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郑板桥

郑板桥
  • 姓名:郑板桥
  • 全名:名燮,字克柔,号板桥
  • 性别:
  • 国籍:清代
  • 出生地:江苏兴化人
  • 出生日期:公元1693
  • 逝世日期:1765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因排行第一,自称郑大。在书画上常题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晚年署作板桥老人。江苏兴化人。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是最突出的一个。


郑板桥的父亲是一个私塾先生。四岁丧母,由乳母费氏抚育。自幼颖悟过人,勤读诗书。康熙末年成秀才,雍正十三年,他三十九岁时中举人,乾隆元年四十四岁中进士。乾隆七年五十岁任山东范县知县,后又调任潍县知县。他自己表白,作官是想“得志加泽于民”。他在范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叫来泥水匠在面临大街的县衙墙壁上开了十几个孔,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人问他,他才说:县衙里充满了贪婪疚戾,乌烟瘴气,恶浊难堪,所以开几个孔出出闷气。乾隆十一年他调任山东潍县知县时,山东连年灾荒,潍县饿死了很多人,发生了“人相食”的现象。他采取了“以工代赈”的办法,招集远近灾民修筑城池,责成当地富家大户拿出粮食,开设粥厂,救济灾民。对于那些屯积粮食的投机商,则全部予以查封,令其平粜。最后,连官仓中的粮食也拿出来“赈贷”。在动用官仓中粮食时,曾有人劝他必须先向上司呈报请示,他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咸丰元年重修《兴化县志》卷八)他在当县令期间,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认为“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郑板桥集·家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他经常穿着布衣,去到乡村田间关心农事,倾听农民的呼声,较多地接触到下层人民的生活。他所写的《悍吏》、《私刑恶》、《姑恶》、《逃荒行》、《还家行》等著名诗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贪官污吏对劳动人民敲骨吸髓的榨取、穷凶极恶的迫害,以及自然灾害给当时农民带来的破产状况。他画了一幅送给山东巡抚包括的《风竹图》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风吹萧萧的竹叶声,联想到民间的疾苦声,表现出画家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同情。


由于郑板桥在任上采取了一些救民疾苦的施政措施,引起土豪劣绅的不满,他们便串通一气,诬告其借救灾之机贪污舞弊。板桥遭到此种境遇,愤而辞职。岂料他的上司批下来竟是撤他的职,终于在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春,六十一岁时罢官而去。离开潍县这一天,郑板桥只用驴子三头,其一自乘,垫以铺陈;其一小童骑以前导;其一驮了二书夹板和一张阮弦。这就是他的全部财产,对于那些诬告者,是一个绝妙的回答。


板桥罢官后,于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回到扬州,重新过着他那“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卖画生涯。“惟不与有钱人面作计”,“豪贵家虽踵门请迄,寸笺尺幅,未易得也。”自此以后,他与当时著名文人卢见曾、袁枚以及“扬州八怪”中的金农、李、李方膺、黄慎、罗聘等人,经常在一起写诗作画,并偶尔出游,进入了他的诗、书、画创作的成熟期。政治上的失败以及所产生的思想情绪,无不通过诗书画流露出来,他的许多优秀的作品,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出来的。


郑板桥多以兰、竹、石、松、菊、梅等为描绘对象,而尤以水墨兰竹最杰出。他画兰竹,强调以“造物为师”。在他青年时代,读书于真州(今仪征)毛家桥时,就喜欢“日在林中闲步”,迷恋于“风晴日午千林竹,野水穿林入林腹”的秀丽景色。他在自己家门口种了许多竹子,夏天,在竹林中放一张小床,卧看新篁初放,体会绿荫照人的凉适之感;秋冬之际,用竹竿做成窗棂,糊上匀薄洁白的纸,于风和日暖时,仔细观察映在窗纸上一片竹影零乱的天然图画。他爱竹成癖,风雨时倾听它的声音,日中月中观看它的影子,诗中酒中对它抒发感情,闲中闷中以它作为伴侣。他自己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集·题画》)由于他熟悉、了解不同季节、时辰竹的生长规律和各种形态,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发现与捕捉到竹子千姿百态的美的形象,为其艺术创作打下了扎实深厚的生活基础。因此,他画竹时,能够“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如何从生活中的竹子变成艺术中的竹子,他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集·题画》)从自然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形象地说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及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这一比实际生活更高更美的艺术形象,寄托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已经是人格化的竹子了。从他现存的许多作品看,不论是翠烟如织的新竹,褐色斑斑的老竹,清新映日的晴竹,滴沥潇湘的雨竹,还是亭亭玉立的水乡之竹,傲然坚劲的山野之竹,莫不赋予它们以性格和生命。笔墨挺劲秀逸,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章法上,多而不乱,少而不疏,往往“以少许许,胜多许许”,虽“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却“竹中有竹,竹外有竹”,具有“渭川千亩”的艺术境界。


郑板桥曾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其实,他还是有师承的。他曾努力学习宋元以来苏轼、文同、吴镇、徐渭、石涛、八大等人的绘画,但不是师其“迹象”,而是师其意。主张“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所谓“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他的画在师古人与师造化的基础上独创一格,形成萧散、坚实、豪迈、爽朗的艺术风格。郑板桥的书法也极有名,其字体来自汉代隶体的八分书,杂用篆、草、行、楷,间以画法行之,自称“六分半书”;他的诗真挚坦率,为性灵之作;他的篆刻,“笔力古朴,接近文(彭)何(震)”。在他的创作中,把画与诗文、书法和印章结合得很巧妙,发挥了中国文人画的特色。郑板桥的著作有《郑板桥集》传世。国内外许多博物馆(院)都收藏有他的书画精品。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