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罗雪尔(Wilhelm Georg Friedrich Roscher,1817.10.21—1894.6.4) ,德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旧历史学派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汉诺威的高级法官家庭,曾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1840年任哥廷根大学历史学及国家科学讲师。1841年担任政治经济学讲座兼授政治理论史。1843年出版了《历史方法的国家经济学大纲》,该书被称为历史学派的纲领,次年升为教授。1848年转莱比锡大学任教。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国民经济学体系》、《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经济学说史论》、《德国经济学说史》等。
罗雪尔主张用历史方法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强调经济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联系,并比较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认为国民经济学应当探求经济生活的发展规律和进程。而且只有密切地结合法学史、政治经济学史、政治史和文明史,才有可能描述发展规律。所以他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把自己的方法称为历史的方法或历史的生理学。马克思曾经批判罗雪尔的解剖生理学的方法是一种“教授式的折衷主义空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0页)。
罗雪尔抹杀生产关系,提出一种经济发展阶段论,主张:“国民生活和动植物界一样,要经过4个发展阶段:即幼年期、青年期(开花期)、成年期(成熟期)和老年期(衰老期)。”他认为:“每个国家的发展要受3个主要经济因素所决定,即自然、劳动和资本。”在资本最占优势的资本主义时代是“各个国民最幸福的时代”,“但不久将进入衰老期”。他主张国家干预,采取人工治疗。
罗雪尔完全歪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竟荒谬地认为原始社会就已有无产者存在。他称这样的无产者是原始森林的虚弱的无产者。他非常欣赏萨伊关于从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引出利息、利润和地租的观点,阐明和发展了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他认为利息是资本家节俭的报酬,支持和发展了西尼尔的节欲论,竭力为资本主义剥削辩护。
他的经济学是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贵族相妥协的德国式资本主义的产物,是以史料和文献装璜起来的庸俗经济学。马克思在《剩余价值学说史》中不止一次地嘲笑罗雪尔,说“这个学究是多么‘不留情地’藐视这门科学啊”(指政治经济学)。把他形容为“可怜的应声虫”,说他“在辩护工作上从来不肯放弃机会,到处都要把黑说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