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卷五学术五文学

钞书自序

顾炎武

炎武之先。家海上。世为儒。自先高祖为给事中。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王府官司及建宁书坊乃有刻板。其流布于人间者。不过四书五经通鉴性理之书。他书即有刻者。非好古之家不蓄。而寒家已有书六七千卷。嘉靖间。家道中落。而其书尚无恙。先曾祖继起为行人。使岭表。而倭阑入江东。郡邑所藏之书。与其室庐。俱焚无孑遗焉。洎万历初。而先曾祖历官至兵部侍郎。中间方镇三四。清介之操。虽一钱不以取诸官。而性独嗜书。往往出俸购之。及晚年而所得之书过于其旧。然绝无国初以前之板。而先曾祖每言。余所蓄书。求有其字而已。牙签锦轴之工。非所好也。其书后析而为四。炎武嗣祖太学公。为侍郎公仲子。又益好读书。增而多之。以至炎武。复有五六千卷。自罹变故。转徙无常。而散亡者什之六七。其失多出于意外。二十年来。赢担囊以游四方。又多别有所得。合诸先世所传。尚不下二三千卷。其书以选择之善。较之旧日。虽少其半。犹为过之。而汉唐碑亦得八九十通。又钞写之本。别贮二簏。称为多且博矣。自少为帖括之学者二十年。已而学为诗古文。以其间纂记故事。年至四十。斐然欲有所作。又十余年。读书日以益多。而后悔其向者立言之非也。自炎武之先人。皆通经学古。亦往往为诗文。本生祖赞善公。文集至数百篇。而未有着书以传于世者。昔时尝以问诸先祖。先祖曰。着书不如钞书。凡今人之学。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之。惟读书而已。先祖书法。逼唐人。性豪迈不。然自言少时日课钞古书数纸。今散亡之余。犹数十帙也。学士家所未有也。自炎武十一岁。即授之以温公资治通鉴。曰。世人多习纲目。余所不取。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必不如通鉴也。至于今代。而着书之人。几满天下。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自作者矣。故得明人书百卷。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炎武之游四方。十有八年。未尝干人。有贤主人以书相示者则。或手钞。或募人钞之。子不云乎。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今年至都下。从孙思仁先生。得春秋纂例。春秋权衡。汉上易传等书。清苑陈祺公。资以薪米纸笔。写之以归。愚尝有所议于左氏。及读权衡。则已先言之矣。念先祖之见背。已二十有七年。而言犹在耳。乃泫然书之。以贻之同学李天生。天生今通经之士。其学盖自为人而进乎为己者也。

经部总四库全书提要

经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授受。递师承。非惟诂训相传。莫敢同异。即篇章字句。亦恪守所闻。其学笃实谨严。及其弊也拘。王弼王肃。稍持异议。流风所扇。或信或疑。越孔贾啖赵以及北宋孙复刘敞等。各自论说。不相统摄。及其弊也杂。洛闽继起。道学大昌。摆落汉唐。独研义理。凡经师旧说。俱排斥以为不足信。其学务别是非。及其弊也悍。学脉旁分。攀缘日众。驱除异己。务定一尊。自宋末以逮明初。其学见异不迁。及其弊也党。主持太过。势有所偏。材辨聪明。激而横。自明正德嘉靖以后。其学各抒心得。及其弊也肆。空谈臆断。考证必。于是博雅之儒。引古义以抵其隙。 国初诸家。其学征实不诬。及其弊也琐。如一字音训动辨数百言之类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夫汉学俱有根柢。讲学者以浅陋轻之。不足服汉儒也。宋学俱有精微。读书者以空薄之。亦不足服宋儒也。消融门户之见。而各取所长。则私心祛而公理出。公理出而经义明矣。盖经者非他。即天下之公理而已。今参稽众说。务取持平。各明去取之故。分为十类。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曰孝经。曰五经总义。曰四书。曰乐。曰小学。

易类总四库全书提要

圣人觉世牖民。大扺因事以寓教。诗寓于风谣。礼寓于节文。尚书春秋寓于史。而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则多戒占者。圣人之情见乎词矣。其余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参校诸家。以因象立教者为宗。而其它易外别传者。亦兼收以尽其变。各为条论。具列于左。

子部总四库全书提要

自六经以外。立说者皆子书也。其初亦相淆。自七略区而列之。名品乃定。其初亦相轧。自董仲舒别而白之。醇驳乃分。其中或佚不传。或传而后莫为继。或古无其目而今增。古各为类而今合。大都篇帙繁富。可以自为部分者。儒家之外。有兵家。有法家。有农家。有医家。有天文算法。有术数。有艺术。有谱录。有杂家。有类书。有小说家。其别教。则有释家。有道家。而次之。凡十四类。儒家尚矣。有文事者有武备。故次以兵家。兵刑类也。唐虞无陶。则寇贼奸宄无所禁。必不能风动时雍。故次以法家。民。国之本也。谷。民之天也。故次以农家。本草经方。技术之事也。而生死系焉。神农黄帝。以圣人为天子。尚亲治之。故次以医家。重民事者先授时。授时本测候。测候本积数。故次以天文算法。以上六家皆治世者所有事也。百家方技。或有益。或无益。而其说久行。理难竟废。故次以术数。游艺亦学问之余事。一技入神。器或寓道。故次以艺术。以上二家皆小道之可观者也。诗取多识。易称制器。博闻有取。利用攸资。故次以谱录。言岐出。不名一类。总为荟萃。皆可采摭菁英。故次以杂家。隶事分类。亦杂言也。旧附于子部。今从其例。故次以类书。稗官所述。其事末矣。用广见闻。愈于博奕。故次以小说家。以上四家皆旁资参考者也。二氏外学也。故次以释家道家终焉。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余皆杂学也。然儒家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其余虽真伪相杂。醇疵互见。然凡能自名一家者。必有一节之足以自立。即其不合于圣人者。存之亦可为鉴戒。虽有丝麻。无弃菅蒯。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在博收而慎取之尔。

论泥古之弊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昔顾宁人宿傅青主家。晨未起。青主呼曰。汀芒矣。宁人怪而问之。青主笑曰。子平日好谈古音。今何忽自昧之乎。宁人亦不觉失笑。古音。天呼若汀。明呼若芒。故青主以此戏之。然则古可好不可泥也。声音固尔。文字亦然。声音文字随时而变。此势所必至。圣人亦不能背时而复古。文字虽易变。说文不亡。则字学常存。此书殆将与天地无终极。字不虞其变也。声音虽易变。皆变在未有韵书之前。李登吕静沈约诸人。过小功大。既有韵书。音亦不虞其变也。苍颉古文。史大篆。李斯小篆。不可不知也。如用之。则吾从隶书。吾从众也。惟是隶书中。去其舛谬太甚者。使不违古篆之意。且于唐宋史鉴所无。徐铉新附所无之字。屏而不用亦足矣。古音不可不知也。如用之。则吾从唐宋。亦吾从众也。要惟读周汉以前书。用古音。读晋唐以后书。用今音。斯可矣。大约学问之道。当观其会通。知今不知古。俗儒之陋也。知古不知今。迂儒之癖也。心存稽古。用乃随时。并行而不相悖。是谓通儒。声音文字。学之门也。得其门者或寡矣。虽然。苟得其门。无复他求。终身以之。惟是为务。其它概谢曰我弗知。此高门中一司阍耳。门户之事熟谙虽极。行立坐卧不离乎门。其所造诣。铃下而止。不敢擅自升阶。敢窥房奥乎。予于此等姑舍是。因读新旧唐志附论之。

与从子掌丝书

卢文弨

所疏不知出处及疑义若干条。具答在别纸。此士安所谓遭人而问。少有宁日者也。掌丝之虚怀而勤力也至矣。虽然。吾窃以为更有进焉者。人之为言。皆曰学问。将学焉而继之以问邪。抑问焉而即以是为学也。夫寡闻寡见之蕲至于多闻多见也。有道焉。得其道则耳目不可不劳。思虑不至厖杂。而其为功也易。近世类书颇多。又诸文集亦多有注释笺解。然则读书之易。宜莫如今日。然吾以为殚见洽闻之助。不在是也。已经翦截割裂。于事之始末。语之原委。必有不能通贯哓析者矣。今以掌丝之资性日力计之。吾不必诛以高远难行之事。六经之外。如尔雅说文史记汉书。皆所当读也。然后博览书。其不解者鲜矣。此言初听若迂。然吾为掌丝细审之。事无有捷于此者。且不必遽为程限。但日日读之。一卷毕。则此一卷之事与言见于他书者。自一览而得也。推而数卷至数十卷莫不然。初可以省问之一二。继可以省问之五六。又继可以省问之八九矣。苟若是。则其用安有穷哉。然此犹为记诵言之也。若夫以之明理。以之处事。则所得者益不可以数计。此事逸而功倍之道也。不然。则掌丝数月以来。所不知者。岂尽于此乎。吾所缕析以答者。能一一记之。后不复问乎。同一事也。而出于人之所援引者又各不同。其能明乎此而即无惑于彼乎。吾是以深嘉掌丝之好问。而尤愿掌丝之好学也。掌丝果从事于吾言。则其于问也。亦必有更进于此者矣。

姜宸英与子侄论读书曰。读书不须务多。但严立课程。勿使作辍。则日累月积。所蓄自富。且可不致遗忘。欧阳公言。孝经论语孟子易尚书诗礼周礼春秋左传。准以中人之资。日读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稍钝者。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今计九年可毕。则日读百五十字。东方朔上书。自称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此时朔年正二十二。自十六学诗书。至十八而毕。又自十九学兵法。至二十一而毕。皆作三年课程。三年诵二十二万言。每年正得七万三千三百余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成数算之。则一日所诵。纔得二百零三言耳。盖中人稍下之课也。夏侯氏东方先生像赞。经目而诵于口。过耳而谙于心。其敏给如此。今其所自夸大。不过中人稍下之课。可见古人读书不苟。非独恐其务多易忘。大抵古人读一书。必思得此一书之用。至于终身守之不失。如此虽欲多不得也。

与友人论易书

顾炎武

承示图书象数卜筮卦变四考。为之叹服。仆尝读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所谓辅弱扶微。兼包大小之义。而讥时人之保残守缺。雷同相从。以为师说。未尝不三复于其言也。昔者汉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邱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毛。礼大小戴。春秋严颜。不专于一家之学。晋宋已下。乃有博学之士。会粹贯通。至唐时立九经于学官。孔达贾公彦为之正义。即今所云疏者是也。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经之路狭矣。及有明洪武三年十七年之科举条格。易主程朱传义。书主蔡氏传。诗主朱子集传。俱兼用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犹不限于一家。至永乐中纂辑大全。并本义于程传。去春秋之张传。及四经之古注疏。前人小注之文。稍异于大注者不录。欲道术之归于一。使博士弟子。无不以大全为业。而通经之路愈狭矣。注疏刻于万历中年。但颁行天下。藏之学官。未尝立法以劝人之诵习也。试问百年以来。其能通十三经注疏者几人哉。以一家之学。有限之书。人间之所共有者。而犹苦其难读也。进而求之儒者之林。书之府乎。然圣人之道。不以是而中绝也。故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昔之说易者无虑数十家。如仆之孤陋。而所见及写录唐宋人之书。亦有十数家。有明之人之书不与焉。然未见有过于程传者。且夫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一爻之中。具有天下古今之大。而注解之文。岂能该尽。若大着所谓此爻为天子。此爻为诸侯。此爻为相。此爻谓师。盖本之崔憬解系辞。二与四。三与五。同功异位之说。然此特识其大者而已。其实人人可用。故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故夫子之传易也。于见龙在田。而本之以学问宽仁之功。于鸣鹤在阴。而拟之以言行枢机之发。此爻辞之所未及。而夫子言之。然天下之理。实未有外于此者。素以为绚。礼后之意也。高山景行。好仁之情也。诸姑伯姊。尊亲之序也。夫子之说诗。犹夫子之传易也。后人之说易也。必以一人一事当之。此自传注之例宜然。学者一隅而以三隅反可尔。且以九四或跃之爻论之。舜禹之登庸。伊尹之五就。周公之居摄。孔子之历聘。皆可以当之。而汤武特其一义。又不可连此四五之爻。为一时之事。而谓有飞龙在天之君。必无汤武革命之臣也。将欲广之。适以狭之。此业以来之通弊也。是故尽天下之书皆可以注易。而尽天下注易之书不能以尽易。此圣人所以立象以尽意。而夫子作大象。多于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隅之说也。天下之变无穷。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者亦无穷。若但解其文义而已。韦编何待于三绝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诗书执礼之文。无一而非易也。下而至于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秦汉以下史书。百代存亡之。有一不该于易者乎。故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愚尝劝人以学易之方。必先之以诗书执礼。而易之为用。存乎其中。然后观其象而玩其辞。则道不虚行。而圣人之意可识矣。不审高明以为然否。

与程秀才书

钱大昕

承以所着易源待正相示。仆于经义。素非专门。图书术数之指。尤所不解。今读足下书。所谓钦其宝莫能名其器者也。窃尝思之。宣尼学易。但云可以无大过。其赞颜氏子曰。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圣贤学易。不过欲保此身。使无大过而已。小过虽圣人未敢自信为必无也。故曰震无咎者存乎悔。又曰无咎者善补过也。圣人唯自觉其有过而悔之。即己不觉而人告之。亦怵然为戒。即悔即改。此不远复无祇悔之所以元吉也。若夫亢而有悔。迷而终凶。虽圣人亦末如之何也矣。古之圣贤求易于人事。故多忧患戒惧之词。后之儒者求易于空虚。故多高深窈妙之论。圣人观易。不过辞变象占四者。今舍象占而求卦画。又舍卦画而求画前之易。欲以轶出文王孔子之外。自谓得千圣不传之秘。由是自处至高。自信至深。谓己之必无过。且患人之言其过。辩论滋多。义理益昧。岂易之教固若是乎。此仆之所以不敢言易也。

唐初三礼汉书之学

赵翼

六朝人最重三礼之学。唐初犹然。张士衡从刘轨思授毛诗周礼。又从熊安生刘焯授礼记。皆精究大义。当时受其业者。推贾公彦。士衡传公彦撰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公彦子大隐亦传其业。又有李元植。从公彦授礼学。撰三礼音义行于世。公彦传王恭精三礼。别为义证。甚精博。文懿文达。皆当世大儒。每讲必举先儒义而畅恭所说。孔颖达传王元感尝撰礼记绳愆。徐坚刘知几等深叹赏之。元感传王方庆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必究其微。门人次为杂礼答问。方庆传他如褚元量韦逌高仲舒唐休璟苏安恒皆精三礼。见各本传。今诸儒论着。见于新旧书者。如王方庆张齐贤论每月皆告朔之说。旧方庆传新齐贤传王元感三年之丧以二十七月。张柬之以二十五月。一本郑康成说。一本王肃说也。旧柬之传新元感传史元灿议禘祫三年五年之别。韦绦传朱子奢议七庙九庙之制。子奢传韦万石沈伯仪元万顷卢履冰等议郊丘明堂之配。沈伯仪传皆各有据依。不同剿说。其据以论列时政者。如卢履冰元行冲论父在为母三年服之非。彭景直论陵庙日祭之非。康子元驳许敬宗先燔柴而后祭之非。黎干驳归崇敬请以景皇帝配天地之非。唐绍蒋钦绪褚元量驳祝钦明皇后助祭郊天之非。陈贞符论隐章怀懿德节愍四太子庙。四时祭享之非。皆见各本传。李风辨太微之神。不可为天。见萧德言传。韦述议堂姨舅不宜服。见韦绦传。无不援引该博。证辨确切。可为千百世之准。其后元行冲。奉诏用魏征类礼列于经。与诸儒作疏。成五十篇。将立之学官。为张说所阻。行冲又着论辨之。大历中。尚有仲子陵袁彝韦彤韦以礼名其家学。此可见唐人之究心三礼。考古义以断时政。务为有用之学。而非徒以炫博也。次则汉书之学亦唐初人所竞尚。自隋时萧该精汉书。尝撰汉书音义。为当时所贵。该传包恺亦精汉书。世之为汉书学者。以萧包二家为宗。恺传刘臻精于两汉书。人称为汉圣。臻传又有张冲。撰汉书音义十二卷。于仲文撰汉书刊繁三十卷。是汉书之学。隋人已究心。及唐而益以考究为业。颜师古为太子承干注汉书。解释详明。承干表上之。太宗命编之秘阁。时人谓杜征南颜秘书。为左邱明班孟坚忠臣。其叔游秦先撰汉书疑。师古多取其义。此颜注汉书。至今奉为准的者也。师古传房元龄以其文繁难省。又令敬播撮其要。成四十卷。当时汉书之学大行。又有刘伯庄撰汉书音义二十卷。秦景通与弟暐皆精汉书。号大秦君。小秦君。当时治汉书者。非其指授。以为无法。又有刘纳言。亦以汉书名家。敬播传姚思廉少受汉书学于其父察。思廉传思廉之孙班。以察所撰汉书训纂。多为后之注汉书者。隐其姓氏。攘为己说。班乃撰汉书绍训四十卷。以发明其家学。姚传又顾允撰汉书古今集二十卷。允传李善撰汉书辨惑三十卷。善传王方庆尝就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官。方庆仍随之卒业。方庆传他如郝处俊好读汉书。能暗诵。处俊传裴炎亦好左氏传汉书。炎传此又唐人之究心汉书。各承旧说。不敢以意为穿凿者也。至梁昭明太子文选之学。亦自萧该撰音义始。入唐。则曹宪撰文选音义。最为世所重。江淮间为选学者悉本之。又有许淹李善公孙罗相继以文选教授。由是其学大行。淹罗各撰文选音义行世。善撰文选批注六十卷。表上之。赐绢一百二十匹。至今言文选者。以善本为定。杜甫诗。亦有熟精文选理之句。此则仅词章之祖而未可与经史根柢之学并论者矣。

曾子章句序

魏源

夫子殁。斯文未坠于地。则惟曾氏以至诚绍其宗。授子思孟子为万世极。汉艺文志。曾子十八篇。隋唐志及北宋御览咸有之。汔南宋而亡。今惟存大戴礼者十篇。各冠以曾子。与小戴曾子问皆夫子语者固殊。洙泗大义微言。武城毕生践履。于是在。凡孟子彼富我仁彼爵我义之文。董仲舒尊闻行知高明光大之义。皆见其中。而小戴祭义。则全取大孝篇文。事父母篇。坐尸立斋之云。则小戴删取大戴明证也。子思乐正子门人述之。齐鲁秦汉儒者。罔不诵法称道之。挈小学大学枢要。宜旦夕奉师保临父母者也。奈何小戴去取不偷。而郑康成氏。又不注大戴礼。既以此不列于经。又不获与大学中庸同表章后世。徒相沿纬书行在孝经语。以为真夫子授曾氏书。曾氏书顾若明若灭断简中。千载莫过问焉。曾子得圣道宗。孝尽性。诚立孝。敬存诚。万伦万理。一反躬自省出之初罔一言内乎深微外乎闳侈。惟为[己](已)为人进退义利际。谆谆提撕而辟咡之。百世下如见其心焉。暨天圆篇。原圣人制礼作乐之由。以明人性之最贵。日用则神化也。庸德则大经也。不越户庭。明天察地。体用费隐。贯于一。不遗不御也。少习孤经。懿好攸在。茫茫绝绪。问津不闻。而互诸。塞而榛诸。微言未窥。大义谁揭。不揣狂简。纲之纪之。仰钻既竭。告语如闻。而其轶时时见他说者。亦网罗而部汇之。为五篇于其后。呜呼。曾氏之以书传。非曾氏意也。曾子固以身教而不以言教者也。其志盖将以夏道之忠。捄周文之敝也。姬公制作之精意。漻然以清沕然以肫者。唯曾氏为得之。儒行缺。世教漓。视人生之初。几若茹毛饮血之不可复见于世。尝试与之陈尼峄之遗文。稽龟麟之旧册。则亦历历然若蒙诵之熟诸口也。皋比之习于耳也。忽忽乎若来若去之无戚于怀也。逃空谷者闻足音而起。厌稻粱者易以黍稷而或乐。则兹编之晚显于世也。其亦将天之有意于世乎。其亦末学之有幸于迷途乎。智小任重。言僭行窳。是以战战兢兢。若履薄冰云尔。

左传济变录自序

谢文洊

处国家之事。惟变为难。得失成败。恒在几微呼吸之间。使闇者当之。惘惘然莫得其方。神乱气沮。一再踌躇。而大事已去。智不足也。智于天而未尝不得之于学。恃天者每有奇中之能。然事遂功成。往往以不善居而败。知于始而闇于终。有足悲者。惟得之于学。以勇则沉。以养则邃。遇事不震不徐。而适投其机。功成之后。又恬然若未尝有事者。虽有猜主相而不假以隙。此之谓大智。夫学明理于经。而习事于史。史于学居十之六。而阅历炼又居其四。事变无穷。莫可究诘。然能举古人之成案。精思而力辨之。置身当日。如亲受其任。而激挠冲突于其间。如是者久之则阅历炼已兼具于读史之中。矧身世所遭得之于动忍增益。其力又有大焉者乎。以此知得于学者全。而得于天者半。身任天下者。乌可无智。欲智者又乌可无学也。洊生也闇。幸而天下事未尝及身。年已望六。可免覆餗之耻。贱贫多暇。授徒左传。见其时名卿大夫。济君国之险艰。识深力坚。诚有不可及者。因每国取数事评注。得二十八篇。又[余](畲)友魏裕斋有杜预癖。深谋至计。一一摘抉出之。发从来读左者所未发。辑左传经世一书。予多取之。夫以余之闇。又老且贱。安能与一时英少。抵掌谈天下事。惟是取古人陈。神而明之。以补天所不足。虽不征之实事。庶几心目开朗。俾不至于闇终。则厚幸矣。乃若明体识用之学。非全力不足以几。自共学以至于立。立而至于权。不容凌节而施。亦不容画地而限。夫学至于立。则穷不失己。达不离道。似亦可以自毕。然使时势安常。则以立者居之有余。一有变故。非权曷济。故学不至于能权。则才不足以御变。天下事既以身入其中。能保其有常而无变耶。至于立之未臻。而急于用权。则将以义为利。诡御思获。此又岂识圣人之所谓权者耶。春秋时诸名卿大夫之权。未必一一不谬于圣人。惟是学之有道。则变化在我。虽以小人之智毒如乌菫。亦未尝不可泡而制之。以神吾生人之权。得是意而推之。将博观全史。以尽古今之变。区区守一左氏。犹恐不足以济吾闇也。

万充宗墓志

黄宗羲

五经之学。以余之固陋。所见传注诗书春秋皆数十家。三礼颇少。仪礼周礼十余家。礼记自卫湜以外。亦十余家。周易百余家。可谓多矣。其闻而未见者。尚千家有余。如是。则后儒于经学可无容复议矣。然诗之小序。书之古今文。三传之义例。至今尚无定说。易以象数谶纬晦之于后汉。至王弼而稍霁。又以老氏之浮诞魏伯阳陈搏之卦气晦之。至伊川而始明。又复以康节之图书先后天晦之。礼经之大者。为郊社禘祫丧服宗法官制。言人人殊。莫知适从。士生千载之下。不能会众以合一。由谷而之川。川以达于海。犹可谓之穷经乎。自科举之学兴。以一先生之言为标准。毫秒摘抉。于其所不必疑者而疑之。而大经大法。反置之而不道。童习自守。等于面墙。圣经兴废。上关天运。然由今之道。不可不谓之废也。此吾于万充宗之死。能不恸乎。充宗讳斯大。吾友履安先生之第六子也。其家世详余先生志中。充宗生逢丧乱。不为科之学。湛思诸经。以为非通诸经不能通一经。非悟传注之失则不能通经。非以经释经则亦无由悟传注之失。何谓通诸经以通一经。经文错互。有此略而彼详者。有此同而彼异者。因详以求其略。因异以求其同。学者所当致思者也。何谓悟传注之失。学者入传注之重围。其于经也无庸致思。经既不思。则传注无失矣。若之何而悟之。何谓以经解经。世之信传注者。过于信经。试拈二节为例。八卦之方位载于经矣。以康节离南坎北之臆说。反有致疑于经者。平王之孙。齐侯之子。证诸春秋。一在鲁庄公元年。一在十一年。皆书王姬归于齐。周庄王为平王之孙。则王姬当是其姊妹。非襄公则威公也。毛公以为武王女。文王孙。所谓平王为平正之王。齐侯为齐一之侯。非附会乎。如此者层见迭出。充宗会通各经。证坠缉缺。聚讼之议。涣然冰泮。奉正朔以批闰位。百法遂无坚城。而老生犹欲以一卷之见。申其后息之难。宜乎如腐朽之受利刃也。所为书。曰。学礼质疑二卷。周官辨非二卷。仪礼商二卷。礼记偶笺三卷。初辑春秋二百四十卷。烬于大火。复辑。绝笔于昭公。丁灾甲阳草各一卷。其间说经者居多。万氏家谱十卷。噫。多矣哉。学不患不博。患不能精。充宗之经学。由博以致精。信矣其可传也。然每观古人着书。必有大儒为之流别。而后传远。如蔡元定诸书。朱子言造化微妙。唯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故元定之书。人皆敬信。陈澔之礼记集说。陈栎之礼记解。吴草庐曰。二陈君之说礼。无可疵矣。故后皆列之学宫。自蕺山先师梦奠之后。大儒不作。世莫之宗。墙屋放言。小智大黠。相煽以自高。俱有讲章而无经术。充宗之学。谁为流别。余虽叹赏。而人亦莫之信也。充宗为人刚毅。见有不可者。义形于色。其嗜义若饥渴。张苍水死国难。弃骨荒郊。充宗葬之南屏。使余志之。春秋野祭。不异西台之哭焉。父友陆文虎。甬中所称陆万是也。文虎无后。两世之丧。皆在浅土。充宗葬其六棺。凡所为皆类此。不以力绌只轮而自阻也。崇祯癸酉六月六日。其生也。康熙癸亥七月二十六日。其卒也。娶陆氏。子一人。经。诸生。能世其学。

与陈扶雅书

汪家禧

扶雅孝廉阁下。近世雅重汉学。妄论真汉学亦不尽传。孟氏之学。当时已有微论。况历久至虞氏。其中条例。断不能无增设。而必谓商瞿之传即此。阁下试思易经四圣人手定。道冠诸经。必如虞氏云云。则按例推文。直如科曹检牍。比拟定详。恐经旨不如此破碎也。郑荀同学费易。何以立说又不同。郑从马学。何以与马又不同。焦京同原。而卦林灾异何又不同。道无二致。一是必有一非。出奴入主。究何定论。尚书力辟古文。妄谓今时伏郑本文。久已放失。近世复古者。所本仍用伪孔。不过一二补缀。如交广人嵌螺钿盒。其本质仍漆也。即郑注无有者。仍不得不用孔义以通之。用其说而辟其书。何足令人心服。诗四家同本荀卿。何以诗旨殊。作诗之人殊。篇章次第又殊。阁下试思一堂受业。纵有异同。又何至大相楚越。恐今世所传。未必尽经师本旨。而或出陋儒附益也。必欲一一信之。真所谓陈已弃之刍狗矣。妄谓汉儒经学。以适用为贵。董子明阴阳五行。究天人之原。贾生明体达用。尽通变之术。刘更生敷陈七略。辨官礼之条分。通立言之本旨。许叔重诂字义。而六书之用彰。郑司农究典章。而三礼之要。诸大儒之书。皆当各存其宗旨。而不必割裂以附遗经。又不必曲说以添胶结。至于唐宋以来。名儒接踵。各有精微。亦当一一参稽。断不可概为抹杀。如必限代读书。则太仓历下用其说于诗文者。今复用之于经学。恐千秋定论。断不能废程朱而但遵伏贾也。高明试思狂言。亦可择否。且今时最宜亟讲者。经济掌故之学。经济有补实用。掌故有资文献。无经济之才。则书尽空言。无掌故之才。则后将何述。高冠衣。临阵诵经。操术则是。而致用则非也。班史无韦贤。邺都无王粲。精专则是。而闳览则非也。矢臆狂谈。幸勿以荒唐罪我。

文解

张望

文者何。匪文其文而已。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也。昔者圣人尝为文矣。如日月之照耀。烂然天地而不渝。然天之予德。不惟圣人。而天下之人从乎同。天下之人从乎同。有不为文。为则必同其能。人之生也浑然耳。已而孩。未几而能言矣。未几而能讴矣。由是授之以古之经。自兹以往。卒然有遇于家国天下之故。万事万物之纷纭而不能抑。遂能取之心而注之手以为文。然则自孩言讴以至于能为文也。天下之人无弗同。喜愠忧乐同其情。抑扬抗坠同其节。疾徐趋舍同其容。一唱三叹同其音。触而发之。不知孰为予。凝而永之。不知孰为。优优乎德之固有而不外而求。故曰有不为。为则必同其能。是故敷荣畅遂其言蔼如者。有仁之意焉。优游不迫动中规矩者。有礼之容焉。明重大。举纪纲。钩元达奥。无之不入者。有知之用焉。发潜德之幽光。诛奸佞于既死。字若狭秋霜。辞足贯金石者。则非信与义而孰与之存焉。是故可以格豚鱼。可以感鬼神。可以慑奸邪。可以动仇怨。布之遐方。传之异代也。好古之士。讽于口而悠于神。平者使澹泊。深者使杳冥。高者使激昂。沉者使幽抑。哀者使涕洟。乐者使舞蹈。有不知其然者矣。然而卒有能有不能何也。则于德有消长。于为有勤暇。盛衰之数。存乎其间者。非一世矣。人之至于圣。务修德而事学。修德事学以至圣。于为文何如也。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文乎。

非文

唐甄

古有文。典礼威仪辞命皆是也。不专以名笔之所书。笔之所书谓之言。若书传之言谓之文者。数之曰文成几何。指六书而言。六书有义。故谓之文。非缘饰其辞。而谓之文也。说如其事。辞如其说。善说者有伦有。博征曲喻。听盈耳焉。善辞者有伦有。博征曲喻。书之于策。五采绚焉。是言也。不谓之文也。古之善言者。根于心。矢于口。征于事。博于典。书于策简。釆色焜耀。以此言道。道在襟带。以此述功。功在耳目。故可尚也。汉乃谓之文。失之半焉。唐以下尽失之。迨乎近世之言文者。妄谓有体。妄谓有法。妄谓有绳墨规矩。二十三代之编籍。阏塞其心。序论传志之空言。矫诬其理。是以秦以上之言如脔肉。唐以下之文如菜羹。秦以上之言。虽少也重于金。唐以下之文。虽多也轻于车羽。是何也。务炫于文。朿于俗格。而不遂其言也。文必有质。今世求文之弊。尽失其质矣。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久远也。物有象。象有滋。取则为书。有蝌蚪篆籀之文。迨于末世。变为俗书。媚容佻姿。尽亡其制矣。图画者。铸于钟鼎以垂法。绘于衣裳以明尊。施于屏壁以示戒。迨于末世。为川岩。为草木。为羽毛。为士女。以取悦于人。尽失其意矣。古之言变为今之文。亦犹是也。彼二者。虽失也无与于治乱。若夫文流为曲。工流为末技。以取悦谐俗。使人心轻气佻。窃誉失真。道丧于此。其亦百十之十一也。

论文日知录

顾炎武

诗云。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而孔子亦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又曰。巧言乱德。夫巧言。不但言语。凡今人所作诗赋碑状。足以悦人之文。皆巧言之类也。不能。不足以为通人。夫惟能之而不为。乃天下之大勇也。故夫子以刚毅本讷为近仁。学者所用力之途。在此不在彼矣。

文以少而盛。以多而衰。以二汉言之。东都之文。多于西京。而文衰矣。以三代言之。春秋以降之文。多于六经。而文衰矣。如惠施五车其书竟无一篇传者记曰。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

二汉文人所着绝少。史于其传末。每云所着凡若干篇。惟董仲舒至百三十篇。而其余不过五六十篇。或十数篇。或三四篇。史之录其数。称之。非少之也。乃今人着作。则以多为富。夫多则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其不传宜矣。

李因笃语予。通鉴不载文人。如屈原之为人。太史公赞之。谓与日月争光。而不得书于通鉴。杜子美若非出师未捷一诗。为王叔文所吟。则姓名亦不登于简牍矣。予答之曰。此书本以资治。何暇录及文人。昔唐丁居晦为翰林学士。文宗于麟德殿召对。因面授御史中丞。翼日制下。帝谓宰臣曰。居晦作得此官。朕曾以时谚。谓杜甫李白辈为四绝。问居晦。居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尝以此记得居晦。今所以擢为中丞。册府元龟如君之言。其识见殆出文宗下矣。

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明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

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诗之用也。荀子论小雅曰。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此诗之情也。故诗者王者之也。唐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曰。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又自其诗。关于美刺者。谓之讽谕诗。自比于梁鸿五噫之作。而谓好其诗者。邓鲂唐衢俱死。吾与足下又困踬。岂六义四始之风。天将破坏不可支持邪。又不知天意不欲使下人病苦闻于上邪。嗟乎。可谓知立言之旨者矣。

孔稚珪北山移文。明斥周容。刘孝标广绝交论。阴讥到溉。袁楚客规魏元忠有十失之书。韩退之讽阳城作争臣之论。此皆古人风俗之厚也。晋葛洪抱朴子曰。古诗刺过失。故有益而贵。今诗纯虚誉。故有损而贱。

子书自孟荀之外。如老庄管商申韩。皆自成一家言。至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故取诸子之言。汇而为书。此子书之一变也。今人书集。一一尽出其手。必不能多。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宋人书。如司马温公资治通鉴。马贵与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若后人之书。愈多而愈舛漏。愈速而愈不传。所以然者。其视成书太易。而急于求名故也。伊川先生。晚年作易传成。门人请授。先生曰。更俟学有所进。子不云乎。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言公

章学诚

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志期于道。言以明志。文以足言。其道果明于天下。而所志无不申。不必其言之果为我有也。虞书曰。敷奏以言。明试以功。此以言语观人之始也。要在试功而庸以车服。则所贵不在言辞也。誓诰之体。言之成文者也。苟足立政而敷治。君臣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周公曰。王若曰。多方诰四国之文也。盖圣臣为贤主立言。是谓贤能任圣。是即贤主之言也。曾氏巩曰。典谟之文。岂止载尧舜之功绩。并其精微之意而亦载之。是岂寻常所及哉。当时史臣载笔。亦皆圣人之徒也。由是观之。贤臣为圣主述事。是谓贤能知圣。是亦圣人之言也。文与道为一贯。言与事为同条。犹八音相须而乐和。不可分属一器之良也。五味相调而鼎和。不可标识一物之甘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于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夫子曰述而不作。六艺皆周公之旧典。夫子无所事作也。易有大传。夫子之言也。然用古人成说。而未尝有所识别焉。元善之训。先诵于穆姜是也。诵易之言而不标为易。恒三之辞。证义于巫医是也。不忮不求之美季路。诚不以富之叹夷齐。未尝言出于诗也。允执厥中之述尧言。元牡昭告之述汤誓。未尝言出于书也。论语记夫子之微言。而诗书初无识别。亦述作无殊之旨也。夫子之言。见于诸家之称述。而论语未尝兼收。亦详略互托之旨也。夫六艺为文字之权舆。论语为圣言之荟萃。创新述故。未尝有所庸心。取足以明道而立教。而圣作明述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周衰文敝。诸子争鸣。在夫子既没。微言绝而大义之已乖也。然而诸子思以其学易天下。固将以其所谓道者。争天下所莫可加。而语言文字。未尝私其所出也。先民旧章。存录而不为识别者。管氏弟子之职。孔丛子尔雅之篇是也。记其言行。而非其身所论述者。管氏之述其身死后事。韩非子载其李斯驳议是也。吕氏春秋。先儒与淮南鸿烈之解同称。谓集众客而为之。不能自命专家。然吕氏淮南。未尝以集众为讳。如后人之掩人之长以为己有也。诸子之奋起。由于道术既裂。而各以聪明才智之所偏。每有得于大道之一端。而遂欲以之易天下。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固将推衍其学术。而传之其徒焉。苟足显其术而立其宗。而援述于前与附衍于后者。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已)有也。

夫子因鲁史而作春秋。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自谓窃取其义焉耳。载笔之士。有志春秋之业。固将惟义之求。其事与文。所以借为存义之资也。世之讥史迁者。责其载尚书左氏国语国策之文。以为割裂而无当。世之讥班固者。责其孝武以前。全袭迁书。以为盗袭而无耻。此则全不通乎史学之论也。迁史断始五帝。沿及三代周秦。使舍尚书左国。岂将为凭虚亡是之作乎。必谓左国而下。为迁所自撰。则陆贾之楚汉春秋。高祖孝文之传。皆迁之所采摭。其书后世不传。而徒以所见之尚书左国怪其割裂焉。可谓知一十而不知二五者矣。固书断自西京一代。使孝武以前。不用迁史。岂将为经生之决科。同题而异文乎。必谓孝武以后。为固之自撰。则冯商杨雄之纪。刘歆贾护之书。皆固之所原本。其书后人不见。而徒以所见之迁史。怪其盗袭焉。可谓知白出而不知黑入者矣。屈贾孟荀老庄申韩之标目。同姓侯王。异姓侯王之分表。初无发明。而仅存题目。褒贬之意。默寓其中。乃立言之大者也。作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也。夫子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此则史氏之宗旨也。苟足取其义而明其志。而事次文篇。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汉初经师。抱残守缺。以其毕生之精力。发明前圣之绪言。师授渊源。等于宗支谱系。观弟子之术业。而师承之传授。不啻凫鹄黑白之不相混焉。学者不可不尽其心也。公谷之于春秋。后人以为假设问答。以阐其旨尔。不知古人先有口耳之授。而后着之竹帛。非如后人作经义。苟欲名家。必以着述为功也。商瞿受易于夫子。其后五传而至田何。施孟梁邱。皆田何之弟子也。然自田何而上。未尝有书。则三家之易。着于艺文。皆悉本于田何以上口耳之学也。是知古人不着书。其言未尝不传也。治韩诗者不杂齐鲁。传伏书者不知孔学。诸家章句训诂有专书矣。门人弟子。援引称述。杂见传记章表者。不尽出于所传之书也。而宗旨卒亦不背乎师说。则诸儒着述成书之外。别有微言绪论。口授其徒。而学者神明其意。推衍变化。着于文辞。不复辨为师之所诏。与夫徒之所衍也。而人之观之者。亦以其人而定为其家之学。不复辨其孰为师说孰为徒说也。取足以通其经而传其学。而口耳竹帛未尝分居立言之功也。故曰。古人之言所以为公也。未尝矜其文辞而私据为己有也。

呜呼。世教之衰也。道不足而争于文。则言可得而私矣。实不充而争于名。则文可得而矜矣。言可得而私。文可得而矜。则争心起而道术裂矣。古人之言。欲以喻世。而后人之言。欲以欺世。非心安于欺世也。有所私而矜焉。不得不如是也。古人之言。欲以淑人。后人之言。欲以炫[己](已)。非古人不欲炫。而后人偏欲炫焉。有所不足与不充焉。不得不如是也。故操术不可不慎也。古人立言处其易。后人立言处其难。何以明之哉。古人所欲通者道也。不得已而有言。譬如喜于中而不得不笑。疾被体而不能不呻。岂有计于工拙敏钝。而勉强为之效法哉。若夫道之所在。学以趋之。学之所在。类以聚之。古人有言。先得我心之同然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传之其人。能得我说而变通者。即我之言也。何也。其道同也。穷毕生之学问思辨于一定之道。而上通千古同道之人以为之藉。下俟千古同道之人以为之辅。其立言也不易然哉。惟夫不师之智。务为无实之文。则不喜而强为笑貌。无病而故为呻吟。已不胜其劳困矣。夫外饰之言与中出之言。其难易之数可知也。不欲争名之言与必欲争名之言。其难易之数又可知也。通古今前后而相与公之之言。与私据独得必欲己出之言。其难易之数又可知也。立言之士。将有志于道而从其公而易者欤。抑徒竞于文而从其私而难者欤。公私难易之间。必有辨矣。安得知言之士。而与之日进于道哉。

言公于世。则书有时而亡。其学不至遽绝也。学成其家。而流衍者长。观者考求而能识别也。费直之易虽亡。而郑王之学出费氏。今王易具存。而费氏之易未亡也。孔氏古文虽亡。而史迁问故于安国。今迁书具存。而孔氏之书未亡也。韩氏之诗虽亡。而许慎治诗出韩氏。今说文具存。而韩婴之诗未亡也。刘向洪范五行传。与七略别录虽亡。而班固史学出刘歆。歆之汉记汉书所本今五行艺文二志具存。而刘氏之学未亡也。亦有后学托之前修者。褚少孙之藉灵于马迁。裴松之之依光于陈寿。非缘附骥。其力不足自存也。又有道存术近。其书不幸亡逸。藉人之书以存者。列子残阙。半述于庄生。杨朱书亡。多存于韩子。庄列同出于道家。而杨朱为我。其术自近名法也。又有才智自骋。未足名家。有道获亲。幸存斧琢之质者。告子柳湍水之辨。藉孟子而获传。惠施白马三足之谈。因庄生而遂显。虽为射者之鹄。亦见不羁之才。非同泯泯也。又有琐细之言。初无高论。而入于有心之听。遂与经训同垂。孺子濯足之歌。时俗苗硕之谚。其喻理者即浅可深。而获存者无俗非雅也。凡若此者。非必古人易而后人难也。古人巧而后人拙也。古人勤而后人惰也。名实之势殊。公私之情异。而有意于言。与无意于言者。不可同日语也。故曰。无意于文而文存。有意于文而文亡。

圣人之言。贤人述之。而或失其指。贤人之言。常人述之。而或失其指。人心不同如其面也。而曰言托于公。不必尽出于己者。何也。谓道同而德合。其究终不至于背驰也。且赋诗断章。不必若自其口出。而本指有所不拘也。引言互辨。与其言意或相反。而古人并存不废也。前人有言。后人援以取重焉。是同古人于己也。前人有言。后人从而扩充焉。是以己附古人也。仁者见仁。知者见知。言之从同而异。从异而同者。殆如秋禽之毛。不可举也。是以后人述前人。而不废前人之旧也。以为并存于天壤。而是非得失。自听知者之别择。乃其所以为公也。君子恶夫盗人之言而遽铲去其。以遂掩着之私也。若夫前人已失其传。不得已而取裁后人之论述。若迁史之于古文尚书。说文之于韩婴诗传。则其无可如何。而赖有是之仅存耳。然迁史未尝不参以今文。而说文未尝不参齐鲁之说焉。是又在乎专门绝学。辨析微茫。心领神会。所以贵乎知言之士也。

说文一首赠立夫

茅星来

诗与文之日就衰且薄也。自有专攻为诗与文者始矣。古之时无有以诗文为教与学者也。汉时如下帷讲诵。设绛帐为诸生说经。要不过读书是务。读书之功既至。则随其材质之高下浅深。而皆必有所独得。得之于心。斯应之于手。于是乎信口吟而自然合节焉。率臆抒写而自然成章焉。其有不能。不强使为。苟其闻见广博。学问渊深。虽无着述。要不害其为通儒也。自幼以诗文为教与学者未尝有也。此在魏晋后学者犹然。故其时凡所着述。传至今者。犹往往以质实胜。而非后世所可及也。自唐以来。国家以诗文取士。而学者始专务记览。为词章。以售有司。父兄以是为教。子弟以是为学。凡其所以口不绝吟。手不停披。而矻矻以穷年者。无非欲以供吾赋诗作文之用而已。然则苟有可以不必读书而工为诗与文者焉。则彼且诩诩然自以为得计。而争趋之恐不及矣。夫以王勃李贺辈之天才异。应口成文。识者犹以为非远大之器。乎持不逮之资。而强迫力取。侥幸一第以为荣。此宋人闵其苗之不长而助之之术也。不待其子之趋视。而已知其无不槁矣。然而天下但见其长之速也。而于是乎竞相慕效。不务实学。惟猎浮华。以苟简为便利之门。以揣摩为必得之道。白帖徐记。纷纷交作。后之人踵而甚焉。不可纪极。所以痼蔽学者之心。涂塞斯人之耳目。所为教与学者如是。故讲求所以为诗与文之法者。至唐而加详。而要之诗与文之日就衰且薄也。亦实自唐而积渐使然也。善乎胡宏氏之言曰。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噫。为欲供赋诗作文之用而着书。其书未有不杂且陋者也。为欲供赋诗作文之用而读书。其读未有不杂且陋者也。天理人欲之辨。辨之于此。此岂独关读书与夫赋诗作文之得失而已。然则世之有志于学者。亦惟去其有所为之意。而后可与语于古。

论文

魏禧

门人问曰。古人言文章与世运递降。果然乎。曰。古今文章。代有不同。而其大变有二。自唐虞至于两汉。此与世运递降者也。自魏晋以迄于今。此不与世运递降者也。三代之文。不如唐虞。秦汉之文。不如三代。此易见也。上古纯庞之气。因时递开。其自简而之繁。质而之文。正而之变者。至两汉而极。故当其气运有所必开。虽三代圣人。不能上同于唐虞。而变之初极。虽降于两汉。犹为近古。故曰。与世运递降也。魏晋以来。其文靡弱。至隋唐而极。而韩愈李诸人。崛起八代之后。有以振之。天下翕然敦古。梁唐以来。无文章矣。而欧苏诸人。崛起六代之后。古学于是复振。若以世代论。则李忠定之奏议。卓然高出于陆宣公。王文成之文章。又岂许衡虞集诸人所可望。下天之运必有所变。而天下之变必有所止。使变而不止。则日降而无升。自魏晋靡弱。更千数百年以至于今。天下尚有文章乎。故曰。不与世运递降者也。曰。古之文章。足以观人。今之文章。不足以观人者。何也。曰。古人文章无一定格例。各就其造诣所至。意所欲言者。发抒而出。故其文纯杂瑕瑜犁然并见。至于后世。则古人能事已备。有格可肖。有法可学。忠孝仁义有其文。智能勇功有其文。孰者雄古。孰者卑弱。父兄所教。师友所传。莫不取其尤工而最笃者。日夕揣摩。以取名于时。是以大奸能为大忠之文。至拙能袭至巧之论。呜呼。虽有孟子之知言。亦孰从而辨之哉。

文章不可苟作

侯七乘

柳子厚复杜温夫书。讥其见柳州一刺史。即周孔之。至潮之二邦。当得二周孔。若至京师。则不胜周孔。噫。何周孔之多也。斯言也。艾东乡尝举以为大士戒。谓大士许人一文。当如许人一女。不可草草。予于是叹东乡之识。高于世人远甚。非弇州南溟辈所得而及也。唐世文宗时。长安文士。为贵人作碑志。若市贾然。天官卒。其门如市。甚至諠竞争致。不由丧家。此辈卑卑。固无足道。朱晦庵尝言陆放翁能太高。太近。恐为有力者牵去。不得全其晚节。及后放翁再出。果为韩胄作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元史姚燧。尝以所作就正许衡。衡赏其辞而戒之曰。文章先有能一世之名。何以应人之见役。非其人而与之。与非其人而拒之。皆罪也。由此观之。语言文字。人品攸关。斯言之玷。驷马难追。如陶谷悔作禅诏。孔文仲悔作伊川弹文。朱文公悔作紫岩墓碑。姚雪坡悔作秋壑记。李西涯悔作伭明宫记。与其悔之于后。何若慎之于先。韩柳作志传。皆不轻与人。欧阳永叔撰尹师鲁墓志铭。但辨所以作墓志之意。凿凿不少假借。子瞻生平。未尝为人铭墓。所铭五人。皆盛德。若富郑公。司马温公。赵清献公。范蜀公。张文定公也。此外赵康靖公。滕元发二铭。亦代文定所为者。在翰林诏撰赵瞻神道碑。亦辞不作。又前辈诸大家。从未有为宦官属文者。韩退之送俱文珍序。编在外集。非李汉所录。盖公所弃之篇也。赵松雪为罗司徒致钞百锭于胡汲仲。请作乃父墓铭。汲仲怒曰。我岂为宦官作墓铭者。是日汲仲正绝粮。其子以情白。坐客咸劝之。郄愈坚。如此风节。岂在韦贯之杨万里之下哉。李治曰。文章有不当为者五。苟作一也。徇物二也。欺心三也。蛊俗四也。不可示子孙五也。噫。是道也。自汉伯喈以来。已不免惭德矣。信州郑文恪一书。离奇瑰异。予所心醉。然其病亦在德政序神道碑布满集中。不择人而文之。遂不择人而周孔之。作者人品。以此减价。甚为可惜。吾于是叹东乡之识。高于世人远甚也。

国朝二十四家文钞序

曾镛

近世文。有时文。有古文。时文代圣贤立言。义至深而情实泛。古文即儒者立言。旨即浅而裁自心。故欲穷古今之变。考政教之迁。观学士大夫之所得。求之于古文较近。窃谓作者难。取而集之者抑不易。何以言之。文章者。天地之精华也。散而泄诸古今才智人之口。若二气五行之分布于百草木。其盛其衰。随乎时会。而其为用于人也。其阴阳水火之性。即其华实本末之际。而用不同。故取材必慎。而后得其精华之所注。自六经四子诸书外。一代之作。一家之言。有纯有驳。有离有合。举汉唐宋以来。寥寥数大家。均不能免也。服饵杂人身之病也。论着杂人心之病也。于此而欲采辑言。网罗一世。出时贤之甘苦。为后学之砭针。又岂易事乎哉。是故文取载道。吾以为必先有见道之实。渊然寂然。以日以年。人世功名富贵成败得失一不入于其中。而后可与论天下之文。嘉禾丁君子复。携其里敬斋先生所辑国朝二十四家文钞以示予。先生于近代文均有选。而本朝尤加意焉。盖以其近已而俗变相类。亦当世得失之林也。尝自言其去取之意。大率取其有益于人。有用于世。有补于修齐治平。而其文复工绝。可令人往复不厌者。空谈心性与夫胪陈故实者皆不与焉。一切庸俗诪张之辞尽行铲除。呜呼。持是以论天下文尽之矣。每叹古今文章之病。立一说。每不顾吾说有益之与无益。有用之与无用。且詹詹然蕲以文胜。其实则中无所见。究竟文亦何由胜。谈心性病虚妄矣。胪故实病支离矣。其庸俗诪张之病。或且至于蔽陷离穷而不可究极。此无他。所以游之乎诗书之源者无其学。所以行之乎仁义之途者无其养。心未能怡然涣然于天地民物变化云为之故。而欲怡然涣然于口手之间。必不能也。观先生斯钞。其亦可以见其概矣。诸家文体之奇正醇肆。钞中论之特详。丁君复属序于予。又何如即先生之所自言。以弁先生之所手辑。使夫人伏而诵之。尤得其要领也耶。

赠屠生倬序

陈斌

吾见若屠生者。安可得邪。生嗜读书。通旁艺。尝与游括苍之间。所谓珞珞如玉者也。吾自十八九来于杭。仰屋独坐。三年未识一侪辈。今更阅十八九年矣。稍稍知数。人其数人者则皆屠生之知其为人者也。吾是以又知屠生。而喜生之从吾游焉。告之曰。生知人之取于世者乎。士取于不足。农取于有余。夸取其名。烈取其气。畸人取其意。或与之浮湛。则浮湛而取之。或与之攫搏。至不顾尽其力。则亦攫搏以取之。其取于道者寡焉。夫道不可取养而自至。有义理之味而几矣。吾故曰。惊世之人不在多技。已疾之方不在多药。生且省之。将与为取乎。将遂为养乎。将汲汲于世。必至于病而后息乎。闻古之谓才贤者。隆然而雷。耀然而日。蜺吐冰茹。耐岁而贯时。及其归。泊然而有所止。吾之于是知晚矣。屠生甫二十未晚也。豁达以取积成致厚以为养。蕲至于其未至。则吾言然乎不然乎。吾惟怵屠生之先我。更以其爱吾言也。故有以赠屠生。

与友人书

李容

着述一事。大扺古圣贤不得[己](已)而后有作。非以立名也。故一言而炳若日星。万世而下。饮食之不尽。其次虽有编纂。亦不必当时夸诩于人。或祇以自怡。或藏之名山。至其德成之后。或既死之日。举世思其余风。想其为人。或访诸其子孙。或求诸其门人。思欲得其生平之一言。以为法训。斯时也。是惟无出。一出而纸贵洛阳。千门传诵矣。此正如华陀之青囊一付丙丁。至今为恨。惟恐其不传也。所以然者。以华陀当年行之而有验也。今有庸医。方患羸疾。偶有奇方。不能自服以疗其身。忽见世之同疾者。遂以此方授之。且曰。此神方也。传自异人。君宜敬修合而服之。毋轻忽也。而彼患者。方且哑然而哂。茫然不敢信。何者。彼方见我羸日甚。我虽剖心相示。彼又安肯信我此方之真可以已疾哉。比见足下以其所着诸书。辄出以示人。人之服者我固多。而议我者亦复不少。其服我者。不过服我之闻见精博。能汇集而成书也。其议我者。直谓我躬行未懋。舍本趋末。欲速立名。适滋多事也。凡诸议足下之言。仆所得闻者。想犹其一二。然已觉切中足下之病。若夫所不得闻者。不知又当几许耶。仆虽不肖。既蒙足下左爱。则不啻骨肉若矣。人之议足下是议我也。足下之不能韬光铲彩。是仆寐所未恬也。是乌容以无言耶。言之虽过切直。想在所不罪也。

消积说赠友人

李容

曩昔与薄城惺庵王翁过从夜话。一友患食积。翁教以服消积保中丸。余因言痰积食积。丸散易消。惟骨董积难消。非药石所及。翁询其故。余曰。诗文世。无关身心。声闻远播。甚妨静坐。二者之累。廓清未尽。此便是积。广见闻。博记诵。淹贯古今。物而不化。即此是积。推之即功业道德之见。中一毫消融未尽。亦即是积。其浅深虽不同。其为心害则一也。向足下刻意为[己](已)之学。言及诗文。若将浼焉。惟服膺先儒之书。窃以为志趣如此。将来所就必卓。离索日久。传闻近日惟声律是哦。词翰是攻。仆疑未之信。而来札忽至。求评所纂昭明文选。前后不类。令人难解。是书连篇累牍。莫非雕虫。有何可取。而嗜之若饴耶。魏庄渠先生遗王纯甫书云。传闻对客谈及诗文。骎骎有好意。窃恐不知不觉下种子。他日终会发也。昔过太平门。见有老父与一童子并走争先。因叹吾人既有志于道。而与诗人文人争长。亦何异此老父哉。由斯以观。夫亦可以废然思返矣。学道须钝须拙。须闇淡。乃与真合。今方日日售聪明。钓声誉。其去道也。不亦远乎。

与友人论文书

钱大昕

前晤我兄。极称近日古文家。以桐城方氏为最。予常日课诵经史。于近时作者之文。无暇涉猎。因吾兄言。取方氏文读之。其波澜意度。颇有韩欧阳王之规抚。视世俗冗蔓獶杂之作。固不可同日语。惜乎其未喻乎古文之义法尔。夫古文之体。奇正浓淡。详略本无定法。要其为文之旨有四。曰明道。曰经世。曰阐幽。曰正俗。有是四者。而后以法律约之。夫然后可以羽翼经史。而传之天下后世。至于亲戚故旧。聚散存没之感。一时有所寄托而宣之于文。使其姓名附见集中者。此其人事原无足传。故一切阙而不载。非本有可纪而略之。以为文之义法如此也。方氏以世人诵欧公王恭武杜祁公诸志。不若黄梦升张子野诸志之熟。遂谓功德之崇。不若情辞之动人心目。然则使方氏援笔而为王杜之志。亦将舍其勋业之大者。而徒以应酬之空言予之乎。六经三史之文。世人不能尽好。闲有读之者。仅以供场屋饾饤之用。求通其大义者罕矣。至于传奇之演绎。优伶之宾自。情词动人心目。虽里巷小夫妇人。无不为之歌泣者。所谓曲弥高则和弥寡。读者之熟与不熟。非文之有优劣也。文有繁有简。繁者不可减之使少。犹之简者不可增之使多。左氏之繁。胜于公谷之简。史记汉书。互有繁简。谓文未有繁而能工者。亦非通论也。

复鲁絜非书

彭绍升

来书谓文章天地之元气。其文之至者。耗泄天地之元气。故自古文人子孙。鲜克自振起。此甚非也。天地之大德曰生。其流行于物者为元气。是气也。根极于一。淆于万。其来无方。其应无迹。得之者与天地合其德。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生生不穷。而利赖及于万世。是惟文王周公孔子之文。始足以当之。自兹以降。思孟之深醇。董韩之闳达。程朱之精详。陆王之易简。类能契天地之心。故其文与天地之元气相输贯。相望于数千载之中。继圣人而命世。其它二千年间。百家诸子。以文自名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分畛域。不能相通。然使其言。诚有济于时。适于用。当于人心。足以止恶而进善。则君子取之。取之者何也。谓其文足以效能于天地也。夫上自圣人。下至诸子百家。其言果有裨于当世。天地之心实寄之。奈何恨其耗泄不于其身。又阴夺其子孙。如足下言天之不仁也甚矣。至谓名者。造物所忌。名浮于实。不有人祸。必有天刑。夫造物亦何忌人之有。名者。风力所鼓。生谢无常。与其人了不相涉。彼且无所挟以为有。造物者又安从而忌之。且夫忌之情。生于妒。而成于争。彼造物者于人。吾知其不为妒与争也决矣。足下毋为此戚戚也。然则何为而有人祸天刑也。曰不虚生。业由自作。人祸之以其见恶于人也。天刑之以其见绝于天也。是必有阴慝与熟恶者主之。而非名之所得为也。是其身之祸与刑且无与乎其名。况其为子孙者哉。以一念为感。即以一念为应。一念者通人[己](已)幽明而一贯者也。于己取之。非人所得而与也。故名非君子所务也。实固不可以不急也。惧名之浮。当孳孳焉惟实之求。实之既至。俯仰浩然。视外境之相值。无一毫足动于中。又何有子孙之干其虑哉。星命之术。君子所不道。即亿而屡中。亦复何补于人世。如以星命可凭。则善者不必福。而恶者未必祸矣。仆于文素不专力。自遇台山。知此道之不可苟。习之久。颇识其利病。常欲网罗放失。成一家言。故于当代遗文佚事。搜括颇详。幸赖前人之余荫。沐 圣朝之教泽。早窃科名。观光 阙下。遂得以闲居岁月。歌颂太平。激扬忠孝。原本康衢击壤之意。而益畅其末流。是其为言。宜若无乖于世。夙昔撰述。麤有就绪。从今当铭足下之言。日凛惜阴之戒。简弃文字。益趋闇然。以副明诲。惟望垂察不宣。

四书文源流考

梁杰

天下之事。惟无所为而为者。乃可以不朽。宋王介甫作新法。当时之人。岌岌不可以终日。而为四书文开其先。乃更数世。历六七百年而不废。其所撰诸经新义。列之学官。用之取士。天下靡然皆王氏之学。其力亦巨矣。南渡禁革。遂罕有过而问者。而四书之文。缘之而起。学者舍此。几似无书可读。创之者非耶。因之者是耶。习之积者不移。利所在者偏重。其初本论体之小变。特专以四书语命题。其源出于唐之帖经墨义。北宋以前。大学中庸。尚在礼记。唐试经义。未立孟子。而以礼记为大经。治诸经者。皆兼孝经论语。亦有以论语为论题者。如颜子不贰过论。皆其滥觞也。至代言口气八股对仗。虽备于前明。其实南宋杨诚斋汪六安诸人已为之椎轮。至文文山则居然具体。而文山之文存于世者。或疑作。不可得而辨也。有明一代用之科目。天下之士。竭才尽气。毕力以从事于此。自汉唐千有余年以来。鼓箧读书之规模气象。至是一变。而时文之法。日以密。体亦屡迁。景泰天顺以前。浑朴未开。隆庆万历以后。风气渐降。其间巨手。未可指屈。约而综之。王守溪造其极。归震川振其绪。金正希持其终。他若于廷益之忠节。陈白沙之理学。薛方山之史才。唐荆川茅鹿门之经济。杨升庵季彭山之媕雅。出其余技。皆胜专门。自古天之生才。惟在极盛之朝。与兴亡之际。孝宗在位。君明臣良。故昌明博大之制兴。神庙怠荒。国事日坏。熹怀相继。遂以沦胥。故志微杀之音作。虽应制干禄之言。非尽由衷。而心声所应。皆潜与运会转移于不觉。正希佥事。文节并峻。其时又若黄陶庵陈卧子者。皆秋霜皎日。其文直颉颃于西江之四隽五家。遂以结明代时文之局。而刘念台黄石斋诸公。又不以此论也。西江之派既盛。精裁鉴者。推艾千子。时与钱吉士称选家之最。时文之道。与他着述异。鲁壁之经。汲冢之策。丹枕之鸿烈。胡卢之汉书。古则愈贵。时文云者。既以逢时。时过则菁华既竭。褰裳去之。而新科墨刻。且汗牛充栋而来。与之代兴矣。诗赋盛于唐试之作。诸家集虽间存一二。而艺文志集部寍载俳谐传奇笑林杂说。惟试律之诗。官韵之赋。绝无专书着录。则史体宜尔。时文设科。与彼何异。而尊之者。以为代圣贤立言。朱子曰。诗赋郄无害理。经义大不便。分明是侮圣人之言。宋时经义。即已如彼。使闻者不知语出朱子。鲜不以为怪妄。康熙初   圣祖仁皇帝谕内三院九卿。废时文。用策论。不数年而廷臣奏复。善夫苏子瞻之议贡举文字。谓虽知其无用。而祖宗以来。莫之废者。以为设法取士。不过如此也。明代作家。有抡元之诀。有决科之式。有坐关三年者。有闱五易者。有七作平常。粘四壁者。有首艺甫成。呕血满地者。诸君皆君子也。其心果止为代圣贤立言乎。况其下者乎。然知其不过如此。而竟莫之能废者。何也。众楚人咻之。则求其齐语不可得。置之庄岳数年。则求其楚语又不可得。习之说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敝车羸马。恶衣非食。利之说也。如此则不收于艺文志也宜。故曰。天下之事。惟无所为而为者。乃可以不朽。

时艺类编序

周永年

或问于余曰。今海内鸿骏君子。皆厌薄时文。以为不足。学子乃复从事于斯何也。余曰。同年邵二云。世所推鸿骏君子之一也。其厌薄时文也尤甚。以孟子孙氏疏率略。思更为之。余尝谓之曰。孟子班爵禄章。所言封国之制。与诸经皆不合。先儒多以为疑。偶读鲁启人不能五十里附于诸侯曰附庸题文。则孟子与诸经约略可通。子疏孟子。将毋亦有取于是。二云笑应曰。然。然则时文固笺传之苗裔。而未可以流俗之没溺于腐烂本头而废之也。或又曰。选粹律髓。诗赋分类。至今学者犹病之。子选时文。而以类区之。毋乃更为大方所笑乎。余曰。前辈读书之法。其不传于世也久矣。吕氏童蒙训曰。安定先生主湖州学使。学者各治一事。如水利农田之类。其后从学者多有实效。苏子瞻曰。书富如入海。人不能兼收尽取。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则学成可以八面受敌。朱子尝取以教学者。类分则讨论易记忆便。四子之书乃诸经之总汇。求之亦可以得诸经之门户矣。且今之人材力自忖。视子瞻东莱何如。而乃以分类为陋乎。故选是编以当隅。其它文则学者自取而分之可也。且果由是以稽经诹史。取古人之书。区分类聚。提要钩元。观其会通。得其典礼。安定湖学之法。朱子读书工程。程畏斋之所辑。宋潜溪之所述。其端绪具于是编矣。世有异敏之士。得吾说而潜心焉。异日海内所号为鸿骏君子者。安知不即以是编为千里之跬步。而又何必厌薄时文也哉。

谢周南制艺序

朱仕琇

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扬子云曰。言。心声也。心之蕴于人难知也。而据声以知之。声之发各于其党。若子贡问师乙以歌。师乙类而使之自择是也。其心之不正者。发为奸声。若子夏讥四国之失志是也。文辞之于声于言。其精者。据以察其人之枉直厚薄。无不可知之。汉时郑朋张博倾危。故其文夸诞。公孙宏匡衡邪谄。故其文庸懦。虽饰以诗礼之泽。周召之正。而奸慝发于辞气之余。不可掩也。国风之好色。骚人之怨慕。司马迁之愤激。相如之浮靡。裁以圣人之道。皆不得性情之正。要因言以考其人。固倜傥非常之士也。人心正则气直。气直则言随其情之所触而不自讳。故发为文章。其迈往。洁劲直。深远缠。而能自得者。必君子也。卷曲依附。轻回护。浮诞刻戾。软妥圆滑。而无可非刺者。必小人也。昔宋苏轼议徐积独行。而文章之怪。如卢仝以为多反。尝读积文横肆恣睢。浩然直胸臆。此至性人之所为耳。岂有反哉。前明制义。若项煜之儇利。周锺之袭取。真小人也。不待其失节而后知之。至黄道周金声之文。崛强自遂。其忠义之性。可以想见。然则知言知人。诸数千载而不爽者也。武平谢君周南尝出其制义若干。余读之。奔发雄放。绝去寻常嵬琐之习。予笑曰。是向者子瞻之所疑于节孝者也。今益有以信君之为人矣。君方有志为古文。以求圣贤之旨。窃谓孟荀以来。诸君子之言具在。其为人皆可知也。君以吾言察之。而古文之道。益可知已。

文言说[揅]()经室集

阮元

古人无笔砚纸墨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着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削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许氏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此何也。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此孔子于易。所以着文言之篇也。古人歌诗箴铭谚语。凡有韵之文。皆此道也。尔雅释训。主于训蒙。子子孙孙以下。用韵者三十二条。亦此道也。孔子于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为文章者。不务协音以成韵。修词以达远。使人易诵易记。而惟以单行之语纵横恣肆。动辄千言万字。不知此乃古人所谓直言之言。论难之语。非言之有文者也。非孔子之所谓文也。文言数百字。几于句句用韵。孔子于此。发明乾坤之蕴。诠释四德之名。几费修词之意。冀达意外之言。说文曰词意内言外也词亦言也非文也文言曰修辞立其诚说文曰修饰也词之饰者乃得为文不得以词即文也要使远近易诵。古今易传。公卿学士皆能记诵。以通天地万物。以警国家身心。不但多用韵。抑且多用偶。即如乐行忧违偶也。长人合礼偶也。和义干事偶也。庸言庸行偶也。闲邪善世偶也。进德修业偶也。知至知终偶也。上位下位偶也。同声同气偶也。水湿火燥偶也。云龙风虎偶也。本天本地偶也。无位无民偶也。勿用在田偶也。潜藏文明偶也。道革位德偶也。偕极天则偶也。隐见行成偶也。学聚问辨偶也。宽居仁行偶也。合德合明合序合吉凶偶也。先天后天偶也。存亡得丧偶也。余庆余殃偶也。直内方外偶也。通理居体偶也。凡偶皆文也。于物两色相偶而交错之。乃得名曰文。文即象其形也。考工记曰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然则千古之文。莫大于孔子之言易。孔子以用韵比偶之法错综其言而自名曰文。何后人之必欲反孔子之道而自命曰文。且尊之曰古也。

此篇虽专论文体。然原本古训。以正后世策论时文之支派。而自命古文者。亦不为无益。故附存之。

子思子章句序

魏源

中庸之为子思子。尚己。而坊表缁衣与焉。有征乎。曰有。隋书音乐志载沈约之言曰。礼记月令取吕氏春秋。缁衣中庸坊记表记取子思子。乐记取公孙尼子。一也。御览引子思子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今见表记。二也。文选注引子思子曰。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寍。都邑以成。今见缁衣。三也。且坊表言必称子。而引论语之文。间一。又数引春秋。间二。且独称子云。子言之。与他书记圣言体例不伦。间三。三征既明。三间俱释。于是曰。圣人忧患天下来世其至矣。删诗书。正礼乐。皆述而不作。有大义。无微言。岂预知有论语。为后世入道门哉。假年绝韦来。天人性命之理。进修聚辨之方。无咎寡过之要。胥于易乎在。子思本祖训发挥之。故中庸一易道也。表记言正而合道。见称伊川程氏。则论语辅也。易之诚。论语之仁。皆古圣未发而夫子发之。不读中庸。不知诚为尽性之要。不读表记。不知敬为求仁之方。而望易论语精微犹入室不由户也。坊缁之文。其闳深诚与庸表有间。然礼坊德。刑坊淫。命坊欲。纲万事于三端。圣人既以彝伦。建皇极。而缁衣敷理化得失。为百世君民臣主师。尼门五尺所言。要非霸世所得闻者。易论语明成德归。诗书礼春秋备经世法。故坊记以春秋律礼。缁衣以诗书明治。体用显微。同源共贯。于道之大而能博者。其亦具体而微矣。世人惟知史记子思作中庸。故蓍蔡之。而此三篇之为弟子述所闻者。则自唐后二十篇书原不存。亦遂如渎迷济海沦碣矣。予悼斯道之湮微。乃别而出之。各为紬绎。而中庸则专以易道发之。用补苴先哲。其轶言时时见他说者。亦辑成篇。而后祖孔师曾。迪孟之学。大略明且备。刚矣诚矣。高矣明矣。宋汪编子思子。妄孔鲋书。而顾昧四篇之正经。弃天球。宝康瓠。傎莫甚焉。今遂摈勿道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引坊记君子不尽利以遗民一章称为孔子之言子思垂训本多祖述如道德齐礼与夫南人有恒之言皆错见于诸篇不害其全篇之为子思也礼记郑目录于坊表缁衣三篇不言出子思子者犹三年问篇全出荀子而郑目录亦不言及也刘献称缁衣公孙尼子作者案汉志公孙尼子七十子之弟子或其尝受业子思故撰述师说以成斯篇欤然则坊缁之文未能闳深亦记不一手故也有以此三事献疑者因各为条之如此

上一章 > 目录 < 下一章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