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左宗棠: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

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

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

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1-

精明不如厚道

《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红楼梦》中宝玉至太虚幻境看见一首形容王熙凤的曲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做人不必太精明,太会算计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东西。

人不能总想占小便宜,总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你回归厚道时,反而会比精明得到更多。

左宗棠大概是晚清重臣中最不“精明”的一个。49岁创建楚军,官至两江总督。在清代高薪养廉的政策下,总督每年可获得养廉银2万两。

钱财与权势声望都握在手中,但左宗棠并没有用钱权为自己家族谋利益,这样看来他确实不够精明,可以说有一股“傻气”。

他的大部分俸禄都被他拿出来用于资助清王朝公共事业及解决他人困难。

左宗棠

左宗棠率军出征期间,与将士同吃同住,面对军饷拖欠的情况也会自掏腰包贴补。

咸丰十一年(1861年),他在家书中说“自入军以来,非宴客不用海菜,穷冬犹衣缊袍”,同治二年(1863年),在回复友人来信中说“上年廉俸并入军用,亦未敢划算。”

老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怀宽厚之心,厚道待人,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懂得让利于人,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2-

计较不如坦诚

坦诚比一切智谋都好,它是最明智的策略。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是一种修养,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老老实实,坦率比虚伪更能收获友谊。

把心放正、放宽,不要以狭隘、片面的观点待他人、看世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要背后说人,搬弄是非。

左宗棠心直口快是出了名的,他做事向来不耐烦弯弯绕绕,追求有话直说。

在收复失地的准备过程中,左宗棠做了充分的考虑,提出了各种方略。

在选择将领方面,他认为“选将核心为‘求实心任事之人’”“平素气类相投,而均知大局为 重”“彼此有话直说,有事实干,庶期于西事有益”。

左宗棠认为与人相交,贵在坦诚。曾、左二人绝交后,左宗棠在写给儿子的信中曾说自己与曾国藩间的争论,没有丝毫待人处事寓于心机的意思,更多的是政见上的不同罢了。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把我自己的观点摆出来与你争辩,而不是表面装作赞同,在背后诋毁你,在内心打小算盘。

人生事情那么多,没必要件件放在心上。心宽,路才能宽。凡事斤斤计较,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添堵。

要想人际和谐,就要坦诚相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感情的美好。

-3-

强势不如和善

春秋时期管仲有句名言“善人者,人亦善之”。和善是最大的武器,无论遇见怎样难缠的人、怎样难解的局面,和善总能释放出神奇的魔力。

我们常说“水滴石穿”,强势像石,和善则是水,硬碰硬会导致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能不费吹灰之力达到想要的效果。

做事做人同样是这个道理。与人相交,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太过强势,要和善待人。

说到和善这个词,似乎与左宗棠不太搭调,但其实左宗棠并非一直都是大家印象中那个骄傲自负的形象。

左宗棠在陶家担任家庭教师期间,就注意到自己的脾气问题。他那时已经意识到自己骄傲自负的性格,妨碍了自己的交友。他开始注意弥补这一缺陷,待人做到友好和善。

虽然此阶段左宗棠的努力并未收到多少成效,但随着左宗棠年龄的增长,强势的脾气也渐渐变的和善起来。

晚年左宗棠对待下属和颜悦色,对待同僚彬彬有礼,就连对待家里仆人的过错也格外宽容,脾气越来越软。

生活不是比赛,无需事事争个对错输赢。做一个和善的人,心态平和,懂得退让与示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与生活,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生活,懂得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看法,尊重别人的选择。

人精明能获利一时,有厚道却可安享一世。计较不过争得蝇头微利,坦诚却能以真心赢得真心。强势只是治标,和善才能解决人与人间问题的根本。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上一篇:读了《礼记》这10句,才知道什么是“会说话” 下一篇:易经64卦,64种智慧,64种境界!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