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岁功典第一百十一卷

晨昏昼夜部纪事一

《五运历年纪》:盘古之君,龙身蛇首,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路史》:地皇氏爰定三辰,是分宵昼。〈注〉见《通历》,或谓:三辰有度,昼夜有经,何定分之有。曰:不然,兹特后世作仪器,以揆躔度,准盈虚,以正昏明者。固非移日月而易昼夜也。是知躔度晷景之用,有自于此矣。

几蘧氏之在天下也,昼则旅行,夜乃类处。

遂人氏,不周之巅,有宜城焉。日月之所,不届而无四时昏昼之辨。

《列子·黄帝篇》:黄帝退而閒居大庭之馆,齐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拾遗记》:炎帝筑圜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轩辕黄帝使风后负书,常伯荷剑,旦游洹沙,夕归阴浦。行万里而一息。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

《书经·舜典》: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拾遗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虞舜在位十年,有五老游于国都,舜以师道尊之,言则及造化之始。舜禅于禹,五老去,不知所从。舜乃置五星之祠以祭之。其夜,有五长星出,薰风四起,连珠合璧,祥应备焉。

《说苑》:殷太戊时,有桑榖生于庭,昏而生,比旦而拱。史请卜之汤庙。太戊从之。卜者曰:吾闻之,祥者福之先者也。见祥而为不善,则福不生。殃者,祸之先者也。见殃而能为善,则祸不至。于是乃早朝而晏。退问疾,吊丧三日,而桑榖自亡。

《礼记·文王世子》:世子之记曰: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内竖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世子,世子色忧不满容。内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

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视寒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后退,若内竖言疾,则世子亲齐元而养。

《拾遗记》:周武王东伐纣,夜济河,时云明如昼,八百之族皆齐而歌。有大蜂,状如丹鸟,飞集王舟。因以鸟画其旗。

《书经·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蔡传〉昧冥,爽明也。昧爽,将明未明之时也。

《史记·齐太公世家》:武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周礼·天官》:宫正,夕击柝而比之。〈订义〉郑康成曰:夕,莫也。莫行夜以比直宿者。为其有解惰离部署。郑司农曰:柝,戒守者所击也。王氏曰:夕击柝而比之,若今酉点膳。夫王燕食,则奉膳赞祭。〈订义〉贾氏曰:燕食,谓日中及夕也。王氏详说曰:燕食谓三饭四饭耳。郑氏以为奉朝之馀膳,所祭牢肉也。《玉藻》曰:皮弁以日视朝,遂以日中而馂,奏而食。此谓天子之燕食也。又云:朝服以食,特牲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此谓诸侯之燕食也。天子言馂,诸侯言祭。天子言日中,诸侯言夕。互文见义。耳薜氏曰:王举则授而弗赞,燕食则授而赞之者,以举为礼之盛,王当自致焉。燕食则其祭,不如举之盛,故膳夫授而赞之。

内饔,牛夜鸣则庮。〈订义〉郑司农曰:庮,朽木臭也。易氏曰:牛昼作夜息,无故而夜鸣,则反常矣。其肉必庮。地官:鼓人,凡军旅,夜鼓鼜。〈订义〉郑康成曰:鼜夜戒守鼓也。司马法曰:昏鼓四通为大鼜,夜半三通为晨戒,旦明五通为发煦。

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订义〉郑康成曰:日昃,昳中也。王昭禹曰:自朝至于日中,为商贾交易之市。百族乃百官族姓,非专市利,则宜避商贾,故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贩夫贩妇,朝货夕卖,衣食于日力。其贩也,以日之馀力。故夕市,夕时而市。

《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订义〉郑康成曰:夜,夜漏未尽,鸡鸣时,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订义〉郑康成曰:鸡人主呼旦,鸣铃以和之声,且警众。

《夏官》:掌固,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以号戒。〈订义〉易氏曰:此掌固所设之法,非其自巡也。昼三巡,则察其部伍之失次者。夜事尤谨,故亦如之。刘执中曰:夜则不见其三巡,故以鼜及号为信也。

挈壶氏,凡军事,县壶以序,聚𣝔,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订义〉王昭禹曰:县壶,以盛水分刻漏也。郑康成曰:击𣝔,两木相敲,行夜时也。郑锷曰:军中之守,尤严于夜。故行夜者,必聚而击𣝔,以戒非常。必更代而次序之,使之适平。县壶为漏,时至则代,先后有伦,非惟无独贤之叹,且使击𣝔者不倦而事益严也。防患之术,尤戒于夜,况军中乎。易氏曰:守之以水,则均其晷刻之多少。守之以火,则知其漏箭之迁易。

《秋官》:野庐氏,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订义〉郑康成曰:比犹校也。宿息,庐之属,宾客所宿,及昼止者也。郑锷曰:自国之郊,及郊外之野,所通行之路,皆有宿息井树。夜可以寝,昼可以憩。有井以备饮食,有树以为藩蔽。野庐氏专掌之,则行者之至如归矣。

《冬官考工记》:匠人,建国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影,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订义〉郑锷曰:记景之法,必画为规者,盖规圆而矩方。惟因其圜,然后中屈之。易氏曰:又于四旁之地,为规圜之势,画以识之,日出于东,其景在西,则识其出景之端。日入于西,其景在东,则识其入景之端。景之两端既定,中屈其所,量之绳,而两者相合,则地中可验。赵氏曰:昼是昼漏半正午时,此时日正行在天之中,虽不正在天中行,然必在极旁行。及夜后,极星则日去极远近可验。夜正,是夜半三更正子之时,极星谓北辰,正当天极中,以居天之中,众星所拱者,谓之极。极言中也。㡛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订义〉郑锷曰:湅丝之法以涚水沤之,沤如沤麻之沤。以水泲灰谓之涚,用涚水以沤其丝,所以去其不蠲以致洁也。既沤七日矣,乃取而暴之。日中其暴也,当去地一尺而已,必以去地一尺为度者,不欲其高。惧阳气燥之,则其色失于燥,而不鲜明也。王昭禹曰:昼暴诸日,则以阳气温之也。夜宿诸井,则以阴气寒之也。谓水湅,则非渥淳之使熟也。以阴阳之气使之熟而已。毛氏曰:暴虽在昼,而夜必宿于井,又欲其水气之相蒸。郑锷曰:必以七日七夜为度者,欲其得阴阳之气一于平,而不偏也。

《仪礼》:士冠礼,摈者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注〉质,正也。宰告曰:旦日正明,行冠事。

士昏礼,夙兴,妇沐浴,纚笄宵衣,以俟见。〈注〉夙,早也。昏明日之晨兴起也。俟,待也,待见于舅姑寝门之外。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席于阼。舅即席,席于房外南面。姑即席,妇执笲枣栗,自门入,升自西阶进,拜奠于席。《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受三升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史记·封禅书》:作鄜畤,后九年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其神来,常以夜,光辉若流星,从东南来。集于祠城,则若雄鸡,其声殷殷。云野鸡夜雊以一牢祠,命曰陈宝。

《吕氏春秋·达郁篇》:管仲觞桓公曰:暮矣。桓公乐之,而徵烛。管仲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君可以出矣。《举难篇》: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公子完奔齐。齐侯使为工正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左则受之,日入而说。

《拾遗记》:周灵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夜有二苍龙自天而下来,附徵在之房。因梦而生夫子。《史记·司马穰苴传》:穰苴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日中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

《晏子·杂上篇》: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前驱款门曰:君至。晏子被元,端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公曰: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穰苴介冑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公曰:移于梁丘据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梁丘据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曰:乐哉,今夕吾饮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何以乐吾身。君子曰:圣贤之君,皆有益友,无偷乐之臣。景公弗能及,故两用之。仅得不亡。晏子饮景公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辞曰:诗云:侧弁之俄,言失德也。屡舞傞傞,言失容也。既醉以酒,既饱以德,既醉而出,并受其福,宾主之礼也。醉而不出,是谓伐德宾之罪也。婴已卜其日,未卜其夜。公曰:善。举酒祭之,再拜而出。

《说苑》:景公畋于梧丘,夜犹蚤,公姑坐睡,而梦有五丈夫北面倖卢,称无罪焉。公觉,召晏子而告其所梦。公曰:我其尝杀不辜而诛无罪耶。晏子对曰:昔者,先君灵公畋五丈夫,罟而骇兽,故杀之。断其首而葬之,曰五丈夫之丘。其此耶。公令人掘而求之,则五头同穴而存焉。公曰:嘻。令吏葬之。国人不知其梦也。曰君悯白骨而况于生者乎。不遗馀力矣,不释馀智矣。故曰:人君之为善易矣。

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子为人国相,岂不固哉。吾闻良吏居之三月,而沟渠修。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左传》:公锄为马正,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绕角之役,晋将遁矣。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若多鼓钧声以夜军之,楚师必遁。晋人从之。楚师宵溃。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列子·杨朱篇》:子产相郑。有弟曰:公孙穆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方其眈于色也,屏亲昵,绝交游,逃于后庭,以昼足夜。三月一出,意犹未惬。《列女传》:卫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为谁。夫人曰:此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今伯玉卫之贤大夫也,敬于事上,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使人视之,果伯玉。

《左传》:吴伐楚,战于长岸,大败。吴师获其乘舟馀皇。吴公子光,使长鬣者三人,潜伏于舟侧,曰:我呼馀皇,则对。师夜从之,三呼皆迭对,楚师乱。吴人大败之,取馀皇以归。

《越绝书》:子胥乃南奔吴,至江上见渔者曰:来渡我。渔者知其非常人也。欲往渡之,恐人知之,歌而往过之曰:日昭昭侵以施,与子期甫芦之埼。子胥即从渔者之芦埼,日入,渔者复歌往曰:心中目施,子可渡河,何为不出。船到,即载入船而伏。

《拾遗记》:越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贡于吴。吴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捲以待月。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人。

《吴越春秋》:阖闾治姑苏之台,旦食䱉山,昼游苏台,射于鸥陂,驰于游台。

越王念复吴雠,非一日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中夜潜泣泣而复啸。

《国语》:吴王起师,军于江北,越王军于江南。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明日将舟战于江,及昏,乃令左军衔枚溯江五里以须,亦令右军衔枚踰江五里以须。夜中,乃令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吴师闻之,大骇。

《左传》: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秦伯使辞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楚子围蔡里而栽,广丈高倍。夫屯昼夜九日,如子西之素。〈注〉夫犹兵也,垒未成。故令人在垒里屯守。蔡子西本计为垒,当用九日而成。

《列子·殷汤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𩰚,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篇》:孔子适季氏康子,昼居内寝。孔子问其所疾,康子出见之。言终,孔子退。子贡问曰:季孙不疾而问诸疾,礼与。孔子曰:夫礼,君子不有大故,则不宿于外,非致齐也。非疾也,则不昼处于内。是故,夜居外,虽吊之可也。昼居于内,虽问其疾可也。《礼记·檀弓》:鲁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踰月则其善也。

穆伯之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孔子曰:知礼矣。

《礼器》:子路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虽有强力之容,肃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临祭,其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曰:谁谓由也而不知礼乎。

《说苑》:巫马期治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处,以身亲之。而单父治。

《吕氏春秋·爱类篇》:公输般为高云梯,欲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庄子·外物篇》: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箕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新序》: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搆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弗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

《列子·黄帝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韩子内储说上·七术篇》:戴驩,宋太宰,夜使人曰:吾闻数夜有乘辒车至李史门者,谨为我伺之。使人报曰:不见辒车,见有奉笥而与李史语者。有间李史受笥。《新序》: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关弓射之,灭矢饮羽。下视,知石也。却复射之,矢摧无迹。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列子·周穆王篇》: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日,昼夜各分。我昼为仆,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眠中啽呓呻呼,彻旦息焉。尹氏病之,以访其友。友曰:若位足荣身,资财有馀,胜人远矣。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耶。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取而朝忘。《列女传》:齐女徐吾,与邻妇李吾之属,会烛相从夜绩。李吾谓其属曰:徐吾烛数不属,请无与夜也。徐吾曰:妾起常先,息常后,洒扫陈席,以待来者。自与蔽薄,坐常处下。凡为贫,烛不属故也。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馀光乎。李吾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

《韩非子》: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悦,国以治。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道应训》:尹需学御,三年而无得焉。私自苦痛,常寝想之。中夜,梦受秋驾于师。明日往朝,师望之,谓之曰:吾非爱道于子也,恐子不可予也。今日教子以秋驾。尹需反走,北面再拜曰:臣有天幸,今夕固梦受之。《抱朴子·仙药篇》: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吕氏春秋·慎小篇》: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日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明日有人偾南门之外表者,仕长大夫。明日,日晏矣,莫有偾表者。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吴起自见,而出仕之长大夫。夜日又复立表,又令于邑中如前。邑人守门争表,表加植,不得所赏。自是之后,民信吴起之赏罚。

《战国策》:莫敖子华,对楚威王曰:昔令尹子文,未明而入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也。

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谭拾子曰:请以市喻。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

《春秋后语》:苏秦归周,虽多蓄,亦何以为。于是夜发书箧数十,得周书阴符而读之。欲睡,引锥刺股,血流至踝。暮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汉书·刑法志》: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

《高帝本纪》:高帝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

《史记·留侯世家》:良更名姓,亡匿下邳。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风俗通义》:韩信尝从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早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意,遂绝去。《史记·淮阴侯传》: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蓖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信耳佯走水上军。赵果空壁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信所出奇兵,共驰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已不胜,欲还归壁,壁皆汉帜。大惊,兵遂乱。

《汉书·项籍传》:籍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魏勃,少时,欲求见齐相曹参。家贫无以自通,乃常独早夜扫齐相舍人门外。相舍人怪之,以为物而伺之,得勃。勃曰:愿见相公,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于是,舍人见勃。曹参因以为舍人。《汉书·贾谊传》:文帝思谊,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西京杂记》: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欲然。

《汉书·郑当时传》:当时,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

《史记·李广传》:匈奴大入上郡,广从百骑。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敌,皆惊上山陈。广令诸骑皆下马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有白马将出,护其兵。广上马,与十馀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皆引兵去。平旦,广乃归其大军。

广居家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常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韩将军后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汉书·李广传注》:刁斗,以铜作鐎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

《礼乐志》:武帝定郊祀之礼,祠太一于甘泉,就乾位也。祭后土于汾阴泽中,方丘也。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

《郊祀志》: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

《洞冥记》:元光中,帝起寿灵坛,高八尺。帝使董谒乘云霞之辇以升坛。至夜三更,闻野鸡鸣。忽如曙,西王母驾元鸾歌,春归乐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绕梁三匝乃止,坛旁草树枝叶,或翻或动,歌之感也。

《汉书·武帝本纪》:元封四年,祠后土。诏曰:朕躬祭后土地祇,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

《汉官仪》:元封封禅,昼有白气,夜有赤光。

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

尚书郎入直台中,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昼夜更宿,帷帐画通中枕卧旃蓐,冬夏随时改易。

《汉旧仪》:黄门郎属黄门,令日暮入,对青琐门,拜名曰夕郎。

奉玺书使者,爱驰传其驿骑也。三骑昼夜行,千里为程。

昼漏尽,夜漏起,省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

《雍录》:汉世,给事中夕入青琐门对拜。师古曰:青琐者,为连琐文而青涂也。

《洞冥记》:有梦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则出。亦名怀梦。怀其叶,则知梦之吉凶,立验也。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可得。朔乃献一枝。帝怀之,夜果梦夫人。因改曰怀梦草。

帝好微行。于长安城西,夜见一螭游于路。董谒曰:昔桀媚末喜于膝上,以金簪贯玉螭腹为戏。今螭腹馀金簪穿痕得非此耶。曰:白龙鱼鳞,网者食之。帝曰:试我也。

帝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为屑,以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光不灭。有双蛾如蜂赴火,侍者举麟须拂拂之。

帝常见彗星。东方朔折指星之木,以授帝。帝以木指彗星,星寻则没也。星出之夜,野兽皆鸣。别说谓之兽鸣星。

影娥池中有鼊龟,望其群出岸上,如连璧,弄于沙岸也。故语曰:夜未央,待龟黄。

东方朔曰: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亦有园囿池苑,皆植异木异草。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鬼物之形。仙人宁封常服此草,于夜暝时,转见腹光通外。亦名洞冥草。帝令剉此草为泥,以涂云明之馆。夜坐此馆,不加灯烛。亦名照魅草。以藉足,履水不沉。

《东方朔传》:郭舍人曰:客从东方来,歌讴且行,不从门入,踰我垣墙。游戏中庭,上入殿堂,击之拍拍,死者穰穰,格𩰚而死,主人被创,是何物也。朔曰:利喙细身,昼亡夜存。嗜肉恶烟,为指掌所扪。臣朔愚,戆名之曰蚊。舍人辞穷,当复脱裈。

《汉书·主父偃传》: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时徐乐严安亦俱上书,言世务。书奏,上召见三人,谓曰:公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洞冥记》:郭琼,东郡人也,形貌丑劣,而意度过人。曾宿人家,乞薪,自照读书。昼眼眼不闭,行地无迹。帝闻其异,徵焉。

《贾氏说林》:李陵为单于围,夜半使郭超吹笛,声多悲惨,人皆流涕,解围北走。

《宋书·符瑞志》:昭帝元凤二年正月,太山莱芜山南民,夜闻讻讻,有数千人声。晨往视之,见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三十八围,入地八尺,三石为足立。后,白鸟数千集其傍。

《成都旧事》:王吉,夜梦一蟛蜞,在都亭,作人语曰:我翌日当舍此。吉觉,异之。使于都亭候之。司马长卿至。吉曰:此人文章,当横行一世。天下因呼蟛蜞为长卿。《汉书·丙吉传》:吉子显,尝从祠高庙。至夕牲日,乃使出取斋衣。〈注〉未祭一日,其夕,展视牲具,谓之夕牲。《会稽记》:射的山南有白鹤山,此鹤为仙人取箭。汉太尉郑弘尝采薪,得一遗箭。顷,有人觅弘,还之。问何所欲。弘识其神人也。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故若耶溪风至今犹然,呼为郑公风。《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

《叙传》:时上方乡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

《西京杂记》:成帝时,交趾越巂献长鸣鸡。伺鸡晨,即下漏验之,晷刻无差。鸡长鸣,则一食顷不绝。

《三辅黄图》: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烟燃,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恐词说繁广忘之,乃裂裳及绅以记其言。至曙而去。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乃出怀中竹牒,有天文地图之书。曰:余略授子焉。

《汉书·刘向传》:向为人简易,廉靖乐道,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王莽传》:天凤三年十月戊辰,王路朱鸟门鸣,昼夜不绝。崔发等曰:虞帝辟四门,通四聪。门鸣者,明当修先圣之礼,招四方之士也。于是,令群臣皆贺。所举四行,从朱鸟门入而对策焉。

《搜神记》: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至华阴山北,见一大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悯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古今注》:汉魏弘,为阌乡啬夫,夜宿一津,逢故人。四顾荒郊,无酒可沽,因以钱投水中,尽夕酣畅。因名沈酿川。

《朝野佥载》:汉时,鄢县南门两扇,忽开忽闭,一声称鸳,一声称鸯。晨夕开闭,声闻京师。汉末恶之,令毁其门。两扇化为鸳鸯,相随飞去。后改鄢县为晏城县。《三辅黄图》:未央宫渐台西,有桂宫,中有光明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帝每旦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会稽典录》:严遵,字子陵。建武五年,诏召遵,设乐阳明殿,命宴会。暮留宿。其夜,客星犯天子宿。

《拾遗记》:郭况,光武皇后之弟也。累金数亿,家僮四百馀人。以黄金为器,工冶之声,震于都鄙。时人谓郭氏之室,不雨而雷,言其铸锻之声盛也。庭中起高阁,长庑,置衡石于其上,以称量珠玉。阁下有藏金窟,列武士卫之。错杂宝以饰台榭,县明珠于四垂,昼视如星,夜望如月。里语曰:洛阳多钱郭氏室,夜月昼星富无匹。其宠者,皆以玉器盛食。故东京谓郭家为琼厨金穴。况小心畏慎,虽居富势,闭门优游,未曾干世事。为一之智也。《后汉书·郅恽传》:恽为上东城门候。帝尝出猎,车驾夜还。恽拒关不开。帝令从者见面于门间。恽曰:火明辽远。遂不受诏。帝乃回从东中门入。明日,恽上书谏,赐布百匹。

《尹敏传》:敏与班彪亲善,每相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自以为钟期、伯牙、庄周、惠施之相得也。

《拾遗记》:贾逵年五岁,明慧过人。其姊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汉明帝月夜宴群臣于照园,大官进樱桃,以赤瑛为盘,赐群臣。月下视之,盘与樱桃一色。群臣皆笑云:是空盘。

《后汉书·廉范传》:范迁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

《钟离意传》:药崧者,河内人。天性朴忠,家贫。为郎,尝独直台上,无被枕杫,食糟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嘉之。自此,诏大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皂袍及侍史二人。

《律历志》:永元十四年十一月甲寅,诏曰:告司徒司空,漏所以节时分定昏明,昏明长短起于日去极远近。日道周不可以计率分。当据仪度下参晷景。今官漏以计率分昏明,九日增减一刻,违失其实,至为疏。数以耦法。太史待诏霍融上言不与天相应,太常史官运仪下水,官漏失天者,至三刻,以晷景为刻,少所违失。密近有验。今下晷景漏刻,四十八箭立成,斧官府当用者,计吏到班。予四十八箭文多故魁,取二十四气日所在,并黄道去极晷景。漏刻昏明中,星刻于下。《桓谭新论》:博士弟子韩生,遭三夜,有奇梦来,以问人。人教晨起厕中,祝之。三旦,人告以为祝诅,捕治,数日死。

《后汉书·曹褒传》:褒少笃志,博雅疏通,常憾朝廷制度未备。慕叔孙通汉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三辅决录》:冯豹为尚书郎。每奏事,未报,常伏省闼下,或自昏至明。天子默使人持被覆之。

《后汉书·班固传》: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每行巡狩,辄献上赋颂。

《和熹邓皇后本纪》:后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耶。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李南传》:太守马棱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宁。南特通谒贺棱,意有恨,谓曰:太守不德,今将即罪。而君反相贺邪。南曰:旦有善风,明日中时,应有吉问。故来称庆。旦日,棱延望景晏,以为无徵。至晡乃有驿使赍诏书,原停棱事。南问其迟留之状。使者曰:向度宛陵浦里马踠足,是以不得速。棱乃服焉。《会稽典录》:女子曹娥者,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

《后汉书·杨震传》:震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杨秉传》:宦竖之官,本在给使省闼,司昏守夜。

《刘宠传》:宠拜会稽太守,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徵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人,赍百钱以送宠。曰: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为人选一大钱受之。《孟尝传》:尝被徵,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

《拾遗记》:汉灵帝中平三年,游于西园,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

《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边韶传》:韶字孝先,以文学知名,教授数百人。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韶潜闻之,应时对曰: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嘲者大惭。韶之才捷,皆此类也。

《郭泰别传》:林宗过薛恭祖。恭祖问曰:闻足下见袁奉,高车不停,轨銮不辍。轭从叔度,乃弥日信宿也。《拾遗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月令正义》:蔡邕以星见为夜。日入后三刻,日出前三刻,皆属昼。

《蜀志·庞统传》: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人士之冠冕。

《魏志·周宣传》:宣为中郎,属太史。尝有问宣曰:吾昨夜梦见刍狗,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美食耳。有顷,出行,果遇丰膳。后又问宣曰: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欲堕车折脚,宜戒慎之。顷之,果如宣言。后又问宣:昨夜复梦见刍狗,何也。宣曰:君家欲失火,当善护之。俄,遂火起。又问宣曰:三梦刍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饮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

《管辂传》:辂过清河,倪太守,时天旱,问辂雨期。辂曰:今夕当雨。是日旸燥,昼无形似。府丞及令在坐,咸谓不然。到鼓一中,星月皆没,风云并起,竟成快雨。〈注〉《辂别传》:辂与倪清河相见,既刻雨期,倪犹未信。辂曰:夫造化之所以为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十六日壬子,直满,毕星中已有水气,水气之发动于卯辰,此必至之应也。倪便留辂。至日向暮,了无云气。辂言: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有阴鸟和鸣。又少男风起,众鸟和翔。其应至矣。须臾,果有艮风鸣鸟。日未入东南,有山云楼起。黄昏之后,雷声动天。到鼓一中,大雨河倾。清河王经,去官还家。辂与相见,经曰:近有一怪,大不喜之,欲烦作卦。卦成,辂曰:爻吉,不为怪也。君夜在堂,户前有一流光如燕爵者,入居怀中。殷殷有声,内神不安,解衣彷徉,招呼妇人,觅索馀光。经大笑曰:实如君言。辂曰:吉,迁官之徵也。其应行至。顷之,经为江夏太守。

《钟会传》:会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

《酉阳杂俎》:王肃造逐鼠丸,以铜为之,昼夜自转。《拾遗记》: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灵芸未至,京师十里,帝乘雕玉之辇,以望车徒之盛。嗟曰:昔者言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今非云、非雨、非朝、非暮。改灵芸之名曰夜来。《酉阳杂俎》:魏明帝时,苑中合欢草,状如蓍,一株百茎。昼则众条扶疏,夜乃合一茎,谓之神草。

《拾遗记》:孙亮作绿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常宠四姬,皆振古绝色。一名朝姝,二名丽居,三名洛珍,四名洁华。使四人坐屏风内,而外望之,了如无隔,惟香气不通于外。

《吴志·步骘传》:骘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昼勤四体,夜诵经传。

《拾遗记》:咸熙二年,宫中夜异兽,白色光洁,绕宫而行。阉官见之,以闻于帝。帝曰:宫闱幽密,若有异兽,皆非祥也。使宦者伺之。果见一白虎子遍房而走,候者以戈投之,即中左目。比往取视,惟见血在地,不复见虎。搜检宫内及诸池,并不见有物。次检宝库中,得一玉虎头枕,眼皆伤,血痕尚湿。帝该古博闻云,汉诛梁冀,得一玉虎头枕,云单池国所献。检其额下,有篆书字,云是帝辛之枕,尝与妲己同枕之。是殷时遗宝也。又按《五帝本纪》云,帝辛,殷代之末,至咸熙,多历年所,代代相传。凡珍宝久,则生精灵,必神物凭之也。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