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宋代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7岁知为文章,乡里号为神童。景德二年(1005)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次年迁太常寺奉礼郎。历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著作佐郎、昇王府记宝参军、左正言,直史馆。累迁至太子左庶子兼判太常寺。宋真宗卒,晏殊建言太后垂帘听政,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转刑部侍郎。天圣五年(1027)因论事忤太后旨,出为南京留守。次年召为御史中丞,累迁至参知政事、尚书左丞。明道二年(1033)太后卒,以礼部尚书知亳州,徙陈州。庆历三年(1043)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次年九月出知颍州,徙陈、许2州及河南府,累封至临淄公。一生重视识别和汲引人才。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卒,谥元献。
晏殊为北宋前期重要词家。其词多写士大夫宴游嘉会的欢乐、良时易逝的闲愁和男女相思离别之情。[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清平乐](金风细细)等为其代表作。艺术上受南唐李煜、冯延已影响较多,而又有自己的特色。风格雍容闲雅、圆融平静,伤感之中透出深沉的思致和旷达的襟怀。写男女恋情,每以温婉含蓄之语出之,有别于柳永的纤佻。工于造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玉楼春〕)等,均备极妙丽。王灼称其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碧鸡漫志》)但某些祝颂词及无病呻吟之作,也历来为人所诟病。其诗超过万首,今仅存100多首。风格接近西昆派,但“抒情寓物,词多旷达”(《郡斋读书志》卷4)。名句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自谓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气象”(吴处厚《青箱杂记》)。著述甚富,今存《类要》76卷,《珠玉词》3卷、清人辑《晏元献遗文》1卷。夏承焘编有《二晏年谱》(《唐宋词人年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