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王心敬

王心敬
  • 姓名:王心敬
  • 全名:字尔缉,号丰川
  • 性别:
  • 国籍:清代
  • 出生地:鄂县(今陕西户县)人
  • 出生日期:公元1658
  • 逝世日期:1738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王心敬(公元1658-1738),清学者。字尔缉,号丰川。鄂县(今陕西户县)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十三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年,年八十三岁。乾隆元年(1736)举孝廉方正。师事李颙,从学达十年之久。陈诜抚鄂,聘主讲江汉书院。后湖广总督额伦将以真儒荐,固辞不起。


其学不立门户,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主张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力戒偏颇。他说:“程朱陆王在圣门皆游夏之选。我辈能实得其一二造诣,即可卓然自树于士林,原不容后生妄谈长短”(《语录》)。从本体不离工夫,工夫不离本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吾辈于程朱陆王正宜兼资,何可以爱恶之私,轻加排讥?”(同上)在兼收并蓄的主旨下,认为对程朱陆王不应加以排斥,而应加以适当的“补救”。他说:“陆王宜补救以平实精密,程朱宜补救以易简疏通” (同上)。提倡以大公之道打破门户之见。他说:“自濂洛以来,诸儒论学各自另标一宗,这固是本其自得者语人,要之不无自立门庭之见。吾道大公,是千古之公是,奚事秘为己有?秘为己有之心,即此念成私” (同上)。


在哲学上坚持性与敬相结合的观点。把性与敬看作本体与工夫的关系,认为性是本体,敬是体认本体的工夫,性作为宇宙名理的根宗,也是一切善德的源泉和最高的道德标准。但又认为只有主敬才能尽性,断定只有通过敬才能与作为最高道德规范的性浑然契合,认为主敬是尽性的条件。他说:“知性乃可言道,尽性斯可言学。然却舍居敬一着,更以何方入知性之门、登尽性之堂乎?故于这性字既要认得真切,而于这敬字又须究得的当”(同上)。在知与行的关系上,主张知与行的合一,不主张将两者割裂或有所侧重。他说:“知是知此行,行是行此知,所谓体本同归也。能时时真知即是立行,往往力行即是真知,所谓工亦兼到也。这裹如何可以硬分? 又如何可以偏重?”(同上)


学识宏博,尤精于治《易》。他说: “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孔子论《易》,切于人身,即可知四圣之本旨,并可以识学《易》之要领。”(《易说》)其意在以象明义,他说:“《易》是道人事之书,阴阳消长,只是借来作影子耳。故曰《易》也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于阴阳消长处,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亦属捕风捉影”。又说:“置象言《易》,是谓悬空,执象舍义,是谓泥迹,象义双显,则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同上)。力辟“河图”、“洛书”说,认为后儒纷纷主象、主数、主理、主卜筮、主错综之处,是舍大道而入旁蹊。康熙三十年(1691),王心敬着手汇集其师李颙的散稿,历两年编成《二曲集》。清唐鉴称之曰:“关中之学,二曲倡之,丰川继起而振之,与东南学者,相应相求,俱不失切近笃实之旨焉”。(《清学案小识》卷九《守道学案》)著作甚多,有《丰川易说》、《尚书质疑》、《礼记汇编》、《四礼宁俭编》、《春秋原经》、《江汉书院讲义》、《关学编》、《语录》、《丰川全集》等。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