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琳(约公元一八o八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清乾隆年间扬州评话艺人。字天玉。因右手短而捩,人称“㧙子。”幼小贫孤,以乞讨、扫街为生。后靠耳濡邻人演习评话而自学说书。渐次采集众小说家因果之书加以润饰,首创带有自传性质的《清风闸》。围绕着主人公无赖皮五的遭遇,生动、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市井生活,对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嘲弄。他善于模拟各色人物,兼工笑话、口技,演出效果十分强烈,“闻者欢咳嗢噱,进而毛发尽悚,”(李斗《扬州画舫录》),“听之者靡不动魄惊心,至有欷歔泣下者”(金兆燕《国子先生全集》)。《清风闸》经数代艺人加工、创造,一直传演至今。蒲氏所收弟子有张秉衡、陈天工。
浦琳,家住扬州西门街,家财诺大。由于当时社会制度不好,社会风气不好,家庭教育不好,从小沾染了赌博的恶习,13岁父母双亡,日夜聚赌,受其他老板欺骗将所有家产输的分文不剩。从此流浪街头,沦为乞丐,流浪八年,成为地方上的一个无赖之徒。同时他也历尽艰辛对穷苦百姓的生活也有所了解,出于他未泯灭的三分天良,从不讹诈穷苦百姓,遇到穷人生活有困难他想尽天发讹富济贫。偶然的机会,浦琳又从新发家,做了若干年的善举救济穷人,有感于自己赌博败家的经历,为了劝告他人不要嗜赌,特地以自己的经历创作了这部自传体话本小说,告诫后人。
在浦琳沦为乞丐的八年中,经常出没于茶馆书场,也接触了很多说书艺人,加之本人天资聪慧,无形当中学嘴学舌也学会了说书。《清风闸》这部书创作成功后,他亲自下海演说此书,一炮而红。此书成为当时当道的.新编的.现代的.反应流浪汉小市民商贾等生活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了中国第一部反应流浪汉生活的长篇文学作品。同时浦琳也成为扬州评话《清风闸》第一代宗师,流传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江苏古籍出版社重新整理《清风闸》时改名为《皮五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