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斧,生平未见记载。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著录有《青琐高议》十八卷,《宋史·艺文志》著录有《翰府名谈》二十五卷、《摭遗》二十卷,均题刘斧撰。又《类说》引有《续青琐高议》八则,其中二则《诗话总龟》引出《青琐集》,当亦刘斧撰辑。其中《青琐高议》已残,其他几种已佚。《青琐高议》有序,后署“资政殿大学士孙副枢序”(按此署不合常例,亦不符其人当时的职衔),略谓:“刘斧秀才自京来杭谒予,吐论明白,有足称道。复出异事数百篇,求予为序。”孙副枢当即孙沔。按孙沔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杭州,当在仁宗至和元年至嘉祐元年(1054~1056)(见《宋史》卷二百八十八本传及郑坛修《杭州府志》卷六十二职官)间。如此序不误,刘斧当是一个未曾出仕的读书人,在仁宗年间(1023~1063)撰辑文言小说已成绩可观。《青琐高义》书中有些作品及作品后的“议曰”可能系刘斧自撰,后集卷三《程说》篇(未署作者姓名)的“议曰”略谓:“程说与余先子曾同官守(按程说于仁宗庆历年间曾为郴州狱官),都下寓居,又与比邻。”同卷《巨鱼记》开头说:“嘉祐年(1056~1063),余侍亲通州(今江苏南通)狱吏”。这些可能是刘斧的自述。今本《青琐高议》前集记事止于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后集记事至元祐(1086~1093)年间,据此,刘斧当为北宋仁宗至哲宗年间人。刘斧在搜集北宋及前代文言小说方面用力颇勤,至少撰辑了三种丛集,总计达六十三卷,保存了一大批北宋年间的文言小说,对后世产生了明显影响。其中作品虽然多数已佚,但赖《诗话总龟》《类说》《岁时广记》《分门古今类事》等许多著述的征引,有不少作品仍可考见梗概。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大体上看出北宋时期文言小说特别是传奇小说的创作概况及其思想艺术特点。因此,这些丛集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