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德罗·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1785年3月7日-1873年5月22日),意大利诗人、剧作家,浪漫主义代表作家。1785年3月7日出生于米兰一个贵族家庭。外祖父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自幼受启蒙主义思想的熏陶,成年后断然拒绝继承伯爵的爵位。16岁时发表诗歌《自由的胜利》(1801),讴歌法国革命,赞扬自由战胜专制,抨击教会对进步科学文化的迫害。1805年至1810年寓居巴黎,受到欧洲进步思想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1808年与笃信宗教的日内瓦女子恩莉凯塔·勃朗德尔结婚,导致他皈依基督教。后来他的创作,一方面体现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基督教宣扬的平等博爱的教义揉合起来,因此充满了复杂深刻的矛盾。
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诗歌。 《里米尼宣言》(1815)呼吁一切爱国者联合起来,为意大利的复兴而斗争。颂诗《1821年3月》(1821)热忱歌颂民族起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抒情诗《5月5日》(1821)则为哀悼拿破仑逝世而作,描述了这个统治者波澜起伏的一生。组诗《圣歌》(1812—1822) 5首,是为纪念基督教宗教节日而作,宣扬基督教的道德力量,说它能赐予人类平等和正义。他的两部历史悲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卡马尼奥拉伯爵》(1816—1820)以15世纪上半叶威尼斯和米兰发生战争期间的故事为素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了主人公卡马尼奥拉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最后他成为封建君主政治阴谋的牺牲品,而这正是意大利长期四分五裂、蒙受民族灾难的祸根。《阿德尔齐》(1822)是一部抒情悲剧,取材于8世纪下半叶法兰克王查理大帝对伦巴第的入侵,描写了伦巴第王子阿德尔齐优秀的品德和充满矛盾的心理,谴责了外族发动的侵略战争,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惆怅。在这两部悲剧中都流露出神秘的天命观和基督教博爱思想。长篇历史小说《约婚夫妇》(1821—1827)是他的代表作,描写17世纪西班牙统治下的伦巴第农村一对青年的爱情和生活遭遇,借以影射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被奥地利奴役下人民的悲惨处境。这部作品是意大利浪漫主义的杰作。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曼佐尼在文艺理论、语言、历史等方面也有建树。他的文艺理论著作有《〈卡马尼奥拉伯爵〉序言》、《论浪漫主义》、《论历史小说》等。他强调文学的政治倾向,提出作品必须同重大的政治事件相联系,力求达到真和美。1845年出版的《论意大利语言》共分3卷,论述了语言的性质、意大利语的真正含义和意大利民族统一语言的性质和特征,对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他被任命为参议员,第二年担任语言统一委员会主席。1873年5月22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