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杰
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都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其主,伍子胥忠于其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
战国三杰
商鞅、肥义、屈原。他们是战国时期最受后人推崇的忠君爱国的的能臣,商鞅忠君,肥义爱国[1] ,屈原忠君爱国。
汉初三杰
张良、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淮阴侯韩信善用兵,相国萧何善内政,留侯张良善谋略。刘邦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即是对三人的称赞。
蜀汉三杰
诸葛亮、关羽、张飞合称“蜀汉三杰”。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著名的武将,关羽谥曰壮缪侯,张飞谥桓侯。
明初三杰
刘基、李善长、徐达合称“明初三杰”。三人都是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道家、政治家、文学家,与章溢、宋濂、叶琛并称为四先生。在民间传说中与诸葛亮齐名。李善长先后担任右丞相、左丞相,为百官之首。徐达是杰出的军事家,1368年率军北伐,攻大都,灭元朝。1370年,被封为魏国公。
辽东三杰
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人于明末先后经略辽东,构筑明朝的辽东防线,抵抗后金(满清)进攻数十年。熊廷弼因与辽东巡抚王化贞不和,致使广宁失陷,退守山海关,后熊廷弼被斩首并“传首九边”。孙承宗与后来袁崇焕共同建立了关宁锦防线,打造关宁铁骑;后因清军入关,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孙承宗率全家上下抗击清军就义。
晚清三杰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之中李鸿章的命运最悲凉。曾国藩在清朝大厦将倾时力挽狂澜,凭湘军之力保住大清国江山,位极人臣,后急流勇退;左宗棠晚年抬棺出征,平定阿古柏叛乱,两人都得以善终。而李鸿章由淮军主将登上晚清的政治舞台,就注定他的悲剧。《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总是要有人去签的。在马关,李鸿章就被日本人行刺过;签定《辛丑条约》后,李鸿章终于被拖垮了,累得吐血,死前俄国大使还要他签订一项赔款
北洋三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冬,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邀请德国驻胶州总督到济南阅操。德国总督看到袁世凯所练新军确比旧军操练精娴,赞扬主持操练的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北洋三杰”。
黄埔三杰
黄埔“三杰”是指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人物,当时的排列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三人。前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党人,而贺衷寒则有个转变的过程,先是共产党,后又成为共产党的死对头(黄埔同学谈到“黄埔三杰”时戏云:“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 )(奇才蒋先云,辨才贺衷寒,将才陈赓)
龙潭三杰
钱壮飞、李克农、胡底。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钱壮飞、李克农、胡底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龙潭虎穴,传递出大量敌人的机密情报。为表彰他们的大智大勇,周恩来曾经给予他们“龙潭三杰”的赞誉。
宋末三杰
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南宋末年,张世杰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文天祥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面对元军宁死不降,留有衣带赞三十二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为何,而今而后,庶己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