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师(公元前504年—?),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亦单称张。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省淮阳)人。少孔子四十八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吕氏春秋·尊师》:“子张,鲁之鄙家也。”盖其祖先于鲁庄公二十二年自陈奔鲁,而师为其后。出身微贱,曾为马市经纪人。《尸子》“颛孙师驵也。”虽在孔子晚年入门,但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孟子说:“昔者窃闻之: 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体。”(《孟子·公孙丑上》)《论语》中记其向孔子问学次数达二十次。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鄙夷同门中德行不坚者:“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同上)才意高广,但有所偏激。孔子批评他:“师也辟”(《先进》),“师也过”(同上),“师能庄而不能同”(《说苑·杂言》),认为他所失常在偏激而过之。子游说他:“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子张》)曾参也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同上)但他博爱容众,交友甚广,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同上)认为“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同上)常向孔子问政,问学“干禄”,然终身未仕。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孔子死后,子张居陈国,收徒讲学。其后学形成“子张之儒”,为儒家八派之首。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己宽人等特点,认为他们和墨家有点相似,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子张死后葬于徐州萧县(今属安徽)。唐开元尊为“陈伯”。宋真宗封“宛丘侯”。宋徽宗改“颍川侯”。宋度宗加封“陈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