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瑞,清末医学家。字吉人,一字丙生。京口(今江苏镇江)人。幼多疾病,不甘寄命庸医,遂弃儒专业岐黄。谓后世医书,多为一家言,乃潜心《内经》五年,有所心悟。后又习西医,互相考证。谓清末中医多空言,不如西医之实据;而以岐伯所论与西医相比较,则“西人之拘泥,不若中医之变通”。于伏邪为病颇有研究,提出伏邪有伏燥、伏寒、伏风、伏湿、伏暑、伏热之分,治宜辨晰六淫,并注意扶正祛邪,务使内伏邪气外解,脏腑真元复旧。著有《伏邪新书》一卷。又将六淫分为六大门径,集成《六淫直径》(1898年),以六淫统述伤寒、温病,意欲借此为桥梁,沟通中西医。另撰《察舌辨证新法》、《经历杂论》各一卷,分别辑入《中国医学大成》、《三三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