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盛世隋唐南北宋

有人把出现于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制度照搬到中国来,我认为这真是把历史当成了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孩子,当成可以随意摆布的一百个大钱了,这不免太践踏了历史。

——邓广铭 著名历史学家,长期在北京大学执教

杨坚建隋

自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一直处于“五胡十六国”割据的混乱局面,直至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建立起魏国后,北方才脱离了东晋名义上的统治,使局势逐渐安定起来。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即位,开始了北魏的重大改革,中国的北方已经开始进入了其民族融合的阶段。孝文帝死后,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公元534年,北魏的孝武帝因不满当时掌控实权人物高欢的胁迫,出走于长安宇文氏家族,而高欢则另立元善见为帝,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不久之后,宇文泰将孝武帝杀害,改立南阳王宝炬为帝,与高欢所建的东魏对立,建都长安。公元557年,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得将领支持,逼迫西魏恭帝禅让,由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即位,建立北周,建都长安,西魏政权灭亡。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着政权,在他的努力下,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

东魏由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十一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为自己登上帝位而铺路,并与宇文泰所建的西魏对立,建都邺城。在整个东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高欢控制着政权,他只是玩弄权术,筹备篡位,因此国内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民族矛盾尖锐,而且屡败于西魏。公元550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新政权,国号齐,此后东魏全境进入北齐的统治。公元577年,北齐政权被北周代替。

北周宣帝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给杨坚为首的汉人将领夺取政权提供了良机。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即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的杨坚,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公元581年,杨坚在消灭北周残余势力后,以“受禅”为名,废周静帝自立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隋朝的历史就从这一年开始。公元588年,隋文帝以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五十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陈(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灭亡。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至此结束。

开皇之治

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鉴于东汉至隋南北分裂达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国库空虚的局面,杨坚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的同时,稳定民生。

隋文帝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上进行了大量改革,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将地方州、郡、县三级减为州、县两级,借以节省开支、精兵简政。在中央则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度。此外,隋文帝还废止了自曹魏以来中国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而创立了科举制度。

经济方面,隋朝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并在全国修建仓库,以便灾年救济难民。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为保留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出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隋文帝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长时间的统一,使北方民族进一步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制由隋代创立,完备兴盛于唐朝,衰落于明、清。1905年,开始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彻底被废除。

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称为“察举制”。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把察举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又下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亲信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公元220年,曹丕采用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在各州加置大中正,因此有大小中正的分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

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开始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提名,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地方一级的征聘制度)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此,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

二世而亡

隋文帝死后,他的儿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是为隋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制定《隋律》稳定了社会秩序。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在经济方面,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继而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与此同时,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和加强漕运力量,开通了“广通渠”引渭水直达潼关。后炀帝又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这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另外,隋朝统一发行合乎规格的“五铢钱”,严惩私铸钱币。同时,还规定了标准的铜斗铁尺,颁行全国。这样,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的稳定也带来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长足进步,如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和东京洛阳城、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的赵州桥等,这都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朝代,因此人们经常对两者进行比较。首先,隋与秦都是凭借强大的武力结束了分裂多年的局面,而紧接着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经济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又对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终于使政权毁于一旦。然而,也正是凭借此时国家对物资财富丰盈的积累,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带来了秦、隋之后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汉唐文化。

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骄奢荒淫,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公元611年首先爆发了王薄起义,此后起义军日益增多,斗争地区也日趋广阔,形成了全国范围的起义高潮。公元616年以后,逐渐形成了三大起义军,即翟让领导的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和江淮的杜伏威军。

公元611年,翟让领导农民在瓦岗寨(今河南)起义反隋,山东、河南的贫苦农民纷纷参加,单雄信、徐世勣、李密、王伯当等人都率众投奔瓦岗起义军,使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后来,翟让认为李密有领导才能,把瓦岗军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李密任统军元帅,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设三司六卫,建立了瓦岗军农民政权—“魏”。在隋朝即将被农民起义军推翻的关键时刻,瓦岗军内部矛盾激化,李密设计杀害了翟让等重要农民军将领,导致瓦岗军将卒离心,战斗力遭到极大削弱。公元618年6月,李密率军投降了唐军之后又起兵反唐,从而葬送了这支农民军。

翟让起兵的同一年,窦建德领导农民在高鸡泊(今河北)起义反隋,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万余人。公元621年,窦建德起义军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在虎牢关交战,被李世民打败,窦建德被俘,后被杀害。两年后,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击败了窦建德部将刘黑闼,河北起义失败。

公元613年,杜伏威、辅公祏在齐郡(今山东)组织起义,随后南下到江淮南部广大地区发展,力量不断壮大。随后,起义军攻下高邮、历阳,建立农民政权,杜伏威任总管,辅公祏任长史。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起义军内部发生了分化。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杜伏威投降了李渊。次年,辅公祏起兵反唐,建立政权,控制了苏、皖部分地区,后被唐军击溃。

隋末农民起义规模巨大,起义军作战勇猛,指挥灵活,采取攻其不备、诱敌轻进等谋略和战法,节节获胜,击败了隋军主力,摧毁了隋王朝的统治,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特别是士族大地主,削弱了他们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

李渊建唐

隋代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各地,使隋朝的统治力量大为削弱,一些贵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机起兵割据。驻守在军事重镇太原的李渊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胸怀大志的李渊深知自己无力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又恐遭到隋炀帝的猜忌,在儿子李世民的建议下,于公元617年起兵反隋。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贤能多才的将领,加之部队纪律严明,因此很快壮大起来。

李渊起兵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招募军队,并于7月率师南下。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半年之后,李渊起义军占领了当时的都城长安,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李渊入长安后,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又以杨侑名义自加假黄钺(黄钺:以黄金为饰,古代帝王所用,后世用为仪仗,以黄钺借给大臣,即代表皇帝行使征伐之权的意思)、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总理朝政。次年(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

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订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唐朝建立后,李渊封长子建成为太子,协助处理军国大事,实力雄厚的次子世民文武双全,武功卓著,由此形成两大势力。太子建成联合四弟元吉,准备除掉世民。

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被高祖李渊封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世民自恃才能和显功,在府中开置文学馆,延揽四方文学之士,这些人都成了世民的谋臣策士。此外,世民南征北讨,逐渐在天策府中网罗了不少勇将猛士。拥有了如此众多的谋士与勇将,秦王世民的周围自然形成了当时政坛上一个强有力的政治集团,直接威胁到太子建成。建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联合同样对世民不满的齐王元吉,采取曲意联络唐高祖的妃嫔以为内助、加强自己的军力、收买世民的部下等策略来强化自己并削弱世民的势力,甚至发展到在世民酒中下毒的地步。

到了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建成、元吉和后宫妃嫔更是常常在高祖耳边说世民的坏话,使高祖渐渐对世民产生了猜疑,局势对世民十分不利。世民决定先发制人。6月4日,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经玄武门入皇宫,埋伏在临湖殿附近,突然射杀了准备入朝的建成和元吉,然后声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并派亲信“宿卫”高祖,迫使高祖接受了既成事实。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当年8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渭水之盟

隋末年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突厥势力乘机得到壮大。李渊在晋阳初起时,也曾经迫于形势,暂时屈服于突厥。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不久重新统一全国。突厥统治者明白中原只要有一方坐大,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群雄割据中获利了,因此将主要对手确定为唐,试图扶植其他势力与唐相抗。

公元626年,得知唐帝国的权力变更的颉利可汗,发兵十余万人,直逼长安。大军驻扎在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四十里,京城兵力空虚,长安戒严,人心惶惶。李世民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隔渭水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不久后唐大军赶至太宗背后。颉利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便请求结盟。两天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斩杀白马立盟,突厥领兵而退。这就是有名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稳定局势、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与突厥强弱变化的转折。同时,这次事件对太宗震动很大,认为突厥反复无常,因此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突厥。

后来,颉利多次背盟南下骚扰,太宗忍无可忍,派李靖、李勣等率大军出击。公元630年,唐军在阴山大破东突厥,俘获颉利。太宗当面数明颉利的罪状,但仍授予他官爵,赐予田宅,把俘获的部众安置在北方边境地区,设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担任都督加以管辖。这种宽容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族首领纷纷上表“相率内属”,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贞观之治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年号为“贞观”。即位后,他居安思危,任贤用良,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被当时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隋朝的兴亡,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戒自己及下属。他像孟子一样,把人民和君主的关系比作水与舟,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是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镜矣。”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贪污的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值得称道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官吏各安本分,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经济方面,唐太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在文化方面,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修订前朝的著作和史书;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君长遣子弟来留学。此外,太宗又屡次对外用兵,经略四方,平东突厥、定薛延陀、征高句丽、联姻吐蕃和高昌,使唐的国威远播四方。

“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且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房谋杜断

唐太宗在位期间,任贤用能,经常听从大臣的意见。一次他与文昭商量事情,房玄龄感慨地说:“非如晦莫能筹之。”等到杜如晦来到时,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龄的计谋并作出决断。他们两人合作得十分融洽,人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公元579~648年),名乔,齐州临淄人,自幼聪敏,博览经史,见识深远。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由于父亲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龄一直伺奉左右,为人极其孝顺。后被李世民重用。房玄龄为报李世民知遇之恩,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唯独房玄龄四处访寻英杰人物,并把他们荐于秦王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房玄龄改封魏国公,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房玄龄尽心竭诚,夙兴夜寐,加之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唯贤,不分卑贱,时人皆称他为良相。

杜如晦(公元585~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在平定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的战争过程中,杜如晦作为李世民高参,对军旅戎事剖断如流,深为时人敬服。玄武门之变成功后,被太宗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初年,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选官吏,好评如潮。

一代女皇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后来,唐高宗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之后,武则天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公元705年,许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同年,武则天病死,享年八十二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令人在陵前竖起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有所加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请君入瓮

武则天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用严刑峻法,消除异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借机想方设法诬陷自己的政敌,并绞尽脑汁制造酷刑逼供。整个国家都笼罩在高压的恐怖气氛下。

武则天当政期间的两个最有名的酷吏就是周兴和来俊臣,有成千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有一次,周兴被人密告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审出结果。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因此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想出一计。一天,来俊臣故意请来周兴,两人一边饮酒一边聊天。来俊臣装出满脸愁容,对周兴说:“唉!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请教老兄,不知可有什么绝招可以教给我?”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说:“我最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意志坚强、顽固不化的人,也会招认的。”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来俊臣突然站起来,把脸一沉,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我奉命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就请君入瓮吧!”周兴听了惊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只好俯首认罪。

任用酷吏让武则天背上了骂名,在统治稳定之后,武则天开始弃用酷吏,转而任用了很多贤臣来辅助治理天下,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从这点来说,武则天也堪称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政治家。

唐室砥柱狄仁杰

狄仁杰(公元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他敢于违背君主的旨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他为“唐室砥柱”。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后来,狄仁杰被诬告,当时的河南道黜陟使阎立本负责审理他的案子。阎立本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并推荐狄仁杰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后来,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无冤诉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封建法律制度,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

不久,狄仁杰被唐高宗任命为侍御史,负责审讯案件,纠劾百官。任职期间,狄仁杰恪守职责,对一些巧媚逢迎,恃宠怙权的权要进行了弹劾。狄仁杰的才干与名望,已经逐渐得到武则天的赞赏和信任。公元697年,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官拜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此时,狄仁杰已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但他深感个人责任的重大,仍然尽心竭力,关心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建议或措施,尤其是成功地劝说武则天立李氏后代为太子,在以后几年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700年,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走了我的国老啊!”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他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身居宰相之位后,更是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有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开元盛世

公元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公元712年,李旦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玄宗即位后,首先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并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核。先后任命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而在选拔人才方面,玄宗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玄宗期间,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这为后世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玄宗还从自身做起,大开节俭之风,凡宫中乘舆服御、金银器物、珠玉锦绣等奢侈的东西统统焚毁,并规定后宫嫔妃自后妃以下者都不得佩珠玉、刺锦绣;禁止天下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罚一百。

通过玄宗的一系列措施和努力,唐朝农业大大向前发展,农民不再因过重的赋税举家外逃,而是积极性很高地从事耕作,四海之内,无论山川还是沟壑,都出现了一派牛耕农作的兴盛景象。

盛唐气象

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光辉的时代。当时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富裕,有杜甫的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由于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接连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今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盛唐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长安是当时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唐王朝像一位雍容大度、不卑不亢的智者,欢迎四面八方的来客。

唐朝是一个我们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她的自信、开放、宽宏、博大、发达,让我们民族的声威撒播四海。自唐以来,欧洲的“老外”就是把我们叫做“唐人”。今天看来,唐朝的那种振奋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气质,应该作为我们民族永久的精神脊梁,并不断传承下去。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还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削弱。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了东、西突厥,吐谷浑等,使盛唐建立了一个极为辽阔的边境。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领异族,唐玄宗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朝廷的隐患。

公元755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以诛杀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叛乱,攻下洛阳。朝廷的抵抗没能有效阻挡反叛军队的进攻。次年,安禄山称帝,攻下长安,战乱达到顶峰。唐玄宗不得已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途中将士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请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无奈的玄宗命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嵬坡兵变。之后,玄宗引兵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两军在常山(河北正定)会师,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儿子安庆绪所杀。公元759年,安部将史思明又将安庆绪杀掉,再攻洛阳。两年后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公元763年史朝义自杀。叛乱前后历时近八年,始告平定。

战乱虽平,但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吐藩对唐的侵扰也日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虽有短暂的“元和中兴”(唐宪宗时期),但其全盛时代也就从此结束了。

永贞革新

唐代从玄宗时的高力士开始,出现宦官擅权现象;到肃宗时期,宦官又掌握了军权。到中后期他们的专恣骄横,引起皇帝和某些官僚士大夫的不满。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即位时已得了中风不语症,但还是立刻任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韦执宜、韩泰、韩晔、陈谏、凌淮、程异等进行改革。主要措施有:革除官吏在正税以外的进奉,罢去宦官扰民的宫市和五坊小儿(五坊是专门替皇帝养雕、鹘、鹞、鹰、狗的地方。在这里当差的太监,叫做五坊小儿。这些人横行霸道,用各种卑鄙手段来夺取百姓的财物),任朝臣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节度使,韩泰为行军司马,以图逐步收夺宦官的兵权。此外,顺宗和革新派还罢免贪官京兆尹李实,蠲免苛杂,停止财政上的“进奉”。这些改革都具有进步性,但引起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及与之相勾结的节度使的强烈反对。俱文珍认为王叔文的权力过大,就以顺宗的名义解除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不到一个月,俱文珍又勾结一批人逼顺宗禅位于太子李纯,即唐宪宗。

顺宗一退位,王叔文、王伾被贬逐,后王叔文又被赐死,王伾死于贬所,柳宗元等被贬为边州司马,革新失败。这次改革,历史上也称做“二王八司马事件”。

唐王朝在经历了唐太宗贞观时期、武则天时期后,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其政治军事上的强大、经济上的繁荣,也就达到了顶峰。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几乎灭亡,从此走上下坡路。唐王朝的政治一统被藩镇割据所取代,赫赫王权转到宦官手中,形成宦官专政的局面。这两个恶疾附着在唐王朝身上,难以根除。虽然有个别皇帝曾在一些朝臣的帮助下,试图清除这两个毒瘤,但最终都由于根深蒂固,难以奏效。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就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

黄巢起义

唐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到唐僖宗(公元874~888年在位)统治期间,时局异常混乱,加之连年的天灾,矛盾爆发。

公元875年,王仙芝领导山东、河南农民数千人在长垣(今山东境内)起义,得到黄巢响应。黄巢起义军避实就虚,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向南方长驱直下,渡过长江,转战荆襄、皖南、浙东、福建。公元879年,黄巢起义军攻克南方重镇广州,并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起义军发布公告:要率大军直捣长安,推翻唐朝统治。于是,起义军从广州北上,并于第二年渡过淮河,攻下洛阳。公元881年,他们占领长安,唐僖宗带随从宦官田令孜等仓皇逃奔四川成都。几天之后,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齐。

逃往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的残余势力,向起义军反扑,黄巢率军顽强抵抗。公元883年,在关键时刻,大将朱温叛变降唐,起义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一带。公元884年,黄巢在莱芜虎狼谷与唐军决战时,兵败自刎,起义失败。

从公元859年年末浙东人裘甫举起反唐义旗至884年黄巢义军被镇压,这场反抗唐王朝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先后长达二十五年之久,特别是黄巢起义,历时十年。

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唐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军阀朱温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并于公元907年,废黜唐帝,自称皇帝,以梁为国号,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在这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吴越国、闽国、荆南国、楚国、吴国、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为“十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意思。所以欧阳修在他主编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是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这时出现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段乱世持续的时间只有五十多年,这表明随着封建统治的深入,统一的趋势越来越强,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五代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在于火药、印刷术的发展以及词的出现。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他诸国都在南方,它们较少受到中原战乱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长,这对我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五代时期,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契丹的崛起。自北魏开始,契丹族逐步发展,到了唐朝末期已经强大起来。公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北方地区,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平稳关系。辽中叶后,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当女真族展开强大攻势时,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由于契丹的声名远扬,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做“契丹”。在五代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他们与契丹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黄袍加身

后周时期,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由于年纪太小,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后周的政局不稳。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做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过了两天,就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当天晚上,大军驻扎在离京城二十里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一些将领们私下商量,现在政局不稳,咱们拼死拼活地打仗,将来还不知落得什么下场,还不如拥立赵匡胤做皇帝,以后就会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将士们全起来了,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白。赵匡胤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士兵高喊:“请点检做皇帝!”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赵匡胤骑在马上,才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

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来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于是大军返回京城,一路上军容整齐,秋毫无犯。到达京城后,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正式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

建立政权后,赵匡胤采用各个击破、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南唐等诸国,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加强了对契丹的防御。

杯酒释兵权

赵普与宋太祖赵匡胤在年轻的时候就是同学兼朋友,他出身比较艰苦,少年时没有好好读过书,后来就一直跟随赵匡胤打天下。宋朝开国后,赵普白天忙于处理国家政务,夜晚则读《论语》。据说每当遇到重大问题,赵普总是说:“明天再作决策。”晚上回家以后,他从箱子里面拿出一本书仔细地读,第二天准能够提出一个很高明的见解。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觉得赵普家里一定藏有什么秘籍宝典。有一次,赵匡胤晚上去他家里商量紧急政务,看到他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一看原来是《论语》。赵匡胤有些奇怪,就问道:“《论语》是小孩子启蒙的书,你为什么还要读它呢?”赵普回答:“《论语》中有治国的大道理,臣已经用半部《论语》帮陛下打了江山,现在要另外半部来帮助陛下治理天下。”在这之后,赵匡胤更加重用赵普,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都会找赵普来商量。赵匡胤登位之初,对和他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们十分不放心。因为他深刻认识到,武将们在废立皇帝、改朝换代方面的巨大能量。一天,他把心中的忧虑告诉了赵普,并希望找到解决的办法。赵普说:“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因此必须剥夺他们的兵权。”赵匡胤恍然大悟,决定按照赵普说的来做。

公元961年的一天,禁军大将石守信等奉召来到后花园,设宴相待。酒过三巡,赵匡胤故作愁眉不展状,开口说道:“我不是靠你们出力,到不了这个地步,但做皇帝太艰难了,我整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问其故,太祖就说:“这不难知道,谁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一听,惊恐万状,纷纷表白。赵匡胤断然说道:“你们虽无异心,然而倘若你们部下追求富贵,一旦以黄袍加之你身,你虽然不想做皇帝,能办到吗?”众将一听,都吓得离席叩头,请求指示一条“可生之途”。赵匡胤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很短暂,求富贵者,不过想多积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免遭贫乏而已。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出守地方,多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不可动的产业,同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不很好吗?”众将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第二天都称病辞职。

赵匡胤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独揽军权的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成为千古佳话。

励精图治的宋太祖

宋太祖在位期间,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地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得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枝”“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所以宋朝三百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两百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他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种下了宋代官僚机构臃肿、积贫积弱的祸根。

澶渊之盟

公元976年10月,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大部分地区得以统一。由于后来的两次北伐均告失败,因此统治者施政重点变为重内虚外。公元998年,真宗赵恒即位,继续实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宋真宗在位期间,辽朝不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延嗣等将领的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二十万大举南侵。兵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东京危急。宋真宗畏敌,准备迁都南逃,在宰相寇准等人的促使下亲临前线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当辽军攻城时,宋军将领一箭射死了辽军统帅。辽初战不利,统帅阵亡,又有后顾之忧,因此主动提出和谈。宋真宗本就无心抵抗,听到辽军和谈的要求,就不顾寇准等大臣的反对,同意与辽议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在宋朝军事取得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屈辱性合约,它开了赔款的先例,给宋朝的朝政和民众增加了很重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缔结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一百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生产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寇准罢宴

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提升为参知政事。不久,太宗又为寇准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他成亲。宋娥是赵匡胤宋皇后的幼妹、邢国公宋准的幼女,美貌聪慧,贤淑多才。新婚期间,日日酒宴,夜夜歌舞。

一天,寇准与宋娥正在欢宴,忽听门官来报:“相爷,大门外有个老汉,说是相爷的同乡,非要见相爷不可。”一听是家乡人,寇准忙说:“快请进来!”不一会儿,门官领来一个老汉,衣着破烂,脸上布满皱纹。寇准一看,原来是舅舅,便上前拜见,让老人家坐下。谁知老汉两眼发呆,并不回答寇准夫妻的问话,却大哭起来。寇准忙问:“舅舅,家里出了什么事?”老汉连连摇头。问了半天,老汉才长叹一口气,说:“我见你这么荣华富贵,又听你手下人说,你每日每夜都是这样,叫我不由得想起我那可怜的老姐了。她一辈子受苦受难,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寇准听舅舅说起母亲,慌忙跪下,说:“都是甥儿不好,得意忘形,忘了母亲早年的苦楚。”说罢,他忙和宋娥劝舅舅入席用饭。老汉看着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是不入席,却指着宴席说:“这一桌饭,够咱家乡一家人过几个月哩!你在京城里吃得这么好,可知咱华州、同州今年大旱,颗粒无收,一斗米涨到一千钱。现在还没过年,已闹起了饥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想到这,我怎么能吃得下?”

寇准也听说家乡有旱情,可是从地方官的奏折里,却看不出灾情的严重程度。听舅舅这么一说,顿感自己失职,愧对乡里。他安排舅舅住下,急忙回到大厅,吩咐撤了宴席,并以此为戒,永不夜宴。第二天早朝,寇准将故里旱情如实奏给太宗,并请旨回陕西督赈和询察民情。他回陕西后,为家乡办了一些好事,还把关中的赋税免征三年。

庆历新政

1022年,宋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其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负责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西夏李元昊于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次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只得议和,百姓负担加重,各地陆续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现时的北宋王朝可谓是内忧外患。

1043年,宋仁宗为了缓解王朝出现的多种矛盾,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职位相当于副宰相),富弼为枢密副使推行改革。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陟(对官吏升降制度作出严格的考核和规定),抑侥幸(限制侥幸做官和升官的途径),精贡举(严密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择官长(严格考核州、县两级地方官员的业绩),均公田(平均分配地方官员的公田),厚农桑(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修武备(整治军备),减徭役(减轻百姓的徭役),覃恩信(落实朝廷各项恩惠政策),重命令(认真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这些改革措施的大部分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

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和阻挠。他们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指责范仲淹结党营私、滥用职权。宋仁宗虽然对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失去了改革的信心。1044年。宋仁宗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务,将他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人士都相继被逐出朝廷。庆历新政宣告失败。宋仁宗在位四十年,尽管朝中有像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这样有才能、正直的大臣,但是并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宋朝国力越来越衰弱。

王安石变法

1068年,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暴露出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西夏又虎视眈眈。1069年,想要有所作为的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改革。

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王安石为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他主张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他提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在王安石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定了诸如青苗、免役、均输、市场、农田、水利等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改革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并改革教育制度,王安石亲自撰写了《周礼义》、《书义》、《诗义》,即《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这在宋夏交战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然而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

靖康之耻

1101年,宋徽宗即位,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却也是亡国之君。此时,原本在契丹统治下的女真人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并派人与宋朝约定共同夹击辽,订立了“海上盟约”。双方协议进攻辽中京,而宋攻辽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其余国土归金。后来金兵攻破辽中京,而宋朝二十万大军大败。燕京被金人所攻占,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在与宋联合攻辽的过程中,金军逐渐认识到北宋腐败的实质。

靖康元年(1126年)1月,金军南下,渡过黄河,直抵北宋东京开封城。宋钦宗派使者赴金营求和。金军提出:宋须交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骡各一万头匹、驼一千头、杂色缎一百万匹、绢帛一百万匹;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州)、河间三镇;尊金帝为伯父;以宋亲王、宰相做人质,送金军北渡黄河,才许议和。金军攻城,宋守军多次击退金军。但宋钦宗仍继续与金议和,答应了对方赔款和割地的要求。金撤军北归。同年8月,金军再次南侵,东京城破。宋钦宗亲赴金营,献上降表。从12月起,金军大肆搜刮宋廷的府库及官、民户的金银钱帛。次年4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北撤。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掠去。北宋灭亡。

绍兴和议

1127年,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史称南宋。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时期,当权者不思进取,长期执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称臣纳贡,并压制军民的抗金斗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当时统治者得过且过的情况。

1140年,金兵又一次大举南侵,可是各路军队连遭失败。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之战中,宋军以少胜多击败了金军。接着岳飞率领岳家军又取得郾城大捷,打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城。这时,金兵打算撤至河北,南宋举国上下要求收复北方的呼声很高,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可是,以妥协苟安为国策的宋高宗,既害怕宋军的胜利影响他的求和,更害怕岳家军从金营迎回徽、钦二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于是,高宗和秦桧商定,命令各路军队班师,并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飞退兵,并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随后,高宗派使者到金求和,在使者叩头哀求下,金国以“杀岳飞”作为条件,答应和议。经过一番交易后,双方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自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同年,岳飞被处死。

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陆秀夫、文天祥等保护皇族后人逃到广东坚持抵抗,直到1279年,南宋政权最终灭亡。

两宋时期,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产品闻名于世;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货币流通扩大,诞生了最早的纸币。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除了拥有可与唐诗比肩的宋词之外,还产生了与先秦、两汉相媲美的新儒学;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