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邵雍

邵雍
  • 姓名:邵雍
  • 全名:字尧夫
  • 性别:
  • 国籍: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012年1月21日
  • 逝世日期:1077年7月27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北宋著名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谥康节。先祖居河北范阳,后徙衡章,又徙共城(今河南辉县)。晚年定居洛阳。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十年。一生不仕,与富弼、司马光、吕公著、张载、程颢、程颐交好。从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并“探蹟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宋史·邵雍传》)。


哲学上,融汇儒、道、佛三家,创立了宋明理学中的象数学派,亦称先天学,意谓他所拟构的宇宙图式在天地万物存在之先就早已存在了,天地万物不过是这些先天图式的体现而已。从此出发,他认爲永恒的精神本体“道”(亦称“太极”或“心”)産生了天地万物,他说: “心爲太极”,“道爲太极” (《观物外篇》),指出“天由道而生,地由道而成,物由道而形,人由道而行。天地万物则异矣,其于道一也”、“道爲天地之本,天地爲万物之本”(《观物内篇》)。认爲宇宙産生的具体过程是:先是精神本体“道”産生了象数,然后再由象数衍生出具体事物,他说: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观物外篇》)他认爲两仪(动、静)、四象 (阴、阳、刚、柔)、八卦 (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太柔、太刚、少柔、少刚)是“象”,与这些象相应的“一”、“二”、“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是“数”,他说:“一分爲二,二分爲四,四分爲八,八分爲十六,十六分爲三十二,三十二分爲六十四。……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根,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小,愈细则愈繁。合之斯爲一,衍之斯爲万”,“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四者,有体也,而其一者,无体也。”(同上)意谓太极是“无体”的“一”,它虽然无形不动,但通过“一分爲二”就有天地;“二分爲四”、“四分爲八”就有了天之四象——日、月、星、辰和地之四象——水、火、土、石;日、月、星、辰之变有了寒、暑、昼、夜;水、火、土、石之变有了风、雨、雷、露;寒、暑、昼、夜之变有了性情形体;风、雨、雷、露之化有了飞走木草。如此从“一”到“万”、用简单的“加一倍法”(程颢语),就把整个宇宙和人类统摄起来。这种“合之斯爲一,衍之斯爲万”的象数学体系,当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的卦序和卦位图符合某些数学原则,与二十四节气也有一定关係,因此,也含有一些合理的内容。


在象数学的基础上,又提出“元会运世”的宇宙循环论。他根据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十二时辰,一时辰三十分的数量关係来规定一元的时间及其变化,认爲三十年爲一世,十二世爲一运,三十运爲一会,十二会爲一元。一元爲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代表宇宙的一次生灭变化。在这一生灭过程中,天形成于子会(第一会),地形成于丑会 (第二会),人形成于寅会(第三会)。人类历史发展到巳会(第六会)的第三十运的第九世,便达到了顶峰,这就是唐尧盛世。从午会(第七会)开始爲盛极而衰的夏商周到唐宋时期,再发展到戌会(第十一会)时,万物将归于死亡,最后到亥会 (第十二会),天地也归于倾覆和终结。以此出发,他认爲唐尧以后的全部历史经历了由皇而帝、由帝而王、由王而霸的退化过程。断言“三皇”的特点是“以道化民”,“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观物内篇》); “五帝”的特点是“以德教民”,“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故尚让,夫让也者,先人后己之谓也”(同上); “三王”的特点是“以功劝民”,“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夫政也者,正也,以正正夫不正之谓也” (同上); “五霸” 的特点是 “以力率民”,“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夫争也者,争夫利者也。取以利不以义,然后谓之争”(同上)。依照这个标准,他认爲汉以后直到宋代的历史,都是霸政,且一 代不如 一代,“汉,王而不足;晋,霸而有馀;……隋,晋之子也;唐,汉之弟也。隋季诸君之伯(霸),江汉之馀波也;唐季诸镇之伯(霸),日月之馀光也;后五代之伯 (霸),日未出之星也”(同上)。这种历史观虽是神秘的、退化的,但却触及到了皇与帝、王与霸、无爲与有爲、让与争、义与利两条不同政治路綫的对立,这种对立在邵雍、程颢、程颐、司马光同王安石关于变法问题的争论中已表现出来,到了南宋更发展为道学家与事功派在理论上展开的“王霸、义利、理欲”之辩。邵雍的象数理论对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他和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合称“北宋五子”。著作有《皇极经世》和《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中的《观物内篇》和《观物外篇》爲其主要哲学代表作。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