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法显

法显
  • 姓名:法显
  • 全名:
  • 性别:
  • 国籍:东晋
  • 出生地: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
  • 出生日期:公元约337
  • 逝世日期:约422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法显(公元约337—约422年),中国信徒前往印度求法的先驱之一。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东晋僧人。3岁出家,20岁受大戒。法显感慨律藏之残缺,誓志西行求法,于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和同学慧景、道整等从长安出发,西度流沙,越葱岭,遍历五天竺,前后凡14年,历尽艰险,游历30余国,带回很多梵本佛经。后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道场寺,与佛陀跋陀罗共译出《大般泥洹经》、《摩诃僧祇律》、《杂藏经》等。又把他自己的旅行见闻写成《佛国记》(即《高僧法显传》),成为研究古代中亚、南亚诸国历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据《高僧传》载,法显原有兄长三人,都在童年夭折,父母怕他重演悲剧,就在他三岁那一年将他送到佛寺度为沙弥(小和尚),二十岁时受比丘戒,正式出家。由于自幼在宗教环境中熏陶,他变成了一个无比虔诚的信徒,甚至连他父亲病死,母亲劝他还俗,他也无动于衷,不愿放弃与世隔绝的宗教生活。当时正是印度佛教在中国南北广为传播之际,佛教徒奉行的戒律极端混乱,这对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说来,自然深感痛心,于是他发愿誓往西天去求取真经,这时他已经年逾花甲。公元399年,他与另外四位信徒一起,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万里长征。法显等人穿过大戈壁,越过葱岭,终于到达了佛教发源地印度。他在印度学习梵语,研究律藏,还到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南部)去朝圣,成为最早到达这片佛教圣地的中国人。后来,他又从孟加拉湾乘船前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在那里求得《长阿含大律》等四部重要的经律。这些经律后来对中国佛教戒律的确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公元412年阴历七月十四日,法显横渡印度洋,从海路回到了阔别十三年的祖国。同行前往印度的其他僧人或死于半途,或留在异国,只有法显一人带着求得的真经,独自而归。法显的西行,是继西汉张骞和东汉甘英之后的又一次远行,其行程在四万里以上,经历了三十多个国家,包括现在的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大大超过了张骞和甘英所及的范围。而且,张骞和甘英的远征活动都是奉朝廷之命,是国家的外交活动,而法显的西行则纯粹是一位佛教信徒个人的“天路历程”。在法显之前,也有一些佛教信徒,为了寻求真经,一次又一次开展了西行求法的活动,但其影响都远远在法显之下。他将自己的“天路历程”写成了《佛国记》,记述了所经各国的宗教、历史等情况,是我国现存有关海外交通的最早记录。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字可考的横渡印度洋的第一人,据说,他在印度洋上曾遇大风暴,“大海弥漫无边,不辨东西”,海船随风漂流,近半月才漂流到一座孤岛。法显的西行,在中国佛教史上成了舍身求法的典范,两百年后,唐朝的玄奘就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再次前往印度取经,创造了令人感叹的奇迹。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