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李肖聃

李肖聃
  • 姓名:李肖聃
  • 全名:犹龙,别号西堂
  • 性别:
  • 国籍:近代
  • 出生地:长沙人
  • 出生日期:1881
  • 逝世日期:1953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李肖聃[dān](1881~1953),现代著名学者。原名犹龙,别号西堂。曾用星庐、桐园、天武等笔名。长沙人。清代生员,曾入长沙城南书院和江南陆师学堂学习。1904年去日本留学,1911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初任梁启超秘书,后历任北京政法专门学校、长沙商业专门学校、甲种工业学校等校教员。以后长期担任湖南大学和民国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著作有:《湘学略》、《星庐笔记》*、《中国文学史》、《西堂闻见录》、《曾国藩》等。其中《湘学略》和《星庐笔记》两书为世人注目。《湘学略》所载除先贤的著作外,还有他自己的评论文章数百篇。《星庐笔记》是他晚年的著作。所记耳闻目见的事,上至邦国大政,下至闾苍民情。对政界人物、学者都有所评论,是研究湘籍人物的重要书籍。


1881年,三月初三生于长沙府善化县七都桃花村竹山湾(现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淑一村),取名李犹龙。


1886年,六岁,从姊夫赵庆吾受教,学习《论语》、《大学》。


1890年,十岁,受业于张曙临,学习《诗经》。


1891年,十一岁,从黄元恺学,学《诗》、《礼》、《尚书》、《左氏春秋》。


1895年,十五岁,从辋川山庄王冕丞受业,学古文。


1896年,从常如玉学《文选》、《经世文编》。


1897年,从族兄李润生学《輶轩语》、《书目问答》。


1898年,四月考入时务学堂,列第三期外课生。七月补博士弟子,善化县学附生;入长沙城南书院,归家与刘恩博结婚;从钱维骥学。


1899年,从著名学者皮锡瑞问经学,始陆续为馆师六年。


1900年,生长女李淑一。


1902年,参加湖南补行恩正并科乡试落第。


1903年5月,就学于江南陆师学堂。


1904年,生次女李仲思;东渡日本,入东京警备厅警察班学习,结识杨度、杨昌济、陈师曾、方叔表等人。


1905年,东京警备厅警察班毕业,与同学一起拒领结业证书;秋季入巢鸭弘文学院普通班,与义宁陈寅恪共学。至大阪高等预备学堂;将日文《王阳明传》、《传染病预防法》两书翻译成中文;


1906年,回国归省月余。


1907年,生三女李季明;6月在大阪高等预备学堂毕业;游奈良,观大佛,至西京观一线琵琶湖,谒丰臣秀吉墓。9月入东京正则学校;杨昌济邀游小石川植物园。旋又考取第一高等学校第一部文法预科,与杨树达、宋任同班。英文《三美姬》、《金色王》二书翻译,交上海群益书社出版,又作《英文字典序》。


1909年3月,改入早稻田大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翻译《预算制度论》出版。


1911年,因姊丧自江户回国;主长沙《黄汉湘报》;辞谢省政府教育司科长。1912年3月,赴北京;主《中国日报》、《北京杂报》;始为《泉山丛话》、《云门漫话》、《西堂闻见录》、《都门杂记》各若干卷。


1913年,任司法部部长梁启超秘书,曾列席国务院币制会议;报请更名注册李肖聃;12月去职。


1913年,受柳大谧邀游浙江,3月由长沙至上海,谒见陈三立,旋抵杭州。受北平汉口商场督办杨度之聘,旋至北京为商场督办处司笔札;为《亚细亚报》撰文。


1914年,生长男李叔安;


1915年春,迎父母亲和全家大小去北京;父居一月回湘;辞入“筹安会”;十月十四日生次男李季钧于宣武门头发胡同。秋,杨度请教其子于天津,每周一往。


1916年,送母亲至汉口,弟石源接归回湘;4月任北平化石桥法政专门学校教员,讲授理财学;9月始为《新民日报》撰述,作人物评论93篇;又作《西堂闻见录》一卷;辞谢北京大学骈文教席;与曾广钧订交于方表寓中;十一月二十二日,胞弟李石源丧,携眷归湘;腊月中入长沙城接洽,为长女李淑一转学长沙古稻田省立第一师范事。


1917年,毛泽东常走谒李,质询古书疑义。


1917年正月二十四日,父逝;寓长沙局关祠之浩园;应长沙商业专门学校校长汤松(寿军)邀,讲授国文一班;始与谭介甫、陈天倪、曾运乾、刘善泽、周铁山、刘宗向、蔡人龙订交。1918年,在商业专门学校兼教日语;受聘执教福湘女校国文、历史课。在福湘执教年次为1918年,1920年、1921年、1922年、1924年、1926年、1929年、1933年、1938年。撰《思贤日记》。


1919年,撰《论赵女士自杀事》一文,支持毛泽东。


1920年,,1月28日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本校故教授杨怀中先生事迹》一文;帮助杨开慧入学长沙福湘女中;兼教甲种工业学校国文;秋季改教周南女校国文。


1921年,由长沙局关祠移居顺星桥武城西馆,自号“星庐”。仍教学于长沙福湘、周南女校;三月寿四十,作五言自述诗百韵;生四女李季谋;《思贤日记》移载《民治日报》。


1922年,授课于长沙各中学。长女李淑一与范琯回乡下老家度假,留下唱和之作。


1923年,往南华法政学校演讲,每周一次,撰论文十二篇;撰《灵岩日录》百余篇刊《湘报》。时章士钊返湘晤谈叙旧。


1924年,授书福湘及古稻田师范两女校;陪同梁启超参观时务学堂故址;撰《湘学小史》数万言,应李抱一属纪念长沙《大公报》成立十周年;10月30日,长女李淑一与柳直荀结婚;


1925年,婉拒张学良入幕邀请。


1926年,应校长雷铸寰聘教授湖南大学预科国文,与王啸苏订交。《劝学十篇》发表在《福湘杂志》上。


1927年,庇护长女李淑一及两子女,安排生活。


1928年,迎母居长沙顺星桥寓斋;夏六月八日,母逝。


1929年,任湖南大学预科及福湘女校教员;作福湘女校校歌歌词;撰联挽梁启超;其长女李淑一与柳直荀秘密通讯为邮局检发,被当局逮捕下狱,他多方营救,经湘绅力保始得释放。《星庐日记》刊发在《国民日报》。


1930年初,偕友人谭介甫赴武汉,访老友周铁山等友。8月避乱南京,任农矿部部长易培基请在秘书处办事;游雨花台、明孝陵、中山陵等地;冬返长沙,湖南大学聘在经济系讲授国文及中国政治思想史;10月,杨开慧被捕,邀曹典球、柳午亭营救无效。


1931年,仍授课湖南大学,随辞讲席;秋至长沙高级中学教授国文;撰《劝学浅语》数十篇,载《湖南日报》。


1932年,仍授课长沙高级中学;二月十九日,撰《记王葵园遗事》;三月二十三日,妻刘夫人病逝于湘雅医院,葬于西乡,他不用乐器,不焚纸钱,不延僧道,不用酒肉办理丧事。终身未续娶。9月女婿柳直荀牺牲。《湘学新志(一)》《湘学新志(二)》在《世界旬刊》第2期、第3期发表。


1933年,授课于福湘女校、长沙高级中学、广益中学;


1934年,撰《湘学叙录》十余篇,载湖南《大公报》;初著《曾文正公言行录》;撰《记福湘女学》;讲课之余,设家塾于寓庐,听课者常有四五十人。


1935年,捐资倡建故乡文江桥;冬撰长沙市一中嵌字联。作《罗庶丹<诸子学述>序》。


1936年,授课各中学及湖南大学、湖南国学专科学校;


1937年,3月为长男叔安举行婚礼;藏书于乡,分寄桃花、宋家二冲,以《四部丛刊》置于朱塘瓦屋。


1938年,5月长孙李清秉生;6月2日,为长女李淑一作五言长诗以慰之。7月杨树达偕何泽翰来故居相访,邀游桃花庵、灵岩寺、白鹤山等诸胜,有诗纪游。长沙高级中学先迁宁乡,后迁安化,居安化七星街一年;成《感旧》、《南游》、《怀古》、《北游》诗草各一百首;往安化县城访曹典球诸友。


1939年,应湖南大学聘,往辰溪教课;入五溪诗社,月集同人,分韵吟题,风雨溪山,时有文酒宴游之乐。


1940年,教授湖南大学国文;编《中国文学史》上中下三册;次女李仲思在重庆与宁乡黄彬结婚;


1941年,在辰溪国立湖南大学教授《文心雕龙》、《昭明文选》,并代授日文课; 2月撰《湖南私立子建初级中学记》;撰《岳阳李太学夫妇墓碑文》;撰《杨遇夫<小学论丛>后序》。


1942年春,以病辞湖南大学教席,经衡阳归故里;任迁宁乡陶家湾的北平民国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


1943年,撰《陈荇荪先生墓表》;


1944年冬,长沙沦陷,日军威逼利诱命其出任维持会长,他誓死不从。经家人营救逃出,避居安化桥头河。7月作《星庐笔记自叙》;《星庐学语》发表在《孔学》期刊。


1945年,正月撰《曾星笠君墓表》;春沅江张舜徽访李。


1946年,设麓西精舍于望城坡方家巷草庐;撰《曹猛盦先生六十有八生日序》;十月二十八日,撰《湘学略自叙》。


1947年,正月二十五日参加潇湘雅集。任湖南省文献委员会委员,主修《艺文志》;撰湘人著作提要20余篇,载入《湖南文献汇编》中。


1948年,因患心脏病辞去湖南大学讲席。


1949年,作《岁暮杂感》五言诗。


1950年,聘为湖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寄居长沙福湘女校宿舍。


1951年,次女李季明回长沙省亲,作诗纪行。


1952年,三月十八日为母亲墓志刻石;


1953年8月30日,病逝于长沙,终年73岁,葬于长沙南门外南郊公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