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淳(约132—221)一名竺,字子叔,或作子礼,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三国魏文学家,书法家。博学有异才。《魏略》称邯郸淳与董遇、贾洪、薛夏、隗禧、苏林、乐详等七人为儒宗。他对文字书法颇有研究,与胡昭、钟繇、卫觊、韦诞齐名。淳志行清洁,才学通敏,善识《苍》《雅》、虫篆、许氏字指,精于古文。临淄侯曹植求以为傅。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魏文帝时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还为曹娥写过一篇碑文,蔡邕避难路过会稽,赞碑文为“绝妙好辞”也!邯郸淳工书,诸体皆能。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晋卫恒《四体书势》云:“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说其篆书师法曹喜,楷书取法王次仲,善作小字,并认为蔡邕善篆,“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后魏江式《论书表》称邯郸淳善八体、六书,“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焕,三体复宣。校之《说文》,篆、隶大同,而古字少异”。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邯郸淳书应规人矩,方圆乃成。”唐张怀瑾《书断》卷中云:邯郸淳“八体悉工,师于曹喜,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隶书”。列其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入妙品。可惜其墨迹早已不传。
初平年间(190——193),从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客游荆州(今湖南常德市东北)。曹操久闻其名,召与相见,颇为敬重。当时曹丕慕其名气,想任他为文学属官。曹植也想使邯郸淳跟随自己。曹操遣邯郸淳会见曹植,二人谈论世事,品评文章,十分投机。此后,邯郸淳称曹植为“天人”,多次向曹操称道曹植。这时,太子未立,曹不对此颇不悦。
曹丕即位,邯郸淳任博士给事中,作《投壶赋》千余言上奏,曹丕赐帛千匹。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今存《投壶赋》、《鸿胪陈君碑》、《孝女曹娥碑》等文,载《艺文类聚》及《古文苑》。另有小说《笑林》三卷,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所记多为嘲讽愚庸的故事,其中以《吝啬老》、《楚人隐形》、《楚人献凤》较有社会意义。原书已佚,今存二十多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较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