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克家(1127年3月17日-1187年7月24日),字叔子,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幼聪敏绝人,读书过目便能背诵。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第34年,即绍兴三十年(1160),梁克家考中庚辰科殿试第一名,成为南宋第11位状元。
中状元后,被授予平江(今属湖南)签判,佐理政务。翌年,金主完颜亮率军南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被臣下杀死,金国政局动荡。一些宋臣建议乘机北伐中原,梁克家致函代理兵部尚书陈俊卿,说尽管金主完颜亮被杀,金兵北撤,但大宋的兵力未振,不量力而行,后悔莫及。陈俊卿把他的建议报告丞相陈康伯,陈康伯赞叹他远见卓识,奏准高宗,召梁克家入京,任用他为秘书省正字,掌校正典籍讹误。不久,晋官著作佐郎,掌修纂日历。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禅位太子赵,是为孝宗。
天多灾异,梁克家借灾异上疏,乞请下诏求直言,诏准。梁克家条奏六事:第一,端正心术;第二,整肃纲纪;第三,匡正风俗;第四,明确职权;第五,制定谋略;第六,上下同心。关于制定克敌谋略,他解释说,关键在于将良、兵强、财足。孝宗大加赞赏。梁克家进官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如事有失当或除授非人,可奏请皇帝重新考虑。
不久,孝宗派他出使金国。金人因他是大宋的状元而格外敬重。在宴会上,宾主比试射技,文状元出身的梁克家连射数十箭,箭箭中的,金人叹服。金使来朝,梁克家奏请金使入朝走南门,百官入朝走北门,仆从不得随便跟至殿门外,以整肃朝仪。孝宗下诏,著为法令。
迁为给事中,职司封驳失当的政令。任职3年,遇有认为不可的事,必直言无隐。他曾奏言:“陛下想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喜空言。空言当然是没有好处的,但若因害怕说空话而敛口,谏诤之路势必堵塞。请皇上多加开导。”孝宗欣然接受,让他条陈风俗之弊,梁克家列举了4条:欺上罔下,苟且偷安,因循守旧,营私舞弊。孝宗手诏嘉奖。
乾道五年(1169)二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仅备顾问,签书枢密院事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副长官。翌年,进官参知政事,即副相。过了1年,又兼任枢密院的长官——知枢密院事。
梁克家上任后,整饬兵备。当时,金宋虽已和议,但金兵不断挑起边衅。梁克家奏准孝宗,修筑楚州(州治山阳,今江苏淮安)州城,派重兵驻防,金兵不敢轻举妄动。在朝廷,他与虞允文密切合作。虞允文是仁寿(今属四川)人,抗金名将,时为宰相。梁、虞以国事为重,通力合作。但梁克家决不苟合。虞允文是主战派,而梁克家是主和派,虞允文建议遣兵出击,恢复中原。梁克家认为国力不足,不同意出兵。朝臣大都赞同虞允文的主张,孝宗也认同。梁克家见力争不得,遂上疏辞官。孝宗问他:“难道真的不能用兵吗?”梁克家道:“用兵以财为先,今国库空虚,怎可用兵?”孝宗改容说:“朕考虑一下。”第二天上朝,孝宗面谕梁克家:“朕终夜都在考虑你的主张,所言极是,不要走了吧。”梁克家遂留京继续任职。
第二年,即乾道八年,更定官职,定尚书仆射为左右相,孝宗任命虞允文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梁克家为右丞相。虞允文推荐梁克家任左丞相兼枢密使,孝宗未准。数日后,虞允文又借口有病,荐举梁克家代替他的职位,孝宗还是不允。梁、虞二人同心协力,辅佐孝宗。一天,孝宗对宰相们说:“近日去德寿宫,太上皇颐养天年,十分愉快,朕回来后喜不自禁。”梁克家道:“尧未得舜时很忧愁,既得舜,心情就舒畅了。”虞允文接着说:“相比之下,在五帝之中,尧最为高寿。”孝宗高兴地说:“是的。”君臣同心,朝廷出现少有的和睦局面。
孝宗欲任用曹勋为枢密使,虞允文说曹勋人品卑下,不可用。不久,孝宗任用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右正言王希吕与监察官又纷纷上疏弹劾张说。孝宗大怒,手诏责斥王希吕,虞允文却把诏令交了回来,没有下达。孝宗更怒,梁克家见状,奏言:“希吕论张说,是他的职责;左相救希吕,是国家体制。”孝宗怒气渐消。
不久,虞允文辞相,梁克家一人秉政,他不畏权贵近戚,又不失和气。张说入枢密院时,有些人不同意,他出为签书枢密院事后,报复那些大臣,梁克家尽力救护。朝野称颂梁克家,号为“贤相”。
但为时不久,梁克家便辞去了相位。
事情起因于金使朝见时的授书礼上。高宗时,金使到宋,高宗须降座接金的国书,屈尽陪臣之礼。孝宗即位,不愿降座受书,宋、金之间为此发生纠纷。梁克家一向主和,主张按高宗时的仪式行事。孝宗不悦。梁克家遂上书辞职。孝宗诏准,让他以观文殿学士知建宁府(府治建安、瓯宁,今福建建瓯)。陛辞时,孝宗问他对国政有何见解,梁克家劝皇上无求奇功。不久,朝廷试图对金用兵,结果无功而还。
梁克家在建宁府一待就是七八年,直到淳熙八年(1181),才调任福州(州治侯官、闽县,今福建福州)知州。淳熙九年九月,拜右相,封仪国公。1个月后,梁克家罹病。淳熙十三年,孝宗诏令他以内祠兼侍读,赐他府邸,不断遣使存问。
淳熙十四年六月,梁克家病逝,享年60岁。
孝宗闻讯,为之垂涕,诏赠少师,谥曰“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