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906年-959年4月25日),字文伯,山东东平人。出生于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他的父亲名叫王序,门庭并不显贵。王朴自幼聪明、机警,开始读书后,更是勤奋好学,并且特别善于写文章。由于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青年的王朴未能通过科举的道路成名立业,实现他的宏图大志。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45岁的王朴方才考中进士,并且是当年17名进士中的第一名——状元。随即授予他校书郎一职,在枢密使杨邠手下供事,并住在杨邠府第。
当时,后汉小朝廷朝政混乱,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杨邠虽身为宰相,却与文武大臣不和,尤其与大臣史弘肇等人相仇视。王朴估计这样的朝廷不会维持很久,就果断地离开了杨邠。不久,在李业等人的唆使下,后汉隐帝诛杀权臣,杨邠、史弘肇等人皆被杀害,凡与他们有关系的人也都受到牵连,惟有王朴免遭其祸。
后周初年,王朴在太祖皇帝的养子柴荣手下任节度掌书记。柴荣升任开封府尹,拜王朴为右拾遗,充任开封府推官之职。显德元年(954),柴荣即皇帝位,是为后周世宗。世宗即位后,马上提升王朴为比部郎中,并赐给他紫袍,以示荣耀。从此,王朴青云直上。
显德二年(955)夏天,世宗皇帝为了寻求政治改革和统一全国的方略,召集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等20余人,每人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各一篇。王朴在《平边策》中,首先分析了后唐、后晋两朝的兴衰得失,进而建议世宗皇帝以南方的吴国为开端,迅速平定江北、江南各国,统一天下。并说:“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当时,世宗皇帝刚刚即位,锐意征伐,显德元年(954),曾亲率军队,在高平大败北汉刘崇、契丹杨衮。班师回朝后,又加紧训练士卒,确实抱负非凡,有统一天下的宏伟大志。而朝中大臣多数不同意皇帝急于用兵,主张先修文德。王朴的《平边策》正合世宗皇帝之意,因此,深得世宗皇帝的赏识和器重。不久,王朴就被提升为左谏议大夫,任开封府尹。随即又被提升为左散骑侍郎,充端明殿学士,兼任开封府尹之职。当时正扩建京城,王朴奉命规划,诸凡街道、建筑的布局均由他设计。
显德三年(956),世宗皇帝率兵亲征淮南,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协理京师事务。及世宗皇帝班师回朝,王朴又被提升为户部侍郎兼枢密副使。不久,又晋升为枢密使、检校太保。恰在此时,王朴的母亲不幸去世,他急忙回家守孝。丧服未除,又被起复授任原官。
显德四年(957),世宗皇帝再次率兵南征,仍令王朴兼任京师留守。凡京师的军民政务,均由王朴自行处理,不必请示圣旨。王朴本来就性格刚烈,再加上皇帝的授权,使他更加独断。凡是他的所作所为,没人敢阻拦。据《旧五代史考异》记载:当时,京城的扩建工程仍在进行。有一位督工的乡虞侯散漫无状,王朴非常生气,就在大街上将其当众鞭背,打了数十鞭,以示惩诫。事后,这位乡虞侯发牢骚说:“我是皇帝亲自宣补任命的官吏,怎么能不请示圣旨,就随便责罚我呢!”恰巧这话又传到王朴耳中,他马上命令侍从将这人捉来,二话不说,将其立毙于马前。后来,世宗皇帝听说这件事后,笑着对左右的大臣说:“这人真是个笨蛋!他竟敢去对王朴夸耀自己是宣补虞侯,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因为王朴法度严厉,所以,当世宗皇帝班师回到京城时,只看到一派肃整景象。
显德六年(959)三月,世宗皇帝诏令在汴口建一处宣泄洪水的“斗门”,王朴奉命前往巡视,不久回朝。在回京师时,路过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前往拜访。正交谈之际,王朴突发疾病,倒在座位上。随从急忙用肩舆将他抬回府第,到晚上就去世了,年仅54岁。世宗皇帝闻讯,大惊失色,急忙赶到王朴家中,来到灵柩前,将手中所拿的玉钺拄在地上,失声痛哭。
据记载,后周世宗皇帝在宫禁中建了一处功臣阁,里面悬挂着李谷、王朴、郑仁海等大臣的肖像。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有一天经过功臣阁,门突然被风吹开,正好与王朴的画像相对。太祖皇帝一望见王朴的画像,马上耸然却立,整龙袍,理御带,向王朴鞠躬致敬。左右的侍卫说:“王朴不过是前朝的一位臣子,陛下贵为天子,何必行这么大的礼呢?”太祖皇帝用手指着龙袍说:“如果这个人现在还活着的话,我就穿不上这件龙袍。”(事见《东平县志》卷17)由此可见,王朴确实是五代末朝一位颇有名望的大臣。
王朴本性刚决果断,为人聪敏机智,并且博学多识,再加上备受世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所以,一生多有建树。在军事上,他颇具长远的战略眼光,他在谈到诸国兴亡的次序时说:“淮南吴国,可最先攻取;并州的北汉乃必死之寇,但会最后灭亡。”后来,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四方,统一中国,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北汉是最后一个降服的——正如王朴所言。
王朴除了在政治、军事上的功绩外,还考正过声律,校定过历法。显德二年(955),王朴奉诏校定历法,他抛弃了近代流俗不经的学说,创立了“通、经、统”3种方法,以岁星轨道离交朔望的周期变化,推算日月五星的运行,写成了《大周钦天历》一书。显德六年(959),他又奉命考正乐律。他认为十二律管互吹,以校定乐律的传统方法不够准确,就以西汉人京房(前77—前37)的“京乐推律”为标准,“以九尺之弦十三,依管长短分寸设柱,用七声为均,乐成而和”(《新五代史》卷31),写成《律准》一书,流传很久。
另外,王朴还著有《乐府》、《秝经》、《显德三年七政细行秝》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