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孙奇逢

孙奇逢
  • 姓名:孙奇逢
  • 全名:字启泰
  • 性别:
  • 国籍:清代
  • 出生地:直隶客城(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1584
  • 逝世日期:1675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孙奇逢(1584—1675年),明清之际哲学家。字启泰,直隶客城(今属河北)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擅朝政,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以“党祸”被逮。孙奇逢树幡击鼓,募金以救之。当时宦官阉党之势如火方炽,时人或趋或避犹恐不及,孙奇逢焦头烂额赴之而不顾,义声遂震天下。台垣巡抚交章举荐,奇逢皆辞不就,而于扰攘之中,弦诵不辍,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明清鼎革,归隐乡里,屡征不仕。晚年隐居河南辉县苏门山夏峰村,躬耕自食,收徒讲学,故学者称夏峰先生。康熙时“理学名臣”汤斌等皆其门人弟子。为学初守程朱道学,亦好陆王心学,自称:“某幼而读书,谨守程朱之训,然于陆王亦甚喜之。”(《夏峰集》卷七,《寄张蓬轩》)时值明末,如日中天的陆王心学自明中叶后己日渐式微,门庭冷落的程朱道学又萌起复之势,孙奇逢出而为两家调和论者,他主张在朱陆之间,“不宜存心立异,亦不必著意求同”(同上)。如固执师说,坚守门户,则失之偏颇。在他看来,“朱王入门,原有不同,及其归也,总不外知之明、处之当而己”(《答常二河书》)。孙奇逢曾纂辑《理学宗传》二十六卷,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朱熹、陆九渊等十一人为理学正宗。自云:“所辑《宗传》,谓专尊朱,而不敢遗陆、王,谓专尊陆、王,而不敢遗紫阳。盖陆、王乃紫阳之益友,忠臣有相成,而无相悖。”(《与魏莲叔》)为了调停朱陆、揉合朱王,孙奇逢提出“礼”概念,以取代宋明理学的“理”概念。因为,朱熹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主张人们格物穷理。王阳明遵此格竹致疾,遂悟“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则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参见《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朱王由此分为两家。因此,朱王分门别户且水火日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理”的不同理解,孙奇逢指出:“理”字若是指外物之理,仍然与“吾心”无关;若以万物各得其理而谓之“理”,则此“理”已不再是“理”,而只是“礼”。以“礼”代“理”,则“指出一个把柄,立定一个主宰,不于无声无形中问本体,而于有条有理众著成象者见本原也”(《四书近旨·颜渊问仁章》)。因此,孙奇逢认为,程朱所谓“物各有其理”之“理”,还只是“礼”、即万物的条理秩序,而不是“本体”之“理”。“本体”之“理”,作为万物的主宰和本原,只有人“心”,即人的抽象思维才能把握,而与具体事物之“理”有所不同。因此,对“理”的认识,不能止于“一物之理”,而应该从万物的条理秩序上升到对“本体”之“理”的认识,而这正是人“心”的功能。所以,离开了“吾心”,“理”也就不存在了。在孙奇逢看来,程朱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固然失之粗疏,陆王以“心即理、理即心”为旨亦流于偏颇。以“礼”代“理”,则格物致知可以穷理,而物理亦不外吾心,朱陆殊途而同归。可见,程朱陆王理本同归,而见各有偏,根本就在于虚“理”而失实。因此,“说礼不说理者,用功必有下落,离却显然条理,说恁么不睹不闻。天下归仁者,乾坤浑是一个礼,盖舍了天下,即无处寄我之仁。”(同上)孙奇逢认为:由此以观之,则朱王分歧可以立消。如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朱门学者攻之“实篡于禅”。与禅宗的顿悟无别。因此,“遵建安者痛除顿悟”,以“渐”“顿”为划分朱王门户之标的。其实,“渐”“顿”本不可分,相辅相成,如“克己复礼”就是由“渐”入“顿”,故“顿从渐来,无渐何顿可言?”(《寄张蓬轩》)同样,朱学讥王学的“工夫即是本体”为“顿悟”,而“紫阳亦云,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何尝非顿悟乎?”(同上)其实,学问、工夫本身不是目的,“渐”也必须入“顿”。否则,惟有“忠恕之渐”即可,“吾道”何必“贯之于一唯”?从儒学的圣贤事迹看,“渐”“顿”本为成贤成圣必由之途。颜渊、曾参各践其道而隮于贤;由“渐”入“顿”即是“下学而上达”。孙奇逢指出:“用力在平时,收功在一旦。渐者下学也,顿者上达也,不可以分言。则顿之非虚,而渐之非实,当不作歧观矣。”(同上)孙奇逢于调停朱王之间,也阐发了一些自己的新的见解。如他在知识论上着重强调了“知行合一”,而他的“知行合一”说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正相反对,不是以知销行,而是以行兼知。他说:“盖行足以兼知,未有能行而不知者,知不足以兼行。”(《答魏石生》)孙奇逢的“行可兼知”的思想,对后来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后来主张力行的颜元等,就深受其影响。孙奇逢的主要著作有《四书近旨》、《理学宗传》、《夏峰集》等。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