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论语》 : 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书,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东汉的郑玄根据他还能看到的《鲁论》《齐论》等本子,给《论语》做了一个注,这个注本成为后来《论语》流传本的基础。

《论语》是儒学和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干,而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的基本思想都在《论语》中,所以《论语》也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的治国思想

春秋末期,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力量衰落,各诸侯纷纷攻城略地,大小战争不断。诸侯国内,父子兄弟之间篡位夺权的事层出不穷,礼崩乐坏。各家各派都提出了恢复秩序的办法,孔子的全部思想和活动也都是为了恢复社会秩序的稳定,变天下无道为有道。

治国为政方面,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政者正也”。这个“正”有两方面的含义:正人和正名。正人,是要使人走上正道,包括正人和正己。不只是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当权者自身也要正。

“正”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正名”。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人人都安于其位,按他的身份做该做的事,享受该享受的权利,恢复原来的礼制秩序。过去人们批判说,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制度。但我们要看到,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都要求各阶层、各部分人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守其道,各取其酬。没有这一点,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现在许多乱象,都来自这里。

怎样做到“正”呢?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依靠的是强制,它的作用是惩罚犯罪,使人不敢做坏事;道德礼教依靠的是教育和自觉,它的作用是使人知耻,不愿做坏事。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础。

孔子把政权巩固的基础放在百姓的富足和信任上。正常情况下,先要使百姓富足,然后进行教化。即使经济有困难,也一定要取信于民。失去百姓的信任,尽管还有经济基础,政权也会垮台。

这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治国思想。全部儒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

当时中国的教育都是官办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够受教育。孔子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民间学校,对于学生的身份没有任何限制,这就是所谓的“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思想里,为政和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不单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培养治国贤才的手段,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国家治乱的根本大事,教育本身就是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

《论语》的为人之道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的“任重而道远”不是指某项任务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精力,而是指人生在世担负着弘扬仁道的责任和使命,这一生是“任重而道远”的一生。

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和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有精神生活。

西方人强调发扬个性,追求个人价值。中国人强调在群体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这一点。这种价值的最高追求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一是为理想信念、群体事业献身;二是个人人格的完成。文天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比生命价值更高的就是“义”,就是精神生命。如果陷我于不义,我毋宁死。

上一篇:国学经典中的“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浓缩而成的40句话!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