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出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师的家庭。童年时代就具有诗人的气质。读中学时开始练习写诗作画,曾在艺术学校学习了几年。这一阶段正值爱尔兰民族运动高涨,因此而复兴的爱尔兰民间文学对叶芝日后的创作有一定影响。以后他移居伦敦,与唯美主义者奥·王尔德、威·莫里斯结识,并同美国象征主义诗人埃·庞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时,他着手编辑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受布莱克很大影响。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内容和风格都有不同的特点。早期的诗歌创作受斯宾塞、雪莱和19世纪90年代前拉斐尔派的影响,并带有唯美主义色彩。1891年,他与一些诗人组织了“诗人俱乐部”,主张诗的语言要有梦境的朦胧、含蓄和超俗。他厌恶商业文明所造成的不协调的生活,希望远离现代世界。这一时期著名的作品有诗剧《心愿之乡》 (1894)、诗歌 《十字路口》 (1889)、著名抒情诗《茵尼斯弗利岛》 (1890) 和《当你老了》 (1896)。1910年前后,爱尔兰在新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要求民族自治的运动。叶芝支持这一运动,并和剧作家葛拉高雷夫人、约翰·沁一同创办了阿贝(修道院) 剧院 (The AbbeyThcatrc )。叶芝亲自管理,并根据爱尔兰民间丰富多彩的神话、民歌,创作了一些反映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充分表现了爱尔兰民族特有的热情和想象。诗风也从早期的虚幻朦胧走向坚实、明朗。诗剧《胡里痕的凯瑟琳》(1902) 采用爱尔兰神话中关于女王凯瑟琳的传说,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愿望。《1916年的复活节》 (1922) 歌颂了参加复活节抗英起义的烈士们,赞美他们为民族独立的事业所作的英勇牺牲。其他作品还有《谁与弗格斯同去》、《梦见仙境的人》等。后期是叶芝创作的成熟阶段,在接近人民的生活中,他吸取了创作素材和人民的语言。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痛经历和1916年都柏林民族主义者的起义及其失败,使他对历史与个人的命运进一步深思,加之对玄学派诗歌的研究和特殊的想象力,使他继续发展了象征主义,并使诗作更富有哲理性。这个时期叶芝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哲理诗三种因素。诗作以洗炼的口语和含义复杂的象征,强调用富有质感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哲理,色彩明朗,音调高亢,但包含许多层的复杂意义。这时期突出的诗作有 《钟楼》 (1928)、《盘旋的楼梯》 (1929),以及 《驶向拜占庭》、《丽达及天鹅》等。
叶芝从早年起就对神秘主义感兴趣。他一方面继承了当时仍存在于爱尔兰民间的相信魔法、幻术的传统,同时也受布莱克的影响。不止如此,叶芝还努力建立能贯串天人的自己的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体系,以求得宇宙观和艺术创作的统一。他的散文著作《幻象》 (1926) 和后来写的《自传》都叙述了这个体系。它决定了叶芝对历史、人生、社会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历史和个人的一生都象一架盘旋而上的楼梯,一切都在重复中提高和前进。他把善恶、生死、美丑都看成矛盾的统一。对情欲、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和对理性、古代贵族文明的向往,使他认定古希腊、罗马流传下来的西方文明今天已近毁灭时期。200年内将出现一种粗野、狂暴的反文明,作为走向另一种贵族文明的过渡。这种思想决定了他后期作品大都是关于肉体与精神、文明与反文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中世纪拜占廷文化的向往。在诗歌理论上,他认为诗人是在孤寂中进行创作的,他刻画和表现最高境界的美时,心里常常疑惑不定。而清醒的诗人则能感受到与自我对立的反自我。象征手法是一种神秘而完美的手法,它能引起联想,唤起情感。在作品中,象征主义处于特定地位,是使作品产生美感的最重要的因素。真挚的诗歌形式有时是很晦涩的,它与流行的诗歌形式不同,但它必须完美、微妙,才能使人每读一次,就获得一种新的感受。诗歌的语言应该在真实、自然、精练中赋于形象,有质感、色彩和音调。
叶芝一生诗风的变化,正是英国诗歌从上世纪末唯美派向本世纪20年代期间现代派的演变。这个变化丰富了诗歌艺术,也带来了晦涩难懂的弊端。作为后期象征主义在英国的主要代表,叶芝对现代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1923年,叶芝获诺贝尔文学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