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以降,佛教日趋兴盛。佛法东传及其中国化的历程,引起了中古宗教、哲学乃至文艺的时代更新,佛学甚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整个结构。现存晋唐佛教文献大体上由汉译佛经、僧尼传记以及释氏辅教之书等构成,佛教叙事文学由此进入学术视野。佛教僧传著作在中古颇为发达,“大致经历了从单传到类传、通传的自然发展”(阳清《<高逸沙门传>索隐》,《文献》2016年第1期)。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因其促进了僧传文学的时代建构,颇具学术价值。
东晋孙绰以文才垂称,一生著述丰硕,众体皆备。作为一代文宗,孙氏信奉佛教,与名僧支遁、竺法潜等多有往来。与此相关,慧皎《高僧传》记载孙绰撰有《道贤论》,“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贤”,所谓“护(竺法护)匹山巨源”,“法祖(帛远)匹嵇康”,“乘(竺法乘)比王濬沖”,“深(竺法潜)比刘伯伦”,“遁(支遁)方向子期”,于法兰“比阮嗣宗”,“邃(于道邃)比阮咸”(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170页)。孙氏还撰有《名德沙门题目》《名德沙门赞》《喻道论》《正像论》等佛教论著,曾为两晋多位僧人作过传赞。
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僧祐《出三藏记集》、道世《法苑珠林》、严可均《全晋文》等作《名德沙门论目》。姚振宗则认为“孙绰有《名德沙门论》”(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二十五史补编》〔四〕,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368页)。据考察,《名德沙门题目》与《名德沙门赞》实互为一体,两种称名最先出自于《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当时亦简称为《沙门题目》《题目》《目》《赞》等,其文本在唐前已佚。《隋书·经籍志》等史志均未著录,后世相关评论甚少。《全晋文》曾辑录《名德沙门论目》佚文一则,兹据《世说》注等文献,整理其佚文五则如下:
一、释道安博物多才,通经名理。《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道安法师传》(释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高僧传》卷五《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法苑珠林》卷二四《敬佛篇第六之五》(《四部丛刊初编》本)、《全晋文》卷六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按:《高僧传》载有“孙绰为《名德沙门论》,自云”,遂误《题目》为《论》,实即“孙绰为《名德沙门论目》云”,“自”乃“目”字形讹,又点校失误。《法苑珠林》“博物多才,通经名理”作“博物多通,才经名理”,乃传抄致讹。
二、道壹文锋富赡。《世说·言语》注(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晋文》卷六二。按:《全晋文》“道壹”前有“竺”字,严氏添。
三、于法开才辨从横,以数术弘教。《世说·文学》注、《高僧传》卷四《晋剡白山于法开》。按:《高僧传》“从横”作“纵横”,“弘教”后有“其在开公乎”一句,疑衍。
四、法汰高亮开达。《世说·赏誉》注。
五、支愍度才鉴清出。《世说·假谲》注。
严氏《全晋文》亦曾据《世说注》等文献,辑录《名德沙门赞》佚文九则。兹以严氏辑本为基础,补充引注,适当说明,摘录其佚文如下:
一、驰骋游说,言固不虚。惟兹壹公,绰然有余。譬若春圃,载芬载敷。条柯猗蔚,枝干扶疏(竺道壹赞)。《世说·言语》注、《高僧传》卷五《晋吴虎丘东山寺竺道壹》、《全晋文》卷六一。按:《高僧传》“驰骋游说,言固不虚”作“驰词说言,因缘不虚”,“载敷”作“载誉”,“条柯猗蔚,枝干扶疏”作“条被猗蔚,枝干森疏”。
二、凄风拂林,明泉映壑。爽爽法汰,校德无怍。事外潇洒,神内恢廓。实从前起,名随后跃(竺法汰赞)。《世说·赏誉》注、《高僧传》卷五《晋京师瓦官寺竺法汰》、《全晋文》卷六一。按:《高僧传》《全晋文》“明泉映壑”作“鸣弦映壑”,《高僧传》无“事外潇洒”及以后诸文。
三、支度彬彬,好是拔新。俱禀昭见,而能越人。世重秀异,咸竞尔珍。孤桐峄阳,浮磬泗滨(支愍度赞)。《世说·假谲》注、《全晋文》卷六一。
四、会公萧瑟,寔惟令质。心无近累,情有余逸。属此幽夜,振彼尤黜。超然远诣,卓矣高出(康僧会赞)。《高僧传》卷一《魏吴建业建初寺康僧会》、《全晋文》卷六一。按:《全晋文》“寔”作“实”,“属”作“厉”。
五、小方易拟,大器难像。桓桓孝龙,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肹响(支孝龙赞)。《高僧传》卷四《晋淮阳支孝龙》、《全晋文》卷六一。按:《全晋文》“桓桓”作“盘桓”,“肹”作“肸”。
六、人亦有言,瑜瑕弗藏。朗公冏冏,能韬其光。敬终慎始,研微辩章。何以取证?冰坚履霜(康法朗赞)。《高僧传》卷四《晋中山康法朗》、《全晋文》卷六一。按:《全晋文》“研微辩章”作“研核微章”。
七、索索虚衿,翳翳闲冲。谁其体之?在我刘公。谈能雕饰,照足开曚。怀抱之内,豁尔每融(刘元真赞)。《高僧传》卷四《晋剡东仰山竺法潜》、《全晋文》卷六一。
八、《易》曰翰白,《诗》美藻。斑如在场,芬若停潦。于威明发,介然遐讨。有洁其名,无愧怀抱(于法威赞)。《高僧传》卷四《晋剡白山于法开》、《全晋文》卷六一。按:《全晋文》“场”作“汤”。
九、物有广赡,人固多宰。渊渊释安,专能兼倍。飞声汧陇,驰名淮海。形虽革化,犹若常在(释道安赞)。《高僧传》卷五《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法苑珠林》卷二四《敬佛篇第六之五》、《全晋文》卷六一。按:《法苑珠林》“陇”作“垄”。
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几亡佚殆尽,《名德沙门赞》亦仅存上述佚文。据沈家本《<世说注>所引书目》著录《名德沙门题目》:“此题目沙门之有名德者,此所引者支遁、竺法深,文学又引于法开。”(沈家本《古书目三种》,《丛书集成三编》第1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41页)则沈氏或见《题目》对支遁和竺法深加以品评。又据《高僧传》卷四,竺法潜高足竺法友、竺法蕴、康法识、竺法济等“凡此诸人,皆潜之神足,孙绰并为之赞,不复具抄”(《高僧传》,第156页),说明在慧皎之世,《名德沙门赞》还保存着其他多种内容,惜已亡佚。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名德”“题目”“赞”等进行界定和阐释,即可证实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及《赞》为佛教僧传文学所作出的时代贡献。
其一,名德者,乃“有名气和有德行的比丘的尊称”(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文津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据《世说》注引王珣《游严陵濑诗叙》:“道壹姓竺氏,名德。”(《世说新语笺疏》,第173页)《高僧传》卷三:“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餐禀,以元嘉元年九月,面启文帝,求迎请跋摩,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船延致。”(《高僧传》,第107页)《魏书》卷四五:“高祖每与名德沙门谈论往复,缵掌缀录,无所遗漏,颇见知赏。”(魏收《魏书》卷四五《韦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册,第1014页)可见,“名德”一词已在中古正史和僧传文本中经常出现,《名德沙门题目》及《赞》则是针对高僧的专评及其赞语。在佛教东传汉地之际,这种做法无疑意义非凡。
其二,题目者,品题人物也,亦即通常使用寥寥数语来概括点评某个人物的精神气质。据《世说·赏誉》:“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箸。’”(《世说新语笺疏》,第532页)“题目”用作动词,在魏晋时代常略称为“目”。《世说·赏誉》:“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世说新语笺疏》,第491页)检读《世说》“言语”“赏誉”“品藻”“豪爽”“容止”“轻诋”等篇,“目”字这一用法共计四十余次,“赏誉”篇则达半数以上,说明“题目”或“目”侧重于褒奖人物。余嘉锡指出:“凡题目人者,必亲见其人,挹其风流,听其言论,观其气宇,察其度量,然后为之品题。其言多用比兴之体,以极其形容。如本篇世目李元礼谡谡如劲松下风,公孙度目邴原为云中白鹤,以及裴令公之目夏侯太初等,庾子嵩之目和峤皆是也。”(《世说新语笺疏》,第533页)余氏之言,可见品题人物并非容易,它要求品题者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文采风流。至于品评有名气和德行的高僧,更需要非凡的识见和勇气。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及《赞》对于高僧的评价,恰与《世说》对人物的品评产生了时代共性,与汉译佛经和僧传文学中的相关传赞亦可谓交相辉映。
其三,赞者,赞美之辞。赞字本作讚,作为一种文体,乃颂体之细条。最初的赞是祭祀活动中的赞辞。据《文心雕龙·颂赞》:“赞者,明也,助也。昔虞舜之祀,乐正重赞,盖唱发之辞也。及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飏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8页)在此后的发展中,赞体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形态:“一曰杂赞,意专褒美,若诸集所载人物、文章、书画诸赞是也。二曰哀赞,哀人之没而述德以赞之者是也。三曰史赞,词兼褒贬,若《史记索隐》《东汉》《晋书》诸赞是也。”(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3页)唐前史传末附赞语虽有使用散文者,但是赞体多为韵文形态。孙绰《名德沙门赞》褒奖人物,属于韵文形态的杂赞,它应该渊源于先秦人物赞体,又可与同时代佛教文献中的赞文相得益彰。《文心雕龙·颂赞》指出:“古来篇体,促而不广,必结言于四字之句,盘桓乎数韵之辞;约举以尽情,昭灼以送文,此其体也。”(《文心雕龙注》卷二,第159页)《文章辨体序说》引西山云:“赞颂体式相似,贵乎赡丽宏肆,而有雍容俯仰顿挫起伏之态,乃为佳作。”(吴纳《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7-48页)而根据上述佚文,可见孙绰《名德沙门赞》以简短的四字八句来赞颂每位高僧。这些赞文押韵并且讲究文采,不仅与孙氏所撰《至人高士传赞》《列仙传赞》等契合,而且符合六朝赞体文的时代特征,客观上亦促进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孙绰《名德沙门题目》使用散文句式来品题高僧,《名德沙门赞》则使用韵文来赞颂高僧,《题目》与《赞》实互为一体。这里,刘注《世说》“言语”“赏誉”“假谲”等篇,往往是前文征引《题目》,后文紧接着征引《赞》,借此评赞道壹、法汰、支愍度等诸位高僧。而《法苑珠林》记载:“孙绰为《名德沙门论目》云:‘释道安博物多通,才经名理。’又为之赞曰:‘物有广赡,人固多宰。渊渊释安,专能兼倍。飞声汧垄,驰名淮海。形虽革化,犹若常在。’”根据现存佚文,《题目》与《赞》往往前后呼应:其评价倾向一致,同为褒奖高僧;其语言风格一致,均表现为凝练简要。《赞》似乎为《题目》之后的应有内容。我们可以如此设想:《题目》在前,《赞》紧跟其后,即是孙绰品评高僧的文本范式,在这两种品评话语之前,或许还应该存在着有关高僧本传的具体内容。与此相关,缘于《高僧传》序录言“沙门法进,乃通撰传论”(《高僧传》卷一四,第523页),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疑《隋志》“传写似有敚误”,认为《江东名德传》三卷并非释法进撰著,“疑即孙氏书”(《二十五史补编》〔四〕,第5368页),《名德沙门题目》及《赞》很可能与《江东名德传》密切相关,甚至就是《江东名德传》的残存部分,惜无其他证据。无论如何,孙绰以《名德沙门题目》及其附《赞》,客观表现了汉晋人物品评的时代风尚以及佛教对名士生活的时代影响。
更为确切地讲,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品题高僧的表述方式是人物加上评语,评语通常使用四字结构,总体上形成散文形态。这里,所谓“释道安博物多才,通经名理”“道壹文锋富赡”“于法开才辨从横,以数术弘教”等等,除了对人物的特色和专长做概括性点评,还侧重彰显高僧类型,为尔后综合性僧传的人物分类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比较而言,以于法威赞、康法朗赞为例,诸如“《易》曰翰白,《诗》美藻。斑如在场,芬若停潦”“能韬其光”“冰坚履霜”等,《名德沙门题目》附《赞》借用《易经》《诗经》甚至道家之言以评说高僧大德,体现了魏晋士人思想的复杂性。不仅如此,以竺道壹赞、竺法汰赞、支孝龙赞、刘元真赞为例,诸如“譬若春圃,载芬载敷。条柯猗蔚,枝干扶疏”“凄风拂林,明泉映壑。爽爽法汰,校德无怍”“桓桓孝龙,克迈高广”“云泉弥漫,兰风肹响”“索索虚衿,翳翳闲冲”等,附《赞》使用四字八句韵语,结构上整齐划一,语言上更为华美,俨然如诗,使用比喻、起兴、叠词、象征、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既有综括高僧一生行迹,类似于正史本传中的赞语,又能凸显人物的神态、品性、气质以及风流,实属难得。毋宁说,《名德沙门赞》类似并优于《世说》中的高僧品题,其文质彬彬的诗性话语,客观上证实了孙氏真可谓“彬彬藻思,绰冠群英”(房玄龄等《晋书》卷五六《怀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册,第1548页)。
值得一提的是,《名德沙门题目》及《赞》的产生,可谓多种文化力量融合的客观结果。这里,上古人物杂赞的渊源与中古繁荣的史赞文学相结合,共同造就了《名德沙门赞》。抑又,东汉以来的人物品评及其时代风尚,为孙氏撰著《名德沙门题目》及《赞》提供了时代契机。据《题目》:“道壹文锋富赡。”《世说·言语》:“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已而会雪下,未甚寒。诸道人问在道所经。壹公曰:‘风霜固所不论,乃先集其惨澹。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浩然。’”(《世说新语笺疏》,第173页)两种材料,充分表现了魏晋人物品评的一致性。抑又,佛法东传以及根源于我国史学传统的杂传在六朝之际的兴盛,不失为孙氏撰著《题目》及《赞》的重要原因。佛法东传特别是佛经翻译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大师级僧尼。《高僧传》序录“鸿风既扇,大化斯融”“自汉之梁,纪历弥远。世涉六代,年将五百。此土桑门,含章秀起,群英间出,迭有其人”(《高僧传》卷一四,第523页)。而据《隋书·经籍志》小序,“古之史官,必广其所记,非独人君之举”“是以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自魏晋以来,杂传“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说。推其本源,盖亦史官之末事也。载笔之士,删采其要焉”(魏徵等《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册,第981-982页)。佛教传播结合杂传创作的时代风气,直接导致记载大德高僧行迹的僧传应运而生。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及《赞》正是与晋代僧尼单传并行不悖的过渡性文本。
针对这种过渡性文本的佚文考察,我们不可忽视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及《赞》的文献学价值。佛教僧传文学在东晋已逐渐流行,“一方面沿东汉以来品题人物的著作”,“第二方面则出现了当时突出的僧人传记”,“其后始有人据一类一地之僧人相关的材料为书”,“再后则因佛法僧三方面的著述已多”,“此后《高僧传》之名渐通用矣”(《高僧传》附录,第557页),最终在六朝呈现出彬彬于盛的局面。在佛教僧传走向繁荣的自然过程中,孙绰《名德沙门题目》及《赞》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如今虽然仅存吉光片羽,却暗藏着魏晋风流、颂赞文体、六朝杂传以及佛教文学等多重文化因子,它客观昭示出两晋人物品评与佛教僧传的天然关联,成为溯源中古佛教僧传文学的重要证据。
作者简介:阳清,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中世佛教僧传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2XZW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衣冠南渡与东晋文学发生研究》(项目编号14YJC75102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