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二 口燥

口干燥者,邪热结聚上焦,阳明胃经所主,肺热者亦有之。肺热,凉膈散。胃热,竹叶石膏

汤。身热已减,表邪已解,有下症者,三承气汤选用。少阳病,口苦舌干,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阳明病背恶寒,口干燥,白虎汤。热传少阴,口燥咽干而渴,手足冷,脉反沉涩不治之症也。按口燥与口渴不同。口渴者,口中尚有津液,但时时欲饮水。口燥咽干者,口中燥裂,津液全无。仲景于背恶寒条,以口中和、不干燥者,为阴寒,若背恶寒,口干燥者,为阳热。然又当以消水不消水,小便清白红赤,以定寒热。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