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四 胀满统论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噫者,肾胆同逆,三焦不行,气蓄于上也。

三阳盛入于阴,病胀而头痛,言三阳之邪盛也,盛则满,满则溢,而入于阴之分矣。

夫头为阳,腹为阴,阴病故腹胀满也。

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腹胀属脾胃肓膜之间者,则饮食亦少。其气亦壅塞于五脏,则气促急不食而病危矣。是故病在表者易治腹胀满气不通者,加浓朴以破滞气,腹中坌闷。此非腹胀满,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药收之。是知气结而胀,宜浓朴以散之。气散而胀,宜芍药以收之。

脾胀

湿气归脾,壅塞不行,其脉濡,其体重,其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畅。经云:诸湿肿满属于脾。又土郁之发,民病心腹胀,跗肿是也。又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

【小温中丸】治脾虚肝实,不能运化,不可下之。

陈皮半夏神曲茯苓(各一两)白术(二两)生香附针砂(醋炒红,各一两五钱)苦参(炒)川连(炒)浓朴(各半两)甘草(三钱)

为末,醋水各一盏打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术六钱、陈皮一钱、生姜一汤吞下。虚甚加人参一钱。病轻者服此丸六七两,小便即长,病甚者服一斤后,小便如常。

【胃苓汤】和脾胃,去湿消胀。

苍术浓朴(姜汁炒)陈皮白术茯苓(各一钱)泽泻猪苓(各一钱)甘草(六分)官桂(五分)

加姜煎。

【禹余粮丸】(《三因》)许学士、朱丹溪云:此乃治膨胀之要药。

蛇含石(大者,三两,置新铁铫上,入炭火中,烧与铫子一般红,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极细)禹余粮石(三两)真针砂(五两,淘净炒干,入余粮一处,用米醋二升,铜器内煮干为度。置铫中上炭火中烧红,倾净砖上,候冷研极细)

以上三物为主,其次量人虚实,加入下项:

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酒浸)桂心白蔻(炒)茴香(炒)蓬术附子青皮京三棱(炮)白蒺藜当归(酒浸,各半两)

为末,入前末拌匀,以汤浸蒸饼,捩去水,和药再杵极匀,丸如桐子大,空心温酒,白汤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最忌盐,一毫不可入口,否则发疾愈甚。但试服药,即于小便内旋去,不动脏腑病去,日二三服。兼以温和调补气血药助之,真神方也。

肝胀

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

【左金丸】

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

粥为丸,椒目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按:缪刺论谓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是火逆之外,又有血滞一症,火无形,以苦辛平之,血有形,故以利药行之。

【(新定)】

赤芍生地归尾桃仁(各一钱)红花香附(童便浸,二钱)大黄(酒浸,一钱五分)丹皮青皮(醋炒,各八分)

(即气胀)

胸膈胀满也。经云:浊气在上,则生胀是也,宜升清降浊。盖清不升则浊不降也。又七情郁结,气道壅隔,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腹大而四肢瘦削,即气胀也。

【木香顺气汤】

木香苍术(各三分)草蔻(三分)青皮益智仁陈皮泽泻茯苓半夏干姜吴茱萸(各二分)升麻柴胡(各一分)浓朴(四分)人参当归(各五分)

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温服。

【通幽汤】东垣云:浊阴本归六腑而出下窍,今在上,是浊气反行清道,气乱于中胀作矣。治在幽门,泄其阴,润其燥,使幽门通利,大便不闭,则浊阴得归下地,胀腹满

当归升麻桃仁(各一钱)红花甘草(炙,三分)生地熟地(各五分)

一方加枳壳(五分)。本方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血胀

污血成积,石瘕之属也。经云: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日以益大,如怀子状,可导而下。

【经验桃奴丸】

桃奴延胡索鼠粪香附官桂砂仁五灵脂桃仁(去皮尖,各等分)

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鸡矢醴散】(《宣明》)

大黄桃仁(去皮尖)干鸡屎(各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煎汤调下。

【夺命丹】治瘀血入胞衣,胀满难下。服此血即消,胞衣自下。

炮附子(半两)牡丹皮(一两)干漆(一两,碎之,炒令烟尽)

为末,醋一升,大黄末一两,同熬成膏,和匀丸如桐子大,温酒下五七丸。

食胀

(一名谷胀)

饮食过节,停滞中焦,其症吞酸嗳气,恶闻食臭,得食则益甚。经云:饮食不节,起居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是也。是宜消而去之,甚则下之,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枳实导滞丸】

大黄(一两)枳实(麸炒)黄芩黄连(俱酒炒)焦神曲(各五钱)白术(土炒)茯苓(二钱)

为末,蒸饼为丸。

【人参丸】(《外台》)疗久心腹痛胀,痰饮不下食。

人参白术枳实(各六分)浓朴青木香大黄槟榔(各六分)茯苓(八分)橘皮(五分)

蜜丸桐子大,生姜、大枣煎汤,送下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

【无碍丸】治脾病水横流,四肢胀满。

木香(五钱)京三棱(炮)蓬莪术(炮)槟榔郁李仁(汤浸去皮,各一两)大腹皮(

为末,炒麦芽粉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热胀

热聚于里,口干便闭。经云: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是也。

【枳壳锉散】治热症胀满。

浓朴枳壳桔梗(各半两)炙草(一钱)大黄(蒸,三钱)

锉,每服三钱,姜五片,枣二枚,乌梅一枚,煎服。

愚按:热胀有二,假令外伤风寒有余之邪,自表入里,寒变为热,而作胃实腹满,仲景以大承气下之。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结于中,而成胀满者,宜清热导湿,东垣中满分消丸主之。

【中满分消丸】治中满热胀,有寒者勿用。

黄芩(一两二钱)黄连(炒,五钱)姜黄白术人参炙草猪苓(各一钱)茯苓干姜砂仁(各二钱)枳实半夏(各五钱)浓朴(姜制,一两)知母(炒,四钱)泽泻陈皮(各

为末,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热白汤下,食后,量病患虚实加减。

寒胀

其症有二:有寒气袭表而胀于外者,经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以手按其腹,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有寒气入于里而胀于内者,盖阴气凝聚,久而不散,内攻肠胃,则为寒中胀满泄利之症,经云:脏寒生满病是也。在表者温而散之,在里者温而行之。

【温胃汤】治冷则气聚,胀满不下食。

熟附子当归浓朴人参半夏曲橘红生姜(各一两)炙草(一两)川椒(去合

锉散,每服三钱。

【木香塌气丸】(《元戎》)

丁香胡椒(各三钱)郁李仁(四钱)白丑枳实(各一两)槟榔木香蝎尾(各半两)

为细末,饭丸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十五丸,姜汤下。

此温行之剂,治单腹胀最妙。若胸胁胀满,一身面目尽浮,鼻塞咳逆,清涕出,当用小青龙汤二三服,分利其经,却进消胀药。

实胀

胃气实则胀也。脉大坚,便秘,按之痛。仲景云:腹满按之痛者为实,可下之。经云:

中满者泻之于内,又云:下之则胀已是也。

【沉香交泰丸】治胀而大便燥结者。

沉香橘红白术(各二钱)浓朴(五钱)吴茱萸枳实青皮木香茯苓泽泻当归(各二钱)大黄(酒浸,一两)

为末,蒸饼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温汤下,微利为度。

【四妙丸】治老幼腹胀,血气凝滞,用此宽肠顺气。

商州枳壳(浓而绿片者,去穣,四两分作四份)一用苍术(一两同炒)一用茴香(一两同炒)一用莱菔子(一两同炒)一用干漆(一两同炒)

炒黄后,去四味,只取枳壳为末,以四味煎汁煮面糊丸,桐子大,每食后米饮下五十丸。

虚胀

中气虚衰,脾胃不健而三焦痞塞,是为气虚中满。经云:足太阴虚则鼓胀也。其脉软,其色白,其症腹胀,按之不痛,溏泄肠鸣,宜温养阳气为主,塞因塞用也。

【参术健脾汤】

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缩砂浓朴(姜制,各一钱)炙草(三分)

水姜煎服。一方无甘草,有麦芽、山楂,因甘能满中。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