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邹守益

邹守益
  • 姓名:邹守益
  • 全名:字谦之,号东廓
  • 性别:
  • 国籍:明代
  • 出生地:江西安福人
  • 出生日期:1491
  • 逝世日期:156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邹守益(1491-1562) ,明哲学家,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被授以翰林院编修之职。第二年他去赣州讲学。后来因上疏劝谏皇帝而被杖责。官至太常寺少卿、兼侍读学士,出掌南京翰林院,为国子祭酒。他曾参与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乱”。在学术上,邹守盖早年曾学宋程朱,崇奉理学。后来师事王守仁,并笃守王学致良知说,是王学的主要传人之一。他主要将王守仁的“良知”说向事上磨练的躬行方向发展,并在“王门后学”中形成了以他为首的“良知修证派”,构成了与其他三派(良知现成派、日用派、归寂派)不同的特色。他常与钱德洪、王畿、湛若水等同窗,相互切磋问题。他继承了王守仁的良知本体论,认为“良知”是一个虚灵永恒的本体说“良知虚灵,昼夜不息,与天同运,与川同流”(《东廓语录》)。他将“良知”区分为体与用,并将其同孟子的“四端”说及宋儒的人性论结合在一起,认为良知之体是“天命之性”,是“指其精神灵觉而言”;良知之用则表现为孟子所说的“四端”善性,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在道德修养方面,邹守益认为修养的重点在于克服扫除本心的障碍,保持、恢复至善的良知本体即“致良知”,并认为“致良知”的主要方法就是“慎独”,“戒惧”。他说:“吾心本体,精明灵觉,浩浩乎日月之常照,渊渊乎江河之常流,其有所障蔽,有所滞碍,扫而决之,复见本体。古人所以造次于是,颠沛于是,正欲究此常照常明之体。”(《与君亮·伯光》)他要求“一有障蔽,便与扫除,雷厉风行,复见本体”(《答徐子弼》)。邹守盖还将宋儒的“主敬”说与王守仁的“致良知”说结合起来,主张“致良知”就是通过“主敬”以恢复本心之善。他说:“圣门要旨,只在修己以敬。敬也者,良知之精明而不杂以尘俗也。”(《与胡鹿崖》)邹守益对传统的“王门四句教”给予了否定,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无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并非王守仁本人的思想,而是钱德洪、王畿两人的思想凑合而成的。他对“天泉证道”作了与王畿的《天泉证道记》不同的记载:王守仁奉命去征广西时,钱、王二人为他送行,王守仁便问二人近来学习有何心得。钱德洪说:“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畿说:“心无善而无恶,意无善而无恶,知无善而无恶,物无善而无恶。”王守仁说:“洪甫(钱德洪)须识汝中(王畿)本体,汝中须识洪甫功夫,二子打并为一,不失吾传矣。”(《青原赠处》)此外,邹宋益还反对程朱以“形而上”与“形而下”来区分“道”与“器”的做法,认为“道”“器”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他说:“盈天地皆形色也,就其不可睹不可闻,超然声臭处指为道,就其可睹可闻,礼物不遗处指为器,非二物也。”(《东廓语录》)在人性问题上,他将宋儒所说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统一起来,指出所谓“气质”就是指目睹、耳闻、身行等感性经验行为,“天性”必须依附于“气质”。他说:“天性与气质,更无二件”;“除却气质,何处求天地之性?”(同上)著作有《东廓集》十二卷。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