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称伯清,曾建草屋数间,有对联说:“抱膝《梁父吟》,浩歌《出师表》。”程钜夫知其意,题其屋为“草庐”,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幼年聪慧,三岁即能诵诗,九岁试乡校,每中前列,尝举进士不第。二十七岁之前生活于南宋,入元任儒学副提举,仅三月,以病辞。至大元年(1308),召为国子监丞。皇庆元年(1312)升司业,拜集贤直学士。英宗即位,超迁翰林学士。至治末辞官归,至顺二年(1333)卒,年八十五,谥文正。他每次任职时间都不长,往往旋进旋退。对于仕进他并不十分乐意,这在诗中有所反映,在建康,他写过:“寄语醉中彭泽令,如何飞倦始知还”,希望退隐田园。当他被任为集贤直学士北上经过彭泽时,又有“顾余白发归来晚,羞过渊明五柳庄”句,则是以仕进为羞了。他是与许衡齐名的理学家,揭傒斯《吴澄神道碑》说:“皇元授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在理学的道统方面,他是相当自负的,以朱熹的传人自居。他费时几十年,到晚年成《五经纂言》,对于该书,黄宗羲之子黄百家称“有功经术,接武建阳(按:指朱熹)”,全祖望认为“盖本朱子未竟之绪而由之,用功最勤”(《宋元学案·草庐学案》)。但他并不完全严守朱学门户,也有和会朱、陆之处,对明代的王学有所启迪。理学家一般不重文辞,但吴澄比较讲究词章文采,尤其是书启、序记之类。清四库馆臣指出他的文章“往往斐然可观。据其文章论之,澄其尤彬彬乎”。明人徐勃认为“吴草庐专志理学,而诗亦多巧思”,“皆超脱理学傒径”(《笔精》),这主要指吴澄的一些七律,如《立春日寓北方赋雪》、《叠叶梅》等,写得纤巧,不同于一般理学家诗的质木无文。他的题画诗大都构思精巧,往往突出观画者的主观色彩。他长于五律,如《送富州尹刘秉彝如京》,风格淡雅,情意深长,笔法老苍,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他的诗格。清顾嗣立认为其诗有“句法超逸”的特点,并句摘多联,说“清婉可诵”(《元诗选》)。其文学成就超过与他并称的许衡。吴澄有《草庐词》,存词十一首,其中[渡江云]《揭浩斋送春》曾流传一时。著有《吴文正集》一百卷,系其孙吴当所编,片言只字无不收入,有过滥之病。生平事迹见集中附录虞集所作行状,揭傒斯所作神道碑,危素所作年谱,《祭草庐先生吴公文》(《申斋文集》卷一二)、《元史》卷一七一、《(嘉靖)抚州府志》卷一○、《元儒考略》卷三、《宋元学案》卷九二、《历代名儒传》、《新元史》卷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