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中国的建筑艺术

中国的建筑艺术,为东方建筑文化的独立系统之一。在时间上,至少远在商代中叶,这系统便已经存在。从那时起,它虽长时间为统治阶级而服务,但也是人民大众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同时又为我国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许多伟大与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当时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劳力创造出来的宝贵成就。在空间方面,它所流布的范围,不但包括了中国本土,还播及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现在使用这一建筑系统的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这样看来,它不但对本国文化肩负过光辉的使命,就是对世界和全人类的文化,也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类最初的建筑,是在极其严酷的自然物质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就是说古代人类,只能利用自然环境所赋予,而为当时他们劳力和工具所能取得的材料,来建造房屋,以抵抗气候的凌砾和野兽的侵袭。但是各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尽相同,以致在建筑上,反映为各种不同的结构和外观式样。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主要发生于气候和煦、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在古代,这一带的森林相当繁茂,所以才产生了以木架为主体的建筑系统。木架既然占据主要地位,一切建筑重量都由它所负担,那么,如何保护木架,就自然成为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在建筑物的下部建筑阶台,以防柱脚腐朽。并在檐柱外面包砌墙壁,以阻隔风雨,并使木架不易走动。不过最初的墙壁,大多是编枝抹泥墙和版筑的土墙,它们都经不起风雨的剥蚀,于是就将屋檐向外挑出,以保护墙面。建筑物愈高大,它的屋檐也就挑出更长。为了承托屋檐起见,又产生了支承它的斜撑和层叠复杂的斗拱。大约到了汉代初期,因为屋檐过长,妨碍了室内光线,于是又发明了将屋面作为略为向上反翘的曲线,这就是文献中称的“反宇向阳”。在四注式屋顶的房屋,因为屋檐向上反翘,它的四角,自然也成为反翘形状,因此产生“甍宇翚飞”的屋顶式样。此外,彩画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于要保护木料而演变成的。以上所有这些结构和外观的特征,再加上均衡对称的布局方法,便形成了中国建筑的特有作风,使它在世界建筑中,琼然独树一帜。

不过中国建筑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汉代起,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曾经做过无数次的改变。但是每次改变,都能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同时又能适应客观的不同需要,产生出各种新式样、新作风,也使得建筑的内容,更加丰富而饶有变化。从材料来说,我国建筑既然以木架为主体,而天然木料却一天比一天减少。代替木料的,只有采用砖、石。可是六朝以来许多砖石建筑,却仍然能够保持着我国传统建筑一贯的特征。此外,有些少雨地区因为缺乏木料,所以使用了平屋顶。但是,这些平顶建筑,绝不会令人误认为是今日的西洋建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再拿文化来说,从汉代起,我们的建筑、雕刻、壁画以及各种装饰花纹,不断受到印度和西方各国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便是佛教中的塔。塔是汉中叶后由印度经西域输入的。在最初的时期内,完全亦步亦趋,抄袭外来的成法。但是我们的匠师们,知道盲目的摹仿,会使技术和艺术走上衰落的道路。唯有以民族传统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为大多数人民所了解、所接受、所欣赏与爱好,也才能够使艺术的生命,能够更长久而活泼地存在下去。因此在汉代末期,便创造出楼阁式的木塔,后来又创造许多木塔系统的砖塔、石塔,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杰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放出万丈光芒。这就是二千年来,中国建筑在艺术方面能够维持特殊地位的重要原因。这种精神,如何使它发扬光大,是今天我们建筑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首刊于《文物参考资料》第二卷第二期(1951年2月),后为南京新华日报转载(1951年 月 日)。又转刊于日本《国际建筑》1952年12月号。]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