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三十六

西魏

雍州刺史长孙穉碑 大统五年立【京兆金石录】

司空匡穆周公碑

无名氏隶大统十三年立在县东北十五里墓前隶

书甚工近上已断字存十七背螭中凿龛佛像制刻精古真六朝遗迹也【王家瑞咸阳金石遗文】

此与后周豆卢恩碑皆咸阳令王公所得视豆卢碑稍完隶书王公刻其文止缺三十三字而搨本则不可读矣碑首题大魏故司空匡穆周公之碑铭篆书十二字宛然如新按史传与碑略同碑具当时赠諡而史无之史但云开皇中追赠萧国公云【石墨镌华】

二像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题曰魏平西将军太原太守王府君释迦弥勒二像碑府君名备字道宾太原人尝有遗诫使刻石立像于其墓前其子洛州长史聿始造二像立此碑【集古录目】

东魏

东平太守刘霸碑 孝静天平元年【金石录】

相州刺史徐雅碑 天平二年二月

不著书撰人名氏雅字安市高平金乡人后魏孝昌中边城叛乱以雅为平朔戍主假辅国将军城陷而死追赠镇军将军相州刺史碑以天平二年立【集古录目】

赵贵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贵南钜鹿廮陶人仕东魏至本郡太守赠殷州刺史碑以天平二年立【集古录目】

胶州刺史祖淮碑 天平三年十月

右东魏祖淮碑云君胶州平昌安邱人也六世祖逖又云其卒赠胶州刺史按后魏永安中分青州置胶州隋开皇五年改为宻州焉【金石录】

高翻碑

在磁州城南门外五里村民家元象二年立碑题北齐临清王假黄钺碑【访碑录】

右东魏高翻碑翻齐献武王欢叔父也魏书本传云以元象中追加赠諡后题建立歳月文字残缺惟有魏元字可辨 又云歳次己未按东魏孝静以元象二年十一月改元兴和是年歳次己未此碑盖元象二年建立也【金石录】

张烈碑 据青州图经云元象元年立

右东魏张烈碑在今青州界中文字磨灭以事考之盖张烈也按北史列传烈为家诫千余言临终勅子侄不聴求赠但勒家诫立碣而已即此碑是也其卒葬年月残缺不可辨传亦不载惟青州图经云卒于元象中云【金石录】

贾思同碑 兴和二年五月

右东魏贾思同碑思同与其兄思伯后魏书皆有传云青州益都人今其墓乃在夀光县而思伯之碑亡矣【金石录】

张早墓志 兴和二年十月【金石录】

张奢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残缺尤甚奢之字及乡里皆亡其可见者以兴和三年葬耳其额曰魏故渤海太守张君碑以是又知其官爵姓氏也【金石录】

魏兰根碑 兴和四年

右东魏魏兰根碑按北史列传云兰根起家为北海王侍郎而碑云起家为奉朝请迁员外散骑侍郎碑云以在岐州之功封永兴县开国侯而史不载又史云天平初谢病以开府仪同归本乡武定元年薨而碑云薨于天平二年其卒也史云赠司空而碑作司徒皆当以碑为正【金石录】

瀛州刺史李公碑 武定二年二月【金石录】

乐陵太守刘公碑 武定二年二月【金石录】

安州刺史赫连栩碑 武定五年四月【金石录】

韩陵碑

在安阳县东北十八里东魏丞相高欢破尔朱兆兄弟于此山下仍立碑即温子升之词陈尚书徐陵尝北使邺读韩陵碑爱其才丽手自录之归陈士人问陵北朝人物如何曰唯韩陵片石可与语耳【寰宇记】

冀州刺史关宝颙纪德碑

武定八年在平定州【天下金石志】

敬君像颂 武定七年

右东魏敬君像碑颂敬君名曦显隽从弟碑云十世祖汉扬州刺史韶按后周书敬珍传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云韶汉末为扬州刺史与此碑所书同而姓苑与元和姓纂皆作歆疑转冩之误又据碑显隽乃韶十世孙而姓纂以为九世恐亦误也【金石录】

大觉寺碑 天平四年八月

右东魏大觉寺碑在洛阳碑隂题韩毅书据北史毅鲁郡人工正书神武用为博士以教彭城景思王攸当时碑碣往往不著名氏毅以书知名故特自着之也然遗迹见于今者独此碑尔【金石录】

大觉寺碑隂

右大觉寺碑隂题银青光禄大夫臣韩毅隶书盖今楷书也庾肩吾曰隶书今之正书也张懐瓘六体书论亦云隶书者程邈造字皆真正亦曰真书自唐以前皆以楷字为至欧阳公集古録误以八分为隶书自是举世凡汉时石刻皆目为汉隶有一士人力主此论余尝出汉碑数本问之何者为隶何者为八分盖自不能分也因覧此碑毅自题为隶书故聊志之以祛来者之惑【金石录】

造寺碑

隶书不著书撰人名氏寺后魏太武帝所造东魏天平中中军将军元景康重修故立此碑然不知其为何寺也【集古录目】

崇先寺记

碑无歳月不知何时所立建此寺者陇西君君上灭一字其官为持节假抚军将军镇逺将军新野镇将带新野太守新野汉广两郡大都督今以卢辨所作九命考之抚军将军大都督八命镇逺将军谏议大夫正六命又考新野郡在汉为县晋太康中为侯国至惠帝始分南阳立新野郡齐永泰元年魏孝文攻围新野太守刘忌死之地入于魏唯汉广郡求之于史无所得今南阳平氏有徐使君碑称兴和三年拜抚军将军南雍州刺史在汉广置立州镇其隂又有汉广太守郡丞郡功曹等数人兴和静帝年号此君疑亦当时人也【集古后录】

造石碑像记 天平元年十月【金石录】

造石观音像记 武定元年平南将军焦永安造【集古录目】刘起贵造像记 武定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逄元彦造像记 武定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比邱昙妙等造像记 武定三年【集古录目】

造石像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阳翟郡防境大都督石文达等为太守敬曦造像记以武定七年立【集古录目】

右东魏造石像记其碑云大魏武定七年歳次己巳武定孝静帝年号也今世所行歴谱惟龚颖运歴图与今亳州宋退相纪年通谱为最详而以颖所书推之武定七年歳当己巳与此碑合而武定止于八年是歳庚午东魏灭其事与东魏北齐书亦合而通谱以七年为戊辰八年为己巳又有九年为庚午而东魏灭按孝静以后魏大统十六年灭是歳庚午则知宋公所记甲子不谬惟武定不当有九年而七年不得为戊辰此其失尔盖孝静始即位改元天平尽四年而五年正月改为元象今通谱天平止于三年以四年为元象盖自元象以后递差一年故以武定七年为戊辰也茍不见斯碑则运厯图与通谱二家得失其何以决【集古录】

造石塔记

无书撰人名氏鲁郡白源寺沙门志绍村人刘志义等造西塔记东魏武定四年刻其后题名百余人【集古录目】

任城王造浮图记

右任城王造浮图记不着其名云武定四年建武定东魏孝静年号也按后魏书景穆皇帝子云云子澄相袭为任城王其后国絶不封其去孝静时差逺不知武定四年王任城者为谁也【集古录】

定国寺浮图碑

在安阳县东魏迁邺高丞相以南台为相国寺作砖浮图极高其文即温子升撰【寰宇记】

共城石像碑

后魏镇西将军廉侯事道于汲县置立堂宇镌石为老子像而祀之在共城武定四年立【寰宇记】

征虏阎孝侯碑

天平三年立在阳武县【寳刻丛编】

徐穆之碑

武定元年立在南阳县【诸道石刻录】

北周

华岳庙碑 天和二年十月

右后周华岳庙碑万纽于瑾撰赵文渊字德本书按后周书列传有赵文深字德本盖唐初之史官避高祖讳故改为深耳万纽于瑾者唐瑾也周文帝时赐姓宇文后以于谨请与同姓更为万纽于云【金石录】右周天和二年修西岳碑赵文渊分书当南北分争之时即此文章字画足以见其景象此古人所以拟金石之刻犹人之面貌也然是碑好事家罕收简翁能搜之渊泉其勿轻以示人哉【?牍纪】

碑文万纽于瑾造赵文渊书按瑾唐瑾赐姓史称其着碑颂数十万言此其一也而文词殊无超拔其称赵文渊云雅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宇文泰时命文渊与黎季明等刋定六体尝至江陵书景福寺碑梁主称之又以题牓功増封邑除郡守后虽外任每须题牓辄复追之窦臮赋云文渊孝逸独慕前踪至师子敬如欲登龙有宋齐之面貌无孔薄之心胸然则文渊书在当时固自知名此碑天和二年造正其书路寝等牓后也故官称赵兴郡守云碑字小变隶书时兼篆籀正与李仲璇孔庙碑同亦禇河南圣教欧阳兰台道因之所由出也江陵景福寺碑不知存否此则完好无一字磨泐固文渊之幸哉文渊史避唐祖讳作文深【石墨镌华】

余尝过金天祠辄纵观前代碑版汉碑无一存者独后周华岳碑如鲁灵光岿然古柏下余手摩其文制作精雅洞达若鉴为万纽于瑾文赵文渊书于瑾尝着碑颂数十万言此文殊无可观文渊为周书学博士书迹雅为当时所重宇文泰时命刋定六体至江陵书景福寺碑梁主称之又以题牓功増封邑除郡守不可谓不遇也而碑字尽偭古法浅陋鄙野一见欲呕而名动一时何耶窦臮述书赋云文深孝逸独慕前踪至师子敬如欲登龙有宋齐之面貌无孔薄之心胸臮避唐讳故文渊作文深当时谓文深师右军孝逸师大令平梁后王褒入国举朝贵胄皆师褒独两人负二王法二王不作古隶文渊岂独工行草楷则固不闲于分法耶【金石史】

今在华隂县西岳庙其结衔曰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司宗治内史临淄县开国公万纽于瑾造此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县伯大夫赵兴郡守白石县开国男南阳赵文渊字德本奉勅书余所见碑撰人书人列名者始此其隂为唐刻华岳精享昭应之碑而左右旁各有题名别见于后万纽于瑾者唐瑾也后周书本传时燕公于谨勲高望重朝野所属白文帝言瑾学行兼修愿与之同姓结为兄弟庶子孙承其绪论有益义方文帝叹异者久之赐瑾姓万纽于氏又云封姑臧县子以平江陵功进爵为公而不言临淄者史阙也李昶乐运传并云临淄公唐瑾【金石文字记】

河渎庙碑

后周车骑大将军王褒撰车骑大将军赵文渊奉勅书字为体初北齐天统十六年周文帝请立四渎庙于华山郡使郡守杨子昕营建武帝朝晋公防秉政庙在其封内又増修之而立此碑以天和二年十月立【集古录目】

右河渎碑后周天和三年建内史大夫琅邪王褒字子渊造文赵兴郡守赵文渊字德本奉勅书余尝读杨大年谈苑云千字文题勅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勅字乃梁字传冩误耳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勅至唐显庆中始云不经凤阁鸾台不得称勅勅之名始定于此按此碑及唐瑾撰华岳庙碑皆文渊奉勅书后周距梁时未逺又隋薛道衡撰老子碑唐初虞世南撰孔子庙堂杜如晦碑欧阳询书昭陵九成宫碑皆作奉勅如此类甚众不独始于显庆大年之论非也然则唐人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不谓之勅者盖言命令当由庙堂出非谓勅之名始于此也然文渊奉勅书碑而自着其字何哉【金石录】

延夀公碑 保定元年三月

右后周延夀公碑颂云勲州刺史延夀郡开国公万纽于寔考之于史寔太师燕国公于谨子也谨后魏新安公栗防子洛拔之后余家有洛拔子烈碑述其世系甚详云逺祖之在幽州者世首部落隂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公之奕叶居其原址遂以为姓暨高祖孝文皇帝始赐姓为于氏焉今此碑复称万纽于者盖后周时凡孝文赐姓者皆复改从旧云又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皆云谨洛拔五世孙也以后魏及周书考之洛拔以太安四年卒年四十五谨以正光四年为广阳王元深长流参军年三十一洛拔之卒距谨之为参军盖六十四年洛拔既早世不应后六十四年已有五世孙年三十一也以此知言谨为洛拔五世孙者盖未可信又周书称谨祖名安定而唐书表作子安亦莫究其孰失也【金石录】

豆卢恩碑

史恩附兄宁传曰永恩今据碑盖以字行耳碑称保定二年赠柱国大将军涪陵郡公史称赠少保幽冀五州等诸军事幽州刺史諡曰敬似当以碑为正碑在咸阳恩墓前隶书令尹王家瑞求得之余摹一纸多不堪读而王公所刻金石遗文尚存强半盖从碑下录之耳【石墨镌华】

八分书今在咸阳县碑云恩字永恩今北史附见其兄豆卢宁传但言永恩而缺其名其歴官与传略同后半漫灭不可读【金石文字记】

柱国康国忠公王雄碑 保定四年立【京兆金石录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卷六十>】

赠太保呉国武公尉迟纲碑 天和四年立【京兆金石录】云州刺史胡归德碑 天和六年十月【金石录】

仪同碑

周元年宇文周碑今在襄阳县民董氏家【舆地碑目】

席肃公神道碑 在襄阳府保定四年【舆地碑目】

折克行墓碑 在府谷县西【天下金石志】

杨忠碑 忠隋文帝父碑在象山【天下金石志】

韦孝寛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孝寛字孝寛京兆杜陵人仕周至相州总管封郧国公赠雍州牧諡曰襄碑以大象二年立【集古录目】

太学生拓拔府君墓志 保定元年十二月

右后周太学生拓拔府君墓志陈使周?正撰云君讳吐度真魏昭成皇帝之后也夷俗以三字为名者甚众拓拔君为书生尚仍其俗何哉盖自魏孝文帝恶夷俗姓氏尽易之至后周一切复从旧故当时士人名字亦皆用夷语无足怪也

同州刺史普六如忠墓志 天和三年七月

右普六如忠墓志普六如忠者杨忠隋高祖父也后魏时赐姓以志传攷其事皆合惟其为都督泾豳云显盐灵等六州诸军事而传以幽为幽者盖传冩误耳【金石录】

温州刺史乌丸僧修墓志 天和七年三月

右后周乌丸僧修墓志僧修本姓王氏梁南城侯神念之子太尉僧辨之弟归后周仕为温州刺史卒元和姓纂及唐史宰相世系表皆云神念父冏为防乌丸校尉因号乌桓王氏今墓志乃云僧修归周赐姓乌丸又诸书皆云神念諡壮而墓志作庄唐表云僧修生景孝而墓志云名祥字景孝皆当以墓志为正也【金石录】

李调示余乌丸僧修石志曰僧修太原祁人周王之子因以建族父神念仕魏以防归梁封南城壮侯又曰僧修仕文德丰师雝府临边为岳阳王中兵参军府王称帝进开府持节荆州刺史义成郡公及执贽来朝奉璋谒帝天子以公世仕魏朝戮力梁国有命加礼异赐以强族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出牧温部方欲驰劒骑于稽秦耀楼船于淮泗天不予年此其所终始余考之乌丸本北部大姓神元世氏改为桓附入族官大统十五年文帝宝炬虽诏天和改姓者复旧然桓氏非神元所命知未尝复也按梁书王神念太原祁人据颍川归梁魏军至与家属渡江封南城县侯其后諡曰壮神念死子僧辨以兵兴梁胙荆州然则乌丸在梁为王氏而壮侯盖神念諡也今考梁书南史太清记周书皆不录僧修事其在神念僧辨传中亦不称僧修史家之阙如此其为壮侯则又误矣梁元帝封湘东王太清元年持节荆雝九州然志谓雝府即世祖也诸书亦不录世祖为岳阳王至江陵陷而僧修入周其曰奉璋谒帝则周武也僧修赐氏乌丸盖非魏旧姓今姓皆不着乌桓别姓然误谬相袭可胜考耶或曰周天和六年其后为建德今志乃书七年三月堋于武乡何也余以长歴推之天和七年太歳直辛夘其三月癸夘朔则丙午者四日也其月丙辰改元建德盖十四日矣葬之四日改元志与史不差可得据也【广川书跋】

黄罗刹碑【以下二碑皆唐初立以其皆北周时人今附于北周】唐秦王府学士虞世南撰不著书人名氏罗刹东郡胙县人周末尉迟逈兵起罗刹聚众撃之授【碑缺】军总管碑以武德八年十月立【集古录目】

右后周黄罗刹碑虞世南撰罗刹仕周为行军总管其子君汉唐初为将有功武德中为父追立此碑按后魏元义本名夜义弟元刹本名罗刹元树遗公卿书讥诋以谓夜义罗刹皆鬼名也今罗刹周人去魏不逺犹以为名何哉【金石录】

大宗伯唐瑾碑

唐于志宁撰欧阳询正书瑾以后周天和四年薨贞观中其孙皎所立【复斋碑录】

右后周唐瑾碑以后周书及北史列传校之首尾皆抵牾不合传云字附璘而碑云字子玉传云始任为尚书员外郎而碑云释褐员外散骑侍郎传云初封姑臧县子而碑云永昌子传云为吏部尚书父忧去职寻起令视事而碑云为周太祖记室其年丁武公忧起复太子舍人传云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临淄伯转吏部尚书于谨伐江陵以为元帅府长史而据碑为吏部尚书皆在为骠骑开府及元帅长史已前又其改封临淄伯盖为龙骧将军时而其为开府乃进爵为公传云六官建授礼部中大夫而碑云授宗伯传云出为蔡州刺史歴柘州硖州转荆州总管府长史入为吏部中大夫歴御正纳言中大夫久之除司宗中大夫兼内史卒于位而碑云先为柘州刺史乃迁蔡州授司宗御正纳言又转荆州总管寻迁小宗伯乃薨其迁拜次第不同如此又传云瑾尝为户部尚书硖州刺史吏部中大夫今据碑皆未尝拜而柘州碑作招碑云瑾尝为黄门侍郎又为散骑常侍寻领大著作修国史及起居注又为侍中传皆不载其卒也传云赠小宗伯而碑云赠华州刺史传云諡曰方而碑云諡曰懿碑于志宁撰贞观中其孙皎所立后周书北史皆唐初修距瑾之卒歳月未逺而颠倒错缪如此然其官爵名字子孙不应有误皆当以碑为据也【金石录】

故仪同陈毅志

保定三年癸未十二月辛夘朔十九日癸酉立【复斋碑录】

后周立秦始皇碑

大象二年立在不夜城即今文登县【访碑录】

大像碑

不著书撰人名氏碑文为对偶述事不明又但称延夀公而无姓名今以北史考之周大象二年尉迟迥起兵于邺分遣部将所在攻下城邑东郡太守延夀

公于仲文弃郡奔关中拜大将军还撃迥军取梁郡败其将檀让于武城破席毗罗于金乡与此碑同盖仲文纪功碑也大象二年立【集古录目】

右周大像碑宇文氏之事迹无足采者惟其字画不俗亦有取焉玩物以忘忧者惟怪奇变态真伪相杂使览者自择则可以忘倦焉故余于集古所收者博矣【集古录】

于寔灵塔颂

不著书撰人名氏周大都督勲州诸军事勲州刺史万纽于寔所立塔颂也以保定元年立【集古録目】

常乐寺浮图碑

常乐寺浮图碑周保定四年立州人治记室曹胡达撰其辞云襄州刺史王秉字孝直建常乐寺砖塔七层其碑文今仆在襄州开元寺塔院其文字书画无过人者特以后周时碑文少见于世者故存之【南丰集古录】

宇文众造像碑

闵帝武成元年十月立【金石录】

降魔寺碑

后周郧国公府长史拓拔嵘奉教撰总管府兵曹谢威奉教书降魔寺者郧国公宇文寛之所建碑以武德二年立【集古录目】

嵩阳寺碑

八分书今在嵩山防善寺末有正书一行曰大唐麟德元年歳次甲子九月景午朔十五日庚申从嵩阳观移来防善寺立 碑文东作柬矩作短潜作灒驯作巡啄作喙洋作庠骛作务惟皇帝太后不跳行不空阙犹存古式 叶封嵩阳石刻记曰此碑上截刻佛像雕镂层叠佛相隆起余地镌平此文刻于下截当碑四分之一其字之上方又刋空方六寸许深入二寸许其规制亦迥异于后代也北齐诸碑亦率类此【金石文字记】

麦积山应干寺重修七佛龛铭 庾信文在秦州【金石略】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