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弥尔顿(英文: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1608年12月9日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是一位公证人。1620年前后,他进入圣保罗学校。1625年入剑桥大学基督学院学习,并开始写诗。1629年,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圣诞节晨星》。此后不久,又发表了《快乐的人》 (1632)和《幽思的人》(1632)两首诗歌。前者描写一个活泼快乐的青年想体验一切生活的欢乐;后者写一个沉思的青年,排遣肤浅的快乐,而作一个“神圣的忧郁”所支配的人。这两首诗反映了诗人思想上已经形成的二重性格。1634年,他写了假面诗剧《考玛斯》。1637年写了挽诗《利西达斯》。
1638年,他游历当时欧洲的文化中心意大利,会见了意大利的一些文人,拜访了当时被囚禁的伽利略。翌年,他得知英国内战即将爆发,便终止计划中的希腊之行,返回英国,立即参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641年,他参加关于主教管理权问题的论战,站在反主教派一边,写了《反对教会管理的主教制》的论文。1644年,他发表了重要的《论出版自由》的小册子,攻击出版检查,主张言论自由。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欧洲的封建势力展开了一个反对清教徒革命的运动,他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发表了题为《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的小册子,申言国王叛国也应受到诛戳。1649年2月,克伦威尔共和政府任命他为拉丁文秘书。任职期间,他为共和政府做了许多重要的宣传工作,替共和政府对保王党的攻击作答辩,写了《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声辩》(1650)等论文,但因任务繁重劳累过度,遂于1652年双目失明。1654年又发表了《再为英国人民声辩》。
1660年王政复辟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遭受严重挫折。1660年5月他作为“弑君者”的辩护人遭到逮捕,财产交公,但旋被释放。从此,他退出了政治活动,回到老家,深居简出,过着隐居的晚年生活,专心写诗。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长诗《失乐园》(1665)、《复乐园》(1671)和诗剧《力士参孙》(1671)。《失乐园》分12卷,长1万行,叙述大天使撒旦反抗天帝,及夏娃、亚当偷吃禁果被天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圣经旧约·创世记》第2.3两章。4卷长诗《复乐园》是《失乐园》的自然续篇,但与《失乐园》不同,把耶稣描写为人类赎罪争取恢复乐园的正面人物,而把撒旦刻划为邪恶势力的统治者,主要取材于《圣经新约·路加福音》第3、4两章。《力士参孙》是他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它以希腊悲剧为典范,按古典主义“三一律”写成,叙述犹太民族英雄参孙,被妻子大利那出卖,为腓力士人所俘,挖去双眼,囚于狱中,但参孙不忘复仇,终于等到了时机,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故事,主要取材于《旧约圣经·士师记》第13—16章。
在英国诗人中,弥尔顿的地位常排在莎士比亚之后,而在其他诗人之前。他的诗作对18世纪诗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