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1232年-1297年),南宋词人。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景定元年,至临安,补太学生。三年廷试对策,虽忤贾似道,而理宗嘉之,置丙第。后因亲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咸淳元年,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德祐元年,丞相陈宜中荐居史馆,辞不赴。又授太学博士,以元兵迫近临安,未赴。旋入文天祥江西幕府,参预抗元。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著述,以终其身。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辰翁早从王泰来(太初)学诗,尤以善评诗著称,吴澄谓其“于诸家诗融液贯彻,评论造极”(《大酉山白云集序》),程钜夫称其“尽发古今诗人之秘,江西诗为之一变”(《严元德诗序》),欧阳玄也称“会孟点校诸家甚精,而自作多奇崛,众翕然宗之,于是诗又一变”(《罗舜美诗序》)。其所点评诸家之中,最先李贺,以致时人竞效“昌谷体”(刘将孙《刻长吉诗序》)。今存所点评诗文集,有《王摩诘诗集》、《孟浩然集》、《韦苏州集》、《批点选注杜工部诗》、《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苏东坡诗集》、《简斋诗集》、《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放翁诗选后集》等,此外还有《班马异同》、《越绝书》、《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真经》、《列子冲虚真经》、《世说新语》、《阴符经》、《大戴礼记》、《荀子》等多种,还曾编选《湖山类稿》、《水云集》、《亡宋旧宫人诗》等。明人曾汇刊为《刘须溪批评九种》,可见其影响。所评多以文学论工拙,不全为科举应试而作。《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论诗评文,往往意取尖新,太伤佻巧。破碎纤仄,无裨来学。其文在当时影响颇大,时人每以乡先辈欧阳修为比,鲁闻礼称其与欧阳守道“相继以雄文大笔拟于欧(阳修)尽常、苏(轼)尽变,由是海内之推言文章者,必以庐陵为宗”(《刘将孙养吾斋集序》),明张寰谓其“奇诡伟丽,变化不常”,辑其记文为《刘须溪先生记钞》八卷,今存嘉靖五年王朝用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专以奇怪磊落为宗,务在艰涩其词,甚或至于不可句读,尤不免轶于绳墨之外。特其蹊径本自蒙庄,故惝恍迷离,亦间有意趣,不尽堕牛鬼蛇神。且其于宗邦沦覆之后,睠怀麦秀,寄托遥深,忠爱之忱,往往形诸笔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卷一六五)。又称其“人品颇高洁”(卷四六《班马异同评》提要)。时人张孟浩赠诗有“首阳饿夫甘一死,叩马何曾罪辛巳。渊明头上漉酒巾,义熙以后为全人”之句(《升庵诗话》卷一二),刘将孙称其“登第十五年,立朝不满月,外庸无一考。当晦明绝续之交,胸中之郁郁者,壹汇之于诗。其盘礴襞积而不得吐者,借文以自宣”(《须溪先生集序》)。其词也多涉时事,寄托遥深,为辛弃疾一派之后继者,成就较高,如《六州歌头》闻鲁港兵败、《兰陵王·丙子送春》、《宝鼎现》(红妆春骑)、《永遇乐》和李易安、《柳梢青·春感》等作,“忠爱之忱,往往形诸笔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四库全书总目》)。况周颐谓:“须溪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意态略似坡公。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蕙风词话》卷二)又谓:“须溪词中,间有轻灵婉丽之作,似乎元、明已后词派,导源乎此。”所作诗文,由其子将孙编为《须溪先生集》,据《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至明代已散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须溪集》十卷,有《四库全书》本、《豫章丛书》本。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四卷、补一卷,有明抄本、民国十一年刊《宋人集》丁编本。著《须溪词》一卷、补遗一卷,有《彊村丛书》本。《全宋词》第五册录其词三百四十一首,《全宋诗》卷三五五一至三五五五录其诗五卷。《全宋文》卷八二六二至八二七六收其文十五卷。事迹见《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宋史翼》卷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