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元代诗文家。字伯生,号道园,又号邵庵。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南宋丞相虞允文五世孙。早年曾以契家子身份师从吴澄。元成宗大德初年,以大臣举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又任国子助教,升国子博士,在职以师道自任。元仁宗即位,除太常博士,迁集贤修撰。延祐六年(1319)改翰林待制。以丁忧还江南。泰定初年授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曾与集贤侍读学士王结讲经于上都。拜翰林直学士,不久又兼任国子祭酒。元文宗即位,命虞集仍兼经筵。除奎章阁侍书学士,与中书平章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书成,虞集以目疾请求解职归里,未获准许。元文宗崩,他称病辞还临川。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五月病故于家,享年77岁。谥文靖,追封仁寿郡公。虞集是元代中期最有影响的文臣之一,也是元代最负盛名的诗文家。他不但执笔撰写了大量的朝廷典册、公卿碑铭,还以奖掖后进,倡导古学深刻地影响了一代文风。他与杨载、范梈、揭傒斯齐名,并称为元代诗文四大家,但无论以创作成就与实际地位而言,他都比杨载、范梈、揭傒斯高出许多。他一生著述繁富,号称“平生为文万篇”(《元史》本传),但“稿存者十二三”。而这“十二三”的存稿,无论以数量还是质量而论,都是其他诗文家难于比肩的。他的诗文结集为《道园学古录》50卷、《道园类稿》50卷、《道园遗稿》6卷、《翰林珠玉》6卷、《虞伯生诗续编》3卷等多部专集,今均有传本。《元诗选》初集仅据《道园学古录》选入虞集诗383首。以上各种虞集诗文集,以《道园学古录》与《道园类稿》内容最丰富,两者所收互有出入,前者流传较广,较有代表性;后者编订较为精审。
虞集的文章以应制、应酬之作最为典范,数量也较多,与欧阳玄、马祖常等其他馆阁名士相比,他的文章比较讲究文辞,以博洽精微为特色。一般认为他的文风能体现出他作学问的特点,“蔼然庆历、乾(道)淳(熙)风烈”(《元史》本传)。有的学者曾把他对元代文坛的影响比之欧阳修之于宋代文坛。虞集的诗歌历来颇受诗选家、诗论家重视。他自称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这显然是以章法讲究、格律工稳自许。七律《挽文山丞相》是其代表作。如果全面论及虞集诗风,就可以看到他往往在深沉老练之余,体现出典雅、甚至相当清新的一面。《听雨》中的名句“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难言之隐。小诗《水仙神》不但广为传颂,而且被引入《聊斋志异》的名篇《王桂庵》。当然,虞集的诗也多为应酬之作,这就使得他的许多诗篇很难具有更多的诗意。虞集虽然不以词知名,但[风入松]中的“杏花春雨江南”却为他赢得了比较广泛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