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二十

《地球图说》:天竺国,东界阿瓦国、西藏国、并旁葛剌海,南界印度洋并旁葛剌海,西界亚拉比亚海,并皮路直坦国、亚加业坦国,北界西藏国。其百姓约有十四千万之数,都城地名甲谷他,城内民六十五万,大半释教,小半回回教。现有花旗国并英吉利国人,在是国传耶稣教。人民聪明,能织羊毛布匹,体弱面黑,含笑温和。南方最热,不见冰雪。东南北三方,俱有高山。中央平坦,惟北方之山更高,上有积雪。国内分列三部:曰旁葛剌,曰马搭剌,曰网买。现属英国管辖,故英官长教其庶民,各归四业:一僧,二兵,三商,四役。各传其业,无相夺伦,不许互相姻好。一出其类,父母恶之,众民弃之,亲友疏之。有三大江:曰沿绝斯江,印度江,布兰布塔江。其沿绝斯江,僧人愚其国人,以为圣江,能投赤子以饲鳄鱼,则神佛护佑。遇大偶像,乘车而来,凡所过境,民争以子及身投于轮下。男或病亡,则其妇与其夫之尸,一齐焚化,诚可伤矣。旁葛刺之城,名比拿力,内有高楼五六层,僧言古昔菩萨亲手创造,妄称圣域。人能至此烧香,即免地狱之苦。有河一带,能入河洗涤,则罪恶俱净,以此取人之利。国内有极大之榕树,其枝倒垂于地,则枝复生根,绵延不绝。故一树根株,远约二里,其下可容三四千人。国西有旷野沙漠,物产全无,禽兽繁殖。又一城名俄亚,现系葡萄牙国人管辖,逼合土人入天主之教,不从则鞭责,甚至火焚,何其忍也。大小书院,学习文艺,处处皆有,不计其数。土产五谷、白糖、胡椒、果品、檀香、苏木、青黛、棉花、鸦片、金钢钻、红宝石、石榴、珠嫩黄玉、金色玉、珊瑚、玛瑙、铁硝、象、虎、豹、熊、鹿、水牛、鹰鹙、各大鸟,又有最毒之大蛇等物。再南有一岛名锡兰洲,现与英吉利管辖,耶稣门徒亦在此传教。是洲土产与天竺国无异,但另有桂皮、香料、象〈(土人用之如牛马)〉。山内多宝玉,海滨多珍珠,至于架非,近亦栽种不少。

《地理备考》曰:印度国,又名天竺,在亚细亚州之南。北极出地七度起,至三十六度止;经线自东六十五度起,至九十三度止。东至阿瓦国,暨榜加剌海湾,西连阿付干国,暨科曼海湾,南枕印度海,北界西藏。长七千五百里,宽五千五百里,地面积方约一百六十六万里。烟户一垓三京四兆馀口。本国地势,东南北三方,重冈叠岭,迤逦延袤。中央平原坦阔,风景幽雅,湖河甚多,地方沃润。河之长者有九:一名安日,一名印度,一名巴剌迷尼,一名玛合奴的,一名哥达威黎,一名基斯德那,一名加威利,一名内尔布达,一名达布的。湖之大者有四:一名几尔架,一名郭拉伊尔,一名林,一名达尔。田土膏腴,生殖蕃衍。土产金、银、铜、铁、锡、铅、珍珠、水晶、硇砂、钻石、花石、鸦片、棉花、蓝靛、木料、香料等物。地气酷热,海风清凉。南方高山峻岭,南北绵亘迤逦,冬夏互异,冷热悬殊。每十二时,风色两转,由子至午,风向海去,则酷热异常。由午至子,风向岸来,则清凉复生。国制名位不一,或为王,或为酋,或自设官长,或他国兵帅兼辖。所奉之教,或巴拉马,或那内克,或回回,或天主,或释,各教纷纷,趣向不一。技艺精巧,工肆林立,五方辐辏。史书纪载,渊源久远,年岁迢递。耶稣未诞之前,全奉释教。耶稣降生之后,一千年间,回王肇居北偏,始创回教。明孝宗宏治十年,布路亚国人,航海访护水路,遂至其地。而贺兰、英吉利、佛兰西三国,次第接踵而至。所得境土惟英吉利国人居多。通国之地,约分为三。一属于别国管辖,一不属于别国管辖,一进贡于英吉利国。自是天主教大兴。

其一分,内建四国:一名新的亚,一名塞哥,一名信地,一名尼巴尔。其新的亚国,在印度之中,东西南北四至,皆英国兼摄之地。土地版图,不相联络,错落别国疆域之中。统计地面积,方约有四万一千三百馀里,烟户四百万口。通国分为三方:一名亚加拉,首城瓜利尔,乃国都也。建于平原之中,屋宇峻丽,人烟稠密,百货骈集。一名于德宜至,一名马卢袜。其塞哥国,在印度西北。中为隆德勒,至河分歧。在河左者为英国兼摄,别序于后。在河右者东界西藏,西界北罗吉斯丹、阿付千二国,南界信地国,北界西藏、阿付千二国。长约二千五百里,宽约一千里,地面积方约十八万零五百五十里,烟户八百万口。昔则列君分据,各霸一方,彼此结盟,不相统属。今则一君统摄,世袭王位。通国分为十二部:一名本若,首部曰劳尔,乃本国都也。建于拉维河岸,昔繁华,今萧条。贸易仍盛,技艺犹巧。一名固宜斯丹,一名加支迷尔,一名著者,一名亚萨勒,一名北朝威尔,一名几尔加布,一名木尔丹,一名勒亚,一名德拉义斯马伊汗,一名德拉合西汗,一名巴合瓦尔布。其信地国,在印度之西。东界亚日、迷尔加支二部,西界北罗吉斯丹国,南界加支部,暨科曼海湾,北界北罗言斯丹、塞哥二国。长约一千馀里,宽约五百里,地面积方约五万五千五百五十里,烟户一百万口。至于朝纲王位,历代相传。首域名海德拉巴,乃本国都也。其通商冲繁之地,一名达大,一名哥拉齐,一名给伊布耳,一名拉尔加纳,一名奴沙辣。其尼巴尔国,在印度之北。东界布丹国,西界德列部,南界乌德国,暨阿尔部,北界西藏。长一千六百里,宽四百里。地面积方约五万五千五百六十里,烟户二百五十万口。王位历代相传。通国分为九邑:一名尼巴尔,首城曰加德满都,乃国都也。一名念四汗,一名念二汗,一名马各王在尔,一名几拉德斯。其中各汗分据,首城非一,一名加当,一名札言布尔,一名萨巴带,一名么隆。

其一分,内建十二国:一名乌德、一名德干,一名那哥布尔,一名曷尔加耳,一名卖索耳,一名日瓜尔,一名剌日布德,一名西林德,一名邦德尔干,一名波保尔,一名萨达拉,一名达拉王哥尔。

其乌德国,在印度之北。东界巴阿尔,西界德列暨亚加拉,南界亚拉合巴尔德,北界呢巴尔国。长约九百里,宽约三百五十里。地面积方约二万三千三百三十里,烟户三百万馀口。朝纲王位,历代相传。首城名卢各脑,乃本国都也。建于高翁的河岸,其通商冲繁之地,一名非萨巴尔,一名几拉巴,一名巴来支,一名丹达。

其德千国,又名尼桑,在印度之南。东界那哥布尔国,西界萨达拉国,南界加尔那德部,北界马尔袜部。长约三千七百五十里,宽约三千三百里,至于朝纲王位,历代相传。通国分为五部:一名海德拉巴,乃本国都也。一名比德尔,一名北拉尔,一名亚瓦,即加巴。一名北乍布尔。

其那哥布尔国,在印度西南。东界阿利萨部,西界尼桑国,南界西尔加部,北界亚拉把部。国境长约一千五百里,宽约一千里,地面积方约八万里,烟户二百四十七万口。王位历代相传。首城亦名那哥布尔,乃本国都也。其通商冲繁之地,一名霸架尔,一名郎德各,一名昭布尔,一名拉登布尔,一名马合罢,一名列布尔,一名古达,一名威拉合尔。

其曷尔加耳国,在印度之西。东界新的亚国,西界古萨拉的部,南界千的是部,北界剌日布德国。地面积方约一万五千里,烟户一百二十万口。王位历代相传,首郡亦名曷尔加耳,乃本国都也。

其卖索尔国,在印度之南。东南二方,界加尔那德部,西界加那剌部,北界贝查布尔部。长约七百五十里,宽约六百里,地面积方约四万五千里,烟户二百二十七万口。王位历代相传,首郡亦名卖索尔,乃国都也。其通商冲繁之地,一名邦加罗尔,一名几那巴登,一名几德拉克,一名赛拉,一名哥剌尔。

其日瓜尔国,又名古宜加瓦尔,在印度之西。东界亚美大巴府,西南北三方皆界屙曼海湾。长约五百五十里,宽约四百馀里,地面积方约二万三千五百里,烟户二百万口。王位历代相传。首郡名巴罗达,乃本国都也。

其剌日布德国,在印度西北。东界亚哥拉部,西界阿付千国,南界古斯拉德部,北界塞哥国。长约一千二百六十里,宽约七百二十里,地面积方约九万里,烟户三百馀万口。侯位相传,各分部落。通国分为九部:一名曰宜布尔,一名哥达,一名奔的,一名柯代布尔,一名入德布尔,一名当克,一名日萨迷耳,内有诸酋分部,一名比加尼尔,一名巴的,内有诸酋分部。

其西林德国,即萨德勒至河左之塞哥国也,在印度之北。东界德列部,西北界塞哥国,南界剌日布德国。长约八百馀里,宽约四百里,地面积方约三万馀里。至于朝纲,诸酋统辖,各分部落。首郡一名巴的亚拉,一名达内萨尔,一名拉的亚纳,一名翁巴拉。

其邦德尔干国,在印度之中。东界乌德国,西界新的亚国,南界亚拉合巴部,北界德列部。长约六百里,宽约五百馀里,地面积方约三万里。诸酋统辖,各分部落。首郡一名札德尔布,一名某,一名布那。

其波保尔国,在印度之中。东南界亚拉合巴部,西北界新的亚国。长宽皆约三百里,地面积方约九千里。至于朝纲,王位临御。首郡亦名波保尔,乃本国都也。

其萨达拉国,在印度之西。周围四方,皆英国属地,北惹布尔部包括。长约五百里,宽约四百里,地面积方约一万馀里。王位临御。首郡亦名萨达拉,乃国都也。其通商冲繁之地,一名马合比里昔尔,一名美黎至,一名般德尔布,一名合达尼。

其达拉王哥尔国,在印度之南。东北界加尔那德部,西南界海。长约五百馀里,宽约二百馀里,地面积方约一万里。王位临御。首郡名的里湾德棱,乃本国都也。其通商冲繁之地,一名达拉王哥尔,一名波尔架,一名固兰,一名安任加。

《地理备考》曰:本州之地,隶英吉利者实多,有国君专管之地,即锡兰海岛。有印度公司兼管之地,即印度之榜加剌等十九部暨亚桑,阿剌干,马尔达般,达威新埠,息辣,马拉加各等处。分四兵帅管摄,一在榜加剌驻札,一在亚加剌驻札,一在马达拉斯驻札,一在孟买驻札。锡兰海岛。在印度之南,纬度自北五度五十分起,至九度五十二分止;经度自东七十七度三十分起,至七十九度止,长约一千里,宽约四百里,烟户一兆五亿口。田土肥饶,谷果丰登。土产稻、烟、丝、麻、椰子、槟榔、胡椒、桂皮、棉花、木料、金石之类。禽兽充,鳞介纷繁。地近赤道,暑多寒少。贸易昌盛,商舟络绎。首郡名哥伦波,有国君所派总兵一员驻札。

榜加剌部。东界阿瓦国,西界阿拉合巴暨巴合尔二部,南界印度海,北界布丹国。长宽皆约一千二百五十里,地面积方十五万六千二百五十里,烟户二京五兆三亿口。地势土产,已详印度国志。贸易兴隆,五方辐辏。总领十八府,首府名加尔古达,乃都会也。建于乌给黎河之左,地势平坦,泽隰间隔。屋宇峻丽。

巴合尔部。东界榜加剌部,西界乌德国暨阿拉合巴部,南界冈都亚那部,北界尼巴尔国。长一千里,宽七百五十里,烟户一京馀口。总领六府,首府名巴达那,乃都会也。

科黎萨部。东界榜加剌海湾,西界冈都亚那部,南界哥达威利河,北界榜加剌部。长宽皆约三百里。总领六府,首府名古达克,乃都会也。

冈都亚那部。东界科黎萨部,西界北拉尔根的土二部,南界义德拉巴、北西尔加耳二部,北界马尔袜、阿拉合巴二部。长二千里,宽一千八百里,地面积方十五万四千四百里,烟户三兆口。为英国兼摄者。只东北二方,首府名倭巴尔布。

以上四部,皆属驻榜加剌之兵帅管辖。亚加拉部。东界乌德国暨阿拉合巴部,西界亚日迷尔部,南界马尔袜部,北界德列部。长九百里,宽六百里,烟户六兆口。总领五府,首府亦名亚加拉,乃都会也。

阿拉合巴部。东界卑合尔、榜加剌二部,西界马尔袜、亚加拉二部,南界冈都亚那部,北界亚加拉部暨乌德国。长九百七十里,宽四百三十里,烟户七亿口。总领六府,首府亦名阿拉合巴,乃都会也。

德列部。东界乌德国,西界亚日迷尔部,南界亚加拉部,北界古尔瓦勒部。长宽皆约五百里,烟户八兆口。总领六府,首府亦名德列,乃都会也。

古尔瓦勒部。东界尼巴尔国,西界劳尔府,南界德列部,北界西藏。长约一千里,宽约八百里,烟户五亿口。总领三府,首府名西里那都,乃都会也。

亚日迷尔部。东界亚加拉部,西界阿付千国,南界古塞拉德部,北界劳尔府。长一千二百六十里,宽七百二十里,烟户三兆口。此部惟首府亚日迷尔为英国兼摄。

以上五部,皆属驻东方亚加拉之兵帅管辖。案:克什弥尔,惟首郡属英,则北印度未全为英夷有也。

加尔那的部。东南界榜加剌海湾,西界达拉王哥尔暨卖索尔二国,北界北日布尔部。长二千里,宽约三百里。总领十府,首府名马达拉斯大,乃都会也。

哥英巴都尔部。东界加尔那的部,西界马拉巴尔部,南界丁的古尔府,北界加的山。长约五百里,宽三百里,烟户六亿口。总领二府,首府亦名哥英巴都尔,乃都会也。

马拉巴尔部。东界哥英巴都尔部,西界海,南界达拉王哥尔国,北界加那拉部。长七百里,宽二百里,烟户九亿口。总领一府,首府多加里古都。

加那拉部。东界卖索尔国,西界大海,南界马拉巴尔部,北界北日布尔部。长七百里,宽约二千里,烟户三亿九万口。总领五府,首府名蒙加罗尔,乃都会也。

巴拉加部。东界加尔那的部,西界加那拉部,南界萨灵部,北界义德拉巴部。长一千里,宽八百里,烟户二兆口。总领二府,首府名北拉利,乃都会也。

北西尔加部。东南界榜加剌海湾,西北界窝黎萨部。长一千二百五十里,宽约二百里,烟户五兆五亿口。总领五府,首府名千都尔,乃都会也。以上五部,皆属驻南方马达拉斯大之兵帅管辖。

科隆加巴部。东界德千国之东比德尔府,西界科曼海湾,南界北日布尔部,北界根的土部。长约六百里,宽约五百五十里。总领十府,首府名孟买,乃都会也。

北日布尔部。东界义德拉巴部,西界印度海,南界卖索尔国暨加那拉部,北界科隆加巴部。长一千三百里,宽七百五十里,烟户七兆口。总领五府,首府亦名北日布尔,乃都会也。

根的土部。东界北拉尔部,西界古塞拉德部,南界科隆加巴部,北界马尔袜部。长六百五十里,宽约五百里。总领三府,首府名高尔那,乃都会也。

古塞拉德部。东西南界海,北界亚日迷尔部,长一千四百里,宽六百五十里,地面积方约四万四千里。烟户二兆一亿六万口。总领四府,首府名苏拉的,乃都会也。

以上四部,皆属驻孟买之兵帅管辖。

《地理备考》曰:本州之地为葡萄亚兼摄者,曰科袜,又名小西洋,在印度之西。纬度自北十四度五十四分起,至十五度五十三分止;经度自东七十一度三十分起,至七十二度五分止。东南至加那拉部,西枕屙曼海湾,北界北日布尔部。长二百五十里,宽一百二十里,地面积方约一千五百里。烟户三亿一万馀口。内有一十九岛,冈陵叠起,络绎回环。田土肥饶,谷果茂盛。土产盐、麻、绵花、豆蔻、胡椒、椰子、槟榔等物。禽兽草木,靡弗蕃衍。地气炎热,夏多飓风。技艺平常,贸易清淡。其地分为三部,一名屙袜,首府邦靖,设有总管衙门。一名萨尔塞的,首府马尔冈。一名巴尔德斯,首府马布萨。此外又有新疆之地,内分十部。一名奔达,一名加那哥纳,一名比吉灵,一名萨达利,一名北尔宁,一名阿斯德拉加,一名巴黎,一名英巴尔巴开,一名顺达拉瓦的,一名加哥剌。

达蒙。在印度国古塞拉的部内,其地甚小,长宽不过数十里,烟户约一万五千口。在昔贸易兴隆,今甚凌替。

的玉。在印度国内,地方狭窄,人烟稀疏,海口深阔,泊舟便利。

《地理备考》曰:佛兰西国兼摄之地,皆在印度国内,分为五府。一名奔的支黎府,在加尔那的部内。于北极出地十一度五十五分,经线自东七十七度三十一分。烟户四万口。土产米、糖、蓝靛、鸦片、药材等物。设有总管衙门。一名加黎架尔府,亦在加尔那的部内。于北极出地十度五十五分,经线自东七十七度二十八分。烟户一万五千口。土产绵花。一牙那安府,在北西尔加耳部内。其北极出地十六度五十五分,经线偏东七十九度五十分。烟户一万八千口。土产木料。一名商德尔那哥府,在榜加剌部内。其北极出地二十二度五十五分,经线偏东八十六度九分,烟户一万五千口。土产鸦片。一名马黑府,在马拉巴尔部内。其北极出地十一度四十二分,经线偏东七十三度十六分,烟户一万口。土产胡椒。

《地理备考》曰:大尼国兼摄之地,俱在印度国内。一名西棱布尔府,在榜加剌部内,乌给黎河之右。其北极出地二十二度四十五分,经线偏东八十六度六分。烟户一万三千口。设有总管衙门。一名达郎给巴尔府,在加尔那的部内,其北极出地十一度十五分,经线偏东七十七度三十四分。烟户一万二千口。

《外国史略》曰:五印度国,为亚悉亚热带地。北极出地自七度至三十五度,偏东自六十七度至九十七度,广袤方圆四十一万六千里。其东印度海边一千二百里,自南至北一带六千二百三十里。最阔之地,约六千里。若论其交界,北连雪山,称曰希马拉雅山,与西藏交界,及大印度海。东及旁甲拉海隅,与缅甸交界。西及印度海西北,与押安比路治等交界,则以印度江画其疆也。北方之山,高耸二百六十丈,四时积雪,不见巉岩。由此河流直下,岸谷蕃昌,终年花开。树木蕃盛,然多瘴疠,无居人。入夏则禽兽俱不得生。自此南向,渐有广坦,当河之支流分为三条:曰布兰补答,曰恒额,曰印度。其水皆来自西藏。东西两岸,皆山连山,皆密林延及南方海滨,所谓哥摩林也。印度西北有旷野,广袤方圆五万里,夏无草木,飞尘蔽空。惟于深谷内掘井以饮,产水瓜止渴。西北海边甚低,有二海港:一曰屈治,一曰千拜。内有咸泽,众水所入,所谓里海也。印度之南有锡兰岛,岛间有马那尔海港,其水浅,大抵锡兰岛之间,与巴勒海相隔无多港支,海舶不至。其印度河自西藏涌出,初西北流,后转西南,入五印度地,众水之所汇也。至一处,有五支河入之,五印度之所以名者,或亦以此。在新缔地,亦有海口,其水浅,大船不能入。恒额河所流出之地,在印度之北界,其地高于海面者九百丈。南流入印度国,又多分支,入旁甲拉海隅,即印度人所称圣江者是也。流传谓能浴此河内,即洗涤诸大罪过。故自远来溺死河边者不少。榜甲拉有石岸,在南地之河。产金沙、金刚石、红青蓝等玉。巴勒海产珍珠,其北方产米、鸦片、绵花、青靛、糖,南方产胡椒、檀香、各项香木、树膏、椰子、桂皮、各项材木,兽有象、兕、豹、虎、骆驼、野驴、鹿,惟牛最鲜。有则民称为神禽,翎羽甚美,但无能鸣者。昆虫多如海沙,而白蚁最狠,又多青蛇。

印度国自古有名,所出宝物不可胜数,人皆视为乐土。故凡称他国最美之区,则曰犹五印度云。自古与东洋西洋各国无往来。其书册所录,惟述佛菩萨神明之异。众民各分品类,各守戒律,有犯必逐。惟听第一品婆罗门辈之命。其君大国者,皆出此族。周赧王年间,有希腊国王者,侵五印度,自后遂由红海通商贸易。既而佛教之僧,遍往四方,传其教,竟至中国。中国百姓,亦盛奉此教。即日本、暹罗、缅甸各国,皆设其像而建其庙。至汉时始与中国交接。自耶稣升天后数十年,其门徒亦至此国,传福音之理,所立圣会,至今尚存。后五印度各国多年肇衅,互相争战。及宋靖康年间,有回回族由白西尔亚伐五印度,据其地创立大国。富强浸盛,于是西域押安之游牧部落,皆贪其富,而攻伐之。始于元初创国,时争据其地,坏佛菩萨像,强百姓入教门,不从则斩,乱久不息。明建文元年,西域蒙古撒马尔罕王谛母尔,强服印度国,创立大蒙古号,管理五印度。大半各国,皆震栗。及明世宗嘉靖八年,蒙古王全操印度之权,建立法度,历十五年。其国广袤方圆至七万馀里,居民四百万名。岁收饷银二万二千四百万,各国皆景仰焉。时葡萄亚人于明武宗正德七年,初到五印度海西边通贸易。后占其海口,称曰峨亚,复于他海口开埠。而荷兰人亦于嘉靖年间,至此国造船,夺葡萄国所据之锡兰岛,开港通市,然必奉大蒙古之谕。后英吉利、佛兰西、大尼三国,亦乘机往租地通商,皆在偏隅未开广市,于时大蒙古之君,威权重大,人皆畏之。其后众子争权,内乱并起,各部酋皆乘间自王其地,遂四分五裂。

英吉利国于万历二十六年在印度创立公班衙,与各国贸易,得利甚微。万历三十八年,又在印度西北苏拉地方开埠。顺治十年,始于马答拉贸易。康熙二年,葡萄牙国以网买岛让英国,正在印度之西。数年后,大蒙古王肇衅,商人有见杀者。康熙三十八年后,英吉利与佛兰西肇衅,即在印度之炮台,互相攻击。前则英失,后则佛奔。于是邻国皆动干戈,或助英,或从佛,屡有战争。欧罗巴公使出为两国议平。乾隆二十年,佛国官蛊惑蒙古所驻榜甲拉之兵帅,将所辖之英商弁,尽行禁锢,毙其大半。英人欲雪此仇,调倾国之师,驶入恒额河,与其土酋盟,自逐其蒙古酷主。佛兰西乘隙,复率荷兰师船入内河,力拒英人。英人中有才能者曰加里威,集众聚议,与其蒙古土君背城一战,竟获全盛。于是东印度各君长,皆以其地让给旁甲拉,以为英人之藩属。其南方地,或买或和,得之。于是英国调兵帅代理其全地,又择其年少聪明者,使之学而后执政。恐其受贿赂,则给厚俸,以养其廉。

乾隆六十年间,有蒙古土酋与英人交锋,招佛兰西助之。英军尽力攻守,至嘉庆四年,土酋父子悉降其地,大半归英。嘉庆十年,尽驱佛兰西驻印度之兵,以据其地。又在南方占荷兰国所据之牙瓦等岛也。时英人在此地,尚与印度为对待,既而大蒙古国渐微,其外部尽背叛自立,于是英人入其都。其蒙古王曰得希者,反赖英官赒济之。其初财积如山,竟成穷乏。此以知大国之不可恃也。嘉庆十六年,各土君在五印度者,皆服。惟有耶加之族类,越境侵扰。英人讨之。西北有新起教门,其首领系西刻人,甚勇猛,土君惴惴求英人保护,而纳贡焉。缅甸王亦与英人争锋,且杀其兵将,入旁甲拉地,攻英藩属,连年不解。后英军击败缅甸,入其都。缅王求和,让北方并南海口,且偿其兵费。于是各国皆畏英兵之强,五印度国赖以少安。历数百年,或同盟之土君有叛者,必除其位。是以农力于田,匠勤于肆,商则遍出于其途,皆归英权辖。忽峨罗斯国使与甲布君盟,合白西国攻击黑腊城。道光十八年,英军克甲布地,复立其旧主。二十一年,甲布人又生异心。英人募兵侵甲布,仍复前王之位。此时西刻地之主,复募兵侵英境。英军旋剿灭,以峨拉升王此国。于是加治弥耳地,亦归英国,自是五印度皆安堵矣。

五印度人,固执教门,不论佛教、婆罗门、回回,皆一心坚守。民多紫黑色,有面白者,有正黑者。身体高大,行不能速。发长而黎,身多瘦,貌圆扁。额大而高。女多美。男女以白布绕身。好洁勤洗,常以布缠头,即缠头回回也。百姓畏热少衣,好以金银器饰手足耳鼻。常赤足不用履。其教门古分四品,即婆罗门等是也。僧长领,军士,商匠,农工,各分品类等级,世守其业,不得互相婚姻。一出其品类,即谓忘本原,不得比于人数。是以上品世贵,下品世贱。婆罗门为上品,门第最重。婆罗门之巧狯者,藉经术以渔利济私。此外尚有各国族类,与本土人相杂。欧罗巴中,维葡萄亚人甚多,计约六十万。皆执天主教,与土人未通往来。英人苗裔在此者,文武兵丁六万,工商等人四万。亚拉人亦有来此充兵立业,各类参杂,统计约二十万万口,大半服英国权辖。土音系梵语,所撰书册诗本,惟僧能讲。其民土音有三十六种,今则多习英语,译各艺术之书,以资日用。城内大开书院,广教学士。崇婆罗门佛教者,居十之九。尤异者,数年前教门之寡妇,必同夫尸自焚。争赴礼佛菩萨之像,致车轮压毙者不胜数。此真婆罗酷虐之门,迷惑不悟,大可哀哉。其回回教之人,约千五百万口。崇耶稣教者,亦几十万人。又北印度国锡兰岛等处,皆确守释迦之教。

英国据印度地大半,分四部:东北方曰榜甲拉部,方圆万有二百四十八里,居民六千六百九十四万二千口;中央曰亚加拉部,广袤方圆四千一百九十六里,居民二千二百一十四万六千七百口;东南曰马答拉部,广袤方圆六千七百里,居民六千四百八十七万六千口;西方曰网买部,方圆三千六十五里,居民六百八十八万七千口。北界廓尔加地,南界同名之海隅,东至亚散、缅甸等地,西至巴哈部,经度自二十一度至二十七度。平坦丰盛,恒额河东南流之所在也,海边有潴泽。二十四分之中,三分河湖,四分荒芜,一分乡城,三分牧场,九分田,四分未垦之地。遍地皆支江,可以灌溉。其水时涨坏田,夏旱又易浅涸,稍雨则水骤长。江河迁变无常,沧桑陵谷盈涸时有。春夏之交,雷雨连月,不胜蒸热。秋则无雨,零露瀼天气苦泠。北方则近雪山,寒冻更甚。中央地势卑湿,平地皆水。家家以小舟通来往。乡村广大,皆筑高阜以居,生齿浩繁。榜甲拉为米谷所出,夏禾冬麦,兼产豆粟黍姜,并出鸦片、青黛、烟、糖、油,在印度首推沃饶之地。田岁收二次,一谷一菜。但民不善耕,且多贫不能具农器。男女体段,女好染指甲,作赤色。平民亦喜争讼,当步兵者四分之三。奉婆罗门教甚谨,出蚕丝,善造绸缎,织绉纱布,亦出硝、硇砂,并各药材。富者开肆,兑换金宝,贷银取利。不好远出。榜甲拉西连巴哈,亦属此部。在廓耳加之南,经度自二十二度,至二十六度。出鸦片、绵花、谷、糖、黛青、油、槟榔、玫瑰花露。榜甲拉之南,曰阿勒撒部,地濒海,未开垦,多山林密箐,山民听本宗长领,不服他人。其性蛮,其地硗,江中多毒虫鳄鱼。

榜甲拉之都会,曰甲谷他城,在胡义利河边,恒额河之支流也。北极出地二十二度三十三分,偏东八十八度二十八分。为榜甲拉之大海口,统印度大兵帅所驻。各文武官商,皆居于此。地甚辽阔,城池高固,四方置大炮台。居民甚杂,乃各国所集之大市。舟车辐辏,每年运出货价约三千六百万两。其军士则屯于巴拉破利炮台,距荷兰破利城不远。其城前属大尼国,亦美邑也。居民万三千口,内多回回人,造绉袈裟布。母耳士他城,城在河边,屋宇三万间,居民十六万五千口,多富饶。巴那城,居民三十万,种罂粟,其土人大半回回,性多傲。

半古答,城壮屋美,民多长寿。距此地不远,曰若尼宇城。有佛菩萨庙,印度四方之人,每岁来礼拜者,约十万人。道毙者不少,而僧则愈富足。

东连榜甲拉之亚山地,在云南交界,亦属榜甲拉。长一千二百里,阔自六百里,及百二十里不等。地平坦,巴马布他河支流之下游也。多矿,沿河有金沙。山内产石炭,出米谷。田未开垦者十之八九,多瘴疠。居民由中国迁来者,建屋筑城,其古迹至今尚存。后被缅甸扫荡,而其地难以复兴。居民约三十万,崇佛教。山民尤朴实,与人无诈骗。其居民大半老掌之族,守分务业,藉英国人为保护。

榜甲拉海隅之东为亚拉千地,广袤方圆千八百里,东连缅甸,以高山为界,内多广谷支溪,遇雨涨溢,遍地成湖泽。土极丰腴,宜果木而多瘴。异方人不服水土。海口处处可泊,其鱼繁。林内多象虎。居民二十一万六千名。会城曰亚拉千,古极兴旺,今又有海口之邑,曰脚地,亦通商之处。

亚山之南,尚有各地。草木丛茂,人迹罕到。然居民健勇可用,此地当东印度、缅甸之交界,乃母尼补、甲治、加特比、拉可西亚各土酋所辖,其民野性不驯,统归英人羁縻。

亚甲部,在榜甲拉西北,广袤方圆四千一百八十七里。居民二十万。当诸河下游西南,其山渐高,布那出金刚石。西方多牧场,与高山相连。天气与江浙无异,居民健壮,产麦,多猛兽。东连榜甲拉,西南抵网买、列酋境,北及雪山西刻之地,北极出自二十五及二十八度。内河甚浅,未足灌溉。盛出者绵花、青黛、白糖,居民织粗布,仅足用此地。昔为大蒙古之都,尚有古迹,居民多回回,是为印度之圣城。其都会曰亚拉哈巴城,在恒额河、闰那河会汇之处。居民六万馀口,印度人在此集会烧香。城为蒙古所造,甚坚固,有大军局,又有比那勒城,亦五印度之圣城。四方云集,以拜佛像。婆罗门僧多若蜂聚,其街甚狭,居民二十馀万。每年自远方来敬佛者,不下十万,争向恒额河浴身。回回五分之一,与土民分党,不居城内。

亚甲,居民九万六千,昔系大城,今渐衰矣。内多宫殿古迹,有昔时王后之陵,最壮丽。广通商。又德希城,大蒙古之故都也,居民十五万,旧国王苗裔在此,赖英人之禄以度生。

巴勒里城,居民七万,回回居三分之一。属地曰古摩云,与西藏不远。山林深邃,冬甚冷。物产茂盛,居民不多,田亦褊少。前婆罗门僧再据此地,与西藏通。廓尔加国君于嘉庆十九年据之,后让地于英人。英国贵人,多建别墅。每岁从印度来此,作销夏之会。所驻之地曰新拉,乃印度统帅行馆纳凉之所。且登山以猎熊虎,夏后仍还印度平坦之地。

尼布他,地在尼布地河之两岸。其民未向化,惟伐林木为材料,不用银钱,只以盐糖交易。其平地及谷内,亦有印度人。但地未开垦,所交界之云他瓦地,间有向化之土人,与中国苗蛮无异。

马他拉部,在印度南,广袤方圆六千七百里,居民千四百八十七万。海边有轻沙如盐卤,天气长热,雨则全地皆涨,旱则野无青草。南方高山深林,下汇溪涧,可灌全地。山顶结冰,而谷中暑燠难堪。海边出椰子、绵花,内地产米稻、甘蔗、芝麻。西边地最低,出胡椒、肉豆蔻、米,山溪内多产金沙。其会城同名马答拉,计屋二万七千间,居民四十二万。虽濒海口,而无泊处,船难到岸。各炮台内文官,日间务事,晚则归庄园水榭,以度良夜。其土民所住称黑城,为数甚繁。旁牙罗利城,在内地高原。英军屯驻焉。西令牙巴城,高而坚固,居民三万。英军前此力攻克者也,君巴歌伦。居民三万,有大池,云浴之者可涤诸罪。各信士云集,以祈清洁。亦恒额河所分汇也。

特治那破里城,居民八万,乃土君所驻之都。四方丰盛,多奉耶稣教。曼牙罗利海口,在西方,居民三万。加里屈海口,居民数同。葡萄牙人,初到印度时,即抵此港。在西边为海湾最深入之地,东边无湾可泊。

网买部,广袤方圆三千六百六十五里,居民六百八十八万七千。属此部者非一处,山多而地硗,五谷不足,惟产绵花,每年四分之一运进中国。又出檀香等货,居民多回回。会城与部同名,北极出地十八度五十六分,偏东七十二度五十七分,昔葡萄亚国,以此岛让英人,遂建城邑。初不服水土,今已天气清爽。居民二十三万,住屋二万七百八十六间。中多白头回人,有豪气,博济好施,专务通商。其民皆能讲十九种语音,尤乐与中国人交易。亦与亚拉白西等国贸易。英国船厂在焉,能造最大战舰、商船。苏拉城,亦在海隅。居民六十万口,大半崇印度婆罗门之教。其愚人或以兽牲为圣畜,养之诚谨。古时此处为通商之埠,但海口潮溜甚急,船难近岸。布那乃,内地之城。居民七万,有大书馆焉。此外城邑尚多。

○五印度土君藩属国

此外尚有土君之国,虽未设英官,而系为英国藩属者,今别叙于左。内地有希答巴地,广袤方圆一万零五百里,地高坦出好麦。因其国官吏削其农,故民甚贫乏。又罕通商,岁费重饷,约七百万两。地大半为爵士所据。其土君昔与英对敌,募兵约八千丁,此嘉庆年间之事。但君既无智能,其臣又奸宄,惟利是图,故英人时时计议,欲取其国焉。其都城居民八万口,内多匪恶。虽有一万二千之英兵屯此,尚时时反侧不安。其附近之峨干他邑,昔曾出珍玉,号为宝库,兹已尽矣。又有澳龙牙巴,居民六万,昔盛今衰。土虽丰产,仅足食用。前代后妃之陵,惟在此者最壮丽。

其毗连此部者,为纳布里。广袤方圆约六千里,多出豆、烟、麦、粟、米,其土君无大权,常以千骑自卫,其都城居民八万。地颇广,屋则土寮,附近此城有英人炮台。

萨他拉等部土君,系马拉他种类,好骑好虏掠,自英人摄权后,悉顺服。地无高山,其民好猎。古城广大,居民罕少。中有圣城,远方云集,焚香礼佛,不远千里。

答文可利部,在南方海边。山水极佳,果木尤可珍,海口古时被荷兰所据。居民一万,大半迁徙别处。内地之米所地,昔有土君,近归英国,亦广大之邦。但居民屡遭困迫,不足以获其益。

西金地,在西藏旁,褊地也,天气甚冷,土酋辖之。

乌地,在榜甲拉之北。土虽丰产,居民甚贫。惟土君之帑常充,都城曰鹿那,居民五十万,英国屯兵在此,时遣大官莅办政务。

本得君地,在西北。半归英权辖,半为各土酋所管,其土无所出。布陂城,小而固,英人尝再攻不破,三次乃陷。破巴系山地,在匿补他河边。民不勤作,惟以武艺为重。

突鹿小地,英人所立,在马拉他族类之中间。

哈甲,系马拉他种类。古时广大,屡扰印度各界。英人降其桀骜,而民以靖。

巴罗他广地,在西北千拜海隅。民以劫盗为生,英人调重兵征服。道光二十四年,复抗拒,再击败之。多印度国之圣迹,居民焚香处也。此际归英国者已大半。

古治,在西北之极。形势斗出,常惧地震,逼近火山。故其地硗,不甚产物。民多野心,约三十五万。惟水手不惮死。会城曰威城,居民三万丁。英军屯驻焉。

拉补坦,亦列君之地,居民有胆略,遇险不惧。印度列国之兵,惟此称武勇。

新蒂地,在印度河边,多丛林,列君射猎处也。道光二十三年,悉为英人所灭。地丰沃,全赖印度河灌溉。一遇亢旱,五谷遂不登。其都曰希答巴,居民二万,屋则土寮。城之固者曰答他城,在平原。列土君藏所劫夺之财帛,约数千万两,今已罄矣。

西刻地,在后藏南。嘉庆年间,伦亚升王所立国也。此君之祖曾取印度及回教二者参合为一,以宇宙万物之主宰为万土之王,尽绝神佛,自为一教。至伦亚升王,募兵攻伐甲布居民,夺加治弥耳等地。且招西国之武官,操练兵法,邻国畏之。于道光十九年,伦薨,干戈并起,其子孙越英藩属境,大肆掳掠。道光二十二年,复侵英藩属地,乘英人不备,一战而胜。英人死者甚多,英军士力拒旬月,始破西刻之军,直入其国都,于是割地请盟焉。其地长七百六十里,阔百三十里,居民四百万。地多盐,可为药材。每年所掘,约八百万石。南地多卤,不产物。北方丰盛,因官吏勒迫,民甚贫乏。惟专意于武战。与后藏交界,多山岭,遍地江流,乃印度五支江所派也。其都曰拉合,居民八万。内有回回庙,其君常至此纵乐。又有云勒悉城,王所藏库处。莫但城,乃制造丝缎之处,居民四万五千。所属之谷曰加治弥耳,高于海面五百八十丈。所环之峰,最高者约千七百丈。冬夏积雪不消,物产甚多,甲于南北。奈国主酷待其民,故地虽腴,无能兴焉。前时居民八十万,今仅二十万而已。昔大蒙古之君,夏时于此纳凉,为加治弥耳,国之名胜地。居民多为商,与后藏、西藏多年贸易。其都会同名,居民四万。

各国民经营不一,惟英国所营者为富庶。旁甲拉货物,共价银七十万万圆,众务事所收银一千九百万;亚甲货物,共价银三十五万万圆,每年众务事所收者七万万圆;马答拉银十四万万圆,众务事所收者共二万三千六百万圆;网买部货物,价值银万五百万圆,众务事所收者万七千五百万圆。贸易甚大,任百姓自作生计。无苛政管束,故民甘出力,宜其旺相也。人皆善积,各安分乐业,印度地丰盛,但不善灌溉。一旱亢则无禾麦,除五谷豆菜外,遍地种青黛,约五十馀万顷。亦产湖丝,种罂粟,每年出鸦片约四万箱。榜甲拉所出者五谷,每年价值银三千三百万两,蜀黍九百万两,豆千六百万两,种子千四百万两,白糖烟绵花等货二千七百馀万两,共九千七百七十三万两。合五印度各国所陈田产,统计四万万两。百姓以制造物件为重,不出运卖外国。其细布绸缎之美者,惟西洋每岁买之。外有加治弥耳人织造搭膊布,悉不得运出外国。印度人不知掘矿,故铁、铜、金、玉,必由外国入。道光十七年运入之货,三千四百六十馀两,运出者五千三百八十有馀万两。现掘河以运货,立银局以便贸易。百姓向愚蠢,英人于此设学馆教民,于是印度人皆事天主。

五印度各属地,有大事必问本国公班衙,乃与英国公同会议,复立议士,会同斟酌。在马答利、网买两部,各调兵帅,共同议士商办,听大帅之命。惟英人能务大事,其土人只任下职而已。若征田赋,亦立乡绅总理钱粮。

国费出入,榜甲拉部入八千一百七十万圆,经费银七千六十二万五千九百圆,所调之军十一万六千。马答拉入银三千一十二万四千圆,经费二千四百二十二万六千圆,军士七万。网买收银千四百万圆,经费千九百七十三万二千圆,军士四万。在旁网两部调水师战舰、火轮船,防范其火轮大船二十只,另建铁船、小火轮船,其守五印度三营者,大半土人。

西洋各国所据五印度地,葡萄牙属地曰峨亚,在西南方,海边港口嘉邑也。地多山,无通路。其田大半能耕,居民五十万,崇天主教三分之二。地门亦海口,昔与中国通商,撒米居民十万。

佛兰西所据东南之偏地,居民二十一万,其都曰本得识理。海边种青黛、甘蔗、桑,亦开学院以教其民焉。

○印度各土君之国

新地亚附近之亚甲,即所称马腊地也,广袤方圆四千七百里,居民四百万有馀口。每年所出之饷,约四百二十万两。其都为吴亚未鹿,居民五万口。鸟音之城,亦坚固,步兵万四千,骑兵一万,有大炮二百五十门。常与英抗。

尼报里国,亦曰廓尔加,印度之北地也。与西藏交界。山峰插天,居民专务佛教,多拉麻僧,惟念经好静。不养父母,一女配数男。山内之民,甚勇猛。曾入贡中国。嘉庆十七年,攻及英界,英人攻战,始让地议和,此时英人尚驻。其都所称甲曼士,居民二万四千。其民互仇战斗,山内各有酋长,自专其地,不听其王之命。产铁、铅、铜等。多印度人,亦有回回族,居住此地。其廓尔加族,即由北方所来之矮人,攻服此地。种类语音不同,教门互异,今尚占据。

布但地与尼报里,皆西藏所连之微地。山上雪冰恒积,多烟瘴。平地出蔬菜果麦,居民善灌溉。敬其老猿为仙兽。百姓面貌似中国,而刚健习劳,信佛敬僧,多修寺院。其转世剌麻,号为活佛。与西藏同俗。亦与旁甲拉通商。其都曰他西苏屯城。此两国均未信救主耶稣之教。

《瀛环志略》曰:馀尝见米利坚人所刊地图,五印度共二十馀国,在东者曰孟加拉,曰麦哈尔,曰尼泊尔,曰阿力邑。在北者曰克什米尔,曰勒怀,曰威聊,曰乌纳,曰聂离。在中者曰阿尔各拉阿拉哈板特,曰工洼纳,曰马尔洼。在南者曰甘勒士,曰弥勒尔,曰海特尔拉蛮,曰麻打萨,曰噶纳的,曰孟买。在西者曰尔勒士布他拉,曰阿布尔信。据米人雅裨理云,此系五印度旧部落之名。自英吉利据印度后,有分析,有改革,与此图不同。后见英人所刊五印度图,与米利坚图全不同。地名繁简亦异,地既属英,当就英图立说,以资考核。

塞哥〈(一作悉国,又作西刻)〉,北印度大国,西域称为克什米尔〈(一作加治弥尔,又作加支迷尔,又作夹氏米理里)〉,乃其别部之名〈(其国自古以此部为国名。《新唐书》谓之个失密,又谓之迦湿弥罗,《宋史》谓之迦湿弥勒,元人谓之乞石迷耳,皆克什米尔之转音也)〉,犹尼泊尔之称廓尔喀,浩罕之称安集延也。东北雪山环抱,与后藏西徼毗连。西北隅接西域之札布,西界阿富汗、俾路芝。西南界信地。东西约千里,南北约二千五百里,其地时序和平,山水明秀,沙碛虽多,而田土极沃。农功甚勤,户口约三百万。商贾善于行远,西域、回疆、后藏,处处有之。国旧分左右部,以隆德勤至河为界。河左之西林德部,已降英吉利为属国。馀诸部皆在河右,各有酋长,不相统属。乾隆末,劳尔〈(即剌合)〉酋长林日星,兼并河右诸部为一。又逾印度河,割阿富汗数城。继立之王尤雄武,以欧罗巴人为将,战胜攻取,四邻畏服。道光十九年,王卒,宗孙嗣立。信任谗佞,大柄旁落,国势顿衰。先是英吉利攻灭孟加拉,乘胜胁降诸部,值塞哥两世得贤主,国治兵强,故英人止戈修好。未尝措意,至是昏庸在位,间隙可乘,遂连年大举,深入侵割其疆土过半。其所失为何部,尚未得其详也。国分九部,首曰本若,都城,建于拉维河岸。曰劳尔〈(一作剌合,米图作勒怀)〉,贸易繁盛,为通国大都会。曰固宜斯丹,首城名拉德如尔。曰克什米尔,首城同名。曰著这,首城名亚德各。曰亚萨勒,曰北朝威尔,曰几尔加尔不耳,曰木耳丹,曰勒亚,曰德勒义斯马伊尔汗,曰德拉合西汗,曰巴合瓦尔不耳,首城皆同名〈(道光二十年,粤东译出英人新闻纸,有英军攻阿付颜尼,峨罗斯约木哈腊欲攻阿付颜尼之说,意在争北印度也,二十六年,传闻英人用兵于北印度,有取得西刻之加治弥尔,与后藏接壤,欲赴藏通市之说。西刻即塞哥。加治弥尔即克什米尔。据西人所刻地图,克什米尔在塞哥极北界。英人果割地至此,则已拊塞哥之背,不止丧地实多,抑且危如朝露矣)〉。英吉利印度埔头,孟加拉最盛,孟买次之,麻打拉萨又次之。英吉利本国商船,与欧罗巴诸国之船,每岁往来以数千百计,其税银每岁得千馀万。养兵太多,支销之外,所馀亦无几。

中国之布,从前皆以麻织,自元太祖征印度乃得绵花之种〈(棉花,初称吉具)〉,流传中土,至今衣被九州,功驾桑麻之上。其利溥矣,乃鸦片之毒,亦出于此。五印度诸部,皆产此物,而最多者为马剌他〈(川南滇西,地近印度故有栽种莺粟者)〉,鸦片分两种。成团者为大土,其价昂,聚于孟加拉、麻打拉萨。成片者为小土,其价廉,聚于孟买。五印度货物,惟绵花、鸦片最多。近年竟以鸦片为主,每岁出运数万馀箱,宇宙浮孽之气,乃独钟于佛国,何其怪也。

回疆叶尔羌等城,时有克什米尔、温都斯坦两处之人往来贸易。《西域闻见录》谓两部皆回部大国,由叶尔羌南行六十馀程,至克什米尔,又四十馀程至温都斯坦。以今考之,克什米尔即塞哥,为北印度大国,温都斯坦,则五印度总名。部落既多,西域不能辨识。自克什米尔之外,概称为温都斯坦耳。又云两广、福建之物,往往由温都斯坦,贩至回疆,此无足怪。温都斯坦之孟加拉、孟买皆英吉利大埔头,闽粤之货山积,由两处至回疆,皆商贾通行之熟路,转运固甚便矣。

案:由回疆之叶尔羌、南越博罗,可达后藏。由后藏,越廓尔喀,可达印度。英夷果由印度转贩回疆,未知此以北大雪山葱岭,以及叶尔羌南之大戈壁,皆属陆路,何由得至,岂溯印度河逆流而上与。然究在雪山南也,若用驼马转运,或由冈噶江逆折而西而北,以达回疆与,然不可考矣。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