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yuè](1750年9月5日—1841年8月16日),字左田,又名左君。先祖七世自当涂迁居芜湖。初以廪贡挑誊录议叙吏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与安徽巡抚李世杰在芜湖赭山滴翠轩创建中江书院。五十五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因与和珅不合,告假回芜,掌教皖南北书院十载。嘉庆四年(1799),封懋勤殿行走,九年,由主事升赞善,入直南书房,充湖北、山东、顺天等乡试主考官。后兼山西、山东学政,准予密折奏事。二十四年,由赞善升礼部尚书。宣宗即位后封军机大臣。旋调任户部尚书。道光四年(1826),为仁宗立圣德神功碑文。六年,获准归休。卒,赠太子太保衔,谥勤敏。工书,善画山水,行萧云从余韵,与大学士董浩称董黄二家。亦善诗,古体似韩愈。著有《二十四画品》、 《两朝恩赉记》、《泛浆录》2卷、《游黄山记》、《壹斋诗集》36卷、《壹斋集八种》40卷、《萧汤二老遗诗合编》2卷、《奏御集》2卷、《画有录》、《韩诗增注正讹》11卷。
黄钺工诗文书画。善山水画,又善花卉画。绘画美学思想上,认为绘画作品是情景交融的统一体,特别重视画家感受与熔铸对象的主观作用。认为画家应通过“耳目既饫”,达到“了然于胸”;通过“寓目”而“得心”,达到“造化在我”,以求得“天地古今,出之怀抱”。并要求画家充分发挥“意”、“思”、“气”、“神”、“魄力”等作用。要“意居笔先”,以“苦思内敛”,达到“幽况外颁”,注意“气厚乃苍,神和乃润”,了解“魄力破地”,才能“天为之昂”。还认为有“意”之极是“纵意”与“无意”,才能进入化境:“纵意恣肆,如尘冥冥”;“意所未设,笔为之开”;“偶然得之,夫何可加”。重视审美灵感对于创造艺术美的重要作用:“天倪所动,妙不能已。”“兴尽则返,贪则神疲。”认为画家应该多读书,借以激发艺术创造的精神,体验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六法之难,气韵为最……读书万卷,庶几心会。”把笔墨技巧与艺术意境的创造联系在一起:“造境无难,驱毫为艰。”不反对师古,但又主张创新。认为创造“超脱”的意境,必须做到“腕有古人”,而又“机无留停”。创造“性灵”的意境,更须“自本自根,亦经亦史……听其自然,法为之死。”列二十四画品,即绘画的二十四种美的境界。推崇和欣赏“气韵”的审美境界:“妙在画外”,“如音栖弦,如烟成霭”,“天风泠泠,水波,体物周流,无小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