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笑笑生,明小说家。传为《金瓶梅》一书的作者,究为何人,有多说。1931年在山西发现的万历间刊本《金瓶梅词话》卷首欣欣子序提到“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从此开始对此人真实姓名和身分的探讨。学者认为,此署名至少与兰陵一地有关。运用文本的内证并参证明清以来的记载,把《金瓶梅》作者问题探索范围缩小。明清两代有人提到过有“嘉靖大名士”、“金吾戚里门客”、“绍兴老儒”、“陆柄仇人”等不确定说法,稍后又指实为王世贞、卢楠、薛应旂、李贽、徐渭、冯惟敏、沈德符等诸多人物。今人(包括海外学者)又提出了贾三近、屠隆、李开先、王穉登、汤显祖、丁耀亢、丘志充等。其中比较受人注意的当数以下诸说:一,王世贞。明沈德符已提到“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万历野获编》)。清人坐实为王氏。如顾公燮《消夏闲记杂钞》:“《金瓶梅》缘起王凤洲报父仇。”此指严世蕃为夺取《清明上河图》而害死其父王忬。王世贞“痛父冤死,图报无由”,遂“借《水浒传》西门庆故事为蓝本”撰此一书进献严世蕃,“暗讥其闺门淫放”。另说为,其书“以毒药傅纸,冀其传染入口而毙”(王昙《金瓶梅考证》)。此之为所谓“苦孝说”。今人虽指为荒唐,但仍有学者认为王世贞说为可信。他符合“嘉靖间大名士”身分,祖籍山东,又做过三年山东兵备副使。力倡此说者为朱星、周钧韬。二,贾三近。提出此说的是张远芬。以为贾系山东峄县(今枣庄)人。峄县古为兰陵,此人亦足称“嘉靖间大名士”。以其生平、经历、文学修养、精神气质等均符合“兰陵笑笑生”的别号(《金瓶梅新证》)。三,屠隆。提出此说者为黄霖,并得到包括台湾学者魏子云在内的一些学者的响应。黄氏认为《金瓶梅》中有许多吴语区方言习俗的反映,而写山东,有时则反而很模糊甚至矛盾。屠为浙江鄞县人,曾在山东和北京做官,祖上有迁居句吴的历史。句吴为常州府,“武进县,梁为兰陵”,是为南兰陵。他生活放浪,还用过“笑笑先生”的化名。小说第五十六回所引《哀头巾诗》和《祭头巾文》见于屠隆《开卷一笑》(《金瓶梅作者屠隆考》)。四,李开先。最早作出此一推测的是吴晓铃。徐朔方认定此人为小说写定者。卜键以专著《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考》加以论证。比较重要的论据是:李为山东章丘人,历仕于北京,又为“嘉靖八子”之一。生活放浪,生平癖好诗词俚曲,懂音律,创作并改编过著名的《宝剑记》等传奇、杂剧多种。《词话》第七十回引用了《宝剑记》中《正宫·端正好》套曲五支。以其生平经历和精神气质,均合乎“兰陵笑笑生”诸条件。五,王穉登。持此说者为鲁歌、马征。认为,王氏最早拥有《金瓶梅》抄本,且是抄本拥有者中最有资格为作者的人。他是“南兰陵”武进人,与屠隆有交往,但后来又不满其为人,故录其《哀头巾》一诗一文以讥之。他到过北京、山东等地,以其著述名望也可算是嘉靖万历时期的大名士。早年生活放荡而晚年又颇追悔,符合《金瓶梅》小说的寓意(《金瓶梅作者王穉登考》)。但也有学者认为,1932年发现的《金瓶梅词话》冠有“新刻”的字样,初刻或原刻,可能即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提到的吴中刻本。初刻或原刻是否有欣欣子序,颇值得怀疑,故“兰陵笑笑生”亦可能为子虚乌有的伪托。目前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