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淳(?-806),唐代经学家,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顺宗赐名质,字伯冲,号文通。陆澄七世孙,柳宗元师。大历八年(773 年)淮南节度观察使陈少游辟为从事,后授太常寺奉礼郎,迁左拾遗、尚书郎,转太常博士。贞元四年(788 年)为刑部员外郎,累迁仓部郎中、左司郎中,坐事改国子博士。十九年为信州刺史之职。擅长经学,尤精于《春秋》。与赵匡友善,师于啖助。遵师法抑《左传》而褒《公羊》。指出左丘明乃孔子以前贤人,非《论语》所说的同名者。《左传》兼及诸国之史,广采当时文籍乃至子产、晏子等书,杂以纵横、小说诸家之言,甚至旁及卜、梦、讽谏,叙事多,释意少,“是非交错,混然难证”。而《公羊》、《榖梁》虽亦系口授流传,间有乖谬,其主要内容却系子夏所传,“密于左氏”,且“《榖梁》意深,《公羊》辞辨,随文解释,往往钩深”(《春秋集传纂例》卷1)。这些,都发展了啖、赵的观点,开启唐宋以后舍传谈经的学风。清皮锡瑞认为陆氏作到了发前人所未发,议论颇具新意(见《经学历史·经学统一时代》)。著作有《春秋集传纂例》、《礼类》、《君臣图翼》、《春秋微旨》、《春秋集传辨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