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哥尔多尼

哥尔多尼
  • 姓名:哥尔多尼
  • 全名: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
  • 性别:
  • 国籍:意大利
  • 出生地:威尼斯
  • 出生日期:1707年2月25日
  • 逝世日期:1793年2月6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卡罗·奥斯瓦尔多·哥尔多尼(意大利语:Carlo Osvaldo Goldoni,1707年2月25日-1793年2月6日),意大利剧作家。生在威尼斯一个医生家庭。1731年毕业于帕多瓦大学,后来在威尼斯等地当律师。1732年写成第一部抒情悲剧《阿玛拉松塔》,但不很成功。1734年,悲喜剧《维里萨利》首次上演,被当时的观众看作是意大利戏剧改革的前奏。原来流行于意大利舞台200多年的是所谓“即兴喜剧”,又称“假面喜剧”。剧本只包括简单的故事梗概,演出时全凭演员即兴发挥。人物都是定型的,各有固定的名字,代表一定的社会类型,在不同作品中皆可出现,演出时角色大多戴假面具,表演趋于程式化。1734~1743年是哥尔多尼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戏剧改革的基本趋向已显露出来。这个时期写的喜剧《莫莫洛·科尔特桑》(1738)、《莫莫洛在勃伦特》(1739)虽然基本上还属于即兴剧脚本,但即兴成分已大大压缩,主要人物的台词和一些重要场景都已固定。传统的潘塔洛内假面具被取消,代之以不戴面具的主角莫莫洛,他是个威尼斯的青年,具有新的性格特征,是后来启蒙主义喜剧的正面角色的雏型。 至于《就要这样的女人》(1743)一剧中,所有角色的台词都是固定的。1745年,哥尔多尼写了喜剧《一仆二主》,获得巨大成功。这个剧本中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假面角色,但已赋予新的性格特征。主人公是个来自社会下层的仆人,憨厚、纯朴,聪明、机智;全剧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剧中的台词还是半即兴式的,后来(1753年)才固定下来。


1748年,哥尔多尼受聘担任威尼斯著名喜剧演员梅德巴克领导的剧团的编剧,从此他的创作进入第二个阶段,对意大利的喜剧进行全面的改革。1748~1750年写了《狡猾的寡妇》、《骑士和夫人》、《诚实的少女》、《和善的妻子》等喜剧,嘲讽了贵族的生活习俗,歌颂来自人民的普通人。1750~1751年是哥尔多尼创作大丰收的一年,一共写了16部喜剧,其中主要的是《带刺儿的女人》、《吹牛者》、《拍马者》、《真正的朋友》、《诚实的冒险家》、《女人的饶舌》等,使他的戏剧改革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哥尔多尼在《喜剧剧院》(1750)一剧中系统地阐述了戏剧改革的纲领。他要求废除即兴喜剧的假面具和“幕表”,写作有固定台词的文学剧本;要求喜剧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忠实地反映现实,刻画鲜明的人物性格,发挥“颂扬美德、嘲讽恶习”的教育作用,摆脱庸俗的趣味;反对受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束缚,强调批判地吸收古代和外国喜剧之长,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喜剧。他把这种喜剧称之为“风俗喜剧”,或“性格喜剧”。哥尔多尼创作第二个阶段最后一个剧本《女店主》(1753),就是这种性格喜剧的杰作,讽刺揭露了封建主和资产阶级贵族,歌颂了女主人公米兰多琳娜的机智勇敢和积极乐观而又有远见的性格。


1753年,哥尔多尼进入圣卢卡剧院(现名哥尔多尼剧院)工作,开始了创作的第三个阶段,这时他的改革已在全意大利得到承认。主要作品有传奇悲喜剧《波斯新娘》、《伊尔康纳在朱尔法》、《美丽的野蛮女人》,严肃喜剧《英国哲学家》,性格喜剧三部曲《别墅里的胡作非为》、《别墅奇遇记》和《别墅归来记》,描写人民生活的喜剧《厨娘》、《快乐的妇女》等,以及反资产阶级的喜剧《老顽固们》。哥尔多尼的名声传遍整个欧洲,但是他也遭到敌人的恶毒攻击。反动作家卡·戈齐站在反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撰文诋毁哥尔多尼的戏剧改革,并且写作采用传统威尼斯假面具的“童话剧”与他的性格喜剧相抗衡。


1762年,哥尔多尼被迫离开意大利,赴巴黎。在那里一直住到逝世。他在那里曾担任过法王路易十六的妹妹的意大利语教师,同时为法兰西喜剧院和意大利喜剧院写作剧本。主要的有《被宣布的未婚妻》(1763)、《杰林达和林多罗》(1765)、《鸣不平的善人》(1771)等。晚年(1784~1787)用法语写作《回忆录》,记叙一生的经历和从事戏剧改革的活动。


哥尔多尼是位杰出的启蒙主义作家,一生写了267部剧本,其中有喜剧155部,悲剧和悲喜剧19部,歌剧脚本90部。 这些剧作为意大利民族戏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哥尔多尼成为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