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曾为莒父宰。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孔门丧乱,前往魏国西河郡教学育人,收李悝、吴起为弟子,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具有独创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卜商,字子夏,春秋卫人(一说晋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文学见称于世,与子游并列入文学科。在孔门弟子中,其行辈较颜渊、仲由、端木赐等为后。他家境贫寒,在鲁国做官时,为莒父宰;孔子逝世后,曾讲学于西河,为魏文侯师。晚年丧子,因痛哭而失明。孔门弟子中,他的著作传世最多。传说《论语》为他与仲弓合撰。《毛诗》、《仪礼·丧服篇》均传自于他手。《诗序》、《易传》一卷也为他所作。汉人徐防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可见卜商在孔门诸弟子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萧统曾将卜商的《诗序》编入《昭明文选》中。其《诗序》中关于诗的起源及作用的论述,为历代文学家所称誉和引证。
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去世,葬于温县。名列“孔门十哲”之一,从祀于孔庙,追封为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