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佐(1490-1566)明学者、理学家。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中山)人。生于孝宗弘治三年,卒于世宗嘉靖四十年。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爲江西提学佥事。曾弃官归养,后又以编修兼司谏,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旋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卒后赠礼部右侍郎,諡文裕。
与王守仁相结交,但学术观点不同,论知行合一之旨,二人数相辨难。学宗程朱,“以博约为宗旨,博学于文,知其根而溉之者也。约之以礼,归其根则千枝万叶,受泽而结实者也。博而反约于心,则视听言动之中礼,喜怒哀乐之中节,彝论经权之中道,一以贯之而无遗矣”(《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中五》)。但于理气之说,独持一论,既反对“理在气先”说,也反对“理在气后”说,而主“理即气”说,指出: “理即气也,气之有条不可离者谓之理,理之全体不可离者谓之道。盖道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分阴分阳,则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闢,一升一降,循环无已。……千条万绪,纷纭胶轕而卒不可乱,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论说·原理》)。“岂有理在天地之先,而乘气以行,如人乘马者哉?”(《与林兆泉上元书》)在道、器关係上,指出:“盖道非无形也,无形则与器离而不合,岂非窈冥昏默之说乎”,“道非器也,自形以下即谓之器矣”(《与王分源任用》),“形非道也,自形以上即谓之道矣”(同上)。主张道器之分,认爲“不分道器,则混精粗于一矣; 不知上下,则歧有无而二之矣”(同上)。在理、欲关係问题上,主张“天理为人欲所间,则恻隐之心所以生生者,亦无复全矣”,提倡“人必存养克治,然复天理浑然而无间也”(《论说·求仁论》)。在知、行关係上,反对 “以知为行,而无复存养省察之功”,赞同“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祇是未知”(《答汪方塘思》)之说。指斥“良知”说是“本于心之知觉,实由佛氏”,认为王守仁“祇是一念良知,彻首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的说法,实即“《金刚经》不生不灭,入涅槃觉”(《与徐养斋》)之说。认为老子与庄子注重内圣外王之道,则“颇合吾儒”(《与崔洹野》)。提倡“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说·原学》)。主张“必致知而力行,守约而施博,于达道达德” (《覆林见素》),反对道学“未尝读书,而索之空寂杳冥,无由贯彻物理,而徒曰致知,则物既弗格矣,无由反身而诚,则乐处于何而得哉?” (《与何燕泉》)。倡导“学必读书,然后爲学,问必听受师友,然后爲问”,指斥“驾言浮谈,但曰 ‘学苟知本,则《六经》皆我注脚’”是“野狐禅”(同上)。对《礼》颇有见地,其解《礼》著作“简明切要,可见施行,在明人著作中,犹爲有用之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著作颇丰,主要有《泰泉乡礼》、《乐典》、《革除遗事节本》、《广州人物传》、《嘉靖广西通志》、《翰林记》、《南痈志》、《庸言》、《泰泉集》、《六艺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