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尺(1686-1766年),清代诗人。字履先,号石湖。顺德(今属广东)人。康熙六十年(1721),与何梦瑶、苏珥、劳孝舆同学于督学惠士奇门下,受到赏识,称“惠门四子”。惠士奇手录其《荔枝赋》、《珠江竹枝词》示诸生、声望鹊起。雍正时修《一统志》,与劳孝舆同纂《粤乘》。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以亲老不赴。是年秋,考中举人。会试落第,从此放弃仕进,隐居石湖。结南香诗社,讲艺于晚成堂中,罗天尺诗力矫当时诗坛竟尚神韵,以至流于空泛纤弱的弊病,从学宋诗入手,特重骨力。七古尤为时人所称,《晚成堂歌》、《金带歌》、《洞箫歌》等都是较为出色的作品。七律也有佳什,如《君臣冢》:“流花桥北蔽蒿莱,孰与荒原酹一杯?一死未惭俘缅日,九原休羡霸齐才。钟山空有遗民泣,宫树谁为内监哀?不道白云兵燹后,孤魂犹得傍朝台。”这首诗怀念南明绍武帝及苏观生等死难大臣,对他们不肯投降清朝、杀身明志的行为作出了公允的评价。全诗意蕴深厚,骨力遒劲,格调颇高,很能体现罗诗的艺术特色。著有《瘿晕山房诗删》13卷、续编1卷及《五山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