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魏岘

魏岘
  • 姓名:魏岘
  • 全名:
  • 性别:
  • 国籍:宋代
  • 出生地:鄞县小溪(今鄞江镇)
  • 出生日期:1192?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魏岘(1192?—?),丞相魏杞之孙,刑部郎中魏熊梦之子。居鄞县小溪(今鄞江镇)之滨。淳熙十四年(1187)以承事郎知滁州清流县,嘉定间(1208—1224)以通直郎通判抚州军事,嘉定十四年(1221)以朝奉郎提举福建路市舶。绍定初任都大坑冶司,罢归。淳祐二年(1242)复起为直秘阁,知吉州军事,年老致仕。


魏岘是一位水利专家,对四明它山水利卓有建树。嘉定十四年,他以乡郡为念,请于朝,得祠牒,命里人宋、王二氏修复废湮渠堰碶闸,重建乌金碣。嘉熙年间(1237—1240),罢职家居的魏岘见流沙淤塞它山堰,自出力募人疏浚,又请郡守赵以夫增置淘沙田29亩,以其岁入作疏浚之费用。淳祐元年(1241),魏岘受命主持堰口淘沙。次年受沿海制置使陈垲之命主持兴筑回沙闸。三年,在闸外委人淘沙;同年秋又主持修筑被风雨所坏的洪水塘湾。在上述工程中,魏岘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办事廉洁,有责任心和组织才干。在十余年闲居中,魏岘“日与田夫野老话井里闲事,且州家尝属以任修堨、淘沙、造闸之责,益得以讲源委、究利病;又考图志所载及前哲记文,粗知兴造增修之由,参以己见,编为一帙”,这就是著名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中国的筑堰工程源远流长,都江堰、鉴湖水利工程名垂千秋,遗憾的是均没有留下工程专著。魏岘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堪称我国第一部水利工程专著,分上下两卷约2万字,上卷分记它山堰的兴建、历次维修、规划和施工,下卷收录了有关文献。《备览》编写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地是为了“资治”,便“讲明水政者观此”易于操作。因此,书中涉及鄞地水利特点、主要任务、水源、水系、流量、筑堰史、维修史、工程规制、原理、工程配套、环境变迁、治沙要点、工程实施经验、水政管理、经济核算乃至有关文献,一应俱以记录。他是把它山堰引水排涝工程作为系统整体来加以记述的,并非只重它山堰主体的作用,所以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地方水利史专著。该书体例自由,详略得当,积累了许多四明人民治水实践的先进经验,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治水心得。中国古代治水注重实践而忽视理论,所传治水经验也往往是经过提炼后的几个字的要诀。《备览》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水利史上自觉到要形成系统水利理论的第一个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备览》是中国水利史系统理论的滥觞。


《备览》记录了工程对流量有效控制的概念,即所谓“涝则七分水入于江,三分入溪,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②。这个三七分洪的设计思想,最早明确记录的是楼钥《它山堰》诗:“水大十分七入江,徐挹三分供溉灌”③,是非常合乎科学的。据新编《鄞县水利志·鄞江排洪枢纽工程》计算,按二十年一遇的洪水设计,它山上游总行洪量662立方米每秒,第一次由它山堰溢流分洪314立方米每秒,占47.4%;余下的由洪水湾第二次分洪,如分洪150立方米每秒,则占总洪量22.6%,两次分洪之和占总洪量的70%。这虽是在假设前提下的模数,但是平时的分洪实际上与此不会相差甚远。因此三七分洪的说法当属大体正确。


《备览》阐述的回沙闸的设计构思虽不尽完整,但却是一项很有创见的发明。《备览》留下了一份触目惊心的樟溪流沙目击实录:“浮沙随流奔下,淤塞溪流,至高四五丈,绵亘二三里。两岸积沙侵占,溪港皆成陆地,其上种木有高二三丈者,由是舟楫不通,田畴失溉。”①沙淤溪港,只有平时请人淘挖。魏岘在淳祐元年(1241)就亲自组织过一次淘沙,兴师动众,仅能解一时之急,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付沙害,建造防沙水利设施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了。淳祐二年,庆元知府陈垲与魏岘的想法不谋而合,遂委任魏岘提督建造回沙闸。回沙闸的原理是:当大溪来水在堰前受阻而东折后,势必有一减速过程,也成为悬沙沉淀的过程。这时,在东折之水距堰150米处建成一座三孔闸,中孔3.57厘米,两边孔3.02厘米,“中顿闸版五六片,略与岸平,水轻在上,沙重在下,水从版上不妨自流,沙遇石版碍住不行。沙之所淤,不过闸外三四十丈,淘去良易;版之为限,以水为则,水涨则下,水平则去,闭启以时,不病舟楫”②。今回沙闸四石柱尚存原地,西首第二柱镌有“则水尺”,作放水标准,每一小格合今2.7厘米,古时约为一寸。回沙闸设计的特点是利用水流的减速和水体中上下泥沙含量的不同,控制流沙到固定的地点沉淀。又由府仓开支,雇当地农夫八名守闸,使之真正“闭启有时”。回沙闸的建造无疑是南宋人完善它山堰工程的最有创造性的一笔。


魏岘还认真考察了它山水利环境变迁的历史,第一个自觉地著文论述环境保护对于水利的重要性。在《淘沙》条中,魏岘经过考察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生态失衡的严重后果,指出了滥伐森林是导致洪水泛滥的罪魁祸首,提出了以草木固沙的科学原理,指出了上游水土保持对减少河道淤沙的重要性。这一点不能不叹为中国古代水利学和生态学上的最卓越的见解。


此外,魏岘及其后继者在它山堰的分洪吸淡方面也有所贡献。魏岘对作为第二级分洪溢水口的洪水湾特为重视。淳祐三年(1243)秋,因“连经大风水,冲坏江堤,溪流走泄”,魏岘受知府黄壮猷的委托筑治洪水湾塘,长十二丈,阔一丈二尺。这说明到南宋时洪水湾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充分的认识。嗣后在宝祐四年(1256)庆元知府吴潜惨淡经营它山堰的配套工程洪水湾。吴潜认识到“它山洪水湾岸坍水汇,关系匪轻”,乃吸收属下的意见,提出“即其地为坝三,一濒江以御狂澜,一濒河以防罅漏,一则介其间,为表里之拓”,并于江之东南紧要处何氏竹木园,“浚地为江,因畚沙以实二坝之北,河堤坚密,江水安流”。这里,吴潜不但提出了洪水湾作为它山堰的第二分洪泄口的有机性和重要性,而且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上作出了组合坝的创意,这在浙东水利史上尚属首次。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