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工的味道
1946年初春,上海闸北。一声长鸣,火车“轰隆隆”而来,在站台停下。一个穿着黑呢大衣的中年人掀开窗帘往外看,“刷”地窗帘又被一双大手粗暴地拉上了。他抬头看了看,一个高大魁梧的国民党士兵怒视着他,他并不生气,笑着说:“李桑,不要这么鲁莽。我并不是贵党的敌人,而是你们的朋友。”
“呸!狗屎才要你这种狗杂种做朋友。”已经有尉官军衔的李铁石愤愤地说道,“小日本鬼子,祸害我们这么些年,居然还有脸说是我们朋友,哼,投降了才这么臊眉耷眼的称我们朋友了?”
话音刚落,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中川靖雄先生,久仰!在下军统郑介民,受戴局长之命,来请中川靖雄先生……”
见来人是军统的人,李铁石跟其他几个看守战士面露惶恐之色,李铁石小声提醒:“长官,这是日本黑龙会的三堂主,老特务,坑了不少中国人,我们要押解他到警备司令部,将来他要上军事法庭……”
郑介民看都不看他一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李铁石,不耐烦地说道:“别的不用看,就看最下面的签名就行了。”
暑名是“蒋中正”,李铁石看到那熟悉的三个字,手一哆嗦,纸居然掉落下来。郑介民轻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说:“中川靖雄先生,跟我们走吧,我们那里另有一番天地,供你施展才华,继续作为。”
中川靖雄得意地看了李铁石一眼,然后站起来。其实,当他刚才掀开窗帘往外看的刹那,就看到站台上正准备上车的郑介民等人,虽都是便装,但站在那里别有一种气势,他马上闻到了他们身上的气味——特工味道。他是日本的特工,长期在中国做情报工作,特工找特工,在敌对时是坏事,在胜负已分时那就是好事。但是,李铁石等人的任务怎么办?郑介民说道:“你们啊,别回去了,跟着保护中川先生吧。回头我跟你们长官打个招呼就行了。”
李铁石和士兵们相互看看,军人除了服从命令,能做什么?只是他们不明白,中川靖雄作为一个战犯,为什么会得到政府的礼遇。中川不仅没有被作为战犯送到军事法庭,反而被军统聘为情报顾问,专门对付共产党。工作地点,就是军统上海站。
上海,这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但在军统的布置上,这里并不是实力最强的地方。与之相对的,周恩来领导的共产党中央特科在上海曾经名噪一时。
军统高官们反复研究共产党情报部门一把手李克农,中川靖雄对此嗤之以鼻:“刘桑,如果是一般特工,研究一下李克农,我不说什么,而你刘桑,作为军统上海站站长,用中国话说就是一方诸侯,居然也跟着起哄,我真是太失望了!”
刘杰,军统上海站站长,被中川靖雄讥讽得有些下不来台,不由冷笑:“中川先生,众所周知,李克农为延安保卫局头子,几乎所有的共产党特务都归他领导,我们不研究他的风格,难道研究毛泽东的?哼,研究毛泽东是蒋委员长的工作!”
中川靖雄摇头道:“我没让你们研究毛泽东,作为情报人员,你们最应该研究的,是周恩来!大家只看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其实,说他是情报专家,不,准确地说应该是情报大师也不为过。而且,放在全世界,他也是情报方面的大师,比苏联克格勃的贝利亚、德国党卫军的希姆莱甚至包括我们日本的土肥原贤二都要厉害……”
刘杰干咳一声,脸上带着讥讽的表情说道:“我承认周恩来在很多方面有过人之处,但中川先生要我们研究周恩来,别说我觉得可笑,要是戴局长听到,不知道他会笑成什么样……”
中川靖雄手一伸,拿起桌上的上线电话,拨通后说:“接戴局长!”
刘杰大惊失色,那个电话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这是中川靖雄第一次来他办公室,桌上摆着五部电话,分别可以打到五个不同地方,中川靖雄是怎么知道左边第二个电话是接到戴局长办公室的呢?
电话里戴笠对中川靖雄嘘寒问暖,中川靖雄直奔主题,讲了自己的意见,戴笠沉默了。一会儿,刘杰接电话,戴笠长叹一声说:“我们以前,都错了。这就是请中川来的价值,他能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的格局还是太小了,尤其是对于周恩来这样的人来说,我们都是他的学生,而且,还是不及格的学生。”
刘杰跟戴笠一样都是黄埔生,他知道戴笠心中一直有隐痛,那就是在黄埔时期,戴笠表现是很不起眼的。而在学员心中,周恩来则光芒四射。
戴笠还要求刘杰跟中川靖雄学习,掌握中共谍报活动特点,力求短时间内对上海共产党组织展开大清洗行动。
挂了电话,中川靖雄笑着说:“刘桑,那,咱们就来说说周恩来吧。你觉得周恩来谍报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刘杰想了想说,思维缜密,滴水不漏。中川靖雄摇头,他拿起桌上的毛笔,在宣纸上写了八个大字:闲棋冷子,长期潜伏。
刘杰如同冬天里被迎头泼了一盆凉水,寒冷刺骨,但又无比清醒:“中川先生,我要对本站,从上到下,一个个地清查……”
二、清查行动
军统上海站从自身做起,开始了清查行动。
这样的行动,上海站的工作人员一点也不陌生。因为每年都要进行,所以大家按部就班地提供材料,然后坦然地接受审查司问话。能进上海站的,简历都是无懈可击的,按着简历一条条地回答,不会出什么差错。
电报收发员陈蓉发现,审查司的真容跟往年不一样,一个留着仁丹胡的中年男人坐在一边,看似不是主要审查人,但审查主官落座前,都首先向他示意。陈蓉意识到他可能是日本人,虽然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中川靖雄看着陈蓉回答,并不插话。待问到最后的婚姻生活时,严肃的审查官们忽然都笑容可掬起来,原因很简单,陈蓉的未婚夫,是南京副市长的儿子。军统自然不怕一个副市长,但如果这个副市长跟孔祥熙是老乡和同学呢……
审查官开始恭喜陈蓉,严肃的审查场面出现这个插曲的确有些滑稽,但当事人却不觉得,审查官也是人啊,也是七大姑八大姨,以后仰仗陈蓉的地方说不定多着呢……喜庆的局面之后,就是陈蓉安然离开。就在审查官们起身恭送之时,中川靖雄忽然冷冷地问道:“陈小姐,你未婚夫周子照是民国几年在绍兴读的高小?”
审查官笑容忽然都没了,赶紧坐下来,仿佛真正的审查刚开始似的。陈蓉非常镇定,沉静地回答:“民国二十三年,不过,他没在绍兴,在太原,在绍兴的是他二哥周子明。”
中川靖雄紧接着问:“民国二十三年你在哪里?”
陈蓉立即回答:“太原!我父亲那时在阎锡山长官那里任副官。正是在太原,我认识了子照。”
审查官紧张地看着陈蓉的履历,对照着时间。陈蓉没有答错,一切都无懈可击。
中川靖雄笑笑说,越完美的履历,就越有人为制造的痕迹。
陈蓉微笑着,脸上仍然是十分坦然。审查官们相互看了一眼,他们认为陈蓉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因为发报员位置十分重要,进来之前就已经通过重重审查了。陈蓉父亲是国民党官员,虽然不是蒋总裁嫡系,但阎锡山抗日反共的立场跟蒋总裁是一致的。陈蓉成长经历中,跟共产党也没有关系,老师,同学,朋友,没有一个共产党,历史相当清白。
所以,陈蓉才这么有底气,丝毫不怵这种审查。
中川靖雄却对陈蓉的镇定坦然感到可笑,因为他的大脑里积存了大量的资料,大脑闪电般地扫描出民国二十三年的重要情报人员活动记录,太原,民国二十三年,这两个关键词扫描出来几个人物,然后再跟陈蓉的履历相结合,中川靖雄忽然问道:“你的发报知识是在哪儿学的?”
陈蓉回答:“德国慕尼黑!阎长官指示,选送二十名军官女儿到日本学习发报知识,但后来蒋总裁跟德国关系好,德国愿意免费帮我们培养发报系统人才,所以我们就改往德国。”
审查官们再一次频频点头,虽然希特勒成为全球国家讨伐的对象,但众所周知,当时希特勒对中国政府其实非常友好,很慷慨地资助中国政府军备,并且派遣了很多德国军官来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即便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德国也没有帮助自己的盟友日本对中国落井下石,没有将德国驻华军官掌握的中国军队机密转交日本,抗战时期不少德国人还积极帮助中国老百姓避难。所以,从蒋介石到军统对德国人印象都很好,对在德国学习的陈蓉,自然也是十分有好感。
但中川靖雄是日本人。他不带有丝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