,主有暴水。谚云:水底起青苔,卒逢暴水来。
《田家历》:四月正屋漏,以备暴雨。
《农政全书》:种大豆,锄成行垄,舂穴下种,早者二月种,四月可食,名曰梅豆。
《本草纲目》:今人不知女贞,但呼为蜡树。立夏前后,取蜡虫之种子,裹置枝上,半月,其虫化出,延缘枝上造成白蜡,民间大获其利。
勒鱼,出东南海中,以四月至,渔人设网候之,听水中有声,则鱼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如鲥鱼腹之刺,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乾者谓之勒鲞。
夏枯草,叶似旋覆,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五月便枯,四月采之。
木半夏树,叶花实及星斑气味并与卢都同。立夏后始熟,故吴楚人呼为四月子,亦曰野樱桃。
乌饭,乃仙家服食之法,今之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
《群芳谱》:箬兰叶,似箬花,紫形似兰,而无香。四月开,与石榴红同时。
木兰,叶似菌桂,厚大无脊,有三道纵纹,皮似板桂,有纵横纹,花似辛夷,内自外紫。四月初开,二十日即谢,不结实。
真珠兰,一名鱼子兰,色紫,蓓蔂如珠,花开成穗,其香甚浓。四月,内节边断二寸插之即活。以鱼腥水浇之则茂。
山丹,根似百合,体小而瓣少,茎亦短小,叶狭长而尖,颇似柳叶,与百合迥别。四月开红花六瓣,亦结小子。《草花谱》:木香花,开四月,种有三,其最紫心白花香,馥清润,高朵万条,望若香雪。其青心白木香,黄木香,皆不及也。
书蕉,月昔,靡草死。按《吕氏春秋》,孟夏之昔注,昔,终也。《岩栖幽事》:四时之景,莫如初夏。余尝夜饮,归作《增减字浣溪沙》云: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神隐,小满初候,吴葵华。
《小丹丘客谈》:京师田雀,以四月肥,背有黄羽,与江乡纯色者别,而以江南食法制之,亦甚肥美。
《名胜志》:萧县东南二十五里,有庙桥,桥北一里,有天枣树。枝干蟠屈,数百年物。正二月之交,开小花,结实如酸枣,可食。四月初七日,全树皆熟,初八日遂空。《一统志》:杭州府千顷山西,有莎萝花一株,四月花开,香闻数里。
《闽部疏》:漳州气候最煖,草木皆先时华。余以四月抵郡,廨中盛有所植,盘饤间颇不乏味,崇兰桂子茉莉薝卜,一时并开,荔子蕉黄旧橘新李,同案而荐。紫茄蒂于陈根,王瓜枯为蘼草,诚寰中之异境也。
孟夏部外编
《佛书》:四月廿一日,普贤菩萨诞。廿八日,药王诞。《续博物志》:佛者,本号释迦,文即天竺释迦,卫国王之子,于四月八日夜,从母右胁而生,有三十二相,当周庄王九年,鲁庄公七年四月,常星不见夜明是也。《汉武内传》:元封元年四月戊辰,帝閒居承华殿,东方朔、董仲舒在侧。忽见一女子,著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吾墉宫玉女,王子登也。向为王母所使,从昆崙山来。帝问东方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昔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三吴记》:吴少帝,五凤元年四月,会稽馀姚县百姓王素,有室女,年十四,美貌,邻里少年求娶者颇众。父母惜而不嫁,尝一日有少年,姿貌玉洁,年二十馀。自称江郎,愿婚此女。父母爱其容质,遂许之,问其家族,云:居会稽。后数日,领三四妇人,或老或少者,及二少年俱至。素因持资财以为聘,遂成婚媾。已而经年,其女有孕,至十二月,生下一物,如绢囊,大如升,在地不动。母甚怪异,以刀剖之,悉白鱼子。素因问江郎,所生皆鱼子,不知何故。素亦未悟。江郎曰:吾所不幸,故产此异物。其母心独疑江郎非人,因以告素。素密令家人,候江郎解衣就寝,收其所著衣,视之皆有鳞甲之状。素见之大骇,命以巨石镇之,及晓,闻江郎求衣服,不得,异常诟骂,寻闻有物偃踣,声震于外。家人急开户视之,见床下有白鱼,长六七尺,未死,在地拨刺。素斫断之,投江中。女后别嫁。
《真仙通鉴》:衡岳洞门观,在石廪峰西石榴峰南下。昔施真人施存,自号胡浮先生,或云婉盆子,师黄卢子,得三皇内文役御虎豹之术、遁变化景之法,或隐或显数百年。慕石廪洞门是其冲真之地,乃居之,又于峰西石室造阁,亘空十馀丈,出乘白豹。或步还山,豹即迎之。以晋惠帝永康元年四月七日,乘豹升天。《真诰》:兴宁四年丙寅四月二十七日夜,晋司徒文康公舒之女、魏夫人降杨羲家。
《法苑珠林》:东晋孝武宁康三年四月八日,襄阳檀溪寺沙门释道安,于郭西精舍,铸造丈八金铜无量寿佛。明年,严饰成就。镇军将军郗恢之创,莅襄部赞击福门,其像夜出,西游万山,遗示一迹,印文入石。众咸骇异。恢乃改名金像寺,至梁普通三年四月八日,下敕于建兴苑铸金铜华趺溯流送之,以承像足,立碑颂德。刘孝义文萧子云书,天下称最。
《神僧传》:释阿秃师不居寺舍,出入民间,语谲,必有徵验。齐神武患其漏泄军务,执置并州城内,遣人防守。当月,城三门各有一秃师荡出,遮执不能禁。未几有人从北州来,云:秃师四月八日于雁门郡市,舍命郭下,众以香花送之,埋于城外。并州人笑之云:四月八日,秃师从汾桥东出,一脚有鞋,一脚徒跣。但不知入何坊,巷人皆见之,何云雁门死也。此人复往北州报语众,共开冢看之,惟见一只履鞋耳。
《云笈七签》:木文天尊者,开元七年,蜀州新津县新兴尼寺,四月八日,设大斋,聚食之次,有一道流后至,就众中坐。众人轻侮之,不与设斋。斋毕,道流起,入佛殿,良久不出,人皆异之,争入殿寻求,无复踪迹。忽见道流隐形在殿柱中,隐隐分明,以刀斧削之,益加精好。其像于殿柱中自然而见。
立夏部汇考
《礼记》
《月令》
孟夏之月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陈注〉迎夏南郊,祭炎帝祝融也。
《左传》《青鸟司启》
郯子曰:少皞挚为鸟师,而鸟名青鸟氏,司启者也。
〈注〉青鸟,鸧鴳也。〈疏〉立夏谓之启,此鸟以立春鸣,立夏止,故以名官,使之主立夏。
《易通卦验》《立夏节候》
立夏,清明风至。暑鹊鸣,博谷飞,电见,龙升天。
〈注〉龙心星名。
《当阳云》
立夏,当阳云出,觜赤如朱。
《孝经纬》《斗指东南》
谷雨后十五日,斗指辰东南维,为立夏。
《乐纬》《立夏乐》
巽,主立夏,乐用笙。
《汲冢周书》《时训解》
立夏之日,蝼蝈鸣,蝼蝈不鸣,水潦淫漫,是为阴慝。《汉书》《天文志》
月有九行,立夏,南从赤道。
《淮南子》《天文训》
谷雨加十五日,斗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比夹钟。
《时则训》
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南郊。还,乃赏赐封诸侯,修礼乐,飨左右。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篇》
立夏,举贤良,封有德,赏有功,出使四方,无纵火。
《后汉书》《礼仪志》
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
立夏,郡国上雨泽。
《祭祀志》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
〈注〉《月令章句》曰:南郊去邑七里,因火数也。 《皇览》曰:自春分,数四十六日,则天子迎夏于南堂。距邦七里,堂高七尺,堂阶二等,赤税七乘,旗旄尚赤,田车载戟,号曰助天养。唱之以徵,舞之以鼓。𩊠此迎夏之乐也。
《唐书》《礼乐志》
立夏,祀赤帝,以神农氏配荧惑,三辰七宿,祝融氏之位,如青帝。
《宋史》《礼志》
立夏祀赤帝,以帝神农氏配祝融氏,荧惑三辰七宿从祀。
立夏日祀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广州,江渎于成都府。
《行军月令》《占五行》
立夏日得金,五谷不成,夏旱多风。得木,夏寒草生。得火,多妖言,兵戈起。得土,远臣朝,国无政令。得水,上下相和顺,天下安宁。
《农政全书》《日晕》
立夏日,看日晕,有则主水。
《遵生八笺》《臞仙月占》
四月立夏日,忌北风,主疫。
《直隶志书》〈各省风俗同者不载〉永平府
立夏日占日晕,则水多。是日入海捕鱼,视西南风则多获,东北风不利。若值朔,主地动。
肃宁县
立夏,风从东来,雷电多。南风,年丰。西风,蝗虫,人不安。北风,泉涌地动,日丽风和,来日雨多。凡风从夜半起者,必狂。日内息者,不和。又曰东风急,备蓑笠。凡风单日起,单日止。双日起,双日止。又云立夏,西南风,六十日扳罾。
饶阳县
立夏,东风,主猪灾牛死。南风,主田茂盛。西风,主暴雨伤禾。北风,主山上行船。又立夏日,青气见东南方,吉。否则岁多灾。又立夏日宜雨。谚云:立夏不下,高田莫耙。
《山东志书》滋阳县
四月节立夏,邑人咸入乡处,就农桑业。
《山西志书》黎城县
立夏日,白岩牡丹放,士人皆置酒游赏。
《江南志书》常熟县
立夏日,煮麦豆和糖食之,曰不疰夏。
嘉定县
立夏之日,男女各试葛衣,乞邻家麦为饭,云解疰夏之疾。
无锡县
立夏,合七家米食之,云不病暑。
太湖县
立夏日,俗以是日取笋苋为羹,举家食之。相戒少长,毋坐门限,谓令足软。毋昼寝,谓愁夏多倦病也。
休宁县
立夏日宜雨。谚云:立夏不下,高田放罢。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浙江志书》杭州府
立夏,有新茶新笋,朱樱青梅等物,杂以枝圆枣核诸果,镂刻花草人物,极其工巧,各家传送,谓之立夏茶。民间所食,腊肉火酒,海蛳烧饼之属。
海宁县
立夏日,以诸果品杂置茗碗,亲邻彼此馈送,名曰七家茶。亦古八家同井之义。
嘉兴府
立夏,以百草芽揉粉为饼,相馈遗。
桐乡县
四月立夏日,啖新梅、蚕豆、樱桃、粉饼,云夏天无病。
乌程县
四月立夏日,家多祀灶,以火德王也。时蚕已三眠,稍叶者,三日后任从采摘。
宁波府
立夏,炊五色米,为立夏饭。
绍兴府
丐户,以立夏日,出鲜衣鼓笛相娱。非此类别以为耻。
萧山县
立夏,忌坐门限,谓不利于脚。
新昌县
立夏,炙昌鱼薤菜。
台州府
立夏,各拭面为薄饼,裹肉菹啖之,谓之醉夏。
龙泉县
立夏日大晴,旱;东风,谷熟人安;南风,人疫亢旱;西风,六畜灾;北风,鱼多。
《湖广志书》攸县
立夏日,民间食鸭蛋,姻族分饷,用为酬酢。涉迹四方,少有此俗,唯见《邺中记》云:寒食日,俗皆画鸭子以相饷。寒食在冬至后百有五日,去夏不远,或遗意也。
邵阳县
立夏日,有雨则旱。
桂阳州
立夏,亲邻治酒会饮。
《福建志书》建阳县
四月朔立夏,主麦恶米贵。
将乐县
立夏,采新蔬笋,作羹以荐先,曰夏羹。其日忌用牛力。
沙县
四月立夏日,农家作夏团米为饤食之,谓之助力。
《云南志书》云南府
立夏日,插皂筴枝,红花于户,以厌祟。又各家围灰于墙脚,以辟蛇。
河阳县
立夏日,邑之人士,携酒挈盒,往游西浦,四方杂遝而至者甚众。争赴碧潭沐浴。俗谓可以祛灾,并效祓禊故事,又剪綵为桃样,或葫芦样,缝于小儿衣后,俗谓可以祛泻痢。
立夏部艺文〈诗词〉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垒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 宋郭祥正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昼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立夏 谢迈
小簟含风六尺床,竹奴从此合专房。吾身匏落都无用,占得山间一味凉。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元周南老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胡俨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睡美新茶熟,身閒野服轻。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沈周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山中立夏即事 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绿帷槐影合,香饭药苗肥。尽日柴门启,蚕家过客稀。
朝中措〈立夏日观荼蘼作〉 宋管鉴
一年春事到荼蘼,何处更花开,莫趁垂杨飞絮,且随红药翻阶。 倦游老矣,肯因名宦,孤负衔杯,寄语故园桃李,明年留待归来。
阮郎归〈立夏〉 明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立夏部纪事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赤璋礼南方。〈订义〉郑康成曰:礼南方,以立夏谓赤精之帝,炎帝祝融食焉。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郑锷曰:阴生于午,终于子。午者南方之正位,阳方用事,而阴已生,则夏者,阴阳各居其半。礼以半圭,见阴功居其半,不言祀中央者,熊氏以为,中央黄帝,亦用赤璋。然以类求神,中央土色,宜用黄。孔氏以为当用黄琮,然则土与地一类,故不言。易氏曰:璋,明也。其色以赤,象物之相见乎离,南方之义也。《晋书·礼志》:成帝咸和六年三月,有司奏,今月十六日立夏,今正服渐备,四时读令是祇,述天和隆杀之道。谓今故宜读夏令。奏可。
《雷公药对》:立夏之日,蜚蠊先生为人参伏苓,使主腹中七节,保守中和。
《隋书·礼仪志》:隋迎气赤郊,为坛国,南明德门外,道西去宫十三里,以立日,祀其方之帝。
隋制,于国城西南八里金光门外,为雨师坛,祀以立夏后申。
《会稽志》:隋开皇十四年,诏南镇会稽山,就山立祠。天宝十载,封会稽山为永兴公,岁一祭以南郊迎气日。《唐书·礼乐志》:立夏后申日,祀雨师。
《韩愈·南海神庙碑》:天宝中,册尊南海神为广利王,因其故,庙易而新之。在今广州治之东南海道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木之湾。常以立夏气至,命广州刺史,行事祠下事,讫驿闻。
《玉海》:雍熙元年,立夏,致享太一宫,祠官咸集,甘露降祠庭。
《金史·礼志》:立夏,望祭南岳衡山,南镇会稽山。于河南府,南海,南渎,大江于莱州。
《元史·祭祀志》:至元七年,大司农请于立夏后申日,祭雷雨师于西南郊。
《熙朝乐事》:立夏之日,人家各烹新茶,配以诸色细果,馈送亲戚比邻,谓之七家茶。富室竞侈,果皆雕刻饰以金箔,若茉莉、林檎、蔷薇、桂蕊、丁檀、苏杏,盛以哥汝瓷瓯,仅供一啜而已。
立夏部杂录
《易通卦验》:立夏,雀子飞。
《月令章句》:自毕六度至井十度,谓之实沈,之次立夏,居之晋之分野。
《抱朴子·仙药篇》:樊桃芝,其木如升龙花,叶如丹罗,实如翠鸟,高不过五尺,生于名山之阴,东流泉水之上,以立夏之候,伺之得而末服,尽一株,得五千岁也。《杂应篇》:或问不热之道。答曰:以立夏日,服六壬六癸之符,或行六癸之气,或服元冰之丸,或服飞霜之散。然此用箫丘上木皮,及五月五日中时,北行黑蛇血,故少有得合之者也。唯幼伯子王仲都二人,衣以重裘,暴于夏日,周以十二垆之火,口不称热,身不流汗。盖用此方者也。
《三礼义宗》:四月立夏,为节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
《齐民要术》:崔寔曰:四月立夏后,可作鲖鱼酱。
三月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芽生可种之。
《隋书·礼仪志》:夏迎赤熛怒者,火色熛,怒其灵炎至明盛也。
《唐书·历志》:立夏日,在井四度,昏角中南门,右星入角,距西五度。其左星入角,距东六度。故曰四月初昏南门,正昴则见。
《周易集解》:齐乎巽。崔憬曰:立夏则巽王而万物絜齐。《正易心法》:地二生火,离之气孕于巽木,立夏节也。《退斋雅闻录》:河朔人,谓立夏雨为隔辙雨。
《元池说林》: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
《通考》:朔日值立夏,主地动。又曰此日雨,主有重种两禾之患。
立夏日,风东来,雷电多。南来,年丰岁安。西来,人众不安。北来,泉涌地震。
《纪历撮要》:立夏日,无晕,无水;有晕,主做湖塘。
《五杂组》:俗有立夏分龙之说,盖龙于是时,始分界而行雨,各有区域,不能相踚。故有咫尺之间,而晴雨顿殊者,龙为之也。
《田家五行》:野蔷薇,开在立夏前,主水。
《名胜志》:六石峰,在永丰县东永平乡,上有六石对峙,高峻插天。中有圣泉,每岁以立夏七日,应期而至。有声如雷,则为年丰之兆,过期则旱。
立夏部外编
《登真隐诀》:立夏之日,日中,五帝会诸仙人于紫微宫,见四真人,论求道之人罪。
《三道顺行经》:洞阳宫,日之上馆也。立夏之日,止于洞阳宫,吐金冶之精,以灌东井之中,沐浴于晨晖,收八素之风,归广寒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