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叔(1901—1972),著名文艺理论家,现代作家。曾用笔名巴人、赵冷、屈轶、碧珊。浙江省奉化县大堰乡人。十五岁前,在家乡小学读书。因父亲早逝,家境贫苦,小学毕业后,入学费低微的宁波第四师范学习。1920年师范毕业后,在宁波等地任小学教员时,接触到《新青年》、《学灯》和《文学旬刊》等进步刊物,从而对新文学运动发生兴趣,决心要走新文学的道路。1923年前后,曾参加奉化地区的社会改革运动,并参加青年组织《剡社》。同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此时写过大量诗歌和小说,多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小说《疲惫者》(《小说月报》16卷11号)发表后,被茅盾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他在这篇小说里,以十分同情的心情,描写了一个顽强的农村苦力运秧,在封建剥削的重压下沦为乞丐的故事。他1924年任宁波《四明日报》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奉化初中教务主任。1926年9月,到广州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处秘书。次年4月返回宁波,任上虞春晖中学教员,并潜心从事写作。1929年到日本住了十一个月,于次年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参加沪西区委工人运动,1931年任海员总工会党团委员。1932年到武汉担任汉江中学教员。从1933年到1935年春,在南京交通部当科员,并从事写作;后返上海,隐匿姓名,卖文为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仍留上海从事抗日活动和写作。1938年曾先后编辑《译报》、《大家谈》副刊和《申报·自由谈》,还和许广平共同主持过《鲁迅全集》的编辑工作,直到1941年被迫到南洋,协助胡愈之开展华侨文化活动和统战工作。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避居苏门答腊乡下种田,并进行地下抗日活动。日本投降后,他在当地从事华侨爱国民主运动,并参加印尼人民的革命斗争。1947年10月,被荷兰帝国主义驱逐回到香港;不久,即进入解放区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第二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首任全权大使。从1953年起,便一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并先后担任过《文艺报》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文协委员、亚非学会委员、民主青年联合会委员及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他是我国有成就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学论稿》写于1939年至1940年之间,原名《文学读本》,屡版不衰,1949年由海燕书店再版时,改名为《文学初步》。1953年修订后,定名为《文学论稿》,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多次。这是中国较早出现的一部新文学理论著作,论述及材料比较全面,并努力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解释文学领域的各种问题;多年来流传广泛,影响较大。1957年因在《新港》杂志一月号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论人情》,于1960年曾遭到激烈批判,并株连到他的其他文艺理论著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残酷迫害,1969年被遣回原籍,惨死故乡。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监狱》(1927年,光华书店)、《在没落中》(光华书局)、《破屋》(新学会社)、《乡长先生》(良友图书公司)、《佳讯》(商务印书馆)、《皮包和烟斗》(光明书店)、《殉》,中篇小说《阿贵流浪记》(光华书局)、《证章》(生活书店;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长篇《死线上》(金屋书店);剧本《黄娜小姐》(海燕书店)、《杨达这个人》(海燕书店);散文集《邻人们》(三联书店)、《任生及其周围的一群》(三联书店)、《捉鬼篇》,杂文集《窍门集》(海燕书店)、《边鼓集》(与唐弢合集,海燕书店)、《遵命集》(1957年,北京出版社),文学评论《论鲁迅的杂文》(学习杂志社)、《鲁迅的小说》(新文艺出版社)、《读〈青年近卫军〉》(人民文学出版社)、《从苏联作品中看苏联人》(作家出版社),翻译德国德拉赛的长篇小说《和平与面包》(世界书局)、法国居龙的文艺理论《从社会见地看艺术》(大江书铺),以及《印尼社会发展概况》(生活书店)、《论印尼的反帝斗争》(生活书店)、《群岛之国——印尼》(三联书店)和回忆《旅广手记》(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等。他的一生为中国新文学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