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吴承恩

吴承恩
  • 姓名:吴承恩
  • 全名:字汝忠
  • 性别:
  • 国籍:明代
  • 出生地:山阳(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约1500
  • 逝世日期:约158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作家,诗文作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涟水(今属江苏)人,上代不知何时迁居山阳(江苏淮安)。出身于“两世相继为学官”而败落成小商人的家庭。曾祖吴铭做过余姚训导,祖父吴贞做过仁和教谕,卒于任所。父亲吴锐与徐氏结婚后,继承了岳父家经营“彩缕文榖 ”的小商业,成为小商人。他的父亲常常遭受官府的敲诈而忍气吞声,“意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有一定的正义感。父亲喜欢读书,对少年吴承恩也颇有影响。吴承恩性敏多慧,很早就显露出文学才华,吴国荣在《射阳先生存稿跋》中说他“髫龄即以文鸣于淮”,曾受到同乡名人蔡昂的赏识。同时,他“幼年即好奇闻”。他常偷“野言稗史”,“私求隐处读之”(《禹鼎志序》)。这种兴趣为他后来写定创作长篇小说《西游记》打下了文学基础。吴承恩不仅能诗文,而且善画,“间作山水人物,观者以为通神佳手”(陈文烛《花草新编序》)。他能书,从现存的墨迹看来,他用笔潇洒,风采动人。


多才多艺的吴承恩,在科场上却屡试不利。从《答西玄公启》可见其怀才不遇的抑郁愤懑的情绪。他纵有满腹经纶,也只能“囊底新编,疏芜自叹;怀中短刺,漫灭谁投”,以致过着“春秋已壮,尚泣牛衣”的贫困生活。这段时期他经常卖文自给。困顿的生活,不但使他“世味由来已备尝”(《庚戌寓京师迫于归志呈一二知己诗》),而且激起他“迂疏漫浪,不比数于时人”(《祭卮山先生文》)的狂傲,结果招来势利之徒对他的笑骂。这些阅历使他更能清醒地面对现实,对“行伍日雕,科役日增,机械日繁,奸诈之风日竞”(《赠卫侯章君履伍序》)的种种社会情况有了较敏锐的观察,使他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了丰收。直到他63岁的垂老之年,才补上长兴县丞。在任上,和“后七子”之一的徐中行交好。徐中行是有骨气的文人,杨继盛廷杖入狱,他不怕触怒权相严嵩,常到狱中探问。而吴承恩也是一个有傲岸性格的人,他们之间的来往是自然的。在诗文创作上,吴承恩并不依傍七子的门户,也不学习七子刻意摹仿汉魏盛唐的文风。他的诗文创作“率自胸臆出之”。他做长兴县丞刚2年多,就被人诬告贪赃入狱,释放后拂袖而归。真相弄清后,补为荆州纪善,他并未到任,仅领干俸而已。从万历五年(1577)时写的《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来看,他仍对现实颇为关注,发出“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的感慨。万历十年,这位多才多艺而清贫终身的优秀文学家在家乡淮安逝世,享年约79岁。


吴承恩善诗词、古文,今存有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4卷。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认为:“汝忠(吴承恩)论诗,谓近时学者,徒欲谢朝华于已披,而不知漱文艺之芳润,纵诗溢缥囊,难矣。故其所作,习气悉除。”他的诗能较好地自抒情愫,颇有李白诗风的豪放。如《二郎搜山图歌》,笔力之酣畅,气势之奔放,近似李白。诗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清源公二郎神“星飞电掣”的搜山场面,各种妖魔鬼怪、猴狐虺龙,或断首,或就擒,探穴捣巢,扫荡一尽。这里显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接着,笔锋一转,对现实中“衣冠”引起民灾、“五鬼”、“四凶”逞狂的状况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鞭挞:“后来群魔出乱窍,白昼搏人繁聚啸,终南进士老钟馗,空向宫闱啖虚耗。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他希望世间能出现象二郎神一样的英雄,斩邪平灾,“长令万年保会清宁功”。诗歌中对扫荡群妖的英雄的赞美,对肆虐逞凶的丑类的愤恨,在其创作的《西游记》中得到进一步发挥。而且,他的诗作也颇具有李白诗风的自然。郭麐《灵芬馆诗话》指出:“射阳先生诗笔,清而不薄,淡而能隽。《对酒》云:‘客心似空山,闲愁象云集。前云乍飞去,后已连翩入。’《斋居》云:‘窗午花气扬,林阴鸟声乐。’《冬日送人》云:‘马蹄鸣冻雪,鸦腹射斜阳。’《长兴尉作》云:‘只用文章供一笑,不知山人是何曹。’《秋兴》云:‘河汉白榆秋历历,江湖元鸟晚飞飞。’数联皆能脱去尘滓,翛然自远。”他的古文、词、散曲,均有一定功力。


吴承恩加工写定的《西游记》,是一部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小说突出地塑造了孙悟空的英勇形象。全书共分3大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美猴王的历史和描述大闹天宫的情况,共7回;第二部分是情节过渡,说明唐僧西天取经的缘起,才用5回;第三部分是叙述孙悟空如何辅助唐僧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无数妖魔而达到西天的经过,共88回。全书90多个回目都是围绕着中心人物孙悟空而展开情节。孙悟空在这紧张激烈、富有神奇色彩的斗争中,表现出顽强反抗、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书中的其他人物如唐僧、猪八戒、沙僧以至白马皆有较为鲜明的个性特点。《西游记》不仅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而且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世态,极尽讽刺揶揄之能事,深藏着作者进行社会批判的内在含义。《西游记》虽然是呼风唤雨、变化多端的神话小说,但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现实精神。《西游记》所展现的是一个独特神奇的艺术世界。作者把人、神、动物三者的特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并不使人感到生硬。《西游记》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书中含有不少因果报应思想。在艺术上妖魔形象有些类型化,降魔伏妖故事也有重复之处。


近来,学术界有的研究者考证《西游记》非吴承恩所作,但证据尚不充分,有待进一步稽考。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