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问(十六世纪),明代医家。自号无为道人,履贯不详。以撰述《解围元薮》一书闻名于世。该书乃沈氏集其祖父沈怡梅、父沈艾轩和他本人三代相传之搜研所获,总结其数十年亲自验证之临床心得,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撰成,是我国古代关于麻风病的名著之一。其中,对“风癞”的病因、病理、证治和方药等,作了相当详尽而系统的论述。在其所列的三十六风、十四癞中,虽然包含了应予鉴别的其它若干种皮肤病,但在有关麻风病的论述方面,他提出了不少相当精确的见解,认为“大麻风”是传染性疾患,患者“皆有恶虫于脏腑”,发病“源流”乃“传染所袭”,因而“滋蔓于世,相感而生”;还特别列举了吴中患者等数则案例,强调说明家庭内传染的重要意义。他还注意到“血气虚,脾胃弱”以致“气秽蛊疰”和“保养失度”,“飞蠹传尸”等对致病的影响,但是,他对于“风水阴阳所损,不可救治”之说,及所谓“妖怪之脉”等论点持批判态度,斥之为“谬之甚”,指出此“皆虚妄之谈”。他主张“未曾发病之先,预常服药”,进行积极防治。对于麻风病的症状体征,诸如不知痛痒,眉须脱落,肢体秽烂,瘸瘪肿痠,手足痿痹,趾指堕折,直到器官残毁等,在今天看来,他对于皮肤和神经组织受损的各种表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作出了相当准确描述。在该书中汇集的249首方剂,他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辨证用之。尤足称道的是,他积累了应用大风子治疗麻风病的丰富经验,对过去认为服大风子可致瞽目的说法提出异议,指出“后人不可泥于纸上之语”,要尊古而不泥古。书中所列方药,乃沈氏“随集随证”,“旁搜考试,验而奇异者,始录”,其治学态度严谨,为麻风病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