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上

音与传义背

《小雅·伐木》篇:“无酒酤音‘古’ 我。”《集传》:“酤,贾也。”

《释文》:“酤,毛音‘户’,一宿酒也。”《说文》同。郑音“顾”,又音“沽”,贾也。今《集传》既用郑义,则“酤”当音“顾”或音“沽”。《集韵》“酤”字有音“古”者,亦训“一宿酒”,非“贾”也。

又:“蹲蹲音‘存’ 舞我。”《集传》:“蹲蹲,舞貌。”

《释文》:“蹲,七旬反,音逡。”《说文》《尔雅》并作“墫”,从土旁,其音同。《集传》既训“舞貌”,则“蹲”非“蹲踞”之义,安得音“存”?

《六月》篇:“织音‘志’ 文鸟章。”《集传》:“织、帜,字同。”

《释文》:“织,音‘志’,又尺志反。”此云音“志”,实本《释文》。但《集传》既云与“帜”同,则是《释文》之第二音,而不得复音“志”矣。

《车攻》篇:“助我举柴音‘恣’ 。”《集传》:“柴,《说文》作‘㧘’,谓积禽也。”

《释文》:“柴,子智反。音‘委积’之‘积’。又才寄反。”《说文》:“㧘,音‘渍’。前智反。”是即《释文》之“才寄反”也。《集传》既引《说文》,不应别作一音。况此字亦从无音“恣”者。

《节南山》篇:“不宜空我师。”《集传》:“空,穷也。”

空,苦贡反。此不音,盖误以为如字。

《正月》篇:“胡为虺蜴音‘易’ 。”《集传》:“蜴,螈也。”

《毛传》:“蜴,螈也。”《释文》:“蜴,星历反。字又作‘蜥’,是‘蜴’字读与‘蜥’同。”《集传》既用毛说,亦当仍用旧音为是。

戴东原曰:“‘蜥易’之‘易’,无虫旁。有虫旁作‘蜴’,便音‘蜥’,不音‘易’。《方言》有‘易蜴’及‘脉蜴’,并音‘析’。乃知陆德明之说得之。若《尔雅》则‘易’‘蜴’二字溷为一矣。”

又:“夭夭音‘腰’ 是椓。”《集传》:“夭,祸也。”

夭,本於兆反,又於遥反。《集传》既训为“祸”,则於兆反是也。

《雨无正》篇:“舍音‘赦’ 彼有罪。”《集传》:“舍,置也。”

《释文》:“舍,一音‘捨’。”《集传》既训为“置”,安得音“赦”?

《巧言》篇:“僭音‘谮’ 始既涵。”《集传》:“僭始,不信之端也。”

《毛传》:“僭,数也。”《郑笺》:“僭,不信也。”《释文》云:“僭,毛:侧荫反;郑:子念反。”《集传》既依郑训为“不信”,自当读从本音。况《大雅·瞻卬》篇:“谮始竟背。”《桑柔》篇:“朋友已谮。”彼注俱依郑氏训“不信”而音“僭”。宁有此诗本是“僭”字,而反云音“谮”乎?

《大雅·皇矣》篇:“柞棫斯拔音‘佩’ ,松柏斯兑徒外反 。”《集传》:“拔、兑,见《绵》篇。此亦言其山林之间道路通也。”

《绵》篇“兑”字,《释文》本有吐外、徒外二读。此徒外反,亦本《释文》,未为不是。但《集传》之意,实主吐外反。玩前后两篇,注说甚明。乃于《绵》篇则云“吐外反”,于此又云“徒外反”。非惟不合朱子?岂不自相矛盾乎?

又:“克顺克比音‘匕’ 。”《集传》:“比,上下相亲也。”

“比”字,《释文》本音必里反,此云音“匕”是也。然《集传》训“比”为“上下相亲”,则当为毗志反,不得音“匕”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引此诗,以为九德而解之。此章注所云“教诲不倦”。三者皆其本支也。其云“择善而从之曰比”,杜注谓:“比方善事,使相从也。”是“比”亦读如字。故《释文》无音切。今《集传》不用其“择善而从”之说,而改云“上下相亲”。明是“相亲”,“比”可知矣,乃犹得云音“匕”乎?

《卷阿》篇:“伴音‘判’ 奂音‘唤’ 尔游矣。”《集传》:“伴奂,闲暇之意。”

《注疏》:“伴奂”,毛以为“广大有文章”,郑以为“自纵弛之意”是。毛读“伴”为“畔”,“奂”为“唤”,郑则读为“判换”,《释文》分说甚明。今《集传》云“闲暇之意”,固犹郑氏所云“自纵弛”也,乃“伴”字音“判”。既从郑义,“奂”字音“唤”,又溷毛音,不亦两失之乎?

《桑柔》篇:“靡所止疑音‘屹’ 。”《集传》:“疑,读如《仪礼》‘疑立’之‘疑’,定也,言居无所定。”

此诗《释文》“疑,鱼陟反”,若《仪礼·士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诸篇云“疑立”,《释文》并鱼乙反,皆不音“屹”。此字亦本无音“屹”者,况朱子明取《仪礼》之音。而妄以“屹”音当之乎?

《集传》用旧训义而无音

《唐风·山有枢》篇:“山有枢。”《集传》:“枢,荎也,今刺榆也。”

《毛传》云:“枢,荎也。”《孔疏》云:“枢,荎。释木文。” 今本《尔雅》从草作櫙。 郭璞云:“今之刺榆也。”《释文》云:“枢,本或作‘蓲’,乌侯反。”是“枢”与“蓲”通,当音“殴”。

《豳风·七月》篇:“八月剥枣。”《集传》:“剥,击也。”

《郑笺》:“剥,击也。”《释文》云:“剥,普卜反。”是“剥”音“扑”,与“扑”通。

《小雅·天保》篇:“如月之恒。”《集传》:“恒,弦也。月上弦而就盈。”

《毛传》云:“恒,弦也。”《郑笺》云:“月上弦而就盈。”《释文》云:“恒,本亦作‘ ’,同古邓反。沈:古恒反,弦也。”是“恒”字通作“ ”,兼平、去二音。

《采薇》篇:“彼尔维何。”《集传》:“尔,华盛貌。”

此亦旧训也。《释文》云:“尔,乃礼反。”《说文》作“薾”,其音同。是“尔”与“薾”通,不当复读如字。

《车攻》篇:“东有甫草。”《集传》:“甫草,甫田也,后为郑地。”

《毛传》:“甫,大也。田者,大芟草以为防,或舍其中。”《郑笺》:“甫草者,甫田之草。郑有圃田。”《释文》:“甫,如字。郑:音‘圃’。谓圃田,郑薮也。”今朱子全主郑说,宜从郑音。 《后汉书·马融传》:“诗咏圃草。”直作“圃”字。注指为《韩诗》。

《无羊》篇:“矜矜兢兢。”《集传》:“矜矜兢兢,坚强也。”

此亦《毛传》旧训。《释文》:“兢,其冰反。”

《 弁》篇:“实维何期。”《集传》:“何期,犹伊何也。”

郑氏云:“何期,犹伊何也。”《释文》云:“期,本亦作‘其’,音‘基’。”是此句正与《魏风·园有桃》篇“子曰何其”、《小雅·庭燎》篇“夜如何其”语意同,宜读为“基”。

《车辖》篇:“德音来括。”《集传》:“括,会也。”

括,当读为“佸”。《毛传》:“括,会也。”《释文》:“括,本又作‘佸’,音‘活’。徐:古阔反。”今朱子既仍《毛传》训义,则“括”当读为“佸”而音“活”,若徐邈之古阔反,则义当训“至”矣,非也。

《都人士》篇:“彼君子女,谓之尹吉。”《集传》:“尹吉,未详。郑氏曰:吉,读为‘姞’。尹氏、姞氏,周之昏姻旧姓也。”

《释文》:“吉,毛:如字。郑:读为‘姞’,其吉反,又其乙反。”今《集传》用郑说,不得复读如字。

《隰桑》篇:“其叶有幽。”《集传》:“幽,黑也。”

《毛传》:“幽,黑色也。”《释文》:“幽,於纠反。”

《大雅·凫鹥》篇:“福禄来为。”《集传》:“为,犹助也。”

《释文》:“为,於伪反,助也。”

《民劳》篇:“柔远能迩。”《集传》:“能,顺习也。”

郑氏云:“能,犹侞也。顺侞其近者。”《释文》云:“能,毛:如字。郑:奴代反。”今《集传》训“能”为“顺习”,即郑“顺如”之义,不当复作“如”字读。

《桑柔》篇:“仓兄填兮。”《集传》:“填,未详。旧说与‘陈’‘尘’同,盖言久也。或疑与‘瘨’字同为病之义。但《召旻》篇内二字并出,又恐未然。今姑阙之。”

《毛传》:“填,久也。”《郑笺》:“丧亡之道,滋久长。”《释文》:“填,音‘尘’。”《疏》云:“《释言》云:‘烝,尘也。’孙炎曰:‘烝,物久之尘。’”则“尘”为久义。古音“尘”“填”字同,故“填”得为久。《集传》虽二说并存,然《瞻卬》《召旻》二篇,并训“填”为“久”;知此,亦以前说为长,宜读“尘”音。

《云汉》篇:“我心惮暑。”《集传》:“惮,劳也,畏也。”

《毛传》训“惮”为“劳”,则音丁佐反。郑训为“畏”,则读如字。《释文》甚明。今《集传》并列两义,则亦当使二音并存。

《崧高》篇:“往近王舅。”《集传》:“近,辞也。”

《毛传》:“近,己也。”《郑笺》:“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释文》:“近,音记。”《孔疏》:“毛以为……往去已,此王之舅也。近得为己,其声相近,故《笺》申之云“如彼记之记也”。《毛传》“己也”之“己”,音与“记”同,皆语辞。今《集传》明用郑氏“辞也”之训,宜作“记”音。

《韩奕》篇:“淑旂绥章。”《集传》:“绥章,染鸟羽或旄牛尾为之,注于旂竿之首,为表章者也。”

《毛传》:“绥,大绥也。”《郑笺》:“绥,所引以登车,有章采也。”《释文》:“绥,本亦作‘ ’。毛:如谁反。郑:音‘虽’。”《集传》正用毛说,当音如谁反,不当读“虽”。

《瞻卬》篇:“孔填不宁。”《集传》:“填,久也。”

《召旻》篇:“孔填不宁。”《集传》:“填,久也。”

此上二条,俱当音“填”为“尘”,说见《小雅·桑柔》篇。

《周颂·访落》篇:“於乎悠哉,朕未有艾。”《集传》:“艾,如‘夜未艾’之‘艾’,言其道远矣,予不能及也。”

《小雅·庭燎》篇,《集传》训“艾”为“尽”,是本作“刈”音。

《桓》篇:“皇以间之。”《集传》:“‘间’字之义未详。《传》曰:间,代也。言君天下以代商也。”

间,古苋反,音“涧”。

《集传》有异义而不别为之音

《大雅·下武》篇:“应侯顺德。”《集传》:“应,如‘丕应徯志’之‘应’。”

应,本如字,音“鹰”。今依注当音“譍”。“丕应徯志”,《虞书·益稷》篇文也。

《周颂·天作》篇:“彼徂矣岐。”《集传》:“岨,险岨之意也。”

徂,本如字,往也。《注疏》并无他说。今《集传》直改“徂”为“岨”。沈存中《笔谈·艺文》篇云:“书之阙误,有可见于他书者。如《诗》‘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后汉书·朱浮传》作:‘彼岨者岐,有夷之行。’”又,王伯厚《玉海》有《诗考》一卷,其序云:“朱文公《集传》‘彼徂者岐’从《韩诗》。”然《韩诗》今不传,而《后汉书·朱浮传》又并无是语,不知沈说何据。今人更指为《后汉书·西南夷传》。考彼传,本是“徂”字,注亦训“往”,不作“岨”也。惟韩昌黎《岐山操》作“彼岨者岐”,是“徂”或作“岨”,其来已久。故《集传》因承旧说,偶未注明“徂”当作“岨”耳。今既遵《集传》,宜作“阻”音。

戴东原曰:“《后汉书·西南夷传》朱辅上疏称《诗》云:‘彼岨者岐,有夷之行。’传曰:‘岐道虽僻,而人不远。’注引《韩诗·薛君传》曰:‘徂,往也。夷,易也。行,道也。岐道阻险而人不难。’”沈括所引即此。疏特误“朱辅”为“朱浮”,误疏为传,又误“徂”为“岨”耳。辅所称传曰盖《韩诗》,薛君治《韩诗》者,而训“徂”为“往”,则《韩诗》不作“岨”字。陆德明《经典释文》博采众本,亦不云“徂”一作“岨”。知此字之讹,盖在宋时。故沈括云云,而朱子亦因之,相沿既久,不可复正。然其误不可不知。

音切之误

《周南·关雎》篇:“关关雎音‘疽’ 鸠。”

雎、疽,并七余反。《论语》“关雎之乱”、《孟子》“痈疽”,朱子《集注》皆云七余反,可见当时本无误读。然《诗·国风》如“只且”“扬且”“狂且”“椒聊且”等文,与二雅中“且”字之为子余反者,莫不音“疽”,则其于“疽”字,竟误认为子余反。“雎”“砠”二字,必不读为七余反矣。朱子宁有是耶?

《卷耳》篇:“我姑酌彼兕音‘似’ 觥。”

兕,徐履反,不音“似”。似,详里反。

又:“陟彼岨音‘疽’ 矣。”

说见《关雎》篇。

《樛木》篇:“葛藟累音‘雷’ 之。”

累,力追反,音“缧”,在支韵。雷乃灰韵。

《桃夭》篇:“有蕡音‘文’ 其实。”

蕡,扶云反,音“坟”。文,无分反,音“闻”。

《汉广》篇:“言刈其蒌音‘闾’ 。”

蒌,力俱反,音“慺”,在虞韵。闾乃鱼韵。

《麟之趾》篇:“于音‘吁’ 嗟麟兮。”

于嗟,叹词。古未有音“于”为“吁”者,不独《释文》为然。凡经中“于嗟”字皆仿此。 《洪武正韵》始误音“吁”。

《召南·草虫》篇:“忧心忡忡音‘充’ 。”

忡,敕中反。充,昌中反。

又:“我心则降音‘杭’ 。”

降,户江反,音“项”,平声,在江韵。杭乃阳韵。

又:“忧心惙惙音‘拙’ 。”

惙,张劣反,当音“辍”。拙,职悦反。

《甘棠》篇:“召伯所憩音‘器’ 。”

憩,起例反,在霁韵。器乃寘韵。

《羔羊》篇:“委音‘威’ 蛇音‘移’ 委蛇。”

委,於危反,音“逶”,在支韵。威乃微韵。

又:“素丝五总音‘宗’ 。”

总,子公反,不音“宗”。总,东韵。宗乃冬韵。

《小星》篇:“寔与‘实’同 命不同。”

寔,时职反。寔者,是也,与“实”字音义俱别。

《野有死麕》篇:“舒而脱脱音‘兑’ 兮。”

《释文》:“脱,吐外反。”此音“兑”,不知所本;或本音“蜕”,而传刻者误失虫旁。

《驺虞》篇:“壹发五豵音‘宗’ 。”

豵,亦子公反,不音“宗”。

《邶风·柏舟》篇:“不可以茹音‘孺’ 。”

茹,本如预反,又如庶反,并在御韵。孺乃遇韵。

又:“觏音‘垢’ 闵既多。”

觏,古豆反,与“遘”通,音“构”。“垢”字音“苟”。此误以上声之音为去声。

《击鼓》篇:“忧心有忡音‘充’ 。”

误与《草虫》篇同。

《凯风》篇:“ 与‘演’同 睆黄鸟。”

,胡显反,音“岘”。演,以浅反,音“衍”。二音相去远甚。

《雄雉》篇:“泄泄与‘异’同 其羽。”

泄,移世反,音“曳”,在霁韵。异乃寘韵。

又:“不忮与‘至’同 不求。”

忮,之豉反,音“寘”,不音“至”。《广韵》“寘”“至”各为一韵,今亦同韵而异纽。

《匏有苦叶》篇:“浅则揭与‘器’同 。”

揭,苦例反,音“憩”,在霁韵。器乃寘韵。

又:“招招音‘韶’ 舟子。”

《释文》:“招,如字。”此音“韶”,不知所本。

《谷风》篇:“其甘如荠音‘泚’ 。”

荠,齐礼反。泚乃纸韵,千里反,与“荠”韵部分各别。

又:“匍匐蒲卜反 救之。”

匍,本蒲北反,在陌韵。蒲卜切是屋韵字。

又:“有洸有溃音‘绘’ 。”

溃,胡对反,在队韵。绘乃泰韵。

又:“既诒我肄音‘异’ 。”

肄,以世反,与“勚”通,并不音“异”。此亦霁、寘二韵相溷者。

《简兮》篇:“硕人俣俣音‘语’ 。”

俣,五矩反,在麌韵,与“语”韵部分各别。

《泉水》篇:“饮饯于祢音‘你’ 。”

祢,乃礼反,音“沵”,在荠韵。你,乃里反,在纸韵。

《北风》篇:“既亟只且音‘疽’ 。”

且,本子余反,音“疽”误。

《静女》篇:“贻我彤音‘同’ 管。”

彤,徒冬反,音“佟”,在冬韵。同乃东韵。

《鄘风·君子偕老》篇:“委委音‘威’ 佗佗。”

误与《召南·羔羊》篇同。

又:“扬且音‘疽’ 之晳也。”

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定之方中》篇:“升彼虚音‘岖’ 矣。”

虚,本古“丘墟”字,起居反,在鱼韵。岖乃虞韵。

《干旄》篇:“孑孑音‘结’ 干旄。”

孑,居热反,又居列反,音“揭”。旧在薛韵,今与“结”同在屑韵而异纽。

又:“素丝纰音‘避’ 之。”

纰,皮至反,音“备”。旧在至韵,今与“避”同在寘韵而异纽。

《载驰》篇:“众稺音‘彘’ 且狂。”

稺,与“稚”同,直吏反,在寘韵。彘乃霁韵。

《卫风·淇奥》篇:“绿竹青青音‘精’ 。”

青,子丁反,音“菁”,在青韵。精乃庚韵。

又:“会音‘怪’ 弁如星。”

会,古外反,音“桧”,在泰韵。怪乃卦韵。

《硕人》篇:“衣锦褧音‘颎’ 衣。”

褧,苦迥反,音“䌹”。《郑风·丰》篇:“衣锦褧衣。”注:“褧、䌹同。”是也。未有音“颎”者。颎,本古迥反。《小雅·无将大车》篇:“不出于颎。”注云:“颎,音‘耿’。”是也。

《氓》篇:“乘彼垝音‘鬼’ 垣。”

垝,俱毁反,音“诡”,在纸韵。鬼乃尾韵。

《竹竿》篇:“籊籊音‘笛’ 竹竿。”

籊,本他历反,音“剔”。惟《广韵》有“徒历反”。

《王风·君子于役》篇:“曷其有佸音‘括’,叶户劣反 。”

佸,本户括反,音“活”。此叶户劣反,即“户括”之转也。不知何故音“括”。

《君子阳阳》篇:“其乐只音‘止’ 且音‘疽’ 。”

只,诸氏反,音“纸”。今经文“只”字不下数十,并是此音,不知何故独于此音“止”。“止”字,诸市反,与“纸”音别。“且”字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中谷有蓷》篇:“有女仳音‘痞’ 离。”

仳,匹婢反,音“庀”。痞,部鄙反,音“圮”。

《郑风·大叔于田》篇:“抑磬音‘庆’ 控忌。”

磬,苦定反,在径韵。庆乃敬韵。

《清人》篇:“驷介旁旁音‘崩’ 。”

旁,补彭反,音“祊”,在庚韵。崩乃蒸韵。

《山有扶苏》篇:“乃见狂且音‘疽’ 。”

《褰裳》篇:“狂童之狂也且音‘疽’ 。”

误并与《邶风·北风》篇同。

《丰》篇:“子之丰音‘风’ 兮。”

丰,芳凶反,音“峰”,在冬韵。风乃东韵。

《溱洧》篇:“士曰既且音‘疽’ 。”

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齐风·还》篇:“遭我乎峱音‘铙’ 之间兮。”

峱,奴刀反,音“猱”,在豪韵。铙是肴韵。

《著》篇:“俟我于著音‘宁’,叶直居反 乎而。”

《释文》:“著,直居反,又直据反。”又云协韵当“直据反”,未有音“宁”者。“宁”字,音直吕反,本上声。《孔疏》以为“著”与“宁”音义同,盖二字义同而音亦相近耳,非“宁”字可读去声也。

按:未定四声以前,凡相近之音,皆可通用。周颙、沈约以后,虽别四声,而古音之存者未尽废。学者随意取读,不能画一。故齐梁以迄唐初,往往一字而数音。如“苇”字,谢峤读平声;“缁”字,沈约读去声,是也。其后《切韵》盛行,乃归一辙。《孔疏》所云“著”“宁”音义同者,盖当时“著”字有上声一读,或“宁”字有去声一读耳。言各有当,不必为之回护,但云今无此音可矣。

《南山》篇:“南山崔崔音‘摧’ 。”

《卷耳》诗“崔嵬”字亦徂回反,此云音“摧”,未为不是。然《释文》于此音子虽反,又音“隹”,则是从来相传之读,亦必有故矣。恐音“摧”者误。

按:《释文》此二音,亦旧读之未画一者。

《敝笱》篇:“其鱼鲂鳏音‘关’ 。”

鳏,古顽反,不音“关”。二字旧不同韵,今亦同韵异纽。

《载车》篇:“垂辔沵沵音‘你’ 。”

沵,乃礼反,音“祢”,在荠韵。你乃纸韵。

又:“行人彭彭音‘邦’ 。”

彭,必旁反,在阳韵。邦乃江韵。

《猗嗟》篇:“终日射音‘石’ 侯。”

射,本食亦反,不音“石”。

《魏风·汾沮洳》篇:“彼汾沮洳音‘孺’ 。”

洳,如预反,音“茹”,在御韵。孺乃遇韵。

《十亩之间》篇:“桑者泄泄音‘异’ 兮。”

误与《邶风·雄雉》篇同。

《唐风·椒聊》篇:“椒聊且音‘疽’ ,远条且。”

误与《邶风·北风》篇同。

《杕杜》篇:“其叶菁菁音‘精’ 。”

菁,子零反,在青韵。精乃庚韵。

《羔裘》篇:“羔裘豹袪音‘岖’ 。”

袪,起居反,音“祛”,在鱼韵。岖乃虞韵。

《秦风·渭阳》篇:“琼瑰音‘妫’ 玉佩。”

瑰,古回反,在灰韵。妫乃支韵。

《陈风·宛丘》篇:“子之汤音‘荡’ 兮。”《集传》:“汤,荡也。”

《毛传》云:“汤,荡也。”《释文》:“汤,他郎反。旧:他浪反。”是“汤”虽训“荡”,而不音“荡”;他书中亦未有音“荡”者。荡,本徒党反。

《东门之枌》篇:“东门之枌音‘文’ 。”

枌,符云反,音“汾”。此与《周南·桃夭》篇音“蕡”为“文”误同。

又:“越以鬷音‘宗’ 迈。”

鬷,子公反,在东韵。宗乃冬韵。

《防有鹊巢》篇:“邛音‘穷’ 有旨苕。”

邛,其恭反,当音“筇”,在冬韵。穷乃东韵。

《月出》篇:“舒夭绍音‘邵’ 兮。”

绍,如字。此字本无去声。

《曹风·候人》篇:“不遂其媾音‘垢’ 。”

媾,古豆反,音“遘”。垢,音“苟”。此与《邶风·柏舟》篇“觏”音“垢”误同。

《豳风·七月》篇:“七月鸣鵙音‘决’ 。”

鵙,工觅反,音如《春秋》“湨梁”之“湨”,是锡韵字,未有音为“决”者。“决”在屑韵,与此远甚。《孟子》:“南蛮 舌之人。”《集注》:“ ,亦作‘鵙’,古役反。”则朱子本音古役反可知。

又:“言私其豵音‘宗’ 。”

误与《召南·驺虞》篇同。

《鸱鸮》篇:“予维音哓哓音‘嚣’ 。”

哓,呼尧反,音“晓”。嚣,许矫反,音“枵”。

《东山》篇:“町音‘廷’ 畽鹿场。”

町,他顶反,此云音“廷”,或“挺”字之误。

又:“熠音‘翊’ 耀宵行。”

熠,以执反,在缉韵。翊,与职反,在职韵。下文“熠耀其羽”同。

又:“有敦音‘堆’ 瓜苦。”

《毛传》:“敦,犹专专也。”《郑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系缀焉。”《释文》:“敦,徒丹反。专,徒端反。”《孔疏》:“敦,是瓜之系蔓之貌,故转为‘专’。”是此“敦”字本不音“堆”,而《集传》又无别训,是用毛、郑旧义可知。何以不作“徒丹反”也?

《九罭》篇:“九罭之鱼鳟音‘尊’ 鲂。”

《释文》:“鳟,才损反,又音‘撰’。”他书亦并无音“尊”者。

《小雅·四牡》篇:“周道倭音‘威’ 迟。”

倭,於危反,音“逶”,在支韵。威乃微韵。

《伐木》篇:“酾音‘师’ 酒有藇。”

酾,所宜反,音“簁”,不音“师”。“师”字,疏夷反。

《天保》篇:“吉蠲音‘娟’ 为饎。”

蠲,古悬反,音“涓”,未有音“娟”者。娟,本於缘反。惟《正韵》“娟”字有“涓”音,于古未之见也。

《采薇》篇:“象弭音‘米’ 鱼服。”

弭,弥氏反,音“弥”,上声,在纸韵。米乃荠韵。

《出车》篇:“于彼郊音‘高’ 矣。”

郊,古肴反,在肴韵。高,古劳反,在豪韵。

又:“忧心忡忡音‘充’ 。”

误与《召南·草虫》篇同。

又:“我心则降音‘杭’ 。”

误与《召南·草虫》篇同。

《南有嘉鱼》篇:“烝然罩罩音‘笊’ 。”

罩,张教反,音“爪”,去声,未有音“笊”者。笊,音“爪”,今“笊篱”字,见《唐书·安禄山传》。此误以上声为去声。

又:“甘瓠累音‘雷’ 之。”

误与《周南·樛木》篇同。

《蓼萧》篇:“零露瀼瀼音‘壤’ 。”

瀼,《释文》:“如羊反,又乃刚反。”此云音“壤”,或“攘”字传刻之讹。

又:“零露泥泥音‘你’ 。”

泥,乃礼反,音“祢”,在荠韵。你乃纸韵。误与《邶风·泉水》篇“祢”字同。

《菁菁者莪》篇:“菁菁音‘精’ 者莪。”

误与《唐风·杕杜》篇同。

《六月》篇:“ 狁匪茹音‘孺’ 。”

误与《邶风·柏舟》篇同。

又:“四牡既佶音‘吉’ 。”

佶,其乙反,又其吉反,未有音“吉”者。

《采芑》篇:“路车有奭音‘肸’ 。”

奭,许力反,音“赩”,在职韵。肸,在质韵。《瞻彼洛矣》篇:“ 韐有奭。”注音“赩”,与此自相矛盾。

又:“八鸾玱玱音‘仓’ 。”

玱,七羊反,无音“仓”者。惟训“玉色”者乃音“仓”。

《吉日》篇:“麀鹿麌麌。”

麌,愚甫反,音“俣”。“麌”“语”各为韵。此误与《邶风·简兮》篇“俣”字同。

又:“殪音‘意’ 此大兕。”

殪,於计反,在霁韵。意乃寘韵。

《沔水》篇:“沔音‘免’ 彼流水。”

沔,弥兖反,当音“缅”,不音“免”。

《祈父》篇:“靡所底音‘抵’ 止。”《集传》:“底,至也。”

底,之履反,音“指”。此音“抵”,误。

《我行其野》篇:“蔽芾其樗音‘枢’ 。”

樗,敕居反,音“摅”,在鱼韵。《豳风·七月》篇:“采荼薪樗。”注云“敕书反”是也。枢,昌朱反,乃虞韵字。

又:“言采其蓫。”

蓫,敕六反,音“蓄”,惟《广韵》音“逐”。

《斯干》篇:“朱芾音‘沸’ 斯皇。”

芾,与“韨”同,音“弗”。今音“沸”,误。

又:“惟虺音‘毁’ 惟蛇。”

虺,虚鬼反,在尾韵。毁乃纸韵。

《正月》篇:“胡为虺音‘毁’ 蜴。”

误与《斯干》篇同。

又:“哿音‘可’ 矣富人。”《集传》:“哿,可也。”

哿,哥我反,义虽训“可”,从未有音“可”者。况《孟子》引此诗,朱子《集注》亦音工可反。

《十月之交》篇:“蹶音‘愧’ 维趣马。”

蹶,俱卫反,音“刿”,在霁韵。愧乃寘韵。

《雨无正》篇:“莫知我勚音‘异’ 。”

勚,夷世反,在霁韵。异亦寘韵。

又:“哿音‘可’ 矣能言。”《集传》:“哿,可也。”

误与《正月》篇同。

《小旻》篇:“伊于胡底音‘抵’ 。”《集传》:“底,至也。”

误与《祈父》篇同。

《小宛》篇:“题音‘弟’ 彼脊令。”

题,大计反,当音“睇”。

又:“惴惴音‘赘’ 小心。”

惴,之瑞反,在寘韵。赘乃霁韵。

《小弁》篇:“萑苇淠淠音‘譬’ 。”

淠,匹计反,在霁韵。譬乃寘韵,匹致反。

又:“维足伎伎音‘祈’ 。”

伎,通作“跂”,其宜反,在支韵。祈乃微韵。

又:“涕既陨音‘蕴’ 之。”

陨,本于敏反,音“殒”。此云音“蕴”,实仍《释文》之旧。但此字不得有“蕴”音。而《释文》于凡“陨”字,亦都未有音“蕴”者。盖必传刻之讹也,当仍用“于敏反”为是。

按:此亦旧韵之未画一者。

《巧言》篇:“曰父母且音‘疽’ 。”《集传》:“且,语辞。”

《释文》:“且,七余反。”音“疽”,是协韵。盖郑氏本读“且”为七也反耳。今《集传》既明云“语辞”,则当用“子余反”,不当音“疽”。总由“疽”字误读也。

又:“乱庶遄音‘椽’ 沮。”

遄,市专反。椽,直缘反。声音全别。

又:“跃跃音‘笛’ 毚音‘残’ 兔”。

跃,他历反,音“笛”误。毚,士咸反,音“谗”,在咸韵。残乃寒韵。

又:“尔居徒几音‘纪’ 何。”

几,居岂反,音“虮”,在尾韵。纪乃纪韵。

《蓼莪》篇:“拊我畜音‘旭’ 我。”

畜,许六反,在屋韵。旭乃沃韵。

《大东》篇:“契契音‘器’ 寤叹。”

契,苦计反,在霁韵。器乃寘韵。

《北山》篇:“王事傍傍音‘崩’ 。”

傍,布彭反,音“祊”,在庚韵。崩乃蒸韵。

《楚茨》篇:“祝祭于祊音‘崩’ 。”

祊,补彭反,在庚韵。不当音“崩”,误与上同。

又:“执爨踖踖音‘积’,叶七略反 。”

踖,七夕反,不音“积”,“叶七略反”亦误。说见“误音为叶”类。

又:“我孔熯音‘善’ 矣。”

熯,而善反,又呼但反,云音“善”误。今坊刻亦有云京本作“而善反”者。然则此经音读之非旧,即此可见矣。

又:“乐具入奏音‘族’ 。”

《商颂·烈祖》篇:“鬷假无言。”《集传》云:“鬷,《中庸》作‘奏’。古声‘奏、族’相近,‘族’声转平而为一耳。”然此不过古声相近,不可直云“奏”音“族”。《汉书·严安传》:“调五声使有节族。”注云:“族,音‘奏’。节,止也。奏,进也。”若此之类固多有之,要皆“族”音“奏”,未闻“奏”之音“族”也。

按:“奏”“族”二字,古音相同,此本可以不辨。然古字通用,其例有二:一为假借之字,字虽异而音不变——“尚”之为“上”,“粤”之为“曰”是也;一为互转之音,义不变而音少移——“何”之为“瑕”,“我”之为“卬”是也。然皆双声转变,随口相通,要不得音“瑕”为“何”,音“卬”为“我”。“奏”之为“族”,盖亦此类,未可定为当音“族”。且《集传》注为叶者,皆古音;注音某者,皆今音。亦未可忽杂古音,自乱其例。史氏此辨不为无理,故已删而仍存之。

《桑扈》篇:“万邦之屏音‘丙’ 。”

屏,卑郢反,音“饼”,不音“丙”。屏,旧在静韵,今与“丙”同在梗韵而异纽。

又:“不戢音‘缉’ 不那。”

戢,庄立反。缉,七入反。

又:“兕觥其觩音‘求’ 。”

觩,音“虬”,不音“求”。

《 弁》篇:“无几音‘己’ 相见。”

误与《巧言》篇同。

《宾之初筵》篇:“威仪怭怭音‘弻’ 。”

怭,毗必反,音“邲”,不音“弻”。

《采菽》篇:“其旂淠淠音‘譬’ 。”

淠,匹弊反,又普盖反,又匹计反,不音“譬”。

又:“乐只音‘止’ 君子。”

误与《王风·君子阳阳》篇同。

《角弓》篇:“绰绰有裕‘预’‘与’二音 。”

裕,羊树反,音“喻”,在遇韵,不音“预”。预是御韵。云音“与”,更误以叶为音。

又:“交相为瘉同上 。”

瘉,羊朱反,音“俞”,云音“同上”,误甚。此字又有“羊主反”,亦非音“与”。

又:“见 音‘现’ 曰消。”

,乃见反,不音“现”。

又:“式居娄音‘虑’ 骄。”

娄通作“屡”,力住反,在遇韵。虑乃御韵。

《菀柳》篇:“不尚愒音‘器’ 焉。”

愒,欺例反,音“憩”;又丘丽反,音“契”,并在霁韵。器乃寘韵。

又:“无自瘵音‘债’ 焉。”

瘵,侧界反,音《左传》“祭仲”之“祭”,不音“债”。

《都人士》篇:“我心苑音‘韫’ 结。”《集传》:“苑,屈也,积也。”

《释文》:“苑,音於勿反,屈也,积也;又音‘郁’,又於阮反。”并无“韫”音。惟《礼运》“事大积焉而不苑”,《释文》音“苑”为於粉反,训为“积”,或即此注音“韫”所本。然但可训“积”,非“屈”字之义矣。

《白华》篇:“有扁音‘辩’ 斯石。”《集传》:“扁,卑貌。”

扁,必显反,又必浅反。此云音“辩”,不知所本。“扁”字音“辩”,固有之,非此之谓也。

《苕之华》篇:“其叶青青音‘精’ 。”

误与《卫风·淇奥》篇同。

《大雅·文王》篇:“王之荩音‘尽’ 臣。”

荩,才刃反,本去声字。“尽”字乃上声。

《绵》篇:“自土沮音‘疽’ 漆。”

沮,七余反。《周颂·潜》篇:“猗与漆沮”,明注为七余反。此云音“疽”,虽不误,然其实读“沮”为子余反,则仍误也。

又:“爰契音‘器’ 我龟。”

误与《小雅·大东》篇同。

又:“肆不殄音‘佃’ 厥愠。”

殄,徒典反,音“蜒”,未有音“佃”者。佃,本音“田”,又音“电”。

又:“亦不陨音‘尹’ 厥问。”

陨,羽敏反,不音“尹”。

又:“维其喙音‘讳’ 矣。”

喙,许秽反,不音“讳”。喙在泰韵,讳乃未韵。

又:“文王蹶音‘愧’ 厥生。”

误与《小雅·十月之交》篇同。

又:“予曰有奔奏音‘走’ 。”

奏,如字。本有作“走”字者,亦音“奏”。未有音“奏”为“走”者。

按:古人用韵,横有五音之分,而纵无四声之别。平上去入皆得相通。颜师古注《汉书》谓之“合韵”,陆德明《经典释文》谓之“协韵”,惟以相近取声。“奏”古音“走”,盖即此例。史氏疏于古音,故不知“奏”可读“走”。然所考乃今音,非古音。则谓“奏”不音“走”,未尝不是。盖周颙、沈约以后,四声之界判然,有不能以古音律今者。

《棫朴》篇:“淠音‘譬’ 彼径舟。”

淠,匹世反,音“睤”,在霁韵。譬乃寘韵。

《皇矣》篇:“作之屏音‘丙’ 之。”

误与《小雅·桑扈》篇同。

又:“其菑其翳音‘意’ 。”

翳,於计反,音“殪”,在霁韵。意乃寘韵。

又:“其檿音‘厌’ 其柘。”

檿,於簟反,音“魇”,未有音“厌”者。

又:“串音‘贯’ 夷载路。”

串,古患反,音“惯”,不音“贯”。

又:“王如字,去声 此大邦。”

王,又去声,此脱一“又”字。

又:“以按音‘遏’ 徂旅。”《集传》:“按,遏也。”

《释文》云:“按,安旦反。本又作‘遏’,安葛反。”是“按”,一作“遏”,并不音“遏”。况《集传》但云“按,遏也”,亦未尝云当读“遏”。

又:“四方以无拂叶分聿反 。”《集传》:“拂,戾也。”

拂,符弗反,凡“拂”“戾”字,莫不皆然。此注无正音,而云“叶分聿反”,是本误读为“弗”也。

又:“白鸟翯翯音‘鹤’ 。”

“翯”字,《孟子》引作“鹤”,以二字本亦可通。然“翯”,户角反,在觉韵。鹤乃药韵。又“翯”有户沃反,亦是沃韵。

按:东、冬、锺、江、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十二韵,皆收穿鼻声,故古音以收声相通。李登《声类》所谓“宫商角徵羽,各为一篇”者,即此类也。“觉”是“江”之入声,“药、铎”是“阳、唐”之入声,“沃”是“冬”之入声,故“翯”“鹤”二字得以互音。然究之非今音也,不得执古音驳之。

《生民》篇:“瓜瓞唪唪音‘蚌’ 。”

唪,本布孔反,又薄孔反。蚌,音步项反。

又:“维秬维秠音‘痞’ 。”

秠,普鄙反,不音“痞”。此与《王风·中谷有蓷》篇误同。

又:“取羝音‘底’ 以軷。”

“羝”之音“底”实本《释文》。然《易经》《尔雅》诸书,凡“羝”字并丁奚反,音“低”。而《释文》于此独用“都礼反”者,盖《释文》原本是“牴”字,故云“牴,都礼反,牡羊也。字亦作‘羝’”。可见音“牴”字,遂为此音耳。且既云字亦作“羝”,则“羝”字自有本音亦明矣。《注疏》所载,误去其“牴”字改为“羝,都礼反”,而又云字亦作“羝”。此遂直云“羝”音“底”,误甚。

《行苇》篇:“醓音‘贪’ 醢以荐。”

醓,他感反,音“贪”,上声。

又:“嘉殽脾臄音‘剧’ 。”

臄,其略反,音“噱”,在药韵。剧,其逆反,在陌韵。

又:“或歌或咢音‘岳’ 。”

咢,五各反,音“谔”,在药韵。岳,五角反,在觉韵。

《既醉》篇:“令终有俶尺六反 。”

俶,本尺叔反。《说文》用尺六反。

又:“永锡祚胤音‘孕’ 。”

胤,以晋反,音“寅”,去声,在震韵。孕,以证反,在径韵。

按:《广韵》四十六“径”为“青”,去声。四十七“证”、四十八“嶝”为“蒸”“登”,去声。平声“青”注独用,“蒸”“登”注同用,则“证”“嶝”可合,而“径”“证”“嶝”,必不可合。阴氏《韵府群玉》误合为一,至今因之,非也。“胤”字本在证韵,此云径韵,盖据今俗本言之。

《凫鹥》篇:“凫鹥音‘医’ 在泾。”

鹥,鸟鸡反,在霁韵。医乃支韵。

《假乐》篇:“假音‘嘉’ 乐君子。”《集传》:“嘉,美也。”

《集传》因《中庸》引此诗作“嘉”,故直云:“嘉,美也。”然本文句下,当云“依《中庸》读作‘嘉’”为是。又疑《集传》亦有脱误。

《泂酌》篇:“民之攸塈音‘戏’ 。”

塈,本许既反,在未韵。戏乃寘韵。但他处多有作“许器反”者,故得音“戏”,然终未当也。

《卷阿》篇:“翙翙音‘讳’ 其羽。”

翙,许会反,在泰韵。讳乃未韵。

《民劳》篇:“无纵诡音‘鬼’ 随。”

诡,俱毁反,音“垝”,在纸韵。鬼乃尾韵。

又:“汔可小愒音‘器’ 。”

愒,去例反,即“憩”本字,在霁韵。器乃寘韵。

又:“俾民忧泄音‘异’ 。”

误与《邶风·雄雉》篇同。

《板》篇:“天之方蹶音‘愧’ 。”

误与《小雅·十月之交》篇同。

又:“无然泄泄音‘异’ 。”

误与《邶风·雄雉》篇同。

又:“听我嚣嚣音‘枭’ 。”

嚣,本音“敖”,他处亦有兼音“枵”者,然皆无“枭”音。“枭”字,坚尧反,音“浇”。

《荡》篇:“疆御多怼音‘队’ 。”

怼,本直类反,音“坠”。《孟子》:“以怼父母。”朱子《集注》亦云直类反。惟《集韵》有徒对反。今无人不读为“队”,其实非也。

又:“天不湎音‘免’ 尔以酒。”

湎,面善反,又莫显反,音“缅”,不音“免”。此与《小雅·沔水》篇误同。

《抑》篇:“矧可射音‘弋’ 思。”

射,羊益反,音“亦”,在陌韵。弋乃职韵。

《桑柔》篇:“具赘音‘惴’ 卒荒。”

赘,之芮反,又拙岁反,皆在霁韵。惴乃寘韵。《小雅·小宛》篇“惴”字音“赘”,误与此同。

《崧高》篇:“式耑音‘椽’ 其行。”

误与《小雅·巧言》篇同。

《韩奕》篇:“笾豆有且音‘疽’ 。”《集传》:“且,多貌。”

《释文》:“且,子余反,七叙反。”愚谓此当以“七叙反”为是,云音“疽”更误。

又:“蹶音‘愧’ 父之子。”

误与《小雅·十月之交》篇同。

又:“麀鹿噳噳音‘语’ 。”

噳,愚甫反,音“俣”,本麌韵,非语韵。

《瞻卬》篇:“士民其瘵音‘债’ 。”

误与《小雅·菀柳》篇同。

《周颂·臣工》篇:“来咨来茹音‘孺’ 。”

误与《邶风·柏舟》篇同。

《雍》篇:“既右音‘又’ 烈考,亦右文母。”《集传》:“右,尊也。”

“右”字,《我将》《时迈》两篇凡再见,《集传》并训为“尊”,而不音“又”。此独音“又”何也?

《载芟》篇:“有实其积音‘渍’ 。”

积,子赐反。渍,疾智反。

《良耜》篇:“有捄音‘求’ 其角。”

捄,其樛反,音“虬”。求,渠尤反。

《丝衣》篇:“兕觥其觩音‘求’ 。”

误与《小雅·桑扈》篇同。

又:“不吴音‘话’ 不敖。”《集传》:“吴,哗也。又能谨其威仪不喧哗,不怠傲。”

《传》云:“吴,哗也。”《笺》云:“不 哗,不敖慢也。”《疏》云:“人自娱乐,必谨哗为声,故以‘娱’为‘哗’也。定本‘娱’作‘吴’。”《释文》:“吴,旧如字。《说文》作‘吴’,吴,大言也。何承天云:‘吴字误,当从口下大,故鱼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惊俗也。音‘话’。”是“吴”字,毛、郑皆训为“哗”,而音则如字,又与“娱”通,未有音“胡化反”者。《释文》引何承天之说,而云此音恐惊俗,是不用其说可知。故自《说文》《玉篇》以至《广韵》《集韵》《韵会》诸书,“吴”字皆无“胡化反”。且《释文》此条本多脱误颠倒,《释文》作“吴”而云作“㕦”,今私为改正,其“音话”二字,当在“胡化反”之下而阙一“又”字。“话”是“户快反”,与“胡化反”各在一韵。总而言之,何承天之说因《说文》“吴”训“大”言之故,而非谓此诗。《释文》引《说文》而并载之,亦谓“㕦”字音胡化反,而非此诗“吴”字之音。《集传》不言“吴”当作“㕦”,则又必无读“胡化反”之理,况音“话”乎。

《桓》篇:“屡音‘虑’ 丰年。”

屡,力住反,在遇韵。虑乃御韵。

《般》篇:“嶞音‘惰’ 山乔岳。”

嶞,上果反,又同果反,不当音“惰”。“惰”字,《经典释文》皆“徒卧反”,惟《说文》用上声。

《鲁颂· 》篇:“以车祛祛音‘区’ 。”

祛,起居反,在鱼韵。区乃虞韵。又字本从示,作“祛”。今本多误从衣。

《泮水》篇:“其旂茷茷音‘旆’ 。”

茷,蒲害反,又普贝反。旆,普贝反。

又:“不吴音‘话’ 不扬。”《集传》:“不吴不扬,肃也。”

《疏》云:“毛以为此多士之德,不为过误,不有损伤。”郑读“不吴”为“不娱”,“不娱”为不 哗,“不扬”为不扬声。《释文》:“吴,郑如字, [2] 也;又王音‘误’;作‘㕦’,音‘话’,同。”是毛虽读“吴”为“误”,而郑仍如字。《集传》用郑义,必不与郑异读也。此条《释文》亦必有颠倒脱误者。当是郑如字,王音“误”或作“㕦”,胡化反,又音“话”,同。苦无他本可证。总之,此字不得有胡化反与“话”音也。

又:“翩彼飞鸮音‘枭’ 。”

鸮,于娇反,并未有音“枭”者。

《 宫》篇:“毛炰胾音‘恣’ 羹。”

胾,侧吏反,音“剚”,不音“恣”。“恣”是资四反,音“资”,去声。

《商颂·烈祖》篇:“约 音‘祈’ 错衡。”

,从车旁氏,今作“軧”,误。音祈支反,在支韵。祈乃微韵。

《玄鸟》篇:“百禄是何音‘荷’,叶如字 。”

《长发》篇:“何音‘贺’ 天之休。”

何,河可反,又音“河”。“荷”字亦只此二音。注殆误以“荷”为去声,故于《长发》篇复注音“贺”。

又:“为下国骏厖音‘忙’。”

厖,莫邦反,在江韵。忙是阳韵。

误音为叶

《邶风·谷思》篇:“不宜有怒叶暖五反 。”

怒,本上声,暖五反。《柏舟》篇:“逢彼之怒。”《释文》云:“怒,乃古反,协韵,乃路反。”可见“怒”读去声,乃是叶也。

《北门》篇:“王事敦叶都回反 我。”《集传》:“敦,犹投掷也。”

《毛传》云:“敦,厚也。”《郑笺》云:“敦,犹投擿也。”《释文》:“敦,毛:如字。郑:都回反。”朱子既明用郑说,是“敦”字之读“都回反”无疑,不应反以为叶。

《卫风·淇奥》篇:“终不可谖音‘喧’,叶况远反 兮。”

《释文》:“谖,况元反,又况远反。”是此所叶者即其第二音也,不得谓之叶。

《郑风·缁衣》篇:“适子之馆叶古玩反 兮。”

《释文》:“馆,古玩反,音‘贯’。”

按:《类篇》:“馆,古缓切;《说文》:客舍也。又古玩切。”是“馆”字本兼上去二音。《广韵》亦两韵并收。

又:“敝予又改造叶在早反 兮。”

造,本在早反,未有读作去声者。

《遵大路》篇:“无我魗言‘雠’,叶齿九反 兮。”《集传》:“魗,与‘醜’同。欲其不以己为醜而弃之也。”

《释文》:“魗,市由反。”或云郑音为“醜”,今云音“雠”,即其市由反也,齿九反即“醜”音也。朱子明云与“醜”同,则安得以“齿九反”为叶而音“雠”耶?

《东门之 》篇:“东门之 音‘善’,叶上演反 。”

“ ”“善”二字并上演反,此盖误读“善”为去声。

《齐风·东方未明》篇:“折柳樊圃叶博古反 。”

圃,本又音“布”。《豳风·七月》篇:“九月筑场圃。”明音为“布”。

《秦风·小戎》篇:“阴靷鋈续叶辞屡反,又如字 。”

《释文》:“续,如字,又辞屡反。”

《陈风·墓门》篇:“歌以讯叶息悴反 之。”

《释文》:“讯,音‘信’,又息悴反。”《小雅·雨无正》篇:“莫肯用讯。”《释文》与此同,又音“碎”。

戴东原曰:“谇告讯问,声义绝远。凡诗中‘讯’字乃‘谇’之讹,盖‘卒’或书为‘卆’,随转为‘卂’耳。王逸注《离骚》引此诗作‘歌以谇之’,则知汉时犹未讹。《释文》曰:‘本又作谇。’是也。”此论尚未及辨正。

《豳风·七月》篇:“以介眉寿叶殖酉反 。”

寿,本上声,殖酉反。

《小雅·南山有台》篇:“遐不眉寿叶直酉反 。”

此与上同,云“直酉反”更误。

按:颜师古《匡谬正俗》“寿”字,本兼上、去二音,作“叶殖酉反”固误,云“本上声”亦未尽。

《车攻》篇:“舍矢如破叶普过反 。”

破,本普过反。

《吉日》篇:“儦儦俟俟叶于纪反 。”

《释文》:“俟,音‘士’,又音‘矣’。”此“于纪反”即其第二音也,不得为叶。

《庭燎》篇:“夜未艾叶音‘乂’ 。”《集传》:“艾,尽也。”

《毛传》:“艾,久也。”《郑笺》:“芟末曰艾,以言夜先鸡鸣时。”《释文》:“艾,毛:五盖反。郑:音‘刈’。”盖郑以“芟末”为喻者,犹言芟尽,如《左传》“国未艾也”,彼注训为“绝”,亦音鱼废反。今《集传》云“尽也”,正取郑氏之意,是“艾”当音“刈”可知,安得云叶?

《正月》篇:“视天梦梦音‘蒙’,叶莫登反 。”

梦,莫红反,又莫滕反。

《小旻》篇:“或圣或否叶补美反 。”

否,方九反,一音“鄙”。

《大东》篇:“小人所视叶善止反 。”

视,本善止反。

《无将大车》篇:“维尘冥冥叶莫迥反 。”

冥,莫庭反,又莫迥反。

《楚茨》篇:“执爨踖踖音‘积’,叶七略反 。”

《释文》:“踖,七夕反,又七略反。”此所云叶者,即其第二音也,不得云叶。

《桑扈》篇:“君子乐胥叶思吕反 。”

胥,如字,又思叙反。

《 弁》篇:“施于松上叶时亮反 。”

上,本时亮反。

《鸳鸯》篇:“福禄绥叶如字,又土果反 之。”

《释文》:“绥,土果反,又如字。”皆非叶也。

《角弓》篇:“如酌孔取叶去声 。”

《释文》:“取,如字,又音‘娶’。”

又:“小人与属音‘蜀’,叶殊遇反 。”

《释文》:“属,读者亦音‘树’。”

又:“如蛮如髦叶莫侯反 。”《集传》:“蛮,南蛮也。髦,夷髦也。《书》作髳。”

《毛传》:“髦,夷髦也。”《郑笺》:“髦,西夷别名。武王伐纣,其等有八国从焉。”《释文》:“髦,旧音‘毛’。寻毛、郑之意,当与《尚书》同,音莫侯反。”孔疏《牧誓》曰:“羌髳,彼‘髳’此‘髦’音义同。”观此,则《集传》既用毛、郑之说,安得仍以“莫侯反”为叶?

《大雅·棫朴》篇:“蒸徒楫音‘接’,叶籍入反 之。”

楫,本又音“集”,即籍入反是也,非叶。

《灵台》篇:“王在灵囿叶音‘郁’ 。”

囿,音“又”,又于目反,是本有入声一读;然亦音“育”,不音“郁”。

《文王有声》篇:“王后维翰叶胡干反 。”

翰,胡旦反,一音“寒”。

《行苇》篇:“洗爵奠斝音‘假’,叶居讶反 。”

斝,有“假”“嫁”二音,此居讶反即“嫁”音也。

《公刘》篇:“陟则在 音‘谳’,叶鱼轩反 。”

,鱼辇反,又音“彦”,又音“言”。

又:“于豳斯馆叶古玩反 。”

误与《郑风·缁衣》篇同。

《板》篇:“多将熇熇叶许各反 。”

熇,许酷反,又许各反。此用第二音,非叶也。

又:“及尔游衍叶怡战反 。”

衍,本音余战反,一音延善反。

《桑柔》篇:“靡国不泯叶弥邻反 。”

泯,音“敏”,又音“民”。

《江汉》篇:“天子万寿叶殖酉反 。”

误与《豳风·七月》篇同。

《周颂·良耜》篇:“其笠伊纠叶其了反 。”

纠,居黝反,又其了反。

《雍》篇:“绥我眉寿叶殖酉反 。”

误与《豳风·七月》篇同。

《丝衣》篇:“鼐鼎及鼒叶津之反 。”

鼒,本津之反,音“咨”。

《商颂·烈祖》篇:“既载清酤叶侯五反 。”

酤,本后五反,音“户”。

《玄鸟》篇:“何天之龙叶丑勇反 。”《集传》:“龙,宠也。”

《释文》:“龙,毛:如字。郑:读作‘宠’。”此既从郑义,安得云叶?

又:“不震不动叶德总反 。”

动,本徒总反,更不须叶。云“德总反”,更非。或“德”字误。

误叶为音

《邶风·静女》篇:“美人之贻与‘异’同 。”

此殆叶音“异”耳,云与“异”同,误。

《鄘风·干旄》篇:“何以告音‘谷’ 之。”

《卫风·考槃》篇:“永矢弗告音‘谷’ 。”

告,如字,叶音“谷”。

《豳风·七月》篇:“八月剥枣音‘走’ 。”

“枣”字,无音“走”者,此叶也。

《小雅·正月》篇:“靡人弗胜音‘升’ 。”《集传》:“未有不为天所胜者也。申包胥曰:‘人定则胜天,天定亦能胜人。’疑出于此。”

《毛传》:“胜,乘也。”郑云:“无人以不胜,言凡人所定皆胜王也。”《释文》:“胜,毛:音‘升’。郑:尸证反。”今《集传》所言,虽与郑异,其读则同也。不得音“升”。音“升”者,叶耳。

《大雅·生民》篇:“鸟覆翼音‘异’ 之。”

翼,叶音“异”。

又:“茀厥丰草音‘苟’ 。”

“草”字,例叶此苟反,今云音“苟”,盖坊本脱误。

泛云四声之误

《小雅·小旻》篇:“何日斯沮上声 。”

《巧言》篇:“乱庶遄沮上声 。”

沮,在吕反,泛云上声,世遂误读为“阻”。

《无将大车》篇:“维尘雍上、平二声 兮。”《集传》:“雍,犹敝也。”

雍,於勇反,又於用反,不得有平声。平声是“辟雍”字。

《采绿》篇:“维鲂及 音‘叙’,叶音‘湑’ 。”

叙,本上声,象吕反,乃又云叶音“湑”,盖亦误读“叙”为去声。

《大雅·灵台》篇:“於论平声 鼓钟。”《集传》:“论,伦也。言得其伦理也。”

论,卢门反。今从郑氏训为“伦”,则当音“伦”。《释文》“力迍反”是也。

《云汉》篇:“则不可沮上声 。”

误与《小雅·召旻》篇同。

《周颂·有客》篇:“有萋有且上声 。”《集传》:“萋且,未详。”

《传》曰:“敬顺貌。”《释文》:“且,七序反。”泛云上声,世遂误读“了与反”。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